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3648U -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3648U
CN210773648U CN201920940339.8U CN201920940339U CN210773648U CN 210773648 U CN210773648 U CN 210773648U CN 201920940339 U CN201920940339 U CN 201920940339U CN 210773648 U CN210773648 U CN 210773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gear pair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03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祺
黄敏茹
卢励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zhong Fuhua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zhong Fuhua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zhong Fuhua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zhong Fuhua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03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3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3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36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和第三齿轮副实现第一输入轴与传动轴、传动轴与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两两之间的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冷却塔水动能改造一般都是将原风扇叶下面的减速箱、传动轴和电机拆除,在减速箱的位置安装减速水轮一体机,该减速箱下接水轮机,上接风扇和驱动辅力电机,一般采取直齿齿轮三级传动方式,其结构复杂,且无法根据情况进行输出传动调节,效率较低,而现有的水电混动装置在输出轴与驱动辅力电机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互相离合的离合器,在壳体中设置离合器一方面会占用壳体的体积,结构复杂,导致箱体笨重,安装维护不方便,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断电时,需要控制离合器的离合给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安装限制性小,可实现季节性断开电动机,操作简便,有效提高节能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互相垂直;
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的齿轮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1.4~1.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副、所述第二齿轮副以及第三齿轮副均为螺旋弧形锥齿轮。
进一步优选地,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实现第一输入轴与传动轴垂直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副实现传动轴与输出轴垂直啮合、通过第三齿轮副实现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第二输入轴直接与输出轴啮合传动,便于第二输入轴的动能输入控制,避免驱动电机的空转,操作简便,具体地,水轮机带动第一输入轴输入动能,经第一齿轮副传到传动轴后再传递到第二齿轮副带动输出轴上的风叶转动,同时驱动电机输入动能也作用于输出轴,共同带动风叶转动,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第一输入轴;3、第二输入轴;4、传动轴;5、输出轴;6、第一齿轮副;7、第二齿轮副;8、第三齿轮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包括壳体1、用于连接水轮机的第一输入轴2、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入轴3、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5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4,传动轴4设于壳体1内,第一输入轴2的一端与传动轴4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6垂直啮合传动,第一输入轴2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输出轴5与传动轴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7垂直啮合传动,且输出轴5与第一输入轴2互相垂直;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互相垂直,第二输入轴3的一端与输出轴5通过第三齿轮副8垂直啮合传动,第二输入轴3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
具体地,通过第一齿轮副6实现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垂直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副7实现传动轴4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通过第三齿轮副8实现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1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第二输入轴3直接与输出轴5啮合传动,便于第二输入轴3的动能输入控制,避免驱动电机的空转,操作简便,具体地,水轮机带动第一输入轴2输入动能,经第一齿轮副6传到传动轴4后再传递到第二齿轮副7带动输出轴5上的风叶转动,同时驱动电机输入动能也作用于输出轴5,共同带动风叶转动。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一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也能避免驱动电机空转,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相较于现有的离合器缓慢逐渐接合传动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接合和断开过程都迅速而稳定。
进一步地,输出轴5一端设置于壳体1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从而使得整个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的连接部位均设置于壳体1内,更好的提高整个装置的整体性以及安装的简洁性,减少工程量。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平行设置,从而实现壳体1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的齿轮外径与壳体1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1.4~1.8,以保证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与各轴的连接处均位于壳体1内,保证能充分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连接处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之间的传动比为1:2,传动轴4与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比为1:1以及设置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比为1:1,以便能更好地保证该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节能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各轴之间的传动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第一齿轮副6、第二齿轮副7以及第三齿轮副8均为螺旋弧形锥齿轮,以便能实现壳体1内部各轴之间的连接配合,且可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可以使第一输入轴2、传动轴4、输出轴5以及第二输入轴3之间的转速更为匹配,进一步的使水轮机、电机和风叶的转速更加匹配,提高节能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6实现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垂直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副7实现传动轴4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通过第三齿轮副8实现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1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第二输入轴3直接与输出轴5啮合传动,便于第二输入轴3的动能输入控制,避免驱动电机的空转,操作简便,具体地,水轮机带动第一输入轴2输入动能,经第一齿轮副6传到传动轴4后再传递到第二齿轮副7带动输出轴5上的风叶转动,同时驱动电机输入动能也作用于输出轴5,共同带动风叶转动,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
所述传动轴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互相垂直;
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的齿轮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1.4~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副、所述第二齿轮副以及第三齿轮副均为螺旋弧形锥齿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
CN201920940339.8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3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0339.8U CN210773648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0339.8U CN210773648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3648U true CN21077364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03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3648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3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44447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io Device with Optimized Primary Path Power Flow
CN202326028U (zh) 一种多输出风力发电机组
WO2010135988A1 (zh) 应用于水动节能冷却塔的直联低速小型混流式水轮机座环
CN203093719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8544911B (zh) 一种电动工业车辆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00901U (zh) 混合动力车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
CN210773648U (zh)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CN109450167A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集成调速系统及其软启动方法
CN202914243U (zh) 多点啮合式变桨驱动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组
CN110792758A (zh) 一种钻井用多动力减速装置
CN205371486U (zh) 混合动力车用单行星机构变速器
CN211550461U (zh) 一种钻井用多动力减速装置
CN201167246Y (zh) 变桨距系统备用电源装置
CN2649870Y (zh) 用于风力发电的偏航减速机
CN101988472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
CN202707375U (zh) 风磁光辅发电系统
CN201474871U (zh) 风力发电机
CN109404495B (zh) 一种冷却塔传动变速箱
CN106089585A (zh) 自馈电式风力发电机组
CN102437683A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两级齿轮自动调速电机
CN106321355A (zh) 一种使用平行轴增速装置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
CN204835552U (zh) 三机组传动变频发电系统
CN220791405U (zh) 一种带自适应自启效果的高效能升力型风车系统
CN216342888U (zh) 一种双级串联高压高速离心风机
CN203119692U (zh) 电动车用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