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7836U -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7836U
CN210737836U CN201920905361.9U CN201920905361U CN210737836U CN 210737836 U CN210737836 U CN 210737836U CN 201920905361 U CN201920905361 U CN 201920905361U CN 210737836 U CN210737836 U CN 210737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energy storage
phase change
side heat
chang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53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义
鲁波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9053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7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7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7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包括内侧保温系统、外侧保温系统和相变储能系统,所述内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内一侧,内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一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第一高度调节装置靠室内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温挡板;所述内侧保温系统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保温带一;所述外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外一侧,外侧保温系统的高度等于内侧保温系统的高度,外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所述外侧保温系统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保温带二;所述相变储能系统位于内侧保温系统和外侧保温系统之间。本实用新型在墙体一侧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有效减少墙体另一侧的热损失,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变储能墙体,属于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变储能墙体可利用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储能,增大墙体的热惰性,减少室内夏季得热量和冬季失热量,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相变墙体的制造工艺多种多样,包括混合、浸泡、渗透、微胶囊封装、聚合物交联、微孔吸附、纳米复合等。但是对于大多数相变墙体,尽管从高温一侧吸热后会将热量储存起来,但热量仍会有一部分会在较短时间内向低温一侧释放出,例如在冬季,相变储能墙体白天从室外吸热,储存在墙体中的热量并不一定会在夜晚才向室内放出,有一部分热量会在白天就向室内释放,从而使夜晚墙体的放热量减小,不利于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相变储能墙体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相变储能墙体的吸热与放热进行控制,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通过内侧和外侧保温系统的升降,使相变储能层的一侧可以直接与室外或室内空气接触,充分有效地进行吸热或放热,而另一侧则可保温隔热,减少墙体的热损失。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包括内侧保温系统、外侧保温系统和相变储能系统。
所述内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内一侧,内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一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第一高度调节装置靠室内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温挡板。
所述内侧保温系统包括内侧保温层和保温带一,保温带一设置于内侧保温层的上端和下端。
且有:Hn+2*H1-Hq/2=(10~20)厘米;
Hn为内侧保温层的高度,H1为保温带一的高度,Hq为整个墙体高度;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外一侧,外侧保温系统的高度等于内侧保温系统的高度,外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第二高度调节装置靠室外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挡板;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包括外侧保温层和保温带二,保温带二设置于外侧保温层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相变储能系统位于内侧保温系统和外侧保温系统之间,相变储能系统的高度等于内侧保温系统的高度,相变储能系统的下端与地板固定连接,相变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层和保温带三,保温带三位于相变储能层的上端;
当内侧保温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相变储能系统相贴合;
当外侧保温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相变储能系统相贴合;
当内侧保温系统与第一保温挡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第一保温挡板相贴合;
当外侧保温系统与第二保温挡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第二保温挡板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绞索,内侧保温系统的上端与第一绞索的下端相连接,第一绞索的上端悬挂于第一定滑轮之上,第一定滑轮与屋顶固连,第一绞索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绞索,外侧保温系统的上端与第二绞索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绞索的上端悬挂于第二定滑轮之上,第二定滑轮与屋顶固连,第二绞索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二。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带三的高度与保温带一、保温带二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保温系统和第二保温挡板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内侧保温系统、第一保温挡板、相变储能系统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相变材料为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相变温度18-25℃。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保温层、外侧保温层的材料为复合保温墙板;保温带一、保温带二和保温带三、第一保温挡板和第二保温挡板的材料为岩棉或泡沫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将相变储能技术应用于墙体,通过控制内侧保温系统和外侧保温系统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使相变储能层的一侧可以直接与室外或室内空气接触,充分有效地进行吸热或放热,而另一侧则可保温隔热,减少墙体的热损失,从而提高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因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实施可能性,期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第一工作状态纵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第二工作状态纵剖面图。
图中:1-内侧保温系统;1A-内侧保温层;1B-保温带一;2-第一绞索;3-第一定滑轮;4-第一保温挡板;5-相变储能系统;5A-相变储能层;5B-保温带三;6-外侧保温系统;6A-外侧保温层;6B-保温带二;7-第二绞索;8-第二定滑轮;9-第二保温挡板;10-屋顶;11-地板,12-电动控制机构一;13-电动控制机构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内侧保温系统1、第一绞索2、第一定滑轮3、第一保温挡板4、相变储能系统5、外侧保温系统6、第二绞索7、第二定滑轮8和第二保温挡板9。
实施例1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包括内侧保温系统1、外侧保温系统6和相变储能系统5,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位于外墙室内一侧;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包括内侧保温层1A和保温带一1B,保温带一1B设置于内侧保温层1A的上端和下端。
且有:Hn+2*H1-Hq/2=(10~20)厘米;Hn为内侧保温层的高度,H1为保温带一的高度,Hq为整个墙体高度。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绞索2,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绞索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绞索2的上端悬挂于所述第一定滑轮3之上,所述第一定滑轮3与屋顶10固连,所述第一绞索2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一12。所述第一定滑轮3靠室内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温挡板4。
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和所述第一保温挡板4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位于外墙室外一侧,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的高度等于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的高度,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包括外侧保温层6A和保温带二6B,保温带二6B设置于外侧保温层6A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绞索7,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绞索7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绞索7的上端悬挂于所述第二定滑轮8之上,所述第二定滑轮8与所述屋顶10固连,所述第二绞索7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二13。所述第二定滑轮8靠室外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保温挡板9。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和所述第二保温挡板9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位于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和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之间,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的高度等于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的高度,相变储能系统5的下端与地板11固定连接。相变储能系统5包括相变储能层5A和保温带三5B,保温带三5B位于相变储能层5A的上端。所述保温带三5B的高度与保温带一1B、保温带二6B的高度相同。
所述相变储能层5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相变材料可以选择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相变温度18-25℃。
所述内侧保温层1A、外侧保温层6A的材料为复合保温墙板;
所述内侧保温层1A、外侧保温层6A的材料为复合保温墙板;保温带一1B、保温带二6B和保温带三5B、第一保温挡板4和第二保温挡板9的材料为岩棉或泡沫玻璃板。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墙体需要储能的时候,通过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所述第一绞索2的控制,使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位于房屋的下部,与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紧贴,通过所述第二定滑轮8和所述第二绞索7的控制,使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位于房屋的上部,与所述第二保温挡板9紧贴。此时,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可有效吸收室外热空气的对流热量和太阳辐射热量,并进行储能。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上端的保温带三5B与保温带一1B、保温带二6B、所述内侧保温层1A、所述外侧保温层6A、所述第二保温挡板9彼此连接,可形成完整的保温体系,不存在冷桥,从而实现墙体的保温功能。
第二工作状态:墙体需要放热的时候,通过所述第一定滑轮3和所述第一绞索2的控制,使所述内侧保温系统1位于房屋的上部,与所述第一保温挡板4紧贴,通过所述第二定滑轮8和所述第二绞索7的控制,使所述外侧保温系统6位于房屋的下部,与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紧贴。此时,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可向室内有效释放出储存在相变材料中的热量。由于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所处的位置较低,放出的热量可通过对流和辐射作用有效加热房间下部人体停留区域的空气和壁面,因而供暖效果优良。所述相变储能系统5上端的保温带三5B与保温带一1B、保温带二6B、所述内侧保温层1A、所述外侧保温层6A、所述第一保温挡板4彼此连接,可形成完整的保温体系,不存在冷桥,从而实现墙体的保温功能。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室外天气和室内热环境要求的实际情况,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既可在昼夜交替时进行切换,亦可在需要放热的时候随时切换。

Claims (8)

1.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包括内侧保温系统、外侧保温系统和相变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内一侧,内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一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第一高度调节装置靠室内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温挡板;
所述内侧保温系统包括内侧保温层和保温带一,保温带一设置于内侧保温层的上端和下端;
且有:Hn+2*H1-Hq/2=(10~20)厘米;
Hn为内侧保温层的高度,H1为保温带一的高度,Hq为整个墙体高度;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位于外墙室外一侧,外侧保温系统的高度等于内侧保温系统的高度,外侧保温系统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连接至屋顶,第二高度调节装置靠室外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挡板;
所述外侧保温系统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保温带二;
所述相变储能系统位于内侧保温系统和外侧保温系统之间,相变储能系统的高度等于内侧保温系统的高度,相变储能系统的下端与地板固定连接,相变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层和保温带三,保温带三位于相变储能层的上端;
当内侧保温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相变储能系统相贴合;
当外侧保温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相变储能系统相贴合;
当内侧保温系统与第一保温挡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第一保温挡板相贴合;
当外侧保温系统与第二保温挡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时,重叠部分与第二保温挡板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绞索,内侧保温系统的上端与第一绞索的下端相连接,第一绞索的上端悬挂于第一定滑轮之上,第一定滑轮与屋顶固连,第一绞索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绞索,外侧保温系统的上端与第二绞索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绞索的上端悬挂于第二定滑轮之上,第二定滑轮与屋顶固连,第二绞索的活动端连接至电动控制机构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带三的高度与保温带一、保温带二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保温系统和第二保温挡板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内侧保温系统、第一保温挡板、相变储能系统靠室外一侧均设有防水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相变材料为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相变温度18-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保温层、外侧保温层的材料为复合保温墙板;保温带一、保温带二和保温带三、第一保温挡板和第二保温挡板的材料为岩棉或泡沫玻璃板。
CN201920905361.9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Active CN210737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361.9U CN21073783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361.9U CN21073783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7836U true CN210737836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5361.9U Active CN210737836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78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835A (zh) * 2020-12-07 2021-04-06 扬州大学 一种可相变储能的滚筒式建筑结构
CN112709332A (zh) * 2020-12-07 2021-04-27 扬州大学 一种可相变储能的滚筒式微型建筑组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835A (zh) * 2020-12-07 2021-04-06 扬州大学 一种可相变储能的滚筒式建筑结构
CN112709332A (zh) * 2020-12-07 2021-04-27 扬州大学 一种可相变储能的滚筒式微型建筑组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222B (zh) 双流道-中间隔热型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系统
CN210737836U (zh) 一种升降式相变储能墙体
EP2520870B1 (en) Passive solar collector module for building envelope
CN105180464B (zh) 一种能控制蓄放热量的相变墙体系统
CN106545096B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
CN104652649B (zh) 一种太阳辐射自调节多孔相变储热组合墙
CN211200699U (zh) 一种节能组合式被动房结构
CN102322115B (zh) 主动式太阳能房屋
CN207453201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玻璃幕墙系统
CN209482528U (zh) 一种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围护结构
CN201857705U (zh) 带有空气通道和相变材料的屋面隔热结构
CN210976148U (zh) 一种活动式相变储能墙体
CN201850673U (zh) 一种无砂混凝土夹心墙结构
Kaushik et al. Thermal comfort in buildings through a mixed water-mass thermal storage wall
CN211597316U (zh) 一种轻钢别墅屋顶结构
CN207597743U (zh) 一种楼层屋面隔热结构
CN107143056A (zh)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墙体系统
CN208072700U (zh) 一种强化通风型相变墙体
CN207597596U (zh) 一种隔热降温活动板房
CN214461453U (zh) 一种新型保温防火墙
CN206635975U (zh) 一种蓄热墙
CN214246226U (zh) 翻转式墙体
CN206015944U (zh) 一种能量传递构件
CN214246225U (zh) 翻转式墙体
CN206625341U (zh) 一种新型阳光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