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3813U -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3813U
CN210743813U CN201922488969.9U CN201922488969U CN210743813U CN 210743813 U CN210743813 U CN 210743813U CN 201922488969 U CN201922488969 U CN 201922488969U CN 210743813 U CN210743813 U CN 210743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le
neutral
phase
neutra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8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惠新
顾怡文
丁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89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3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3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3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中性极单元及驱动中性极单元动作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单元包括中性极单元壳体、转动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中性极触头支持、以与中性极触头支持同一转动中心枢置在中性极触头支持上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固定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中性极第一静触头和中性极第二静触头、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偏转的偏转件,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分断驱动件,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在往复运动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或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优点:转换开关在转换过程中,消除零地电位漂移安全隐患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从一路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路电源,从而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四极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中性极单元和与电源的N相相对应的相极单元,中性极单元或相极单元均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组件和用于与第一电源相通的静触头、用于与第二电源相通的静触头,动触头组件在两个静触头之间转动,从而分别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或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实现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之间的切换。
现有市场上的自动转换开关在自动转换过程中,都是在完全切断一路电源的前提下再闭合另一路电源,这样处理的好处是避免两路电源间出现短路的情况。但是,对四极自动转换开关而言,则会引发一个新的问题,即两路电源系统确实做到了完全隔离,但转换过程中负载端中性线却完全断开,出现零线腾空现象,而很多配电系统在转换过程中都不允许出现中性点断开的情况。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双电源转换开关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能保证转换开关的相极单元在转换过程中,负载端中性线不完全断开,即转换开关输出零线始终与输入电网的零线相连,从而消除了零地电位漂移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中性极单元以及驱动中性极单元动作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单元包括中性极单元壳体、转动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中性极触头支持、以与中性极触头支持同一转动中心枢置在中性极触头支持上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固定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中性极第一静触头和中性极第二静触头、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偏转的偏转件,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内的分断驱动件,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在往复运动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或中性极第二动触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呈圆柱状,其内部与其转动中心轴同轴地设有中心回转轴,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均套设在中心回转轴上,所述的分断驱动件设置于中性极触头支持的偏心位置上且位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包括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和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所述的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与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对拼安装,所述的中心回转轴设置于所述的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上的中心,所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的偏心部位设置有驱动轴从而构成分断驱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呈刀片式“T”字形,具有三个端部,分别是套设在中心回转轴上的枢接部、露出于中性极触头支持外圆周面的接触部和导电部,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两者的接触部的相对面上均设有中性极动触点,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的导电部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的导电部分别与中性极单元的中性极软连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偏转件包括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的第一偏转件和能够使中性极第二动触头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偏转的第二偏转件,第一偏转件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的接触部之间,所述的第二偏转件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的接触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还包括相极单元,所述的相极单元包括相极单元壳体、转动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内的相极动触头组件、固定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内的相极第一静触头和相极第二静触头;所述的相极动触头组件包括相极触头支持、相极动触头、以及用于将相极动触头向相极触头支持保持抵靠的弹性件,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的一端与操作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相极触头支持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操作机构驱动中性极触头支持、相极触头支持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一静触头接触,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脱离,实现第一电源接通,第二电源断开;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在所述的相极动触头开始与相极第一静触头分离前,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先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脱离,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在第二偏转件的作用下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接通,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在第一偏转件的作用下仍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一静触头断开,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转动,从而使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相线均断开,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中性极第二静触头都保持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先与相极第二静触头开始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均仍处于脱离状态,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中性极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中性极第二静触头都保持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二静触头接通,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接触,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脱离,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仍保持接通,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接通,第一电源断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第一、通过在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之间设置分断驱动件,从相极单元与第一电源接通到与第二电源接通的过程中,随着分断驱动件的转动,实现分断驱动件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的接触驱动与分离释放,使中性极单元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之一或两者都接通,保证转换开关的相极单元在转换过程中,负载端中性线未完全断开,始终是接通的,即转换开关输出零线始终与输入电网的零线相连,从而消除了零地电位漂移安全隐患问题。第二、本转换开关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动作可靠,成本低,实现了模块化、小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中性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触头支持装配的一侧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触头支持装配的另一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触头支持装配的爆炸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的配合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的结构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相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的结构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的相极第二触头支持结构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的相极第一触头支持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动触头、相极第一触头支持和弹簧对的配合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组件的相极第一、第二动触杆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组件的相极动触头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组件的相极动触头的一侧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组件的相极动触头的另一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组件的第一隔板的结构图。
图17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第一工作位置时中性极单元示意图。
图17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第一工作位置时相极单元示意图。
图18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触头支持从第一工作位置旋转第一段时间后,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第二静触头均接触的示意图。
图18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支持从第一工作位置旋转第一段时间后,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一静触头仍接触的示意图。
图19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二段时间后,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第二静触头均仍接触的示意图。
图19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二段时间后,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一静触头分离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转动的示意图。
图20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三段时间后,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第二静触头均仍接触的示意图。
图20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三段时间后,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二静触头接触的示意图。
图21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性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四段时间后,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即中性极第一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一分离、中性极第二动触头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接触时中性极单元的示意图。
图21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极触头支持继续旋转第四段时间后,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即相极动触头与相极第二静触头接触时相极单元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中,中性极第一、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中性极第一、第二静触头接通的重叠转换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分断驱动件的径向距离后改变了中性极重叠时间后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偏转件另一实施例图。
图中:1.中性极单元、11.中性极单元壳体、12.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1.驱动槽、122.枢接孔、123.接触部、124.枢接部、125.弹簧抵靠面、126.弹簧导向柱、127.导电部、128.中性极动触点、129.铆钉;13.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4.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5.第一偏转件、15’.第二偏转件、16.中性极触头支持、161.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1.中心回转轴配合孔、1612.驱动轴配合孔、1613.中性极驱动凸台、1614.中性极第一空腔、1615.中性极第一滑动面、1616.第一圆弧凸台、16161.插接孔、1617.中性极第一凸台、162.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1.中心回转轴、1622.驱动轴、1623.中性极驱动凹槽、1624.中性极第二空腔、1625.中性极第二滑动面、1626.第二圆弧凸台、16261.插接凸台、1627.中性极第二凸台;17.第一安装支架、17’.第二安装支架、171.弹簧导向柱、172.定位槽、173.支架弹簧抵靠面;18.中性极第一软连接、18’.中性极第二软连接;19.中性极负载接线端;
2.相极单元、21.相极单元壳体、22.相极动触头组件、221.相极触头支持、2211.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1.圆柱型凹槽、22112.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一、22112’.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二、22113.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1.相极第一通孔、22114.相极第一触头第二凹槽、22115.相极第一限位口、22116.相极第一限位凹槽、22118.相极第一滑动面、22119.相极驱动凸台;2212.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1.圆柱型凸台、22122.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一、22122’.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二、22123.相极第二触头第一凹槽、22124.相极第二触头第二凹槽、22125.相极第二限位口、22126.相极第二限位凹槽、22128.相极第二滑动面、22129.相极驱动凹槽;222.相极动触头、2221.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1.抵靠凸台、22212.卡槽、22214.触点焊接面、22215.铆接孔、22216.软联结焊接端、22217.铰接孔;2222.铆接轴、22221.弹簧挂靠端、2223.铰接轴、2224.相极触点、223.弹簧对、2231.第一弹簧对、2231’.第二弹簧对;224.相极软连接、2241.相极第一软连接、2242.相极第二软连接、225.第一隔板、2251.第一卡扣、2252.第二卡扣、2253.圆弧面、2254.内部底面、2255.外部底面、225’.第二隔板、226.相极负载接线端、227.挂靠轴、228.盖、2281.搭扣、2282.盖凸起;23.相极第一静触头、24.相极第二静触头;
3.操作机构;10.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30.相极第一动触头支点;40.相极第二动触头支点;100.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中性极单元1、相极单元2、以及驱动中性极单元1和相极单元2动作的操作机构3,所述的中性极单元1包括中性极单元壳体11、以同一转动中心线枢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上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固定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的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和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偏转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偏转的偏转件、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的分断驱动件,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在往复运动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或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从而使所述中性极单元1具有以下状态:
当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接触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时,所述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克服偏转件的作用力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不接触;
随着所述分断驱动件的转动,所述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运动,当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刚接触时,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仍保持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的接触;
随着分断驱动件的继续转动,所述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使得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克服偏转件的作用力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脱离接触时,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保持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的接触。
如图2至图5b所示,所述的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转动设置有呈圆柱状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其内部与其转动中心轴同轴地设有中心回转轴1621,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均套设在中心回转轴1621上,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中心极触头支持16三者同心枢接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上,且可独自实现旋转。所述的分断驱动件设置于中性极触头支持16的偏心位置上且位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之间。具体的,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包括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所述的中心回转轴1621设置于所述的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上的中心,所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的偏心部位设置有驱动轴16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轴1622就是所述的位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之间的分断驱动件。所述的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回转轴1621相配的中心回转轴配合孔1611、与驱动轴1622相配的驱动轴配合孔1612。
如图3a至图5b所示,所述的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上设置有中性极第一滑动面1615,所述的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上还设置有中性极第二滑动面1625。所述的中性极第一滑动面1615上设有第一圆弧凸台1616,所述的中性极第二滑动面1625上设有第二圆弧凸台1626,所述的第二圆弧凸台1626上设有插接凸台16261,所述的第一圆弧凸台1616上设有可供插接凸台16261插入配合的插接孔16161。当所述的第一触头支持161与第二触头支持162对拼安装时,由于第一圆弧凸台1616和第二圆弧凸台1626分别凸出于中性极第一滑动面1615和中性极第二滑动面1625,所以所述的中性极第一滑动面1615和中性极第二滑动面1625形成可容纳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滑槽,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可顺着滑槽自由滑动,所述的驱动轴1622设置在滑槽之间,将滑槽分割成两个独立空间,分别是容置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第一滑槽10和容置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第二滑槽20。
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的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和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上分别设置有中性极驱动凸台1613和中性极驱动凹槽1623,通过中性极驱动凸台1613和中性极驱动凹槽1623实现与操作机构3和相极单元2的相极触头支持221的联动。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呈刀片式“T”字形,具有三个端部,分别是套设在中心回转轴1621上的枢接部124、露出于中性极触头支持16外圆周面的接触部123和导电部127,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两者的接触部123的相对面上均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导电部127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导电部127分别与中性极单元1的中性极软连接连接。具体的,所述的枢接部124上设置枢接孔122,所述的枢接部124与接触部123、导电部127可为同一零件上的三个部分,也可为由两个零件构成,通过铆钉129铆接成一体。在所述的接触部123侧设置有驱动槽121,所述的导电部127设置在接触部123背部,并可沿着枢接孔122中心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接触部123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接触部123用于分别接通或断开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和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均通过各自的枢接部124上的枢接孔122铰接在中性极触头支持16的中心回转轴1621上。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两者的导电部127又通过中性极软连接连接到中性极负载接线端19上,从而使中性极软连接在中性极触头支持16动作过程中不会对中性极触头支持16产生影响。所述的中性极软连接分为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相连的中性极第一软连接18和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相连的中性极第二软连接18’。
如图4a至图6所示,将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通过各自的枢接孔122面对面安装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的中心回转轴1621上,然后将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对拼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上,并通过螺钉、螺母实现固定,从而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处于第一滑槽10内,使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处于第二滑槽20内,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枢接部124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枢接部124处于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的中性极第一空腔1614和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的中性极第二空腔1624所拼合构成的大空腔中,并通过第一触头支持161的中性极第一凸台1617和第二触头支持162的中性极第二凸台1627实现定位,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可绕着中心回轴1621自由转动。所述的驱动轴1622位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驱动槽121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驱动槽121之间。
如图2、图6、图7所示,所述的偏转件包括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的第一偏转件15和能够使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偏转的第二偏转件15’,第一偏转件15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的接触部123之间,所述的第二偏转件15’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的接触部123之间。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在第一偏转件15、第二偏转件15’的作用下相向运动。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偏转件15和第二偏转件15’均为弹簧,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两者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的接触部123的背面均设置有弹簧抵靠面125和弹簧导向柱126。所述第一偏转件15的一端抵靠在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弹簧抵靠面125上,另一端抵靠在安装于中性极单元壳体11上的第一安装支架17上,所述第二偏转件15’的一端抵靠在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弹簧抵靠面125上,另一端抵靠在安装于中性极单元壳体11上的第二安装支架17’上。所述的第一安装支架17和第二安装支架17’结构相同,均设置有弹簧导向柱171、定位槽172和支架弹簧抵靠面173,所述的第一安装支架17和第二安装支架17’均通过各自的定位槽172固定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上,均通过各自的弹簧导向柱171供第一偏转件15和第二偏转件15’导向,均通过各自的支架弹簧抵靠面173供第一偏转件15和第二偏转件15’抵靠。
如图24所示,偏转件的另一实施例,采用拉簧形式,拉簧100连接在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之间,能够实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偏转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偏转。
如图8至图9b所示,所述的相极单元2包括相极单元壳体21、转动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21内的相极动触头组件22、固定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21内的相极第一静触头23和相极第二静触头24;所述的相极动触头组件22包括相极触头支持221、相极动触头222、以及用于将相极动触头222向相极触头支持221保持抵靠的弹性件,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的一端与操作机构3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相极触头支持221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操作机构3驱动中性极触头支持16、相极触头支持221同步转动。所述的相极触头支持221以第一方向转动带动相极动触头222转动至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接触,相极触头支持221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带动相极动触头222转动至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接触,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包括两片及两片以上轴向并排布置的动触杆,例如均有两片、三片、四片甚至更多片。数片动触杆在中间位置铰接,每片动触杆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表述清楚,本实施例采用两片,分别是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
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的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均为一块导电板,所述的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两者中任一动触杆的一端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抵靠凸台22211、中间位置上均设置有软连接焊接端22216和铰接孔22217、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22212、铆接孔22215、触点焊接面22214。所述软连接焊接端22216位于与动触杆的触点焊接面22214相反的侧面上。所述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两者中任一动触杆的具有抵靠凸台22211的面相互面对面安装,且其中一片动触杆上的抵靠凸台22211抵靠在另一片动触杆的没有抵靠凸台22211的那一端,使两片动触杆相互抵靠且彼此形成间隔,并可相互沿着侧面滑动。所述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之间的间隔作用除了通过抵靠凸台22211实现外,还可通过在两片动触杆之间增加绝缘隔板来实现,所述的绝缘隔板形状与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的外形相似。例如横截面为梳齿状的一体式绝缘隔板,将梳齿分别嵌入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之间。
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还包括将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铆接到一起的铆接轴2222和铰接轴2223、焊接在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两端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两端的相极触点2224。所述的相极触点2224焊接在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两者端部的触点焊接面22214上,所述相极触点2224通过所述的抵靠凸台22211形成的间隔相互分离。所述铆接轴2222通过铆接孔22215固定在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的远离相极触点2224的那一端上。所述的铰接轴2223通过铰接孔22217将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铰接在一起,并通过挡圈固定,所述的铰接轴2223和铰接孔22217优先采用间隙配合,防止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在弹性件作用下对相极触头支持221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如图9a、9b所示,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22还包括相极软连接224、第一隔板225、第二隔板225’、相极负载接线端226、挂靠轴227和盖228。所述的相极软连接224与动触杆上的软连接焊接端22216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相极软连接224包括相极第一软连接2241和相极第二软连接2242,所述的相极第一软连接2241和相极第二软连接2242两者的一端分别焊接在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的软连接焊接端22216上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的软连接焊接端22216上,而两者的另一端一起焊接在相极负载接线端226的折弯端上,实现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和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与相极负载接线端226的电连接。
如图9b、图11、图12、图16所示,所述的第一隔板225和第二隔板225’为对称零件,均呈U形零件,所述相极动触头22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隔板225和第二隔板225’。以第一隔板225与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的配合为例,所述的第一隔板225的U形结构的内部底面2254与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的侧面抵靠。所述的第一隔板225的U形结构的开口处向内延设有第一卡扣2251和第二卡扣2252,所述第一隔板225上的第一卡扣2251和第二卡扣2252与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上的卡槽22212相卡配。
如图9a、9b所示,所述的相极触头支持221包括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所述的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均为具有开口的圆柱且对拼构成一个整圆柱,再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拼装后内部形成包容相极动触头222的部分结构、弹性件等零件的容腔。
如图10a、图10b所示,所述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上设有圆柱型凹槽22111、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一22112、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二22112’、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相极第一触头第二凹槽22114、相极第一限位口22115、相极第一限位凹槽22116、相极第一滑动面22118。所述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上设有圆柱型凸台22121、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一22122、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二22122’、相极第二触头第一凹槽22123、相极第二触头第二凹槽22124、相极第二限位口22125、相极第二限位凹槽22126、相极第二滑动面22128。所述圆柱型凸台22121与圆柱型凹槽22111相插配,保证了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的相对旋转方向的一致性。
如图9b、图11所示,所述的弹性件包括数量与动触杆片数对应的弹簧对2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对223有两对,分别是与相极第一动触杆2221相连的第一弹簧对2231和与相极第二动触杆2221’相连的第二弹簧对2231’,所述第一弹簧对2231和第二弹簧对2231’中的每一根弹簧的一端挂靠在所述的挂靠轴227,另一端挂靠在相极动触头222的各铆接轴2222的弹簧挂靠端22221上。所述的每一对弹簧对223中的两根弹簧均对称设置。
如图10a、图10b、图16所示,所述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和相极第二触头第一凹槽22123用于安装弹簧对223时挂靠轴227的初始定位,所述相极第一触头第二凹槽22114和相极第二触头第二凹槽22124用于安装弹簧对223时挂靠轴227的最终定位。所述的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一22112、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二22112’、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一22122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二22122’用于相极动触头222的安装支点,具体的,所述的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拼装后,所述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一22112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一22122对拼构成了相极第一动触头支点30,所述相极第一触头支持支点二22112’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支点二22122’对拼构成了相极第二动触头支点40,旋转过程中,所述相极动触头222通过两对第一隔板225上的圆弧面2253和第二隔板225’上的圆弧面2253在弹簧对223的作用力下分别抵靠在相极第一动触头支点30和相极第二动触头支点40,并随相线触头支持221一起旋转。所述相极第一限位口22115和相极第二限位口22125形成限位槽,用于相极软连接224的限位,防止相极软连接224与相极动触头222的焊接根位反复扭曲而断裂。当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拼合在一起时,所述的相极第一滑动面22118和相极第二滑动面22128之间形成滑动槽,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的两端穿过相极第一滑动面22118和相极第二滑动面22128形成的滑动槽而伸出相极触头支持221。所述的相极第一滑动面22118和相极第二滑动面22128通过第一隔板225和第二隔板225’的外部底面2255实现对相极动触头222的限位。所述的盖228上设有搭扣2281、盖凸起2282,所述的搭扣2281与相极第一限位凹槽22116和相极第二限位凹槽22126匹配,所述的盖凸起2282与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相极第一触头第二凹槽22114、相极第二触头第一凹槽22123和相极第二触头第二凹槽22124匹配。所述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上设有相极第一通孔221131。安装时,先将动触杆、弹簧对放入相极触头支持221内,再将挂靠轴227穿过相极第一通孔221131、第一弹簧对2231的拉钩后对弹簧对进行初定位,然后拉动挂靠轴227从相极第一触头第一凹槽22113和相极第二触头第一凹槽22123经过触头支持的圆周侧面,进入相极第一触头第二凹槽22114和相极第二触头第二凹槽22124,实现对弹簧对和挂靠轴的最终定位。
如图8至图9b所示,所述相极第一触头支持2211和相极第二触头支持2212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相极驱动凸台22119和相极驱动凹槽22129,通过相极驱动凸台22119和相极驱动凹槽22129实现与中性极单元1和相邻相极单元2的同轴联动。
如图8、图17b所示,所述的相极单元2的动作过程是:所述相极动触头组件22的相极负载接线端226固定安装,所述的相极触头支持221可以绕中心线向两个方向旋转,当逆时针旋转时,相极动触头222以相极第一动触头支点30进行回转,并通过弹簧对223产生触头压力,相极动触头222一端的相极触点2224与第一电源的相极第一静触头23接触,导通第一电源;当顺时针旋转时,相极动触头222以相极第二动触头支点40进行回转,并通过弹簧对223产生触头压力,相极动触头222另一端的相极触点2224与第二电源的相极第二静触头24接触,导通第二电源。
如图17a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工作位置转换到第二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的接通或断开即第一电源相极变化、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的接通或断开即第二电源相极变化、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的接通或断开即第一电源中性极变化、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的接通或断开即第二电源中性极变化均以第一工作位置为起点随转动时间的变化状态如图22所示,针对每个对象的上线代表接通,下线代表分断,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接触,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作用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脱离,实现第一电源接通,第二电源断开。
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在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开始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分离前,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先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脱离,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在第二偏转件15’的作用下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接通,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在第一偏转件15的作用下仍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通。对应图22中的时间点A。
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断开,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24转动,从而使第一、第二电源相线均断开,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对应图22中的时间点B。
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先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开始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均仍处于脱离状态,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对应图22中的时间点C。
如图21a和图21b所示,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接通,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接触12,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脱离,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接通,第一电源断开。对应图22中的时间点D。
如图22所示,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的中性极重叠时间比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相极第二静触头24均断开的相极分断时间长。
如图23所示,当所述的驱动轴1622的形状和大小变大时,所述的中性极重叠时间会缩短,具体如下表述: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接触,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作用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脱离,实现第一电源接通,第二电源断开。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在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断开瞬间,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未脱离,所以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分断,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仍在第一偏转件15的作用下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通。对应图23中的时间点A。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断开,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24转动,从而使第一、第二电源相线均断开,而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脱离,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各自在第一偏转件15、第二偏转件15’的作用下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接通。对应图23中的时间点B。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断开,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24转动,从而使第一、第二电源相线均断开,而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即驱动轴1622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接触12,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脱离,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仍保持接通。对应图23中的时间点C。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接通,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仍保持接通,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仍保持脱离,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接通,第一电源断开。对应图23中的时间点D。
如图23所示,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的中性极重叠时间比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相极第二静触头24均断开的相极分断时间短,但当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相极第二静触头24均断开的时候,中性极单元1或与一路电源是接通的,或与两路电源均接通,并未发生负载端中性线完全断开的现象,同样消除了零地电位漂移安全隐患问题。另一方面可见,通过改变驱动轴1622的形状和大小可改变中性极重叠时间的长短。

Claims (7)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中性极单元(1)以及驱动中性极单元(1)动作的操作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单元(1)包括中性极单元壳体(11)、转动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以与中性极触头支持(16)同一转动中心枢置在中性极触头支持(16)上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固定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的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和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偏转的偏转件,以及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内的分断驱动件,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在往复运动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或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呈圆柱状,其内部与其转动中心轴同轴地设有中心回转轴(1621),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均套设在中心回转轴(1621)上,所述的分断驱动件设置于中性极触头支持(16)的偏心位置上且位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包括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和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所述的中性极第一触头支持(161)与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对拼安装,所述的中心回转轴(1621)设置于所述的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上的中心,所述中性极第二触头支持(162)的偏心部位设置有驱动轴(1622)从而构成分断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呈刀片式“T”字形,具有三个端部,分别是套设在中心回转轴(1621)上的枢接部(124)、露出于中性极触头支持(16)外圆周面的接触部(123)和导电部(127),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两者的接触部(123)的相对面上均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导电部(127)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导电部(127)分别与中性极单元(1)的中性极软连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转件包括能够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的第一偏转件(15)和能够使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朝向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偏转的第二偏转件(15’),第一偏转件(15)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的接触部(123)之间,所述的第二偏转件(15’)设置在中性极单元壳体(11)和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的设有中性极动触点(128)的接触部(1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还包括相极单元(2),所述的相极单元(2)包括相极单元壳体(21)、转动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21)内的相极动触头组件(22)、固定设置在相极单元壳体(21)内的相极第一静触头(23)和相极第二静触头(24);所述的相极动触头组件(22)包括相极触头支持(221)、相极动触头(222)、以及用于将相极动触头(222)向相极触头支持(221)保持抵靠的弹性件,所述的中性极触头支持(16)的一端与操作机构(3)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相极触头支持(221)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操作机构(3)驱动中性极触头支持(16)、相极触头支持(221)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接触,所述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脱离,实现第一电源接通,第二电源断开;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在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开始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分离前,所述的分断驱动件先与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脱离,使得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在第二偏转件(15’)的作用下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接通,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在第一偏转件(15)的作用下仍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一静触头(23)断开,并向相极第二静触头(24)转动,从而使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相线均断开,而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继续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动作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先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开始接触,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均仍处于脱离状态,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都保持接通;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到达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相极动触头(222)与相极第二静触头(24)接通,所述的分断驱动件作用于中性极第一动触头接触(12),使中性极第一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一静触头(13)脱离,中性极第二动触头(12’)与中性极第二静触头(14)仍保持接通,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接通,第一电源断开。
CN201922488969.9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Active CN210743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8969.9U CN2107438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8969.9U CN2107438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3813U true CN210743813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9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8969.9U Active CN2107438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3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9871A (zh) * 2020-10-29 2022-05-03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动触头压力保持结构、动触头组件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9871A (zh) * 2020-10-29 2022-05-03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动触头压力保持结构、动触头组件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9990088051A (ko) 전기절환장치
CN210743813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1029183A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8417459B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08538671B (zh) 一种电源转换开关
CN211088097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主回路单极装置
CN217009102U (zh) 一种断路器
CN209266341U (zh)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CN212461575U (zh) 一种断路器旋转式双断点动触头系统及断路器
CN210743812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1045334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设有该操作机构的开关柜
US11562867B2 (en) Movable contact mechanism of double-breakpoint circuit breaker
CN210984600U (zh) 一种储能合闸操作机构
CN210805565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中性极单元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20106285U (zh) 一种中性极单元及自动转换开关
CN218160243U (zh) 接触系统及断路器
CN114639566B (zh) 开关
CN110911221A (zh) 一种储能合闸操作机构
CN215417941U (zh) 单极开关
CN107689307A (zh) 一种侧装式继电器
CN218069759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13583679U (zh) 断路器的动触头
CN218769177U (zh) 开关
CN114639568B (zh) 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