CN210797305U -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305U
CN210797305U CN201921343429.5U CN201921343429U CN210797305U CN 210797305 U CN210797305 U CN 210797305U CN 201921343429 U CN201921343429 U CN 201921343429U CN 210797305 U CN210797305 U CN 210797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turning
traction
roof beam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34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行川
邹向农
肖宇松
熊涛
陈银伟
李前名
龙俊贤
黄光辉
李林立
刘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and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and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and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and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434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和球铰,所述转体梁下方设置有以球铰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中心线上间隔设置有多根转向钢棒,弧形轨道顶面铺设有滑板,所述转体梁底部设有至少一组辅助支撑,辅助支撑顶部与转体梁固定连接,辅助支撑底部固定连接在钢板上,钢板支撑于弧形轨道上,且钢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其沿弧形轨道运动的牵引索,牵引索紧贴转向钢棒外侧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辅助支撑设置动力牵引机构和滑板,避免辅助支撑处的接触阻力的放大效应,进而解决转体牵引力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转向钢棒的导向作用,使得转体能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顺应我国复杂多变交通道路的发展要求,大批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施和新方案不时出现,使桥梁的施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桥梁的施工经历了从以前广阔的平面布置到如今交错复杂的空间布置,如一些跨铁路、跨海跨河的桥梁,而为了不阻碍其交通要道的通行,必须对施工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施工方法在车辆较多的交通线上方施工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交通通行,造成城市拥堵,转体施工在这种困境下应运而生。
常规转体施工方法中保险腿一般在牵引转台以内,支撑半径相对较小。对于斜拉桥单球铰水平转体施工,由于桥塔为高耸结构,在遇到风力或其它较大不平衡弯矩作用时,转体施工稳定性较差,存在大偏心倾覆的风险。若考虑在牵引转台以外设置辅助支撑,扩大其支撑半径,采用多点支撑转体,则可大大增加转体施工的稳定性,减少大偏心倾覆的施工风险。
对于不对称结构梁式桥水平转体施工,需要进行配重来保证转体结构的平衡。若考虑在牵引转台以外设置辅助支撑,采用多点支撑转体,则可以减少转体配重,同时可增加转体结构的稳定性。
然而,高耸结构(斜拉桥)或不对称结构桥梁水平转体施工时,为增加转体结构的稳定性或者减小梁体转体平衡配重而采取设置辅助支撑的措施,致使辅助支撑处的接触阻力反映在转台处的牵引力将放大相应倍数,转体牵引力较大,转动困难、甚至产生难以转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转体施工中采取设置辅助支撑的措施,致使辅助支撑处的接触阻力反映在转台处的牵引力大,转动困难、甚至产生难以转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和球铰,所述转体梁下方设置有以球铰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中心线上间隔设置有多根转向钢棒,弧形轨道顶面铺设有滑板,所述转体梁底部设有至少一组辅助支撑,所述辅助支撑顶部与转体梁固定连接,辅助支撑底部固定连接在钢板上,所述钢板支撑于弧形轨道上,且钢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其沿弧形轨道运动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紧贴转向钢棒外侧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有两组,关于所述转体梁的轴线对称布置,且每组辅助支撑有两个关于弧形轨道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保险腿。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腿为内灌有微膨胀混凝土的钢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的平面形状为弧形带状,且在其顶面布置有两条同心环形的加高台,两条加高台间隔布置,所述转向钢棒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索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且其端部连接牵引反力座,所述牵引反力座设置在弧形轨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钢棒竖直转动安装于弧形轨道上,且其转动轴线为转向钢棒自身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心角大于所述转体梁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弧形轨道两端设置限位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通过对辅助支撑设置牵引索和滑板,避免辅助支撑处的接触阻力的放大效应,进而解决转体牵引力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转向钢棒的导向作用,使得转体能顺利进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通过在转体梁底部布置两组辅助支撑,并通过配重设置适当的预偏心,使两组辅助支撑和球铰一起形成三点支撑,增大转体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在不影响被跨铁路和公路的正常运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拆迁,采用这种方式转体,极大地增强了转体桥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拆迁损失,节省了工程投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支撑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体梁;2、球铰;3、弧形轨道;4、辅助支撑;5、铁路线;6、牵引索;7、牵引反力座;8、微膨胀混凝土;9、钢板;10、滑板;11、转向钢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1和球铰2,所述转体梁1下方设置有以球铰2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3,所述弧形轨道3至少部分位于球铰2与铁路线5之间,使得转体梁1沿弧形轨道3转动后能跨越铁路线5,所述弧形轨道3中心线上间隔设置有多根转向钢棒11,弧形轨道3顶面铺设有滑板10,所述转体梁1底部设有至少一组辅助支撑4,所述辅助支撑4顶部与转体梁1固定连接,辅助支撑4底部固定连接在钢板9上,所述钢板9支撑于弧形轨道3上,通过多组辅助支撑4对转体梁1形成多点支撑,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辅助支撑4;所述钢板9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其沿弧形轨道3运动的牵引索6,所述牵引索6紧贴转向钢棒11外侧布置。本实施例中取消了常规转体的牵引转台和相应的牵引索,在牵引转台以外不影响铁路运行的转体梁1底布置两处辅助支撑4,通过配重设置适当的预偏心,使两处辅助支撑4和球铰2一起形成三点支撑,每处辅助支撑4上部连接转体梁,下部与钢板9连接,并支撑于弧形轨道3上,在转体时,通过牵拉辅助支撑4处的牵引索6,带动辅助支撑4在转向钢棒11的导向作用下沿弧形轨道3运动,从而带动上部转体梁1沿圆周运动,达到桥梁转体的目的。本实施例通过对辅助支撑4设置牵引索6和滑板10,避免辅助支撑4处的接触阻力的放大效应,进而解决转体牵引力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转向钢棒11的导向作用,使得转体能顺利进行。
细化的实施方式,两组所述辅助支撑4关于所述转体梁1的轴线对称布置,且每组辅助支撑4有两个关于弧形轨道3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保险腿,进一步增大了转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保险腿采用钢管制作,内灌微膨胀混凝土8,以增加其承载力,保险腿上部与转体梁1底部连接,保险腿下部与钢板9连接,钢板9采用船型不锈钢板,钢板9支撑于弧形轨道3上,并在滑板10上移动,滑板10采用四氟滑板,减小辅助支撑4与弧形轨道3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弧形轨道3的平面形状为弧形带状,且其顶面为两条同心环形布置的加高台,两条加高台间隔布置,所述转向钢棒11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滑板10布置于两条加高台上。所述牵引索6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且其端部连接牵引反力座7,所述牵引反力座7设置在弧形轨道3的端部,通过牵引反力座7对牵引索6提供牵拉钢板9运动的作用力,同时通过转向钢棒11调整来改变牵引索6走向近似沿圆弧轨迹布置,从而使牵引索6合力方向与辅助支撑4走行中线基本重合,牵引索6的牵引力与转体运动轨迹相切,进而带动辅助支撑4沿圆周运动。优化的,为了减小牵引索6与转向钢棒11之间的摩擦,所述转向钢棒11竖直转动安装于弧形轨道3上,且其转动轴线为转向钢棒11自身轴线,当牵引索6牵拉钢板9运动时,牵引索6与转向钢棒1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向钢棒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减小牵引索6的牵拉动力。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轨道3的弧心角大于所述转体梁1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弧形轨道3两端设置限位挡块。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跨越铁路线附近设置转体梁1,将转体梁1平行于铁路线5方向放置,且转体梁1的底部中心布置带动转体梁1转动的球铰2。
(2)在球铰2与铁路线5之间的空档位置临时设置以球铰2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3,并在弧形轨道3中心线上间隔布置转向钢棒11,弧形轨道3顶面铺设有滑板10。
(3)在转体梁1底部设置两组辅助支撑4,两组辅助支撑4关于转体梁1中线对称布置,从而使两组辅助支撑4和球铰2一起形成三点支撑,辅助支撑4顶部与转体梁1固定连接,辅助支撑4底部固定连接在钢板9上,钢板9位于弧形轨道3的滑板1上。
(4)在钢板9底部连接牵引索6,且牵引索6沿弧形轨道3紧贴转向钢棒11布置,在牵引索6的牵拉力作用,以及转向钢棒11的运动方向调整作用下,钢板9沿弧形轨道移动,从而带动转体梁1绕球铰2转动,直至转体梁1一端跨越铁路线5与设计桥梁中线吻合。待转体完成后,可拆卸转体梁1底部的辅助支撑4、弧形轨道3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通过对辅助支撑设置动力牵引机构和滑板,避免辅助支撑处的接触阻力的放大效应,进而解决转体牵引力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转向钢棒的导向作用,使得转体能顺利进行。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和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梁下方设置有以球铰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中心线上间隔设置有多根转向钢棒,弧形轨道顶面铺设有滑板,所述转体梁底部设有至少一组辅助支撑,所述辅助支撑顶部与转体梁固定连接,辅助支撑底部固定连接在钢板上,所述钢板支撑于弧形轨道上,且钢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其沿弧形轨道运动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紧贴转向钢棒外侧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有两组,关于所述转体梁的轴线对称布置,且每组辅助支撑有两个关于弧形轨道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保险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腿为内灌有微膨胀混凝土的钢管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的平面形状为弧形带状,且在其顶面布置有两条同心环形的加高台,两条加高台间隔布置,所述转向钢棒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位于两条加高台之间的间隔区域,且其端部连接牵引反力座,所述牵引反力座设置在弧形轨道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钢棒竖直转动安装于弧形轨道上,且其转动轴线为转向钢棒自身轴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心角大于所述转体梁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弧形轨道两端设置限位挡块。
CN201921343429.5U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Active CN210797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3429.5U CN210797305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3429.5U CN210797305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305U true CN210797305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3429.5U Active CN210797305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3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740A (zh) * 2019-08-19 2019-11-19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740A (zh) * 2019-08-19 2019-11-19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38418U (zh) 一种辅助滑道支撑转体结构
CN110468741A (zh) 一种减少转体阻力的滚动支撑转体系统及方法
CN107916624B (zh) 一种转体中心两端转体重量不相等的不对称转体设备
CN206204800U (zh)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
CN110144830B (zh) 一种桥梁墩顶转体施工方法
CN212801258U (zh) 一种安全型桥梁施工转体设备
CN210797305U (zh)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
CN108974255A (zh) 一种船舶系泊装置
CN110468740A (zh)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CN215562009U (zh) 一种带轨道及转体小车的新型转体系统
CN210827146U (zh) 一种减少转体阻力的滚动支撑转体系统
CN210827147U (zh) 一种桥梁顶推转体系统
CN210827145U (zh) 一种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系统
CN110468739A (zh) 一种桥梁顶推转体系统及方法
CN108342992A (zh) 前支撑结构和桥梁转体系统
CN111926691A (zh) 一种动力设置在边墩的墩顶转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621496U (zh) 一种桥梁墩顶转体施工结构
CN205688342U (zh) 一种桥梁检查车
CN210066531U (zh) 一种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
CN112030779A (zh) 桥梁转体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5775887U (zh) 一种曲线斜拉桥的大偏心转体装置
CN110396943B (zh) 上承式拱桥施工用钢拱架分节段移动与吊装系统及方法
CN112009644A (zh) 一种船舶用脚手架
CN212561134U (zh) 一种动力设置在边墩的墩顶转体结构
CN110468738A (zh) 一种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430074 building E5, phase IV, optical valley software park, 1 Guansha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E5, phase IV, Guanggu Software Park, No.1 Guanshan Avenu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WUHAN SURVEY AND DESIGN &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