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8260U -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8260U
CN210768260U CN201921168221.4U CN201921168221U CN210768260U CN 210768260 U CN210768260 U CN 210768260U CN 201921168221 U CN201921168221 U CN 201921168221U CN 210768260 U CN210768260 U CN 21076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unk
cover plate
trunk lid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82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迪
杨信
李云山
张传治
张地
李鑫
王金航
张莹
赵东明
魏钊
李子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82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设于车辆的行李箱内,以可阻挡行李箱盖板的向下翻转、而保持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的开启,其包括固设于车辆行李箱内侧壁上的基体,以及可于基体上导向滑动的限位件,且在限位件和基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并在限位件正对行李箱盖板的侧面上构成有第一型面,该第一型面相对于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该行李箱盖板可承接外力而抵压第一型面并压缩弹性件,因弹性件的压缩,行李箱盖板可滑动越过第一型面;因弹性件的恢复,限位件可阻挡越过第一型面的行李箱盖板向下翻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无需手扶而可保持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的开启状态,便于取物。

Description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对车辆精致感知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车辆行李箱是车辆上较为常用的功能,在车辆行李箱内,车辆行李箱盖板将车辆行李箱的存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空间用于存放随车行李等物品,而下方空间用于存放随车工具等物品,在需要取用下部分空间内的物品时,需要将行李箱盖板向上翻转。现有车辆中,将行李箱盖板向上翻转后,通常需要操作者一手支撑行李箱盖板,保持行李箱下方空间的开启,在没有随同人员时,只能使用另一只手去取用物品,在需要取用较重的物品时,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以能够自动保持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的开启,便于下方空间内物品的取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设于车辆行李箱内,以可阻挡行李箱盖板向下翻转、而保持所述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的开启,所述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包括:
基体,固设于所述车辆行李箱的侧壁上;
限位件,设于所述基体上,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基体之间设有导向单元和弹性件,并于所述限位件正对所述行李箱盖板的侧面上构造有第一型面,且所述第一型面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由所述导向单元的导向,所述限位件可于所述基体上导向滑动,且因承接外力,所述行李箱盖板可抵压第一型面,且因抵压,所述限位件可压缩所述弹性件而使所述行李箱盖板可滑动越过所述第一型面,且由所述弹性件的恢复,所述限位件可阻挡越过所述第一型面的所述行李箱盖板向下翻转。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件上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型面相接的第二型面,且所述第二型面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而可构成对所述行李箱盖板向下翻转的阻挡;因承接外力,所述行李箱盖板可抵压所述第二型面,且因抵压,所述限位件可压缩所述弹性件,并因所述弹性件的压缩,所述行李箱盖板可滑动越过所述第二型面而向下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型面与所述车辆高度方向的夹角β在40°~5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包括固设于所述车辆的车辆钣金上的底座,以及可拆卸的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单元包括构造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环形凹槽,以及构造于所述限位件外周上的、可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的凸环;且所述凸环可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沿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方向滑动,而构成所述限位件于所述基体上的导向滑动。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辆钣金上开设有安装孔,并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卡入所述安装孔内的卡接部,因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卡接,所述底座固设于所述车辆钣金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基体上的呈拱形的弹簧片,且于所述弹簧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设有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面与所述车辆高度方向的夹角α在25°~35°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行李箱盖板可抵压第一型面以及弹性件而滑移越过第一型面,并在行李箱盖板滑移越过第一型面后,因弹性件的恢复,使得该限位件可构成对越过第一型面的行李箱盖板的向下翻转的阻挡,从而可由限位件将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保持为开启状态,便于取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上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开启过程与所述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11-底座,111-卡接部,112-筋板,113-连接件,12-壳体,2-限位件,21-第一型面,22-第二型面,3-导向单元,31-环形凹槽,32-凸环,4-弹性件,5-车辆钣金,6-螺钉,7-连接杆,8-行李箱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设于车辆的行李箱内,以可阻挡行李箱盖板8的向下翻转、而保持行李箱下方空间的开启;如图1至图6所示,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包括固设于车辆行李箱内侧壁上的基体1,以及设于基体1上的限位件2,且在限位件2和基体1之间设有导向单元3,因导向单元3,该限位件2可于基体1上导向滑动,在限位件2和基体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4,并在限位件2正对行李箱盖板8的侧面上构成有第一型面21,该第一型面21相对于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基于上述结构设置,行李箱盖板8承接向上翻转的外力时,可抵压第一型面21,并由限位件2压缩弹性件4,因弹性件4的压缩,行李箱盖板8可滑动越过第一型面21;因弹性件4的恢复,限位件2可阻挡越过第一型面21的行李箱盖板8向下翻转。
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盖板8及其于车辆行李箱内翻转的结构可参选现有车辆行李箱内的行李箱盖板,在此不再赘述。而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优选布置在行李箱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以具有较好的承托效果,本实施例将以其中一侧为例对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进行说明,另一侧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具有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仅设置在一侧仍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基体1的一种优选结构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其具体包括固设于行李箱侧壁上的底座11,以及固设于底座11上的壳体12;其中,底座11包括呈板状的底座本体,在该底座本体的背面上设有若干卡接部111,对应于各卡接部111,在车辆行李箱侧壁的车辆钣金5上开设有安装孔,各卡接部111可穿过车辆行李箱内的行李箱饰板与安装孔卡接,从而构成底座11于行李箱侧壁上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车辆钣金5指的是车辆行李箱内两侧的金属钣金件,行李箱饰板固设在车辆钣金5的内壁上,以起到装饰作用。
如图3所示,各卡接部11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板,并于各卡板上构造有外凸的卡齿,当各卡板向安装孔内插入时,两卡板可因安装孔内壁抵压卡齿而具有向内收缩的弹性变形,使得卡齿可穿过安装孔;当卡齿穿过安装孔后,各卡板可因恢复,使得车辆钣金5可阻止卡齿向反方向的脱出,即构成了卡接部111与安装部的卡接,也即构成了底座11于车辆钣金5上的固定。为了避免该底座11于车辆钣金5上晃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底座本体的背面还构造有若干条状的筋板112,该筋板112和卡齿可构成对车辆钣金5的夹置,以避免该底座11在车辆钣金5的晃动,而且该筋板112还可提高底座11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111优选与底座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且该底座11优选采用PC聚碳酸酯或者ABS材质。
本实施例中,壳体12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其具有匹配于底座本体形状的侧壁,该壳体12可与底座11围成容置下述限位件2及弹性件4的容纳腔,相对于壳体12与底座本体连接的一端,壳体12的另一端敞口设置。该壳体12与底座固定相连,一种固定方式参考图6所示,在底座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在壳体12的底面上开设有与上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以通过螺钉6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接的方式,将壳体12固定在底座11上,其中,该壳体12优选采用PC或ABS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至5所示,在该限位件2正对行李箱盖板8的一侧面上构造有第一型面21,该第一型面21相对于车辆高度方向倾斜设置,且该第一型面21与车辆高度方向间的夹角α在25°~35°之间,该夹角α优选为30°。同时,在该限位件2正对行李箱侧板的侧面上还构造有与第一型面21相接的第二型面22,第二型面22也相对于车辆高度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二型面22与第一型面21的倾斜方向相反,该第二型面22与车辆高度方向间的夹角β在40°~50°之间,且优选为45°。其中,该限位件2优选采用PC或ABS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
上述导向单元3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环壳体12的内壁一周、构造在壳体12内壁上的环形凹槽31,以及构造在限位件2外周上的、可嵌入环形凹槽31内的凸环32,且凹槽31的宽度大于凸环32的宽度,从而使凸环32可在凹槽31内沿凹槽31的宽度方向滑动,也即使限位件2可相对于基体1沿着凹槽31的宽度方向滑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环形凹槽31也可替换为两相对于布置在壳体12内壁的、呈长条形的凹槽,而凸环32可替换为可插入两凹槽内的,沿凹槽长度方向滑动的两滑块。
上述弹性件4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所示,其由被配置为呈拱形的弹簧片构成,且在该弹簧片拱形的两端设置有与底座本体的表面相平行的连接片;该弹簧片可通过拱形弧度的变化而蓄能或者释放能量。该弹性件4于底座本体上的固定方式可参考图5所示,在底座本体上固设有两连接件113,且各连接件113呈倒“U”形,两连接片可插入对应的连接件113内,通过上述安装结构,使得该弹簧片可沿其长度方向延展,或者沿其长度方向收缩,以蓄能或者释放能量。该弹性件4的一种参考性结构如下,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优选采用65Mn制成,该弹性件4簧片的厚度为0.8mm,宽度为6mm,且其变形量在5mm以上。
为了使限位件2和弹性件4之间具有较好的力传递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型面21和第二型面22的交接处,与弹簧片的高点相对布置,并在上述交接处和高点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杆7。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该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当行李箱盖板8受到外力向上翻转时,翻转一定角度后,如图7所示,行李箱盖板8可与限位件2的第一型面21相抵接,行李箱盖板8继续向上翻转时,第一型面21受到的行李箱盖板8的压力可具有压缩弹性件4的分力,通过该弹性件4的压缩,如图8和图9所示,使得行李箱盖板8可滑动越过第一型面21而与第二型面22相抵接,此时向上翻转行李箱盖板8的外力撤去以后,弹性件4可自动恢复,使得第二型面22能阻挡行李箱盖板8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的向下翻转,从而可保持行李箱盖板8下方空间的开启,便于从行李箱盖板8下方空间内取物。
当行李箱盖板8受到向下翻转的外力时,行李箱盖板8可抵压第二型面22,使弹性件4受压变形,回到图8所示状态,从而可向下滑动越过第二型面22,并可向下翻转,该行李箱盖板8的向下翻转具有与向上翻转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可在行李箱盖板8向上翻转后,阻挡行李箱盖板8的向下翻转,从而保持行李箱盖板8下方空间的开启,便于从行李箱盖板8下方空间内取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行李箱内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使得该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可自动保持开启,便于从行李箱盖板下方空间的取物,且该行李箱盖板上、下翻转方便,可使车辆较为易用,提高车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设于车辆行李箱内,以可阻挡行李箱盖板(8)向下翻转、而保持所述行李箱盖板(8)下方空间的开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包括:
基体(1),固设于所述车辆行李箱的侧壁上;
限位件(2),设于所述基体(1)上,于所述限位件(2)和所述基体(1)之间设有导向单元(3)和弹性件(4),并于所述限位件(2)正对所述行李箱盖板(8)的侧面上构造有第一型面(21),且所述第一型面(21)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由所述导向单元(3)的导向,所述限位件(2)可于所述基体(1)上导向滑动,且因承接外力,所述行李箱盖板(8)可抵压第一型面(21),且因抵压,所述限位件(2)可压缩所述弹性件(4)而使所述行李箱盖板(8)可滑动越过所述第一型面(21),且由所述弹性件(4)的恢复,所述限位件(2)可阻挡越过所述第一型面(21)的所述行李箱盖板(8)向下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限位件(2)上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型面(21)相接的第二型面(22),且所述第二型面(22)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而可构成对所述行李箱盖板(8)向下翻转的阻挡;因承接外力,所述行李箱盖板(8)可抵压所述第二型面(22),且因抵压,所述限位件(2)可压缩所述弹性件(4),并因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所述行李箱盖板(8)可滑动越过所述第二型面(22)而向下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面(22)与所述车辆高度方向的夹角β在40°~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包括固设于所述车辆的车辆钣金(5)上的底座(11),以及可拆卸的固设于所述底座(11)上的壳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3)包括构造于所述壳体(12)内壁上的环形凹槽(31),以及构造于所述限位件(2)外周上的、可嵌入所述环形凹槽(31)内的凸环(32);且所述凸环(32)可于所述环形凹槽(31)内沿所述环形凹槽(31)的宽度方向滑动,而构成所述限位件(2)于所述基体(1)上的导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辆钣金(5)上开设有安装孔,并于所述底座(11)上设有可卡入所述安装孔内的卡接部(111),因所述卡接部(111)与所述安装孔的卡接,所述底座(11)固设于所述车辆钣金(5)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注塑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固设于所述基体(1)上的呈拱形的弹簧片,且于所述弹簧片和所述限位件(2)之间设有连接杆(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面(21)与所述车辆高度方向的夹角α在25°~35°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
CN201921168221.4U 2019-07-23 2019-07-23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076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8221.4U CN210768260U (zh) 2019-07-23 2019-07-23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8221.4U CN210768260U (zh) 2019-07-23 2019-07-23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8260U true CN210768260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8221.4U Active CN210768260U (zh) 2019-07-23 2019-07-23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0307U (zh) 一种按压开启式的置物盒
CN213247977U (zh) 一种儿童餐椅
USD938957S1 (en) Handle for mobile device
CN210768260U (zh) 行李箱盖板承托结构和车辆
CN210018171U (zh) 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09723946U (zh) 一种解锁按钮机构
USD554161S1 (en) Can compactor and bin
US9050841B1 (en) Portable stamp with an easily removable ink part
CN204932214U (zh) 颈部按摩器
CN203402527U (zh) 一种音箱包装盒
CN212948980U (zh)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注塑尾料去除工装道具用固定组件
CN208816474U (zh) 一种手机五金中框装饰圈保压治具
KR20090016204A (ko) 착탈식 손잡이
KR200231465Y1 (ko) 손톱소제용구함
CN208551296U (zh) 杯体存放装置及具有其的净饮机
KR200391194Y1 (ko) 흡착판
KR200444235Y1 (ko) 나전 쌍합 보석함
CN216944418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纸托结构
CN210968827U (zh) 一种方便提取的偏心异形铆钉存放盒
CN209719471U (zh) 一种塑料卡扣安装座
CN217218866U (zh) 一种多功能纸巾盒
USD534330S1 (en) Container
CN219428746U (zh) 一种自动锁定的收纳箱结构
CN211432661U (zh) 一种带抽屉的卷纸或抽纸盒
CN210976964U (zh) 一种指纹箱包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