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6417U -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6417U
CN210786417U CN201921130257.3U CN201921130257U CN210786417U CN 210786417 U CN210786417 U CN 210786417U CN 201921130257 U CN201921130257 U CN 201921130257U CN 210786417 U CN210786417 U CN 210786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lter
rainwater
circula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02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acing Ra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acing Ra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acing Ra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acing Ra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02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6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6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6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侧上方开设有两组圆形通孔,所述过滤筒的两组圆形通孔处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座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暂存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出水管与排污口以及暂存框,能够使得雨水进行分流,可以使得垃圾等污物能够利用雨水的自重进行运输,而经过过滤之后的雨水能够随着出水口进行导出,实现了雨水自动过滤的功能,使得雨水在通过下水管道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污染程度。

Description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自动过滤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背景技术
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雨水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一场雨能冲走地面上的垃圾,带走难闻的气味,稀释有毒性气体。雨水还有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因为雨水的净化作用,在空气、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往往水质较差,酸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降雨初期,雨水直接冲刷建筑物、地面等,灰尘、油污都由此进入到雨水中,因此雨水初期雨水受污染较严重。而在没有严重大气污染和无地面二次污染的雨水可以进入三类水质,因为这样的雨水经自然澄清后,其理化指标能满足地表三类水标准。雨水净化后可以用于浇灌农作物、景观环境、城市绿化、道路冲洗,还可用于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他非生活用水用途。而雨水自动过滤器就是在雨水收集过滤程中,对雨水进行深度过滤的一种设备。
在我国公开专利“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公开号:CN202962053U,公开日:20130605)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雨水进行处理,能够利用雨水的流动性,将垃圾与雨水进行分离,使得雨水能够得到净化,但是在使用时,由于使用的过滤装置,接受了大量的雨水冲击,使得过滤装置中会存在大量附着的泥沙,难以沉降,使得装置的过滤效果不理想,且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击之后,会使得过滤层变形,这也会导致过滤效果不理想,而现有装置在进行维护保养时,并不能对装置进行拆卸更换,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具备对雨水进行快速的过滤,能够利用雨水的自身流动性能够对垃圾进行运输且可以对过滤装置进行维护保养更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雨水过虑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侧上方开设有两组圆形通孔,所述过滤筒的两组圆形通孔处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座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暂存框,所述暂存框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暂存框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污口,所述暂存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均与过滤筒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暂存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贯穿过滤筒的底部且与过滤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中支撑框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条形滑槽,所述支撑框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中连接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中过滤筒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过滤筒的圆形通孔处卡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盖板的圆形凹槽处卡合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底部与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中第二过滤层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层,且第二过滤层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层的过滤孔径,所述第二过滤层与第一过滤层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中过滤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板,两组所述导流板的一侧均与过滤筒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均与出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出水管与排污口以及暂存框,能够使得雨水进行分流,可以使得垃圾等污物能够利用雨水的自重进行运输,而经过过滤之后的雨水能够随着出水口进行导出,实现了雨水自动过滤的功能,使得雨水在通过下水管道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污染程度,而设置在支撑框中的第一过滤层,能够配合第二过滤层将雨水中的泥沙或者细小的枝叶进行分离,使得雨水能够以较为洁净的状态汇入河流,通过设置的连接框,能够配合第二过滤层对雨水进行过滤,而且设置在支撑框上的条形滑槽,可以使得连接框能够拆装,方便后期进行检修维护,便于装置的流畅使用,通过设置的固定座与连接杆以及固定杆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装置在使用完成之后,便于拆装维护,可以对装置的运行状态做出调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圆盘与盖板之间的配合,一方面可以对盖板进行抵触,使得盖板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转动圆盘得到保护,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层与第一过滤层,能够使得雨水经过两次过滤,能够将雨水中的污物尽可能的过滤,使得雨水在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自洁净压力,通过设置的两组导流板,可以将过滤之后的雨水进行导流,使得雨水能够快速进入出水管中,使得雨水能够快速的导出,不会堆积在过滤筒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01、过滤筒;02、进水管;03、盖板;04、固定杆;05、支撑框;06、连接座;07、排污口;08、出水管;09、暂存框;10、导流板;11、固定块;12、第一过滤层;13、转动圆盘;14、连接杆;15、固定座;16、第二过滤层;17、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包括过滤筒01,过滤筒01的内侧上方开设有两组圆形通孔,过滤筒01的两组圆形通孔处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02,过滤筒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05,支撑框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12,第一过滤层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06,连接座06的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连接座06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暂存框09,暂存框0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暂存框09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污口07,暂存框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11,两组固定块11的外侧均与过滤筒0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暂存框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08,出水管08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出水管08的底部贯穿过滤筒01的底部且与过滤筒0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出水管08与排污口07以及暂存框09,能够使得雨水进行分流,可以使得垃圾等污物能够利用雨水的自重进行运输,而经过过滤之后的雨水能够随着出水管08进行导出,实现了雨水自动过滤的功能,使得雨水在通过下水管道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污染程度,而设置在支撑框05中的第一过滤层12,能够配合第二过滤层16将雨水中的泥沙或者细小的枝叶进行分离,使得雨水能够以较为洁净的状态汇入河流。
支撑框05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条形滑槽,支撑框05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连接框17,连接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16,通过设置的连接框17,能够配合第二过滤层16对雨水进行过滤,而且设置在支撑框05上的条形滑槽,可以使得连接框17能够拆装,方便后期进行检修维护,便于装置的流畅使用。
连接框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4,两组连接杆1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04,通过设置的固定座15与连接杆14以及固定杆04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装置在使用完成之后,便于拆装维护,可以对装置的运行状态做出调整。
过滤筒0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过滤筒01的圆形通孔处卡合有盖板03,盖板0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盖板03的圆形凹槽处卡合有转动圆盘13,转动圆盘13的底部与固定杆04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转动圆盘13与盖板03之间的配合,一方面可以对盖板03进行抵触,使得盖板03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转动圆盘13得到保护。
第二过滤层16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层12,且第二过滤层16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层12的过滤孔径,第二过滤层16与第一过滤层12紧密贴合,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层16与第一过滤层12,能够使得雨水经过两次过滤,能够将雨水中的污物尽可能的过滤,使得雨水在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自洁净压力。
过滤筒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板10,两组导流板10的一侧均与过滤筒0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两组导流板10的另一侧均与出水管08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两组导流板10,可以将过滤之后的雨水进行导流,使得雨水能够快速进入出水管08中,使得雨水能够快速的导出,不会堆积在过滤筒01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在使用时,先将过滤筒01预埋在地面之下,然后将两组进水管02与雨水收集渠道进行连接,此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框05与第一过滤层12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此时雨水中的垃圾能够通过设置的暂存框09与排污口07进行迅速的沉降,而此时可以利用雨水本身的特性,可以带着垃圾由排污口07进行输送出去,而设置的第二过滤层16与第一过滤层12,能够使得雨水经过两次过滤,能够将雨水中的污物尽可能的过滤,使得雨水在汇入河流时,能够降低河流的自洁净压力,最后过滤之后的雨水能够通过设置的导流板10进入出水管08,使得雨水能够快速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包括过滤筒(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01)的内侧上方开设有两组圆形通孔,所述过滤筒(01)的两组圆形通孔处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02),所述过滤筒(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05),所述支撑框(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12),所述第一过滤层(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06),所述连接座(06)的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座(06)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暂存框(09),所述暂存框(0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暂存框(09)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污口(07),所述暂存框(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11),两组所述固定块(11)的外侧均与过滤筒(0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暂存框(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08),所述出水管(08)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出水管(08)的底部贯穿过滤筒(01)的底部且与过滤筒(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05)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条形滑槽,所述支撑框(05)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连接框(17),所述连接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4),两组所述连接杆(1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0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过滤筒(01)的圆形通孔处卡合有盖板(03),所述盖板(0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盖板(03)的圆形凹槽处卡合有转动圆盘(13),所述转动圆盘(13)的底部与固定杆(04)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16)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层(12),且第二过滤层(16)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层(12)的过滤孔径,所述第二过滤层(16)与第一过滤层(12)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板(10),两组所述导流板(10)的一侧均与过滤筒(0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流板(10)的另一侧均与出水管(08)的外侧固定连接。
CN201921130257.3U 2019-07-18 2019-07-18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Active CN210786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0257.3U CN210786417U (zh) 2019-07-18 2019-07-18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0257.3U CN210786417U (zh) 2019-07-18 2019-07-18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6417U true CN21078641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0257.3U Active CN210786417U (zh) 2019-07-18 2019-07-18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6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4644B1 (ko) 이물질이 함유된 초기빗물을 배제한 우수 집수장치
CN110607835A (zh) 一种pe管雨水回收管道系统
CN21289669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CN210786417U (zh) 雨水自动过滤净化器
CN110627313A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新型雨水过滤系统
CN207761009U (zh) 用于雨水井的挂篮
CN214693581U (zh) 一种排水过滤装置
CN215253323U (zh) 一种雨水口杂物截留及沉泥装置
CN211256653U (zh) 一种用于市政建设的防积水排水一体化设备
CN212129416U (zh) 一种公路桥梁路面排水结构
CN107060054A (zh)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N210263302U (zh) 一种置入式环保型雨水过滤结构
CN208472902U (zh) 一种预制型城市排水槽
CN112973225A (zh) 一种无动力自清洁雨水过滤装置
CN202370081U (zh) 过滤、收集杂物的雨水收集井
CN206956887U (zh) 一种入河管口坑式沉积截污固物装置
CN206800586U (zh)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N213329207U (zh) 一种海绵社区功能型雨水回收装置
CN215211268U (zh) 一种环保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CN220100125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排水结构
CN213390471U (zh) 一种城市排水道
CN220620399U (zh) 一种防堵控流式井盖
CN22048669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截污雨水口
CN211873252U (zh) 一种城乡规划市政排水管结构
CN214050748U (zh) 一种市政雨污水的截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