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5907U -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5907U
CN210775907U CN201921720229.7U CN201921720229U CN210775907U CN 210775907 U CN210775907 U CN 210775907U CN 201921720229 U CN201921720229 U CN 201921720229U CN 210775907 U CN210775907 U CN 210775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ver plate
row
glu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02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军
侯伟
寄勤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winsta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winsta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winsta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winsta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02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5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5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5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包括基板、盖板、两块小盖板;基板设置两块小盖板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底设置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一光纤的端部裸光纤,该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一小盖板;盖板设置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二光纤的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二光纤定位槽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二小盖板。容置槽的深度匹配两块小盖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可保证每排光纤内部及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实现光纤端口的高密度排列,满足大型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系统等相关应用对高密度光纤并行传输的技术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信息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日益重要,数据中心由大量的服务器构成,在服务器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光纤互连已经取代电子互连,成为数据中心最主要的互连技术。在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并行运算的机柜之间需要高速的数据交换,光纤互连也已替代电子互连。为了满足海量高速数据交换的需求,光纤互连技术中通常采用并行光纤传输模块。
海量高速数据交换对光纤端口的排列密度和模块的小型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收发一体的并行光纤传输模块中,人们希望将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阵列和光探测器(PD)阵列排成两列,以一个双排光纤阵列与VCSEL阵列和PD阵列耦合对接,实现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然而现有的双排光纤阵列,一般是将两个单排光纤阵列叠装在一起,再通过某种卡位结构来对准两排光纤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现有的双排光纤阵列结构,可以保证每排光纤内部的定位精度,但是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则要低得多,不能满足光信号高效率耦合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且定位精确的双排光纤阵列,用于光信号输入输出耦合,以解决其每排光纤内部及两排光纤之间的精度问题,利于组装过程中的光纤插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盖板、两块小盖板;
基板面向盖板的这一面设置两块小盖板的容置槽,在容置槽的槽底设置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一光纤的端部裸光纤,该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一小盖板;
盖板面向基板的这一面设置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二光纤的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二光纤定位槽21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二小盖板;
容置槽的深度匹配两块小盖板的厚度,使得带着第二光纤及第二小盖板的组件放置到基板上时,第二小盖板落入到容置槽中,盖板能够盖在基板上通过胶水与粘结固定;
基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假光纤,以及分别处在基板与盖板上的第三光纤定位槽和第四光纤定位槽,假光纤卡在第三光纤定位槽和第四光纤定位槽之间并用胶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和基板在长度方向上均呈台状,所述容置槽设置在基板的台阶上,第二光纤定位槽设置在盖板的台阶上,在基板的台阶下和盖板的台阶下分别形成用于容纳胶水固定的位置,该胶水用于在光纤定位槽外分别粘结固定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结构紧凑,实现双排光纤阵列的高密度排列,满足大型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系统等相关应用对高密度光纤并行传输的技术要求;可保证每排光纤内部及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排光纤阵列立体图;
图2为基板、第一光纤、第一小盖板粘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板、第二光纤、第二小盖板粘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板、假光纤、盖板粘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板、第一光纤后端、第二光纤后端、盖板粘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包括基板1、盖板2、两块小盖板。
基板1面向盖板2的这一面设置两块小盖板的容置槽10,在容置槽10的槽底设置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11,在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11中分别设置第一光纤的端部裸光纤4,通过胶水7固定在第一光纤定位槽11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一小盖板31。
盖板2面向基板1的这一面设置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21,在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21中分别设置第二光纤的端部裸光纤5,通过胶水7固定在第二光纤定位槽21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二小盖板32。
容置槽10的深度刚好匹配两块小盖板31、32的厚度,使得带着第二光纤及第二小盖板32的组件放置到基板上时,第二小盖板32落入到容置槽中,盖板2能够盖在基板1上通过胶水7粘结固定。基板1与盖板2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定位结构包括假光纤6,以及分别处在基板1与盖板2上的第三光纤定位槽12和第四光纤定位槽22,假光纤6插在第三光纤定位槽12和第四光纤定位槽22之间并用胶水7固定。从而实现两排光纤的高精度定位,并且厚度尺寸最小化。
所述盖板2和基板1在长度方向上均呈台状,所述容置槽10设置在基板1的台阶上,第二光纤定位槽21设置在盖板2的台阶上,在基板的台阶下13和盖板的台阶下23分别形成用于容纳胶水8固定的位置,该胶水8用于在光纤定位槽外分别粘结固定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本实用新型可适合低通道传输,也可用于高通道传输,如十二路发射、十二路接收,安装槽的个数通常是四,八,十二,二十四等,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光纤可以是接收光纤,也可以是发射光纤;第二光纤可以是发射光纤,也可以是接收光纤。
上述的光纤定位槽可以是V型槽。V型槽纤芯距、V型槽夹角、V型槽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所述基板、盖板、小盖板皆由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流程如下:
1.将裁切好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前端的涂覆层剥除,剥除长度要求比V型光纤定位槽长约5mm;
2.将第一光纤前端已剥除涂覆层部份放入基板的第一光纤定位槽内,第一光纤的前端端面要与基板的前端端面平齐,然后盖上第一小盖板,并压紧,使第一光纤的前端裸光纤紧密压进基板的第一光纤定位槽内;
3.在基板的第一光纤定位槽与第一小盖板之间注入紫外光固化胶水,然后在紫外光下固化胶水;
4.将第二光纤前端已剥除涂覆层部份放入盖板的第一光纤定位槽内,第二光纤的前端端面要与盖板的端面平齐,然后盖上第二小盖板,并压紧,使第二光纤的前端裸光纤紧密压进盖板的第二光纤定位槽内;
5.在盖板的第二光纤定位槽与第二小盖板之间注入紫外光固化胶水,然后在紫外光下固化胶水;
6.将假光纤纤放入基板(组装好)的第三光纤定位槽内,假光纤的前端端面要与基板的端面平齐,然后盖上盖板(组装好),并压紧,使假光纤的上半部紧密压进盖板的第二光纤定位槽内;
7.在基板与盖板之间注入紫外光固化胶水,然后在紫外光下固化胶水;
8.将第一光纤后端、第二光纤后端在基板台阶下、盖板台阶下用热固化粘结剂粘结牢靠;
9.高温加热烘烤产品,以使胶水完全固化;
10.双排光纤阵列端面按要求研磨抛光成需要的角度A,如0°,8°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盖板、两块小盖板;
基板面向盖板的这一面设置两块小盖板的容置槽,在容置槽的槽底设置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一光纤的端部裸光纤,该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一光纤定位槽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一小盖板;
盖板面向基板的这一面设置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在一排第二光纤定位槽中分别设置第二光纤的端部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第二光纤定位槽中并在其上粘结固定第二小盖板;
容置槽的深度匹配两块小盖板的厚度,使得带着第二光纤及第二小盖板的组件放置到基板上时,第二小盖板落入到容置槽中,盖板能够盖在基板上通过胶水与粘结固定;
基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假光纤,以及分别处在基板与盖板上的第三光纤定位槽和第四光纤定位槽,假光纤卡在第三光纤定位槽和第四光纤定位槽之间并用胶水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基板在长度方向上均呈台状,所述容置槽设置在基板的台阶上,第二光纤定位槽设置在盖板的台阶上,在基板的台阶下和盖板的台阶下分别形成用于容纳胶水固定的位置,该胶水用于在光纤定位槽外分别粘结固定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CN201921720229.7U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Active CN210775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0229.7U CN210775907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0229.7U CN210775907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5907U true CN210775907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0229.7U Active CN210775907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5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175A (zh) * 2021-08-26 2021-11-16 深圳鑫振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dv槽盖板上下切槽的切割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175A (zh) * 2021-08-26 2021-11-16 深圳鑫振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dv槽盖板上下切槽的切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1792U (zh) 用于在光学连接器与光电基板之间提供接口的光子适配器及用于安装到载体基板的光电组件
JP3105624B2 (ja) 多心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10365439B2 (en) Optical interconnect
US7118293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opto-electrical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517159B1 (en) Two substrate parallel optical sub-assembly
US20190018206A1 (en) High speed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US20110026882A1 (en) Lensed optical connector with passive alignment features
US6496624B1 (en)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for optical wi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3294997A (ja) コネク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US20060023990A1 (en) Interconnect device
WO2022142171A1 (zh) 一种基于mlg2.0协议的单模光模块
JPH04286191A (ja) 回路板を相互接続する光学的背面(バックプレーン)
CN105891973A (zh) 一种二维阵列光耦合模块
JP2000284146A (ja) 積層可能なマルチファイバフェルールの組立方法
JP2719353B2 (ja) 多心光端子
CN108508549A (zh) 高密度光收发模块
CN210775907U (zh)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EP0890125A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veguide connection
EP0277390B1 (en) Assembly comprising a planar optical circuit and an optical fibre coupled thereto
JPH11183747A (ja) 三次元高分子光導波路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946469U (zh) 光纤线路板、光传输装置及混合光纤线路板
CN115718349A (zh) 一种高精度双排光纤阵列制作设备及方法
US20110188817A1 (en) Optical board having separated light circuit holding member and optical layer
CN108983361A (zh) 一种用于光信号输入输出耦合的双排光纤阵列及制作方法
CN109116469A (zh) 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