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9371U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69371U CN210769371U CN201921540411.4U CN201921540411U CN210769371U CN 210769371 U CN210769371 U CN 210769371U CN 201921540411 U CN201921540411 U CN 201921540411U CN 210769371 U CN210769371 U CN 2107693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fan
- outlet device
- bla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第二基体套接于第一基体外部,基于第一基体表面向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第二基体表面向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第一出风部与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风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因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方向相反,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风电器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实现空气流通及清凉解暑的主要电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其他场所。
传统的风扇一般通过驱动扇叶转动,扇叶推动空气形成气流,实现空气流动,此种出风方式所吹出的风量及风速有限,为满足风量及风速的需求,需加大风扇的功率,风扇工作所产生的噪音随着风扇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并且降低了风扇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以克服风扇出风量及风速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的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外部,基于所述第一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所述第二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所述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多个第一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多个第二单元,相邻所述第二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一扇叶和/或所述第二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二扇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轴线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向,相邻两列的第一扇叶之间容置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二扇叶,相邻两列的第二扇叶之间容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扇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线方向对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部,所述第一基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驱动部的安装腔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壳体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及内圈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外圈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盖合于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方向相反,在第一出风部与第二出风部相对转动时,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随着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旋转,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且该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排列原理图;
图5是出风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出风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出风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出风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风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壳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10及第二出风部20,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依次交替排列,第一出风部10包括第一基体11,沿第一基体11的边缘排列有若干第一扇叶12;第二出风部20包括第二基体21,沿第二基体21的边缘排列有若干第二扇叶22,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沿第一基体11或第二基体21的轴向依次交替排列,相邻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迎风面方向相反,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能够进行相对转动。
因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依次交替排列,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弯曲方向相反,在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相对转动时,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随着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旋转,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且该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
优选的,第一基体11上每一列所安装的第一扇叶12的数量与第二基体21上每一列所安装的第二扇叶22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在沿第一基体11或第二基体21的轴线方向相互对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能够快速与上一扇叶所推动的气流衔接,以提高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对空气的推动效果。如图1所示,沿从左向右的方向,奇数位置为第一扇叶12,偶数位置为第二扇叶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体11可只设置一列第一扇叶12,第二基体12可只设置一列的第二扇叶22,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可同样对空气进行逐步推进。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1均呈圆环状,第二基体21围设于第一基体11的外部,第一扇叶12分布于第一基体11的外壁上,第二扇叶22分布于第二基体21的内壁上,第二扇叶22插设于相邻的第一扇叶12之间,第一扇叶12插设于相邻的第二扇叶22之间。空气从出风装置的右侧进入,经过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不断推动与加速,从出风装置的左侧排出。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间隔排列,不同列的第一扇叶12的迎风面方向相同,第一扇叶12与相邻的第二扇叶22的迎风面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扇叶12向下倾斜,第一扇叶12的下表面为其迎风面,第二扇叶22向上倾斜,第二扇叶22的上表面为其迎风面;假设左侧为进风侧,右侧为出风侧,则第一扇叶12跟随第一基体11逆时针转动,第二扇叶22跟随第二基体21呈从动状态;风从左侧进入出风装置内后,第一列的第一扇叶12的下表面将空气向右推动,形成气流,气流推动第二列的第二扇叶22的下表面,使第二扇叶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扇叶22的上表面继续将空气向右推动,第三列的第一扇叶12的下表面继续将空气向右推动;进入出风装置内的空气在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逐级向右推动作用下,速度逐渐提高,实现气流的加速,从而提高出风装置的出风速度。优选的,第二扇叶22也可主动沿顺时针转动,进一步增强出风装置对空气的推动强度,提高风速。
第一基体11包括不少于两个的第一单元111,相邻两个第一单元111之间对接并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单元111沿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排列方向依次拼接形成第一基体11,每一个第一单元11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第一扇叶12。通过将第一基体11分段化,降低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的安装难度,以及出风装置的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第一单元111的内壁上排列有若干第一安装块112,相邻第一单元111的第一安装块112相互对应,第一安装块112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向两个相邻的第一安装块112的第一安装孔内插入螺纹紧固件并锁紧,实现两相邻第一单元111的拼接。
若第一基体11包括不少于3个的第一单元111,所有第一单元111位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块112通过同一螺纹紧固件实现连接,或者将第一单元111进行合理分组,每组中包括不少于两个第一单元111,每组中的所有第一单元111位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块112通过同一螺纹紧固件实现连接。
优选的,每一个第一单元111上可连接不少于两列的第一扇叶12,每一个第二单元上连接不少于两列的第二扇叶22,以提高出风装置加工及安装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体11包括两个第一单元111,两个第一单元111对接形成第一基体11,两个第一单元111之间设有安装空间,用于容置第二扇叶22,并且相邻的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防止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相互转动过程中,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形成干涉,影响出风装置的正常出风。
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部30,第一基体11的内部中空形成安装腔体113,该安装腔体113用于容置驱动部30,驱动部30与第一基体11连接并驱动第一基体11旋转,使第一基体11带动第一扇叶12转动,第二基体21可保持从动状态或者沿与第一基体1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实现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之间的相对转动;随着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的不断旋转,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不断推动进入出风装置内的空气,使空气形成气流从出风装置内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30采用外转子电机,该电机的外转子与第一基体11相对固定,电机工作时驱动外转子转动,外转子带动与其连接第一基体11转动,实现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驱动部30也可选用内转子电机,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置于该电机内部,第二出风部20的第二基体21与电机的内转子相对固定,电机工作时驱动内转子转动,内转子带动与其连接第二基体21转动,同样实现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的相对转动。
或者出风装置同时包括外转子电机与内转子电机,使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以相反方向转动,以增大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对空气的推力,提高出风装置的出风速度及出风量。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基体21包括不少于两个的第二单元211,相邻两个第二单元211之间对接并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单元111沿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排列方向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基体21,每一个第二单元211的内表面均连接有第二扇叶22。通过将第二基体21分段化,进一步降低出风装置的安装难度。可沿第二基体21的外表面设置若干第二安装块212,第二安装块21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块2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安装块112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12均为拼接式结构,第一基体11由三个第一单元111组成,且每一个第一单元111上均连接有一列第一扇叶12,第二基体21由两个第一单元211组成,且每一个第二单元211上均连接有一列第二扇叶22,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交替式排列。通过将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1均设置为拼接式结构,进一步提高出风装置加工及组装的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30设置为转轴,该转轴穿设于安装腔体113内,并与第一基体11的内壁相对固定,转轴转动转过程中带动第一基体11旋转,第一扇叶12跟随第一基体11转动,实现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之间的相对转动。
可以看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腔体113内径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安装腔体113的内径,因此出风装置的结构更为小巧、轻便,通过调整安装腔体113的内径大小并选用不同的驱动部30,使出风装置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出风装置的应用范围。
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出风部10包括三个第一扇叶12,第一基体11包括三个第一单元111,每一个第一单元11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第一扇叶12,相邻第一单元111之间对接并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形成第一基体11;第二出风部20包括两个第二扇叶22,所有第二扇叶22均连接于同一第二基体21上,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依次交错排列。通过增加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列数,提高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对空气的推动强度,进而增强出风装置的出风速度。
第一扇叶12与第一单元111可以是一体式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第二扇叶22与第二基体21为一体式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使出风装置具有较高的加工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参照图9与图10,还包括壳体40,出风装置置于壳体40内,壳体40对出风装置进行支撑并固定。壳体40下方还设有底座50,以保证风扇整体的平衡性能,底座50与壳体40之间通过立柱60连接,立柱60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以调整风扇的出风位置。
壳体40包括内圈41与外圈42,该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形成容置腔体43,出风装置置于该容置腔体43内。内圈41与外圈42均呈环状,第一基体11内部的安装腔体113内容置有驱动部30,该驱动部30与内圈41相对固定并带动第一基体11转动;第二基体21与外圈42的内壁转动连接,从而在第一基体11转动时,第二扇叶22跟随第一扇叶12转动,使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形成相对转动,并逐级推动进入出风装置内的空气。第二基体21与外圈42之间具有一间隙,供气流通过,以增大风扇排出的风量,第二基体21与外圈42之间可通过导轨滑块连接或者轴承连接。
壳体40还包括第一端盖44与第二端盖45,第一端盖44与第二端盖45分设于外圈42的两侧,第一端盖44与第二端盖45呈环形并盖合于外圈42与内圈41之间,使出风装置完全容置于壳体40内,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不连通外界环境,防止因误操作,碰触第一扇叶12或第二扇叶22,造成人体损害,优化电扇的使用性能。
第一端盖44上设有进风口441,第二端盖45上设有出风口451,空气从进风口441处进入,经过出风装置的推动及加速,从出风口451处排出,优化风扇的出风效果。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外部,基于所述第一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所述第二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所述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多个第一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多个第二单元,相邻所述第二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一扇叶和/或所述第二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二扇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轴线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向,相邻两列的所述第一扇叶之间容置有不少于两个的所述第二扇叶,相邻两列的所述第二扇叶之间容置不少于两个的所述第一扇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线方向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所述第一基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驱动部的安装腔体。
9.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外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盖合于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出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40411.4U CN210769371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40411.4U CN210769371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69371U true CN210769371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5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40411.4U Active CN210769371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693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6475A (zh) * | 2019-09-16 | 2019-12-13 | 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21540411.4U patent/CN2107693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6475A (zh) * | 2019-09-16 | 2019-12-13 | 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07294B2 (en) | Coreless donut-type motor fan for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 |
CN1084432C (zh) | 用引擎运行的发电机 | |
AU2012378838B2 (en) | Fan | |
JP2009013974A (ja) | 受動ファン | |
EP2365225B1 (en) | Fan assembly | |
EP2264868A3 (en) |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 |
CN210769371U (zh)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
US12007128B2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114776525B (zh) | 风力发电驱动装置 | |
CN110566475A (zh) |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 |
CN110886722A (zh) | 一种分区送风的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
CN204733051U (zh) | 一种具有导流风罩的调速型磁力耦合传动器 | |
CN108336653B (zh) | 一种可循环散热配电柜 | |
CN108258599B (zh) | 一种水冷散热配电柜 | |
CN110566479A (zh) | 风扇 | |
US11852159B2 (en) | Fan bod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212296977U (zh) | 一种带自动摇头机构的轴流风机或风扇 | |
CN204678642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2081769A (zh) | 一种带自动摇头机构的轴流风机或风扇 | |
JP2005171987A (ja) | 小型斜流ファンモータ | |
CN104713212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US20210355953A1 (en) | Fan module and motor | |
CN214837216U (zh) | 一种压气机及手持式吸尘器 | |
CN220248401U (zh) | 手持风扇的送风机构及手持风扇 | |
CN208793312U (zh) | 风扇灯隐形扇叶片展开回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