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4877U -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4877U
CN210764877U CN201921521333.3U CN201921521333U CN210764877U CN 210764877 U CN210764877 U CN 210764877U CN 201921521333 U CN201921521333 U CN 201921521333U CN 210764877 U CN210764877 U CN 21076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water
recovery
blocking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1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宏
汤江武
吴逸飞
李园成
姚晓红
王新
沈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15213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4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包括藻类净化池,藻类净化池内设有阻水组件,阻水组件将藻类净化池划分为藻类生长区以及藻类分离区,阻水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滑动连接的导轨,活动板在导轨上的滑动实现阻水组件对水流阻隔状态的切换,藻类分离区内设有阻拦网,阻拦网将藻类分离区分为藻类回收区以及过滤阻拦区,阻拦网上设有用于过滤阻拦藻类的网眼,藻类回收区内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有益效果:藻类在藻类生长区进行生长,藻类回收装置对藻类回收区内积聚的藻类进行回收,出水口内设置的过滤网对过滤阻拦区的藻类进行阻隔,防止藻类随水流流出藻类净化池,同时实现了藻类的培养与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藻类培养与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很多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水体污染日趋严重。藻类净化水体成为一种为大众所欢迎的水体污染处理方式。但若不将死亡的藻类及时清除出去,藻类腐败滋生微生物反而会进一步恶化水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藻类培养与回收于一体的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包括藻类净化池,所述藻类净化池设有进水口,所述藻类净化池内设有阻水组件,所述阻水组件将藻类净化池划分为藻类生长区以及藻类分离区,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藻类生长区内,所述藻类生长区内设有光源,所述光源设有多个,所述阻水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活动板在导轨上的滑动实现阻水组件对水流阻隔状态的切换,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板滑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所述藻类分离区内设有阻拦网,所述阻拦网将藻类分离区分为藻类回收区以及过滤阻拦区,所述阻拦网上设有用于过滤阻拦藻类的网眼,所述藻类回收区内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
所述藻类回收装置包括转动杆、以及用于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杆与藻类净化池的池壁铰接,所述转动杆铰接的一端与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藻类的回收凹槽,所述回收凹槽的槽底设有用于将槽内水流出的漏水口,所述回收凹槽的一槽壁与所述阻拦网的阻拦面贴合设置以使回收凹槽的侧壁对阻拦网上的藻类进行刮除,
所述藻类净化池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过滤阻拦区内,所述出水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直径小于藻类的直径以使藻类停留在过滤阻拦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上下相对设置在固定板的阻水面上或上下相对设置在固定板背离阻水面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藻类净化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防漏水的第一密封条,两个所述导轨远离固定板的端部之间设有用于防漏水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活动板背离固定板的侧面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藻类净化池外设置有用于盛放藻类的回收池,所述回收池设置在藻类回收区的侧面,所述回收池设置在靠近转动杆铰接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蓄存清水的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设置在出水口下方,所述清水池上方设有喷水枪,所述喷水枪的枪口与出水口相对,所述喷水枪连接有用于将清水池中的水输送到喷水枪内的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凹槽与阻拦网的阻拦面贴合的的槽壁的顶面上设有利于将阻拦网上的藻类刮入回收凹槽内的刮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杆靠近铰接处的部分为Z字形弯折部,所述Z字形弯折部包括下竖直部、垂直部以及上竖直部,所述下竖直部包括铰接点,所述下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铰接点与藻类净化池池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垂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藻类净化池池口与回收池池口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拦网的网眼大小为50~200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藻类生长区设有曝气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为LED灯,所述LED灯设于藻类净化池的池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藻类在藻类生长区进行生长,藻类回收装置对藻类回收区内积聚的藻类进行回收,出水口内设置的过滤网对过滤阻拦区的藻类进行阻隔,防止藻类随水流流出藻类净化池,同时实现了藻类的培养与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藻类净化池与清水池的剖面图;
图2为藻类净化池三维结构图;
图3为藻类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藻类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5、藻类净化池;51、固定板;52、导轨;53、活动板;54、阻拦网;55、回收凹槽;56、出水口;57、转动驱动装置;58、Z字形弯折部;7、喷水枪;8、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藻类净化池5包括左池壁、右池壁、前池壁、后池壁以及池底,藻类净化池5内设有阻水组件,阻水组件包括固定板51、活动板53、以及与活动板53滑动连接的导轨52,固定板51与左池壁以及池底固定连接,固定板51与后池壁平行设置,固定板51与后池壁平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轨52,导轨52与左池壁背离的一端与右池壁固定连接,导轨52设有两个,活动板53设置在两个导轨52之间。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固定板51与活动板53之间设有用于防漏水的密封条,右池壁上两个导轨52之间也设有用于防漏水的密封条,活动板5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动板53在导轨52上滑动的气缸,前池壁、左池壁、右池壁、固定板51以及活动板53围成的空间为藻类生长区,藻类生长区内的池壁上设有多个LED灯。
如图2所示,固定板51与后池壁之间设有阻拦网54,阻拦网54与左池壁、右池壁以及池底均固定连接,且阻拦网54的网眼与出水口56相对设置,阻拦网54与固定板51之间设有藻类回收装置,藻类回收装置包括转动杆、用于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的电机57以及用于盛放藻类的回收池,转动驱动装置57为电机,转动杆与左池壁或右池壁铰接,转动杆铰接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与藻类净化池5池口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藻类的回收凹槽55,回收凹槽55的槽底设有用于将槽内水流出的漏水口,阻拦网54、左池壁、右池壁、固定板51以及活动板53围成的空间为藻类回收区,藻类净化池5的后池壁上设有出水口56,出水口56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网眼直径小于藻类直径,阻拦网54、左池壁、右池壁以及后池壁围成的空间为过滤阻拦区。
如图2所示,活动板53与右池壁接触连接,污水停留在藻类生长区内,藻类将水中的硝酸盐以及含磷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自身有机质,实现高密度高生物量和高油脂的积累并向藻类净化池5内释放大量氧气。污水在藻类生长区内停留5~15d后,水中的硝酸盐以及含磷无机物基本被藻类吸收。气缸驱动活动板53往接近左池壁的方向运动,污水与藻类进入藻类回收区,经阻拦网54的过滤作用,大部分的藻类停留在阻拦网54网面附近。电机驱动浸没在池水内的转动杆转动,当转动杆旋转出水面时,大部分藻类进入到回收凹槽55内且水从槽底的漏水口流出。转动杆继续旋转,在重力作用下藻类被倾倒入回收池内实现藻类的回收再利用。少量的藻类随着水流进入过滤阻拦区,因过滤网的网眼大小小于藻类直径,藻类被阻隔在过滤阻拦区内,水流通过后池壁上的出水口56进入清水池8。
如图1所示,清水池设置在出水口56下方,清水池8上方设有喷水枪7,喷水枪7的枪口与出水口56相对,喷水枪7连接有用于将清水池8中的水输送到喷水枪7内的水泵。当过滤网内积聚的藻类过多形成堵塞时,气缸驱动活动板53往接近右池壁的方向运动。当活动板53与右池壁接触时,藻类生长区内的水不再流入藻类回收区内,并且水流持续通过池壁上的出水口56流出藻类净化池5,因此一段时间后藻类回收区与过滤阻拦区内没有积存水或积存很少的水。水泵将清水池8内的抽送到喷水枪7内,喷水枪7的枪口喷射出水流将积聚在过滤网上的藻类冲入过滤阻拦区,同时喷水枪7喷出的水流对阻拦网54进行清洗,实现藻类净化池5长期高效地使用。
回收凹槽与阻拦网的阻拦面贴合的的槽壁的顶面上设有利于将阻拦网上的藻类刮入回收凹槽内的刮刀(未图示)。设置在回收凹槽55槽壁上的刮刀对积聚在阻拦网54网面上的藻类有刮除作用,提高回收凹槽55对藻类回收的效率,同时对阻拦网54网面有一定的清洁效果。
如图3所示,转动杆靠近铰接处的部分为Z字形弯折部58,Z字形弯折部58包括下竖直部、垂直部以及上竖直部,下竖直部包括铰接点,下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铰接点与藻类净化池5池口之间的距离,垂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藻类净化池5池口与回收池池口之间的距离。Z字形弯折部58的设置可减小回收凹槽55与回收池之间的距离,可防止转动杆转速较慢的情况下,回收凹槽55内的藻类重新掉落回藻类净化池5内。
工作原理:如图1、2、3所示,活动板53与右池壁接触连接,污水停留在藻类生长区内,藻类将水中的总氮以及含磷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自身有机质,实现高密度高生物量和高油脂的积累并向藻类净化池5内释放大量氧气。污水在藻类生长区内停留8d后,水中的总氮以及含磷无机物基本被藻类吸收。气缸驱动活动板53往接近左池壁的方向运动,污水与藻类进入藻类回收区,经阻拦网54的过滤作用,大部分的藻类停留在阻拦网54网面附近。电机57驱动浸没在池水内的转动杆转动,当转动杆旋转出水面时,大部分藻类进入到回收凹槽55内且水从槽底的漏水口流出。转动杆继续旋转,在重力作用下藻类被倾倒入回收池内实现藻类的回收再利用。少量的藻类随着水流进入过滤阻拦区,因过滤网的网眼大小小于藻类直径,藻类被阻隔在过滤阻拦区内,水流通过后池壁上的出水口56进入加药絮凝池6。藻类回收装置及时将藻类净化池5内的藻类进行回收再利用,防止藻类腐败降低水中溶解氧,使得藻类一直处于快速生长状态。
当过滤网内积聚的藻类过多形成堵塞时,气缸驱动活动板53往接近右池壁的方向运动。当活动板53与右池壁接触时,藻类生长区内的水不再流入藻类回收区内,并且水流持续通过池壁上的出水口56流出藻类净化池5,因此一段时间后藻类回收区与过滤阻拦区内没有积存水或积存很少的水。水泵将清水池8内的抽送到喷水枪内,喷水枪7的枪口喷射出水流将积聚在过滤网上的藻类冲入过滤阻拦区,同时喷水枪喷出的水流对阻拦网54进行清洗,实现藻类净化池5长期高效地使用。
当白天有太阳光时,关闭LED灯,当白天无太阳光或太阳光不足或夜晚时,打开LED灯,藻类吸收LED灯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实现藻类24h不间断光合作用。并可通过控制打开LED灯的数量来适应不同需要LED灯提供光能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藻类净化池(5),所述藻类净化池(5)设有进水口,所述藻类净化池(5)内设有阻水组件,
所述阻水组件将藻类净化池(5)划分为藻类生长区以及藻类分离区,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藻类生长区内,所述藻类生长区内设有光源,所述光源设有多个,所述阻水组件包括固定板(51)、活动板(53)以及与活动板(53)滑动连接的导轨(52),所述活动板(53)在导轨(52)上的滑动实现阻水组件对水流阻隔状态的切换,所述活动板(53)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板(53)滑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所述藻类分离区内设有阻拦网(54),所述阻拦网(54)将藻类分离区分为藻类回收区以及过滤阻拦区,所述阻拦网(54)上设有用于过滤阻拦藻类的网眼,所述藻类回收区内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
所述藻类回收装置包括转动杆、以及用于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57),所述转动杆与藻类净化池(5)的池壁铰接,所述转动杆铰接的一端与转动驱动装置(5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藻类的回收凹槽(55),所述回收凹槽(55)的槽底设有用于将槽内水流出的漏水口,所述回收凹槽(55)的一槽壁与所述阻拦网(54)的阻拦面贴合设置以使回收凹槽(55)的侧壁对阻拦网(54)上的藻类进行刮除,
所述藻类净化池(5)设有出水口(56),所述出水口(56)设置在过滤阻拦区内,所述出水口(5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56)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直径小于藻类的直径以使藻类停留在过滤阻拦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52)上下相对设置在固定板(51)的阻水面上或上下相对设置在固定板(51)背离阻水面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导轨(52)之间滑动设置有活动板(53),所述导轨(52)的两端分别与藻类净化池(5)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1)与活动板(53)之间设有用于防漏水的第一密封条,两个所述导轨(52)远离固定板(51)的端部之间设有用于防漏水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活动板(53)背离固定板(51)的侧面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净化池(5)外设置有用于盛放藻类的回收池,所述回收池设置在藻类回收区的侧面,所述回收池设置在靠近转动杆铰接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蓄存清水的清水池(8),所述清水池(8)设置在出水口(56)下方,所述清水池(8)上方设有喷水枪(7),所述喷水枪(7)的枪口与出水口(56)相对,所述喷水枪(7)连接有用于将清水池(8)中的水输送到喷水枪(7)内的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凹槽(55)与阻拦网(54)的阻拦面贴合的槽壁的顶面上设有利于将阻拦网(54)上的藻类刮入回收凹槽(55)内的刮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靠近铰接处的部分为Z字形弯折部(58),所述Z字形弯折部(58)包括下竖直部、垂直部以及上竖直部,所述下竖直部包括铰接点,所述下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铰接点与藻类净化池(5)池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垂直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藻类净化池(5)池口与回收池池口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54)的网眼大小为50~2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生长区内设有曝气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所述LED灯设于藻类净化池(5)的池壁上。
CN201921521333.3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Active CN21076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1333.3U CN2107648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1333.3U CN2107648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4877U true CN210764877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6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1333.3U Active CN21076487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48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262A (zh) * 2021-03-03 2021-07-23 耿健 一种海洋藻类污染净化处理装置
CN113754182A (zh) * 2021-08-05 2021-12-07 河南国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人工湿地运行方式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262A (zh) * 2021-03-03 2021-07-23 耿健 一种海洋藻类污染净化处理装置
CN113754182A (zh) * 2021-08-05 2021-12-07 河南国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人工湿地运行方式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8726U (zh) 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0764877U (zh) 一种藻类培养及回收装置
CN212026415U (zh) 一种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装置
CN108423926A (zh) 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污染物减排系统
CN207878553U (zh) 一种自控式园林绿化用雨水收集系统
CN202169111U (zh) 旋转过滤网袋
CN209123408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沉淀池
CN208981426U (zh) 一种园林园艺高效雨水蓄水装置
CN114835355B (zh) 一种复合式养殖尾水处理设备
CN207109711U (zh) 一种全自动道路清洁系统
CN215105833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08654182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体微颗粒去除和收集的装置及方法
CN211037142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CN211664893U (zh) 一种养鳖池排污装置
CN110981095B (zh) 一种园林集水、供水循环净化系统
CN111519745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沉降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
CN214141619U (zh)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污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处理装置
CN219110993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80307U (zh) 一种便于清除杂物的园林水质净化装置
CN211973791U (zh) 一种园林景观用雨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8762278U (zh) 一种可便于清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9052695A (zh) 一种处理过滤雨水和生活污水的花园系统
CN214400177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的污水治理系统
CN212452879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智能节水装置
CN212790025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