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9764U -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 Google Patents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9764U
CN210789764U CN201921877095.XU CN201921877095U CN210789764U CN 210789764 U CN210789764 U CN 210789764U CN 201921877095 U CN201921877095 U CN 201921877095U CN 210789764 U CN210789764 U CN 210789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generating
side wall
power outpu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70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70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9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9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9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油箱;壳体,设置在底座上,壳体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消声器和控制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和消声器均安装在底座上;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顶盖,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其中,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加强筋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横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加强筋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横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由此,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刚性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背景技术
在户外施工时,如果没有市电,常规的电焊机无法正常工作,常规的用电设备也没有保障、无法使用,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降低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发电电焊两用机组来实现上述功能,但是现有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的底座结构刚性较差、承重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刚性较好、承重能力较强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油箱;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消声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和所述消声器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端;其中,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所述加强筋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所述横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百叶窗,所述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百叶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柜底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发电电源输出端和电焊电源输出端,所述发电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焊电源输出端分别和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左端向左延伸设置有防雨沿,所述防雨沿通过连接支架和所述左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起吊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有三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分别位于所述顶盖的前侧、中部和后侧;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和所述底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上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和所述顶盖连接,三个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进风百叶窗,所述前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前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风百叶窗,所述第二进风百叶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风百叶窗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下端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底板,若干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底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为圆柱钢,与若干所述加强筋的中部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区别于现有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加强筋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横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由此,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刚性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将油箱设置在底座内,减少了占用空间。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无需外接电源,发电后直接供给电焊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电电焊两用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电电焊两用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以图2的左右为左右,上下为上下,垂直纸面朝内为后、垂直纸面朝外为前。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实施例包括:底座1、壳体2和顶盖3。底座1内设置有油箱4。壳体2设置在底座1上,顶盖3设置在壳体2的顶端。壳体2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5、消声器6和控制装置,动力输出装置5和消声器6均安装在底座1上。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5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输出装置5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其中,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1,若干加强筋1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加强筋11通过一根横杆13连接,横杆13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1,若干加强筋1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加强筋11通过一根横杆13连接,横杆13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由此,提高了底座1的结构刚性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将油箱4设置在底座1内,减少了占用空间。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输出装置5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无需外接电源,发电后直接供给电焊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左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百叶窗21,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百叶窗28。通过设置第一进风百叶窗21和第一出风百叶窗28,可以对壳体2内进行通风散热。
进一步地,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柜22,控制柜22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优选地,该倾斜角可以为75°-85°。通过将控制柜22倾斜设置,可以便于人工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柜22底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3,控制面板23上设置有发电电源输出端和电焊电源输出端,发电电源输出端与电焊电源输出端分别和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3,可以用于集成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口,便于和外界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实现供电或者电焊。
进一步地,顶盖3的左端向左延伸设置有防雨沿33,防雨沿33通过连接支架和左侧壁连接。通过设置防雨沿33,可以防止雨水打湿控制面板23。
在一实施例中,顶盖3上设置有若干凹槽31,凹槽31内设置有起吊杆32。起吊杆32用于起吊装置对本设备进行吊装。
进一步地,凹槽31的数量有三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分别位于顶盖3的前侧、中部和后侧。具体地,壳体2还包括两个立柱27,两个立柱27的下端通过螺栓和底座1连接且位于底座1上部的前后两侧;两个立柱27的上端通过螺栓和顶盖3连接,三个凹槽31的延伸方向与立柱27相交。通过将凹槽31设置在立柱27上方,可以防止吊装本设备时,造成壳体2和/或顶盖3的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前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进风百叶窗25,前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检修门24,前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风百叶窗26,第二进风百叶窗25的面积大于第二出风百叶窗26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的前侧设置有加油口14,加油口14和油箱4连通;底座1的前侧和后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拖拽口15,拖拽口15用于和牵引装置连接,对本设备进行牵引。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的下端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底板12,若干加强筋11和底板12连接。由此,可以提高底座1的结构刚性,使得底座1更为稳定和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横杆13为圆柱钢,与若干加强筋11的中部焊接在一起。通过横杆13和若干加强筋11的中部焊接,可以防止加强筋11承重时中部弯曲,提高加强筋11的结构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油箱;
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消声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和所述消声器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发电输出或者电焊输出;
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端;
其中,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若干所述加强筋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所述横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百叶窗,所述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百叶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底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发电电源输出端和电焊电源输出端,所述发电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焊电源输出端分别和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左端向左延伸设置有防雨沿,所述防雨沿通过连接支架和所述左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起吊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有三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分别位于所述顶盖的前侧、中部和后侧;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和所述底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上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和所述顶盖连接,三个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进风百叶窗,所述前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前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风百叶窗,所述第二进风百叶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风百叶窗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底板,若干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底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电焊两用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圆柱钢,与若干所述加强筋的中部焊接在一起。
CN201921877095.XU 2019-11-04 2019-11-04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Active CN210789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095.XU CN210789764U (zh) 2019-11-04 2019-11-04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095.XU CN210789764U (zh) 2019-11-04 2019-11-04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9764U true CN210789764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7095.XU Active CN210789764U (zh) 2019-11-04 2019-11-04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9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9764U (zh) 发电电焊两用机组
CN210245589U (zh) 一种双层新能源电池支架
CN212625876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可旋转提手
CN215475519U (zh) 一种可安装不同型号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脚踏板装置
CN214063415U (zh) 一种液压油箱的加强筋结构
CN113719477A (zh) 一种风机安装组件及包括其的空调
CN210342573U (zh) 一种节能的建筑暖通装置
CN207377880U (zh) 用于液压系统上的一体化油箱电机
CN206117365U (zh) 发电机排风箱
CN2168332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铅酸电池的充电装置
CN216245800U (zh) 一种螺纹管大通量液液换热机组
CN221094939U (zh) 一种栅栏主杆型材
CN214175293U (zh) 高效节能信号灯
CN219833531U (zh) 一种储能一体机箱体结构
CN216085190U (zh) 一种电池盒盖板
CN215832557U (zh) 一种冷却塔
CN215633989U (zh) 一种风机安装组件及包括其的空调
CN217023786U (zh)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沥青罐
CN216761386U (zh) 外风机总成装置及驻车空调
CN212070769U (zh) 电池箱体双面搅拌焊接结构
CN214531429U (zh) 一种建筑屋顶布局系统的大空间桁架
CN211524201U (zh) 一种集装箱房的安装角座
CN218731447U (zh) 一种六边形蜂巢式立柱体电池
CN217062360U (zh) 电池箱体及储能设备
CN213485322U (zh) 一种智慧用电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