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1269U - 一种降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1269U
CN210781269U CN201921994654.5U CN201921994654U CN210781269U CN 210781269 U CN210781269 U CN 210781269U CN 201921994654 U CN201921994654 U CN 201921994654U CN 210781269 U CN210781269 U CN 21078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adjusting
cavity
ear cap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46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华
顾珊
林安聪
林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an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Ko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oan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Ko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oan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Ko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oan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46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12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耳帽部、调节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调节部包括耳帽连接件、调节件、调节腔、以及调节座,安装部包括安装本体、安装腔、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低频降噪单元、呼吸孔、以及与调节件匹配的容置件;通过设置内耳帽和外耳帽,即可对外界高频的噪音进行阻隔,低频环境噪音穿过呼吸孔由输入模块采集,采集的到低频环境噪音数据通过主控模块的低频降噪单元进行处理,主控模块根据低频降噪单元的处理结果向输出模块发送指令,使得输出模块发出与低频环境噪音相位相反的低频环境噪音并通过耳帽腔传入佩戴者耳蜗进行降噪。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环境噪音日益严重。例如,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或者生活的人员,为抑制噪声的刺激和干扰,都会不自觉的用手捂住耳朵或带上耳塞,以阻挡隔离外界声音传入耳膜;虽能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但隔音效果并不明显。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甚至会造成工作者的听力下降,因此工作者需要采取健康的防护措施。
同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人们通常需要安静的环境,但外界经常无可避免地产生噪音,而外界的噪音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采用手捂或佩戴耳塞,并不方便;虽能一定程度上能将外界的噪音阻隔,但是也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特别是人的言语声音信号也被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中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因此,现有技术中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时,会对工作者听力造成影响;并且采用常规的耳塞进行隔音时,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时,会对工作者听力造成影响;并且采用常规的耳塞进行隔音时,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包括:耳帽部、调节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调节部和固定部均与安装部连接,耳帽部与调节部连接;其中,
耳帽部包括内耳帽和外耳帽,内耳帽通过外耳帽与调节部连接,内耳帽与外耳帽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耳帽腔;
调节部包括耳帽连接件、调节件、调节腔、以及调节座,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件设置在调节座的外周,调节腔贯穿设置在调节座内并与耳帽腔连通;外耳帽通过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与安装部连接;
安装部包括安装本体、安装腔、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低频降噪单元、呼吸孔、以及与调节件匹配的容置件,安装腔开设在安装本体内并与调节腔连通,容置件设置在安装本体上并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和容置件的配合与安装本体连接,固定部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安装腔通过呼吸孔与外界连通,输出模块设置在调节腔与安装腔之间;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低频降噪单元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且设置在安装腔内。
优选地,内耳帽包括内弧形塞、内耳连接杆、以及内耳连接件,内弧形塞设置在内耳连接杆的外周并与内耳连接杆远离外耳帽的一端的外壁连接,耳帽腔贯穿设置在内耳连接杆上,内耳连接件设置在内耳连接杆上,内耳连接杆通过内耳连接件与外耳帽连接。
优选地,外耳帽包括中弧形塞、外弧形塞、外耳连接杆、中耳连接件、以及与耳帽连接件匹配的外耳连接件,中弧形塞和外弧形塞均设置在外耳连接杆上且中弧形塞设置在内弧形塞与外弧形塞之间,中耳连接件和外耳连接件设置在外耳连接杆的两端,外耳连接杆通过中耳连接件与内耳连接杆连接,外耳连接杆通过外耳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可充电电池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安装本体的内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充电线圈组件,安装本体还开设有充电口,充电线圈组件通过充电口与主控模块连接,且充电线圈组件还用于将充电口密封。
优选地,固定部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内腔、外接孔、以及固定部连接头,固定杆与安装本体连接,呼吸孔与固定杆内腔连通后通过外接孔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固定部还包括外接线,连接头设置有外接端口,外接线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与外接端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耳机线,耳机线设置有外接头、导线、以及与连接头匹配的连接口,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外接头和连接口连接,导线通过连接口和连接头的配合与固定杆连接。
优选地,容置件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容置腔,容置腔与调节腔和耳帽腔连通,调节件设置有与容置腔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容置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调节件连接。
优选地,内耳连接件为带有凹槽的连接凹陷,中耳连接件为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凸头,内耳帽与外耳帽通过连接凹陷与连接凸头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耳帽部、调节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调节部和固定部均与安装部连接,耳帽部与调节部连接;其中,耳帽部包括内耳帽和外耳帽,内耳帽通过外耳帽与调节部连接,内耳帽与外耳帽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耳帽腔;调节部包括耳帽连接件、调节件、调节腔、以及调节座,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件设置在调节座的外周,调节腔贯穿设置在调节座内并与耳帽腔连通;外耳帽通过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包括安装本体、安装腔、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低频降噪单元、呼吸孔、以及与调节件匹配的容置件,安装腔开设在安装本体内并与调节腔连通,容置件设置在安装本体上并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和容置件的配合与安装本体连接,固定部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安装腔通过呼吸孔与外界连通,输出模块设置在调节腔与安装腔之间;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低频降噪单元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且设置在安装腔内。通过设置内耳帽和外耳帽,即可对外界高频的噪音进行阻隔,低频环境噪音穿过呼吸孔由输入模块采集,采集的到低频环境噪音数据通过主控模块的低频降噪单元进行处理,主控模块根据低频降噪单元的处理结果向输出模块发送指令,使得输出模块发出与低频环境噪音相位相反的低频环境噪音并通过耳帽腔传入佩戴者耳蜗进行降噪。其中,主控模块可以选定需要降噪的环境噪音进行降噪,不会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用声音;并且,佩戴时通过调节调节部,降噪耳机与人耳贴合能更有效的对高频噪音进行降噪,同时还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耳朵。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时,会对工作者听力造成影响;并且采用常规的耳塞进行隔音时,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降噪耳机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降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降噪耳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带有耳机线的降噪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降噪耳机;100-耳帽部;200-调节部;300-安装部;400-固定部;110-内耳帽;120-外耳帽;130-耳帽腔;210-耳帽连接件;220-调节件;230-调节腔;240-调节座;310-安装本体;320-安装腔;330-主控模块;340-输入模块;350-输出模块;331-低频降噪单元;360-呼吸孔;370-容置件;111-内弧形塞;112-内耳连接杆;113-内耳连接件;121-中弧形塞;122-外弧形塞;123-外耳连接杆;124-中耳连接件;125-外耳连接件;380-可充电电池;390-充电线圈组件;3100-充电口;410-固定杆;420-固定杆内腔;430-外接孔;440-固定部连接头;450-外接线;460-外接端口;500-耳机线;510-导线;520-连接口;371-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耳机10,包括:耳帽部100、调节部200、安装部300、以及固定部400,调节部200和固定部400均与安装部300连接,耳帽部100与调节部200连接;其中,耳帽部100包括内耳帽110和外耳帽120,内耳帽110通过外耳帽120与调节部200连接,内耳帽110与外耳帽120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耳帽腔130;
调节部200包括耳帽连接件210、调节件220、调节腔230、以及调节座240,耳帽连接件210与调节座240连接,调节件220设置在调节座240的外周,调节腔230贯穿设置在调节座240内并与耳帽腔130连通;外耳帽120通过耳帽连接件210与调节座240连接,调节座240通过调节件220与安装部300连接;
安装部300包括安装本体310、安装腔320、主控模块330、输入模块340、输出模块350、低频降噪单元331、呼吸孔360、以及与调节件220匹配的容置件370,安装腔320开设在安装本体310内并与调节腔230连通,容置件370设置在安装本体310上并与安装本体310的外壁连接,调节座240通过调节件220和容置件370的配合与安装本体310连接,固定部400与安装本体310的外壁连接,安装腔320通过呼吸孔360与外界连通,输出模块350设置在调节腔230与安装腔320之间;输入模块340、输出模块350、以及低频降噪单元331均与主控模块330电连接且设置在安装腔320内。
具体实施时,内耳帽110和外耳帽120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以便于佩戴者佩戴时耳帽部100与其耳朵内壁贴合,能有效的对外界高频噪音进行阻隔。同时,内耳帽110与外耳帽120之间可拆卸连接,佩戴者可以根据其耳朵的大小更换不同大小的内耳帽110,以使更换后的耳帽部100可以与佩戴者的耳朵内壁贴合。其中,设置了调节部200,佩戴者在使用降噪耳机10时,可以根据佩戴者的耳腔深度调节降噪耳机10的耳帽部100与安装部300之间的整体长度;佩戴者在调节降噪耳机10后,外耳帽120能贴合在耳朵外腔与安装部300之间。在佩戴者走动或者外力作用掰动安装部300时,外耳帽120被夹持在耳朵外腔与安装部300之间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还能将外界的高频噪音进行有效的隔绝。
设置在安装部300中的安装腔320用于放置主控模块330、输入模块340、输出模块350、低频降噪单元331,主控模块330、输入模块340、输出模块350、低频降噪单元331均在安装腔320内与安装本体310的内壁连接,防止降噪耳机10在佩戴者运动时产生噪音。输出模块350设置在安装腔320与调节腔230之间,即输出模块350可以阻隔外界噪音进入调节腔230内。主控模块330用于将输入模块340采集到的外界低频噪音数据进行处理,低频降噪单元331发出与外界低频噪音相位相反的低频环境噪音数据,输出模块350通过低频环境噪音数据发出低频环境噪音,低频环境噪音发出后即可传输到与耳帽腔130贯通连接的调节腔230内。
通过设置内耳帽110和外耳帽120,即可对外界高频的噪音进行阻隔,低频环境噪音穿过呼吸孔360由输入模块340采集,采集的到低频环境噪音数据发送到主控模块330的低频降噪单元331进行处理,主控模块330根据低频降噪单元331的处理结果向输出模块350发送指令,使得输出模块350发出与低频环境噪音相位相反的低频环境噪音通过耳帽腔130传入耳蜗进行降噪。其中,主控模块330可以选定需要降噪的环境噪音进行降噪,不会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用声音;并且,佩戴时通过调节调节部200,降噪耳机10与人耳贴合能更有效的对高频噪音进行降噪,同时还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耳朵。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时,会对工作者听力造成影响;并且采用常规的耳塞进行隔音时,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内耳帽110包括内弧形塞111、内耳连接杆112、以及内耳连接件113,内弧形塞111设置在内耳连接杆112的外周并与内耳连接杆112远离外耳帽120的一端的外壁连接,耳帽腔130贯穿设置在内耳连接杆112上,内耳连接件113设置在内耳连接杆112上,内耳连接杆112通过内耳连接件113与外耳帽120连接。
具体实施时,通过将耳帽设置成弧形状,有利于佩戴者佩戴时耳帽可与耳腔内壁贴合;同时,耳腔深度的不同其直径也有略微变化,佩戴者佩戴时会将耳帽向耳腔内挤压,弧形状的耳帽会根据耳腔的直径略微形变后与耳腔内壁贴合,有效地降外接高频噪音阻隔。
优选地,外耳帽120包括中弧形塞121、外弧形塞122、外耳连接杆123、中耳连接件124、以及与耳帽连接件210匹配的外耳连接件125,中弧形塞121和外弧形塞122均设置在外耳连接杆123上且中弧形塞121设置在内弧形塞111与外弧形塞122之间,中耳连接件124和外耳连接件125设置在外耳连接杆123的两端,外耳连接杆123通过中耳连接件124与内耳连接杆112连接,外耳连接杆123通过外耳连接件125与调节座240连接。
具体实施时,外耳帽120包括两个弧形状的耳帽,即中弧形塞121和外弧形塞122,最优的是中弧形塞121的直径小于外弧形塞122,同时外弧形塞12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安装部300的最大直径。采用该设置方式,有利于中弧形塞121与佩戴者的中耳腔贴合,外弧形塞122与佩戴者的外耳腔贴合,以对外界高频噪音进行隔断。
优选地,还包括可充电电池380,可充电电池380与主控模块330电连接,可充电电池380设置在安装腔320内并与安装本体310的内壁连接。
具体实施时,为了提升降噪耳机10的便携性,在安装腔320内设置可充电电池380,方便佩戴者随时随地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充电线圈组件390,安装本体310还开设有充电口3100,充电线圈组件390通过充电口3100与主控模块330连接,且充电线圈组件390还用于将充电口3100密封。
具体实施是,可充电电池380可以采用充电线圈组件390进行充电,在安装本体310上开设充电口3100,充电线圈组件390通过充电口3100与主控模块330连接;同时,充电线圈组件390还用于将充电口3100密封,防止外接高频噪音进入到安装腔320内。
优选地,固定部400包括固定杆410、固定杆内腔420、外接孔430、以及固定部连接头440,固定杆410与安装本体310连接,呼吸孔360与固定杆内腔420连通后通过外接孔430与外界连通。
具体实施时,为了提升佩戴者佩戴降噪耳机10的稳定性,设置了固定部400。同时,在固定杆410上开设外接孔430,外界的噪音可以通过外接孔430进入到固定杆内腔420后通过呼吸孔360被输入模块340采集。
优选地,固定部400还包括外接线450,连接头设置有外接端口460,外接线450两端分别与主控模块330与外接端口460连接。
具体实施时,降噪耳机10还可以通过外接线450与外接装置或外接电源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通过外接线450连接外接端口460和主控模块330,外接装置可以通过外接端口460与主控模块330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耳机线500,耳机线500设置有外接头、导线510、以及与连接头匹配的连接口520,导线510的两端分别与外接头和连接口520连接,导线510通过连接口520和连接头的配合与固定杆410连接。
具体实施时,外接头通过导线510与连接口520连接,连接头与外接装置连接,并将外接装置发出的数据通过导线510传输到与连接口520连接的外接端口460,通过连接口520与外接端口460的适配,提升降噪耳机10的适配性。
优选地,容置件370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容置腔371,容置腔371与调节腔230和耳帽腔130连通,调节件220设置有与容置腔371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容置件370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调节件220连接。
具体实施时,容置件370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容置腔371,容置腔371与调节腔230和耳帽腔130连通,调节件220设置有与容置腔371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佩戴者在使用时,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佩戴者可以根据其耳腔的深度调节降噪耳机10耳帽部100与安装部300之间的整体长度。该调节方式并不限定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调节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可以调节耳帽部100与安装部300之间的整体长度的调节方式。
优选地,内耳连接件113为带有凹槽的连接凹陷,中耳连接件124为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凸头,内耳帽110与外耳帽120通过连接凹陷与连接凸头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时,内耳连接件113为带有凹槽的连接凹陷,中耳连接件124为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凸头,内耳帽110与外耳帽120通过连接凹陷与连接凸头可拆卸连接。方便佩戴者对内耳帽110与外耳帽120进行拆卸,佩戴者可以根据其耳朵的大小更换不同大小的内耳帽110,以使更换后的耳帽部100可以与佩戴者的耳朵内壁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耳帽部、调节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调节部和固定部均与安装部连接,耳帽部与调节部连接;其中,耳帽部包括内耳帽和外耳帽,内耳帽通过外耳帽与调节部连接,内耳帽与外耳帽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耳帽腔;调节部包括耳帽连接件、调节件、调节腔、以及调节座,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件设置在调节座的外周,调节腔贯穿设置在调节座内并与耳帽腔连通;外耳帽通过耳帽连接件与调节座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包括安装本体、安装腔、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低频降噪单元、呼吸孔、以及与调节件匹配的容置件,安装腔开设在安装本体内并与调节腔连通,容置件设置在安装本体上并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调节座通过调节件和容置件的配合与安装本体连接,固定部与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安装腔通过呼吸孔与外界连通,输出模块设置在调节腔与安装腔之间;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低频降噪单元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且设置在安装腔内。通过设置内耳帽和外耳帽,即可对外界高频的噪音进行阻隔,低频环境噪音穿过呼吸孔由输入模块采集,采集的到低频环境噪音数据通过主控模块的低频降噪单元进行处理,主控模块根据低频降噪单元的处理结果向输出模块发送指令,使得输出模块发出与低频环境噪音相位相反的低频环境噪音并通过耳帽腔传入佩戴者耳蜗进行降噪。其中,主控模块可以选定需要降噪的环境噪音进行降噪,不会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用声音;并且,佩戴时通过调节调节部,降噪耳机与人耳贴合能更有效的对高频噪音进行降噪,同时还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耳朵。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时,会对工作者听力造成影响;并且采用常规的耳塞进行隔音时,会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的技术问题。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帽部、调节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所述调节部和所述固定部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耳帽部与所述调节部连接;其中,
所述耳帽部包括内耳帽和外耳帽,所述内耳帽通过所述外耳帽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内耳帽与所述外耳帽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耳帽腔;
所述调节部包括耳帽连接件、调节件、调节腔、以及调节座,所述耳帽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座连接,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外周,所述调节腔贯穿设置在所述调节座内并与所述耳帽腔连通;所述外耳帽通过所述耳帽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座连接,所述调节座通过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本体、安装腔、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低频降噪单元、呼吸孔、以及与所述调节件匹配的容置件,所述安装腔开设在所述安装本体内并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容置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本体上并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调节座通过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容置件的配合与所述安装本体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呼吸孔与外界连通,所述输出模块设置在所述调节腔与所述安装腔之间;所述输入模块、所述输出模块、以及所述低频降噪单元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耳帽包括内弧形塞、内耳连接杆、以及内耳连接件,所述内弧形塞设置在所述内耳连接杆的外周并与所述内耳连接杆远离所述外耳帽的一端的外壁连接,所述耳帽腔贯穿设置在所述内耳连接杆上,所述内耳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内耳连接杆上,所述内耳连接杆通过所述内耳连接件与所述外耳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耳帽包括中弧形塞、外弧形塞、外耳连接杆、中耳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耳帽连接件匹配的外耳连接件,所述中弧形塞和所述外弧形塞均设置在所述外耳连接杆上且所述中弧形塞设置在所述内弧形塞与所述外弧形塞之间,所述中耳连接件和所述外耳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耳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外耳连接杆通过所述中耳连接件与所述内耳连接杆连接,所述外耳连接杆通过所述外耳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本体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线圈组件,所述安装本体还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线圈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口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且所述充电线圈组件还用于将所述充电口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内腔、外接孔、以及固定部连接头,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安装本体连接,所述呼吸孔与所述固定杆内腔连通后通过所述外接孔与外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外接线,所述连接头设置有外接端口,所述外接线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外接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设置有外接头、导线、以及与所述连接头匹配的连接口,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接头和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口和所述连接头的配合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件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调节腔和所述耳帽腔连通,所述调节件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容置件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与所述调节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耳连接件为带有凹槽的连接凹陷,所述中耳连接件为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连接凸头,所述内耳帽与所述外耳帽通过所述连接凹陷与所述连接凸头可拆卸连接。
CN201921994654.5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降噪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654.5U CN2107812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降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654.5U CN2107812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降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1269U true CN210781269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465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12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降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12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288A (zh) * 2020-08-03 2022-02-18 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调压腔室的耳塞及该耳塞的成型方法
TWI766331B (zh) * 2020-08-03 2022-06-01 華龍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調壓腔室的耳塞及該耳塞的成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288A (zh) * 2020-08-03 2022-02-18 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调压腔室的耳塞及该耳塞的成型方法
TWI766331B (zh) * 2020-08-03 2022-06-01 華龍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調壓腔室的耳塞及該耳塞的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6668A1 (en) Earpiece
CN210781269U (zh) 一种降噪耳机
JP2012170136A (ja) 改良された耳ユニットと呼ばれる装置
CN210868165U (zh) 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机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KR102210900B1 (ko) 골전도 헤드셋
CN109769186A (zh) 一种入耳式骨导助听装置
CN208522955U (zh) 一种侧卧式耳机
CN21587178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KR20190131704A (ko) 골전도 블루투스 이어폰을 포함하는 안경
CN111935582B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及应用其的耳塞装置、助听设备
CN205142471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耳挂
CN210868124U (zh) 一种舒适度好的入耳式蓝牙耳机
CN209767828U (zh) 可降噪助听器
CN220798541U (zh) 一种具有助眠效果的助听器
CN111246337A (zh) 一种自动控制物理降噪的tws耳机装置
CN209787384U (zh) 一种耳机
CN218162798U (zh) 一种能实现通透模式的头戴耳机声学结构
CN211880593U (zh) 一种新型头戴式降噪隔音耳机
CN205510406U (zh) 一种可调节高效降噪助听型挂颈式无线传声终端装置
CN212544023U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CN202334888U (zh) 改进的通用式耳道助听器
CN210298008U (zh) 具有功率自调节功能的耳机
CN212850955U (zh) 耳机
CN217607935U (zh) 一种挂脖式骨声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