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0819U -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0819U
CN210780819U CN202020143440.3U CN202020143440U CN210780819U CN 210780819 U CN210780819 U CN 210780819U CN 202020143440 U CN202020143440 U CN 202020143440U CN 210780819 U CN210780819 U CN 210780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rkroom
tested
scanning device
scanning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34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34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0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0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0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包括:暗室组件和射频导线;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和第二暗室,第一暗室通过所述射频线与第二暗室连接;第一暗室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和第一扫描装置,第一待测装置和第一扫描装置相对设置,第一待测装置通过移动第一扫描装置接收到第一波束角度对应的增益值;第二暗室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和第二扫描装置,第二待测装置和第二扫描装置相对设置,第二待测装置通过移动第二扫描装置接收到第二波束角度对应的增益值;本实用新型只需可移动的扫描架,使测试探头中心与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发出的波束角度中心对齐,测试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随之发展,在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标准定义中,5G移动通信划分为6GHz以下的通信频段(FR1)和毫米波通信频段(FR2);6GHz 以下通信频段(FR1)的5G基站由于频率低,尺寸较大,且其射频单元(radio unit,简称“RU”)与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天线还可以拆分,所以大多数射频和性能方面的测试都依靠传导的方式进行,只有其射频单元(RU)和天线合并成一体化有源天线后,才会使用空口测试;毫米波通信频段(FR2)的5G基站,其所有射频和性能方面的验证都必须依靠空口测试才能完成。
由于5G引入了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天线技术和波束赋形,因此在做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端到端性能测试时,通过基站发出波束指向终端,测量此时终端的吞吐量来衡量波束指向的准确性,包括移动性等。
当前大多数的端到端性能验证采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空口测试(Over-The-AirTesting,简称“OTA”) 方法,如果是毫米波通信频段(FR2),则需要分别将5G基站和终端放在不同的暗室内,基站暗室中,基站正对的墙上摆放有曲面探头阵列,这些阵列按照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 对信道模型的定义布置,终端暗室内一般按照多探头暗室(Multi-ProbeAnechoic Chamber,简称“MPAC”)方法布置环形探头墙,以模拟信号到达角的分布,这两者之间再通过接入信道仿真器,实现信道场景下的吞吐量测试。
但是该系统组成复杂,成本较高,在毫米波研发的初期阶段,对于各大设备商来说,暂时还没有验证到这一步,并且这套系统很难大规模布置,无法满足其研发做一些简单的波束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只需可移动的扫描架,使测试探头中心与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发出的波束角度中心对齐,测试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更加广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包括:暗室组件和射频导线;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和第二暗室,所述第一暗室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和第一扫描装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和第二扫描装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暗室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暗室的内表面均覆盖吸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为待测基站,所述待测基站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所述第二待测装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终端设置在固定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扫描架和第一测试探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中心的位置;
所述第二扫描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扫描架和第二测试探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中心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一测试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三移动轴,所述第三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四移动轴,所述第四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二测试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布置均为直线、弧形或者环形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可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所述衰减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所述衰减装置用于模拟出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的路径损耗的变化,建立的极限拉远场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信道仿真装置,所述信道仿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所述信道仿真装置用于实现不同信道模型和应用场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只需可移动的扫描架,使测试探头中心与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中心发出的波束角度中心对齐,即可获得波束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通过最近增益值验证最大吞吐量,根据最大吞吐量实现测试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更加广泛。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包括信道仿真装置,能够测试出在不同信道模型和应用场景下的,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包括衰减装置,能够模拟待测基站和待测终端之间路径损耗的变化,完成拉远测试,测试出在极限拉远的场景下,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暗室,11-待测装置,12-第一扫描装置,1A-一号暗室, 1B-
二号暗室,2-第二暗室,21-第二待测装置,22-所述第二扫描装置,3- 衰减装置,4-信道仿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暗室组件和射频导线;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1和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暗室1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1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2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正面相对设置,但是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非接触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正面相对设置,但是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非接触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均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均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内表面均覆盖吸波材料。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为待测基站,所述待测基站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终端设置在固定机构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包括第一移动扫描架和第一测试探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中心的位置;
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包括第二移动扫描架和第二测试探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中心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一测试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包括极化轴、水平俯仰轴和垂直俯仰轴,所述极化轴、所述水平俯仰轴和所述垂直俯仰轴共同使用,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三移动轴,所述第三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四移动轴,所述第四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二测试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包括水平俯仰轴和垂直俯仰轴,所述水平俯仰轴和所述垂直俯仰轴共同使用,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的位置。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测试不同的波束角度下的吞吐量时,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的移动,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波束角度中心对齐,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可接受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的情况下,将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暗室2,能够使所述第一暗室 1的吞吐量验证更加准确;
在所述第一暗室1发出不同角度波束的时候,所述第二暗室2也发出了波束,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的移动,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中心对齐,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可接受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的情况下,将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暗室 1,能够使所述第二暗室2的吞吐量验证更加准确。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探头与所述第一暗室1的转接器通过射频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暗室1的转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1的接口板上,所述第二测试探头与所述第二暗室2的转接器通过射频导线连接,所述第二暗室2的转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暗室2的接口板上,所述射频导线为稳幅稳相电缆,所稳幅稳相电缆用于确保不会因为电缆的物理折弯等带来信号幅度和相位上的变化。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布置均为直线、弧形或者环形中一种。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可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只需可移动的扫描架,使测试探头中心与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中心对齐,即可获得波束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通过最大增益值验证最大吞吐量,根据最大吞吐量实现测试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更加广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暗室组件、射频导线和衰减装置3;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1和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暗室1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1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2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3,所述衰减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所述衰减装置3用于模拟出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的路径损耗的变化,建立的极限拉远场景。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均与所述衰减装置3通过射频导线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所述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内表面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为待测基站,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基站和所述待测终端的设置位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的结构均与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在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的链路损耗也是固定的,所述程控衰减装置包括程控衰减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程控衰减器的衰减值变化,模拟出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的路径损耗的变化,所述程控衰减装置能够基于静态损耗下继续步进或连续的衰减,模拟出直至所述第一暗室与所述第二暗室的连接因为衰减过大而断开的场景,即为极限拉远的场景,在此场景下,当用户需要测试不同的波束角度下的最大吞吐量时,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的移动,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波束角度中心对齐,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可接受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的情况下,将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暗室2,能够使所述第一暗室1的吞吐量验证更加准确,进而测试所述第一暗室1的性能;
在所述第一暗室1发出不同角度波束的时候,所述第二暗室2也发出了波束,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的移动,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波束角度中心对齐,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可接受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最大增益值的情况下,将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暗室1,能够使所述第二暗室2的吞吐量验证更加准确,进而测试所述第二暗室2 的性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和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各种暗室内的连接和连接用的射频导线,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的布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的控制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模拟待测基站和待测终端之间路径损耗的变化,完成拉远测试,测试出在极限拉远的场景下,待测基站或待测终端的性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暗室组件、射频导线和衰减系统;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1和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暗室1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1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2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3,所述衰减装置3用于模拟出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的路径损耗的变化,建立的极限拉远场景。
具体地,所述衰减装置3为程控衰减装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 22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内表面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为待测基站,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基站和所述待测终端的设置位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的结构均与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为两个,分别为进行编号,确定为一号暗室 1A和二号暗室1B,所述一号暗室1A和所述二号暗室1B通过所述程控衰减装置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所述一号暗室1A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的路径的衰减设置为静态损耗,所述二号暗室1B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的路径的衰减设置为最大损耗,此时,所述一号暗室1A与所述第二暗室2呈连接状态,所述二号暗室1B与所述第二暗室2呈未连接状态,当用户需要模拟所述第二暗室2从所述一号暗室1A运动至所述二号暗室1B,调整所述一号暗室1A和所述二号暗室1B的波束角度,同时所述一号暗室1A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的路径的衰减由静态损耗逐渐增大,所述二号暗室1B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的路径的衰减设置由最大损耗逐渐调回静态损耗,直至所述一号暗室1A与所述第二暗室2断开,所述二号暗室1B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形成切换测试场景,在此切换测试场景下,能够验证所述第二暗室2在多个所述第一暗室之间移动切换时的性能。
具体地,所述一号暗室1A的增益值和所述二号暗室1B的增益值的接收均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和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各种暗室内的连接和连接用的射频导线,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的布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的控制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验证待测终端在单一区域内不同基站之间移动切换时的性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暗室组件和射频导线;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1和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暗室1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1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2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均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均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内表面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为待测基站,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基站和所述待测终端的设置位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的结构均与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能够发出多个波束,此时,将所述第一暗室1 内的多个所述一扫描装置12中对应的第一探测头与多个不同的波束中心位置对齐,所述第一暗室1可以接收到多个所述第二暗室2,每个所述第二暗室2内又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因此,此时的所述系统能够用于验证单一区域内多个用户终端的性能或基站性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增益值的接收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均为多个,同时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和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也均为多个,此时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多个所述第一暗室1和多个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通过所述衰减装置连接,能够验证多个区域内的多个用户切换和极限拉远的测试场景下的,终端性能或基站性能。
具体地,当验证多个区域内的多个用户切换和极限拉远的测试场景下的,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增益值的接收均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和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各种暗室内的连接和连接用的射频导线,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的布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的控制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验证单一区域内多个用户终端的性能或基站性能和多个区域内的多个用户在多个基站之间切换和极限拉远的测试场景下的,终端性能或基站性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暗室组件、射频导线和信道仿真装置4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1和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暗室1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2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1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11和第一扫描装置12,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2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21和第二扫描装置22,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信道仿真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之间,所述信道仿真装置4用于实现不同信道模型和应用场景。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所述第二暗室2、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内表面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待测装置11为待测基站,所述第二待测装置21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基站和所述待测终端的设置位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扫描装置12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22的结构均与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布置为弧形时,同时所述第一暗室1 中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测试探头,能够模拟出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简称为“NLOS”)路径,实现不同信道模型下和不同应用场景下,测试出用户终端的性能或基站性能。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测试探头与所述信道仿真装置4分别通过射频导向分别连接。
具体地,所述不同信道模型下和不同应用场景下,所述第一暗室1和所述第二暗室2的增益值的接收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探头和所述第二测试探头在各种暗室内的连接和连接用的射频导线,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的控制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所述衰减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模拟出不同信道模型和不同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下测试出用户终端的性能或基站性能。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组件和射频导线;
所述暗室组件包括:第一暗室和第二暗室,所述第一暗室通过所述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暗室连接;
所述第一暗室内部设有第一待测装置和第一扫描装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扫描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待测装置用于发出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扫描装置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所述第二暗室内部设有第二待测装置和第二扫描装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扫描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待测装置用于发出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扫描装置用于在其被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波束的角度对应的增益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暗室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暗室的内表面均覆盖吸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待测装置为待测基站,所述待测基站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所述第二待测装置为待测终端,所述待测终端设置在固定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扫描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扫描架和第一测试探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测试探头的位置;
所述第二扫描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扫描架和第二测试探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测试探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沿所述待测基站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一测试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扫描架包括:
第三移动轴,所述第三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四移动轴,所述第四移动轴沿所述待测终端的高度方向移动;
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用于转动所述第二测试探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布置均为直线、弧形或者环形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扫描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扫描架均可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衰减装置,所述衰减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所述衰减装置用于模拟出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的路径损耗的变化,建立极限拉远场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还包括信道仿真装置,所述信道仿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和所述第二暗室之间,所述信道仿真装置用于实现不同信道模型和应用场景。
CN202020143440.3U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Active CN210780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3440.3U CN210780819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3440.3U CN210780819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0819U true CN210780819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3440.3U Active CN210780819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0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1424B1 (en) Improv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tennas,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wireless terminals
US109355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dynamics and multi-user performance of base station
CN113541826B (zh) 一种动态场景信道的四维空口性能测试方法
EP1131904B1 (en) Air interface base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test system
CN105008942A (zh) 使用无线测试信号测试射频无线信号收发器的系统和方法
US10393786B2 (en)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 the air (OTA) measurements based on randomly adjusted measurement points
CN1067128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测试及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US10602385B1 (en) Positioner for antenna testing
CN214669327U (zh) 一种测试系统
CN115623523B (zh) 一种WiFi设备无线性能的多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168074A (zh) 非信令天线trp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11865371A (zh) 多天线无线设备mimo测试装置
CN110601774B (zh) 无线传输效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KR20060023246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송수신 감도시험 방법 및 장치
CN210780819U (zh) 一种无线多场景的测试系统
CN114124250B (zh) 一种毫米波终端设备的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CN212696220U (zh) 无线路由器多向吞吐量测试系统
CN212518978U (zh) 一种mimo空口数据吞吐率测试设备
CN112835125A (zh) 一种多自由度毫米波mu-mimo系统多探头测试装置
CN114050877B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测试方法
CN113572545A (zh) 基于终端天线互易性的有源性能快速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216599635U (zh)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带外阻塞性能测试的测试装置
WO20020395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with simulated moving mobile stations
CN114567904B (zh) 一种基于空口方式的设备通信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1866922B (zh) 相控阵天线协议测试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12, Building B, Xi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 Xingzh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0038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78, Zhonghua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IEX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