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4480U -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4480U
CN210784480U CN201921022222.8U CN201921022222U CN210784480U CN 210784480 U CN210784480 U CN 210784480U CN 201921022222 U CN201921022222 U CN 201921022222U CN 210784480 U CN210784480 U CN 210784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uture
sheath
push ro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2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腾波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u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u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u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22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4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4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4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包括固定护套、穿刺针底座、两个穿刺针、至少一个缝线引导针、护套、手柄、至少一个推杆、缠线器和束线器,固定护套内设有引导针控制腔;穿刺针底座固定在固定护套的前端;两个穿刺针固定在穿刺针底座上,穿刺针内设有引导腔,缝线引导针位于引导腔内;缝线引导针位于引导针控制腔内的部分还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护套套在两个穿刺针的外侧;手柄和固定护套之间设有推杆腔;推杆包括执行部、操作部和连接部,执行部推动缝线引导针向前移动;操作部前端伸出推杆腔;缠线器上缠绕有缝线,缝线的前端固定在缝线引导针的前端;束线器位于穿刺针上。缝合时无需锚点且操作方便,手术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背景技术
半月板是构成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是两个半月状纤维软骨,位于膝关节间,根据位置分布,分为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具有传递负荷、吸收冲击、稳定关节、协调膝关节运动等重要功能,半月板常发生扭挫损伤和变性改变,或是因撕裂或年龄增长而退变,即为半月板损伤。目前膝关节半月板手术都是在镜下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法有半月板完全切除术,半月板修整术,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移植术。
临床上半月板缝合是一种普遍的治疗方案,市面上存在多种半月板缝合器,大多为在管件中安装有不同数量的“挡块”,例如专利号为CN204542256U中的一种半月板缝合器,使用挡块数量为2个,2个“挡块”中间位置都设置有穿线孔,两个“挡块”通过其上穿线孔上的缝线连接起来,管件中设置有“推杆”,“推杆”头部位于两个“挡块”中间位置,“推杆”后端与操作装置连接,管件一般为金属制成,其头部锋利,可穿刺半月板,“挡块”一般为可吸收材料制成 (如PEEK等)。使用时,头部锋利的金属管件自半月板待缝合的一侧插入半月板当金属管件的端部到达缝合处的另一侧时“推杆”将第一个“挡块”推出形成第一个“锚点”;完成第一个“挡块”的植入后推杆受内部弹簧作用,向后收缩至第二个“挡块”的后面。缓慢拔出金属管件使得金属管件的端部与第一挡块分别位于缝合处的两侧,“推杆”将第二个“挡块”推出,取出缝合器后从外部牵拉缝线并打结,去除缝线的多余部分,完成半月板的缝合。其采用可吸收材质制成的“挡块”实现了两侧的固定,“挡块”因其需起到“锚点”的作用,一般体积都较大,较大的体积对组织造成诸多影响,如对组织的磨擦、对半月板的损伤等。为了避免对人体的损害,“挡块”采用可吸收材质制成,如peek 材料,其虽具有质轻力强、耐磨损、X射线可穿透型、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等众多优点,但是作为植入人体,存在众多风险,如:PEEK由于其相对疏水的表面而具有较低的表面能,从而限制了细胞的黏附。PEEK的这种生物惰性使得PEEK植入体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骨整合能力较差,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许多并发症,如种植体移位、笼陷或假性关节,这在体外和临床应用研究中都导致了令人不满意的结果。此外降解周期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且peek件价格较高,增加了手术费用。
专利号为CN204379333U和CN107997798A中的半月板缝合器,都是采用带倒刺的缝线对半月板进行固定,虽然减少或避免使用挡块,但实际使用却很少见,究其原因其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的推广和使用。此外,带倒刺缝线虽能有效解决缝合时已缝合伤口松动,但缝合完成也需要打结,尤其对于受力较大组织,打结显得尤为重要。专利号为CN204379333U中的半月板缝合器一侧为“挡块”固定,另一侧依靠倒刺固定,使用过程中倒刺端需要打结加固,因其“挡块”和倒刺位于半月板缝合两侧,倒刺端无法与“挡块”端形成结扣,只能在倒刺端打扣,这种绳头扣较小,起不到固定作用。专利号为CN107997798A也存在带刺缝线固定的问题,虽可以在“U”型两端进行打结,其打结位置在半月板后方(半月板穿刺位置为前方),增加了手术难度。另外,上述的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每次只能缝合一处,若伤口较大,需缝合多出,需多支缝合器,使用方便性较差、手术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效果好且方便操作的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包括
固定护套,所述固定护套内设有引导针控制腔;
穿刺针底座,所述穿刺针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护套的前端;
两个穿刺针,两个所述穿刺针固定在所述穿刺针底座的前端面上,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穿刺针内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的前端设有引导针出口;
至少一个缝线引导针,所述缝线引导针位于所述引导腔内;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缝线引导针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部分还连接有将其拉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弹性复位件;
护套,所述护套套在两个所述穿刺针的外侧且其后端与所述穿刺针底座可调节地连接;
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护套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固定护套的后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护套的外侧壁之间设有推杆腔;
至少一个推杆,所述推杆包括
执行部,所述执行部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执行部推动所述缝线引导针向前移动;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推杆腔内且其前端伸出所述推杆腔;
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护套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导向孔,所述连接部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执行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
缠线器,所述缠线器上缠绕有缝线,所述缝线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前端;
和束线器,所述束线器位于与设有所述引导腔的所述穿刺针相对的另一所述穿刺针上,所述束线器位于所述引导针出口的前侧且所述束线器和所述引导针出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穿刺针的相对的侧面上;
还包括限定所述推杆的前后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穿刺针内均设有所述引导腔,两个所述引导腔内均设有所述缝线引导针;还包括两个所述推杆,两个所述推杆与两个所述缝线引导针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穿刺针的前端均设有所述束线器和所述引导针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刺针底座内设有缝线通道,所述缝线的前端穿过所述缝线通道后与所述缝线引导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束线器为硅胶体,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束线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所述容纳腔朝向另一所述穿刺针的侧面上开设有束线器窗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外侧;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后端固定有引导针座,所述弹簧一端抵在所述穿刺针底座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引导针座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执行部设有引导针座容纳孔,所述引导针座的纵截面呈“十”字形,所述引导针座的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座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刺针底座的外侧壁的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穿刺针底座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护套标尺;所述护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护套按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包括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前防护部,所述后连接部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设有护套按钮,所述护套按钮中部与所述操作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护套按钮的后端朝向所述穿刺针底座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护套按键卡扣,所述护套按钮前端外侧设有护套按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包括
推杆卡扣,所述推杆卡扣位于所述操作部伸入所述推杆腔内的部分;
推杆限位槽,所述推杆限位槽位于所述手柄的内壁上;所述推杆限位槽位于所述推杆卡扣的前后移动轨道上,当所述推杆卡扣移动至所述推杆限位槽处时,所述推杆卡扣卡入所述推杆限位槽内;
和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位于所述推杆限位槽的槽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操作部前端的且向所述操作部外侧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缠线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结构合理,克服了市面产品各种弊端,缝合时无需锚点,减少了锚点对组织的磨擦对半月板的损伤、植入物对人体的风险等,且操作方便,同时降低了手术成本。与采用倒刺缝线比较,加工工艺简单,手术方便,解决了带倒刺缝线固定不牢和打结困难的弊端,同时降低了手术成本。此外推杆操作时,当操作到位,出现“啪”声,增强了手术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针伸出护套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操作状态下的缝线引导针与束线器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套按钮与定位槽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缝线引导针与缝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C-C截面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护套、手柄及推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包括固定护套3、穿刺针底座 2、两个穿刺针8、至少一个缝线引导针9、护套1、手柄7和至少一个推杆5、缠线器6和束线器82。所述固定护套3内设有引导针控制腔;所述穿刺针底座 2固定在所述固定护套3的前端;具体的,如图3所示,穿刺针底座2的一端伸入引导针控制腔内并与所述固定护套3卡接。穿刺针底座2内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穿刺针安装通道,两个所述穿刺针8固定在穿刺针安装通道内。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穿刺针8内设有引导腔,引导腔与引导针控制腔连通,缝线引导针9 位于所述引导腔内,所述引导腔的前端设有引导针出口81。所述束线器位于与设有所述引导腔的所述穿刺针8相对的另一所述穿刺针8上,所述束线器82位于所述引导针出口81的前侧且所述束线器82和所述引导针出口8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穿刺针8的相对的侧面上;引导针出口81供缝线引导针9伸出引导腔且为其导向,使得伸出引导针出口81的缝线引导针9携带缝线4进入束线器8内。
为了能够同时对两个位置进行缝合,两个所述穿刺针8内均设有所述引导腔,两个所述引导腔内均设有所述缝线引导针9;还包括两个所述推杆5,两个所述推杆5与两个所述缝线引导针9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穿刺针8的前端均设有所述束线器82和所述引导针出口81。一侧的缝线引导针9与另一侧的束线器 82相互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所述穿刺针8前端的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有引导针出口81和束线器82,所述束线器82位于所述引导针出口81的前侧。所述束线器82为硅胶体等软性且具有粘性材质制成,使用时,右侧的缝线引导针9自引导针出口81伸出穿刺针8并在引导针出口81的引导下进入左侧的束线器82内,当右侧的缝线引导针9撤回时,缝线4滞留在束线器82内并随左侧的束线器8一同移动。所述穿刺针8的前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束线器8 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所述容纳腔朝向另一所述穿刺针8的侧面上开设有束线器窗口83。为了让缝线引导针9更多的插入束线器8内,同一个所述穿刺针 8的前端设置两个束线器窗口83。
所述护套1套在两个所述穿刺针9的外侧且其后端与所述穿刺针底座2可调节的连接;其中一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穿刺针底座2的外侧壁的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槽21,所述穿刺针底座2与所述定位槽21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护套标尺22。所述护套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21相配合的护套按钮11。通过护套按钮11与定位槽21相配合实现护套1的锁定或相对穿刺针底座2前后滑动。所述护套1包括后连接部13,所述后连接部13的前端设有前防护部 14,所述后连接部13设有操作孔,所述护套按钮11中部与所述操作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护套按钮11的后端朝向所述穿刺针底座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槽 21相配合的护套按键卡扣15,所述护套按钮11前端外侧设有护套按键12。
两个所述缝线引导针9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缝线引导针9 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部分还连接有将其拉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弹性复位件91,弹性复位件91优选弹簧,弹簧为常规弹性件,方便采购。图3中,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缝线引导针9的外侧;所述缝线引导针9的后端固定有引导针座92,所述弹簧一端抵在所述穿刺针底座2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引导针座92 上。
所述手柄7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护套3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固定护套3的后端与所述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手柄7和所述固定护套3的外侧壁之间设有推杆腔。两个所述推杆5与两个所述缝线引导针9一一对应;所述推杆5包括执行部53、操作部51和连接部52。所述执行部53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执行部53推动所述缝线引导针9向前移动;具体的,如图11所示,所述执行部53设有引导针座容纳孔,所述引导针座92的纵截面呈“十”字形,所述引导针座92的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座容纳腔内。所述操作部53位于所述推杆腔内且其前端伸出所述推杆腔。所述固定护套3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导向孔31,所述连接部52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31并与所述执行部53 连接,所述连接部52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部51连接。所述缠线器6上缠绕有缝线4,所述缝线4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缝线引导针9的前端。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穿刺针底座2内设有缝线通道23,所述缝线4的前端穿过所述缝线通道23 后与所述缝线引导针9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缝线引导针9的前端设有穿刺部93,所述穿刺部93的后侧设有线槽94,所述缝线4的前端卡入所述线槽94 内,通过打结的方式将缝线4卡在线槽94内。
还包括限定所述推杆5的前后前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如图11所示,所述前限位结构包括推杆卡扣54、推杆限位槽72和释放按钮71,所述推杆卡扣54位于所述操作部51伸入所述推杆腔内的部分;所述推杆限位槽72位于所述手柄7的内壁上;所述推杆限位槽72 位于所述推杆卡扣54的前后移动轨道上,当所述推杆卡扣54移动至所述推杆限位槽72处时,所述推杆卡扣54卡入所述推杆限位槽72内;所述释放按钮71 位于所述推杆限位槽72的槽底。如图1、图4、图5等所示的释放按钮7同时作用在两个推杆5的推杆卡扣54上,两个推杆卡扣54共用一个按键,当然也可以设置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推杆卡扣54的按钮。所述后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操作部51前端的且向所述操作部51外侧延伸的限位板55,所述缠线器6设置在所述限位板55上。
其中,手柄7上设置有释放按扭71,其内部设置推杆限位槽72。推杆5设置有缠线器6,推杆5安装在手柄7和固定护套3之间,使用时沿二者之间滑动并带动缠线器6同步移动;固定护套3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缝线引导针9上,弹簧一端为穿刺针底座2,另一端为推杆5,推动推杆5,缝线引导针 9从穿刺针8的引导针出口81伸出,当推杆5上的推杆卡扣54到达推杆限位槽 72处时推杆5被锁止,推杆5受弹簧和推杆限位槽72作用其位置被锁定,推动推杆5的过程中,推杆5将缝线引导针9从穿刺针8中推出,缝线引导针的前端刺破安装于另一个穿刺针8上的束线器82,缝线引导针9上安装有缝线4,此时缝线4位于束线器82内部。按下释放按钮71,推杆卡扣54从推杆限位槽 72中分离,推杆5受弹簧作用回缩,恢复到初始位置,推杆5回缩的同时,缝线引导针9也一起回缩,恢复到初始位置,即回到穿刺针9内,缝线引导针9 前端设置有倒钩状的线槽94,缝线引导针9回缩后,其上安装的缝线4被束线器82捕获,脱离缝线引导针9。穿刺针8外面设置有护套1,护套1上设置有护套按钮11,护套按钮11的护套按键12的另一端设置有护套按键卡扣15,其与穿刺针底座2上的定位槽21共同作用限定穿刺针的8露出护套1的距离,即穿刺深度,穿刺针底座2上设置有护套标尺22,用于指示穿刺深度限制值。穿刺针8头部设置有深度标尺,用于指示实际穿刺深度。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可用于2次缝合(缝合2处)的缝合结构,另一侧相同,一般穿刺针间距为5mm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参考使用方式:
步骤1:切开膝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需缝合的深度;
步骤2:按下护套按钮11,向后滑动护套1,调节穿刺深度,调好后松开护套按钮11,自动进行锁定;
步骤3:通过手柄7,穿刺针8对第一点需缝合处进行穿刺,穿刺完成,穿刺针8头部露出缝合另一侧(护套1限定穿刺深度,穿刺针8前端深度标尺可通过内窥镜查看穿刺深度),推动推杆5,直到出现“啪”声,推杆5到位并锁定(推杆卡扣54进入推杆限位槽72),此时,缝线引导针9引导缝线4从穿刺针前面内侧引导针出口81伸出,穿过另一根穿刺针8的束线器窗口83,刺破安装在其上的束线器82。
步骤4:从缠线器6上取下缝线4,按下释放按钮71,推杆5、缝线引导针 9恢复初始状态,缝线4因缝线引导针9的倒钩状线槽92和束线器8的捕获作用被留在另一根穿刺针8前端的束线器82中。
步骤5:拔出缝合器,固定在束线器82中的缝线4随着缝合器的拔出被带出体外,以上操作,完成了缝线4从一侧孔进入,从另一侧孔出,将两个线打结,用剪线器去除缝线4多余部分,即可完成第一点的缝合,另一侧缝合同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护套,所述固定护套内设有引导针控制腔;
穿刺针底座,所述穿刺针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护套的前端;
两个穿刺针,两个所述穿刺针固定在所述穿刺针底座的前端面上,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穿刺针内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的前端设有引导针出口;
至少一个缝线引导针,所述缝线引导针位于所述引导腔内;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缝线引导针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部分还连接有将其拉入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的弹性复位件;
护套,所述护套套在两个所述穿刺针的外侧且其后端与所述穿刺针底座可调节地连接;
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护套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固定护套的后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护套的外侧壁之间设有推杆腔;
至少一个推杆,所述推杆包括
执行部,所述执行部位于所述引导针控制腔内,所述执行部推动所述缝线引导针向前移动;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推杆腔内且其前端伸出所述推杆腔;
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护套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导向孔,所述连接部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执行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
缠线器,所述缠线器上缠绕有缝线,所述缝线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前端;
和束线器,所述束线器位于与设有所述引导腔的所述穿刺针相对的另一所述穿刺针上,所述束线器位于所述引导针出口的前侧且所述束线器和所述引导针出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穿刺针的相对的侧面上;
还包括限定所述推杆的前后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穿刺针内均设有所述引导腔,两个所述引导腔内均设有所述缝线引导针;还包括两个所述推杆,两个所述推杆与两个所述缝线引导针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穿刺针的前端均设有所述束线器和所述引导针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底座内设有缝线通道,所述缝线的前端穿过所述缝线通道后与所述缝线引导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器为硅胶体,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束线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所述容纳腔朝向另一所述穿刺针的侧面上开设有束线器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外侧;所述缝线引导针的后端固定有引导针座,所述弹簧一端抵在所述穿刺针底座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引导针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部设有引导针座容纳孔,所述引导针座的纵截面呈“十”字形,所述引导针座的后端伸入所述引导针座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底座的外侧壁的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穿刺针底座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护套标尺;所述护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护套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前防护部,所述后连接部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设有护套按钮,所述护套按钮中部与所述操作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护套按钮的后端朝向所述穿刺针底座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护套按键卡扣,所述护套按钮前端外侧设有护套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包括
推杆卡扣,所述推杆卡扣位于所述操作部伸入所述推杆腔内的部分;
推杆限位槽,所述推杆限位槽位于所述手柄的内壁上;所述推杆限位槽位于所述推杆卡扣的前后移动轨道上,当所述推杆卡扣移动至所述推杆限位槽处时,所述推杆卡扣卡入所述推杆限位槽内;
和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位于所述推杆限位槽的槽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操作部前端的且向所述操作部外侧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缠线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
CN201921022222.8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Active CN210784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2222.8U CN210784480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2222.8U CN210784480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4480U true CN21078448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2222.8U Active CN210784480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44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015A (zh) * 2021-12-28 2022-03-18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69217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运医之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5177314A (zh) * 2022-08-11 2022-10-14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植入物及缝合器
CN115869029A (zh) * 2023-02-08 2023-03-31 天津立远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015A (zh) * 2021-12-28 2022-03-18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91015B (zh) * 2021-12-28 2024-03-26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69217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运医之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5177314A (zh) * 2022-08-11 2022-10-14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植入物及缝合器
CN115177314B (zh) * 2022-08-11 2023-12-22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缝合器
CN115869029A (zh) * 2023-02-08 2023-03-31 天津立远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4480U (zh) 一种半月板手术缝合器
US11413031B2 (en) Tissue repair
US10456230B2 (en) Method of fixing surgical suture to tissue
JP3768538B2 (ja) 手術用ファスナ、手術用ファスナ用のホルダ、手術用ファスナ用の設置工具、手術用ファスニ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手術用ファスニングシステムを提供する方法
TWI605842B (zh) 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裝置及含有其的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手術套組
EP2662030B1 (e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securing tissue using snare assemblies and soft anchors
EP2155074B1 (en) Suture anchor loader
EP2306906B1 (en) Surgical composite barbed suture
EP2098172B1 (en) System for meniscal repair using suture implant cinch construct
JP5323815B2 (ja) 結節要素のためのローダー及び糸通し器
US11064994B2 (en) Laparoscopic suturing devices, needles, sutures, and drive systems
US2009021607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elvic Floor Prolapse
US2011020207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medical sutures
AU2013203576B2 (en) Device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suspension
US846550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WO200907593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elvic floor prolapse
US9943391B2 (en)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n implant
CN213489043U (zh) 一种穿刺缝合装置
JP2024513487A (ja) トグル型縫合糸アンカーのシステム
EP3298969A1 (en) Surgical suture device
JP2024513488A (ja) 軟組織を骨に解剖学的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張力付与可能かつ係止可能な微小縫合糸アンカ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Tengbo

Inventor before: Yu Tengbo

Inventor before: Song L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7

Address after: 266000 Jiangsu Road, Shandong, China, No. 16, No.

Patentee after: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66000 Room 342, Building 4, Dingdu Office Building, 133 Fuzhou North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JIU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