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3582U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73582U CN210773582U CN201921810450.1U CN201921810450U CN210773582U CN 210773582 U CN210773582 U CN 210773582U CN 201921810450 U CN201921810450 U CN 201921810450U CN 210773582 U CN210773582 U CN 210773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pipeline
- cold medium
- heat exchang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管道板,所述管道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冷介质管道,所述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管道板中部的分隔板,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分隔板上方的电热片。该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冷介质入口管和热介质入口管上分别设置热介质温度传感器和冷介质温度传感器,从而分别对热介质和冷介质进行温度测量,当冷热两种介质的温差过大时,电热片对冷介质进行适当加热,从而对冷介质进行热量补偿,避免冷热介质的温差过大导致冷介质管道弯曲损坏,从而保护了冷介质管道以及该管壳换热器的完好性,延长了该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
当充入管束中的冷介质的温度与充入管壳中的热介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容易造成管束弯曲损坏,从而缩短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一般设置挡板对热介质的流动进行阻挡,达到加快热介质流动的目的,由于挡板的面积很大,大部分的热介质均会与挡板相接触,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没有利用挡板来增加热交换的面积,使得热交换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管道板,所述管道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冷介质管道,所述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管道板中部的分隔板,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分隔板上方的电热片,所述管体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热介质入口管和热介质出口管,所述管体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冷介质入口管和冷介质出口管,所述冷介质入口管上固定安装有冷介质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介质入口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动阀,所述热介质入口管上设置有热介质温度传感器,所述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折流板,所述管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热介质温度传感器位于热介质入口管上,所述热介质温度传感器位于电动阀远离管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控制器与热介质温度传感器、电动阀、冷介质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片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折流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入口、管道连接口和连接出口,所述折流板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内壁与冷介质管道的外壁焊接,所述连接入口与连接出口分别与冷介质管道的端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热片位于管道板远离折流板的一侧,所述电热片连接有电源。
可选的,所述管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管体、冷介质管道和折流板的内壁均涂有耐腐蚀层。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冷介质入口管和热介质入口管上分别设置热介质温度传感器和冷介质温度传感器,从而分别对热介质和冷介质进行温度测量,当冷热两种介质的温差过大时,电热片对冷介质进行适当加热,从而对冷介质进行热量补偿,避免冷热介质的温差过大导致冷介质管道弯曲损坏,从而保护了冷介质管道以及该管壳换热器的完好性,延长了该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2、该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折流板的表面开设连接入口和连接出口,使得冷介质管道内的冷介质可以通过连接入口进入折流板的内腔,并通过连接出口流出,当热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与折流板的表面接触时,也可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增加了该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板的左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板的右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管道板处侧视图。
图中:1、管体;2、冷介质入口管;3、冷介质出口管;4、热介质入口管;5、热介质出口管;6、热介质温度传感器;7、电动阀;8、冷介质管道;9、折流板;10、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1、电热片;12、支座;13、控制器;14、分隔板;15、管道板;16、连接入口;17、管道连接口;18、连接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管道板15,管道板1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冷介质管道8,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管道板15中部的分隔板14,管体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分隔板14上方的电热片11,电热片11用于对冷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对该换热器的内部进行热补偿,降低温差过高导致的冷介质管道8的损坏,管体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热介质入口管4和热介质出口管5,管体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冷介质入口管2和冷介质出口管3,冷介质入口管2上固定安装有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热介质入口管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动阀7,热介质入口管4上设置有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折流板9,管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座12,支座12用于隔开管体1和控制器13,且便于控制器13的安装,支座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3。
其中,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位于热介质入口管4上,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位于电动阀7远离管体1的一侧。
其中,控制器13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控制器13与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电动阀7、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和电热片11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控制器13用于控制电动阀7的开关大小,当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测得从热介质入口管4进入的热介质的温度后,将信号以及数据反馈给控制器13,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测得进入该换热器的冷介质的温度后,也将信号和数据反馈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计算两个温度差过大时,控制电动阀7由全开变为半开,从而降低热介质的流量,达到调节该换热器内部温差的目的,减少冷介质管道8由于温差过高导致的损坏。
其中,折流板9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入口16、管道连接口17和连接出口18,折流板9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管道连接口17的内壁与冷介质管道8的外壁焊接,连接入口16与连接出口18分别与冷介质管道8的端口连接,折流板9的外壁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根冷介质管道8的管道口与连接入口16相连接,另外一根冷介质管道8的管口与连接出口18相连接,从而使得折流板9的内腔可以充满冷介质,当热介质撞击在折流板9的表面上时,可以与折流板9内部的冷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其中,电热片11位于管道板15远离折流板9的一侧,电热片11对冷介质加热后再流进冷介质管道8的内部,用于降低该换热器内部的热介质与冷介质之间的热差,从而使该换热器降低损坏,延长该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电热片11连接有电源。
其中,管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管体1、冷介质管道8和折流板9的内壁均涂有耐腐蚀层,耐腐蚀涂层用于保护与介质相接触的内壁,延长该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在使用时,首先,将冷介质从冷介质入口管2上流进管体1的内部,并通过管道板15分隔后流进冷介质管道8的内部,热介质从热介质入口管4的内部流进管体1的内腔中,其次,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测得热介质入口管4中的热介质的温度,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测得冷介质入口管2中的冷介质的温度,并将两个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器13,当控制器13计算获得两个温度差超出正常温差范围时,控制器13控制电热片11接通电源对冷介质进行加热,并且控制电动阀7由全开改变为半开,最后,冷介质管道8的端口与折流板9上的连接入口16和连接出口18连接,从而使得折流板9的内腔充满流动的冷介质,可与接触在折流板9表面的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管道板(15),所述管道板(1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冷介质管道(8),所述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管道板(15)中部的分隔板(14),所述管体(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分隔板(14)上方的电热片(11),所述管体(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热介质入口管(4)和热介质出口管(5),所述管体(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冷介质入口管(2)和冷介质出口管(3),所述冷介质入口管(2)上固定安装有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所述热介质入口管(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动阀(7),所述热介质入口管(4)上设置有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所述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折流板(9),所述管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座(12),所述支座(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位于热介质入口管(4)上,所述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位于电动阀(7)远离管体(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3)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控制器(13)与热介质温度传感器(6)、电动阀(7)、冷介质温度传感器(10)和电热片(11)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9)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入口(16)、管道连接口(17)和连接出口(18),所述折流板(9)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管道连接口(17)的内壁与冷介质管道(8)的外壁焊接,所述连接入口(16)与连接出口(18)分别与冷介质管道(8)的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片(11)位于管道板(15)远离折流板(9)的一侧,所述电热片(11)连接有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管体(1)、冷介质管道(8)和折流板(9)的内壁均涂有耐腐蚀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10450.1U CN210773582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10450.1U CN210773582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73582U true CN210773582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4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10450.1U Active CN210773582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73582U (zh)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21810450.1U patent/CN2107735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73582U (zh)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
KR101917713B1 (ko) | 세차용 스팀 발생장치 | |
CN106524287A (zh) | 一种热管传热电蓄热炉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113296U (zh) | 进水预热式电热水器 | |
CN209819889U (zh) | 一种安全紧凑型加热装置 | |
CN209068766U (zh) | 一种间接加热式燃油热水锅炉 | |
CN208458078U (zh) | 供热系统 | |
CN112253046A (zh) | 具有温控功能的生产井井口管道加热控制装置 | |
CN207247561U (zh) | 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 | |
CN201055292Y (zh) | 饮水机加热组件 | |
CN201327226Y (zh) | 太阳能承压式水箱 | |
CN206330288U (zh) | 一种改进的热泵热水器 | |
CN205897502U (zh) | 电热锅炉 | |
CN107235249B (zh) | 罐式集装箱 | |
CN219283620U (zh) | 一种多热源立式容积式换热器 | |
CN212777600U (zh) | 一种恒温节能取暖设备 | |
CN217716041U (zh) | 换热组件和水路系统 | |
CN207762871U (zh) | 一种容积式换热器 | |
CN215002284U (zh) | 多能源零冷水储热水箱 | |
CN209371374U (zh) | 具有二次加热功能的半导体加热器 | |
CN212511774U (zh) | 一种加热体及加热模块 | |
CN213129154U (zh) | 一种饮水机用加热体 | |
CN216814598U (zh) | 一种带有碳纤维发热线的全自动智能加热槽 | |
CN208332442U (zh) | 一种热水供应装置 | |
CN203861040U (zh) | 速热式饮水机的发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