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7428U - 一种筷子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筷子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7428U
CN210727428U CN201921815676.0U CN201921815676U CN210727428U CN 210727428 U CN210727428 U CN 210727428U CN 201921815676 U CN201921815676 U CN 201921815676U CN 210727428 U CN210727428 U CN 210727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cylinder
draining
chopstick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56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 Huamin
Original Assignee
Liao Huam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 Huamin filed Critical Liao Huamin
Priority to CN2019218156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7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7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7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筷子筒。一种筷子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筒腔,筒体上端设有与所述筒腔相通的筒口,筒腔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所述筒体的筒腔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将筒腔分隔为多个收纳区的隔板,以及连接在隔板上的多块沥水板。该筷子筒同时解决了筷筒内餐具的沥水问题和分区收纳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筷子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筷子筒。
背景技术
餐具包括筷子、刀、叉和勺等。其中,筷子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常用进食工具,有史记载使用筷子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多以竹、木制成,少量以塑料、金属、骨等制作。目前,中国家庭中所用的餐具多为筷子和勺,其中筷子为准,因此厨房中用于收纳上述餐具的容器被称为筷子筒、筷子盒或筷子笼。
以往的筷筒大多是底壁封闭的,没有滴漏通孔,特别是刚刷洗完的筷子等餐具呈湿状,放入该底壁封闭的筷筒后,附着在餐具上的水分会慢慢聚积在容具底部而不能及时流出,容易造成潮湿霉变,细菌滋生,污染餐具,不利于人体健康。业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筷筒的底部制有孔眼,利于滴漏水分,该改进的筷筒虽然解决了水分聚积发霉的问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筷筒底部渗漏下来的积水不但直接污湿了放置该筷筒的台面,而且这种渗漏还会损伤放置该筷筒的台面,也破坏了环境卫生。
为了解决上述沥水问题,目前有较多筷筒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筷筒的下部连接有接水托盘,一些方案中的接水托盘是与筷筒底部一体连接固定的,那势必会导致接水托盘部分区域难以清洗;另一些方案中,接水托盘以螺合、卡扣或紧配方式设置在筒体下部的外壁上,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接水托盘的清洗问题,但相对来说其结构也复杂化,成本也相对提升。
进一步地,考虑到上述中国家庭所使用的是餐具包括筷子和勺,需要分开收纳,也涉及到筷筒的分区问题,现有方案中也确实有很多筷筒会设置多个收纳区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餐具。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款筷筒产品,能够综合解决两个技术问题,包括筷筒沥水问题和分区收纳问题。当然,此处所指的综合解决两个技术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将上述两种现有解决方案进行组合,而是要在结合产品使用便利性和产品成本控制上进行综合优化、改良,从而得到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创新性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筷子筒,该筷子筒同时解决了筷筒内餐具的沥水问题和分区收纳问题;且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积水盘可拆的方案,该方案是将包括沥水板在内的支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拆装,拆卸后的筒体和支架均便于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筷子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筒腔,筒体上端设有与所述筒腔相通的筒口,筒腔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腔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将筒腔分隔为多个收纳区的隔板,以及连接在隔板上的多块沥水板;多块沥水板作为多个收纳区的底板,沥水板上设有沥水孔,沥水板与积水底板之间构成积水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筷子筒,该筷子筒包括筒体和支架,其中的筒体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该积水底板虽然可以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优选为与筒体一体成型(一般是塑料材料注塑成型)。支架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方式设置在筒体的筒腔内部,即整个支架可以是整个取下或放置于筒体的筒腔内部。在此基础上,支架中的隔板用于将筒腔分隔为多个收纳区,连接在隔板上的多块沥水板作为多个收纳区的底板。因此,上述支架同时解决了筷筒内餐具的沥水问题和分区收纳问题;且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积水盘可拆的方案,该方案是将包括沥水板在内的支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拆装,拆卸后的筒体和支架均便于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多块沥水板连接在隔板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以使收纳区具有不同的深度。该技术方案中,不同深度的收纳区用于放置不同的收纳物,一般较深的区域放置筷子,较浅的收纳区放置汤勺,当然还可以放置于刀叉。
作为优选,所述沥水板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隔板上。该技术方案中,固定连接包括卡扣、焊接等固定方式;一体连接指一体注塑成型。该支架部分在出售时一般就装配好,消费者不会对其进行拆装。实际产品中优选分开注塑,卡扣连接的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收纳区的至少一面筒体侧壁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处于对应收纳区内的沥水板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面筒体侧壁上设有通风孔包括仅在一侧面上设置通风孔,此时通风孔与筒腔、筒口还是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回路,提升干燥效率。并且,自然风一般水平方向流动,故此方案中侧壁上的通风孔作为进风口,通风孔处于对应收纳区内的沥水板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则有利于将空气对流回路对准餐具下端或处于餐具下方,提升干燥效率。而上述通风孔处于对应收纳区内的沥水板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一方面取决于通风孔开设位置,另一方面取决于沥水板高度(即收纳区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收纳区至少两面筒体侧壁上设有通风孔。该技术方案中,每个收纳区上至少两面侧壁上有通风孔,则在该收纳区可以形成外部空间与内部筒腔的多条空气对流回路,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
作为优选,处于不同收纳区的两面筒体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分隔上述不同收纳区的隔板上也设有过风通孔。该技术方案中,在隔板上也设有过风通孔,将多个收纳区打通,整体形成空气对流回路,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搁置在筒体的筒腔内部,沥水板的外侧边缘与筒体的筒腔内侧壁相抵。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支架与筒体的一种定位安装方式,该方案仅需搁置即可,通过沥水板的外侧边缘与筒体的筒腔内侧壁相抵方式使支架相对筒体固定,形成稳定的收纳区。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筒腔内侧壁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隔板两侧边缘能够设置在滑槽内并相对滑槽滑动。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支架与筒体的另一种定位安装方式,该方案中的支架采用滑动卡入的方式装入筒腔内部,不必要求沥水板的外侧边缘与筒体的筒腔内侧壁相抵,仅需保证其间隙不大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悬挂组件。该方案采用悬挂组件,悬挂固定筒体的方式收纳在厨房内。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侧壁上设有卡口,悬挂组件包括吸盘和卡块;所述吸盘用于吸附在墙面或柜面上,卡块的一端卡扣固定在筒体侧壁的卡口内,卡块的另一端卡扣固定在吸盘上。该技术方案中,筷子筒出售时,卡扣和吸盘均可拆下放置于筒腔内,用户需自行装配;如此,节省包装空间,且使外包装与筒体外壁能够基本贴合,从而不会使外包装易于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筷子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筷子筒爆炸示意图。
图3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筷子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有筒腔11,筒体1上端设有与所述筒腔11相通的筒口12,筒腔11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13。所述的积水底板13起到积水盘的作用,故为封闭设置不具有通孔。积水底板13可以是包括与筒体1一体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优选为与筒体1一体成型(一般是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所述筒体1的筒腔11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用于将筒腔11分隔为多个收纳区14的隔板21,以及连接在隔板21上的多块沥水板22。多块沥水板22作为多个收纳区14的底板,沥水板22上设有沥水孔23,沥水板22与积水底板13之间构成积水腔。图中所示,支架2包括一块隔板21和两块沥水板22,将筒腔11分隔为两个收纳区14,两块沥水板22作为两个收纳区14的底板。所述沥水板22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隔板21上。其中,固定连接包括卡扣、焊接等固定方式;一体连接指一体注塑成型。该支架2部分在出售时一般就装配好,消费者不会对其进行拆装。实际产品如图中所示,优选分开注塑,卡扣连接的方式。即如图,隔板21上设有卡槽口24,沥水板22的装配端上设有卡钩25。
多块沥水板22连接在隔板21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以使收纳区14具有不同的深度。该技术方案中,不同深度的收纳区14用于放置不同的收纳物,一般较深的区域放置筷子,较浅的收纳区14放置汤勺,当然还可以放置于刀叉。
上述支架2与筒体1的装配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如下:
第一种方案,所述支架2搁置在筒体1的筒腔11内部,沥水板22的外侧边缘与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相抵。该方案仅需搁置即可,通过沥水板22的外侧边缘与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相抵方式使支架2相对筒体1固定,形成稳定的收纳区14。
第二种方案,所述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15,隔板21两侧边缘能够设置在滑槽15内并相对滑槽15滑动。该方案中的支架2采用滑动卡入的方式装入筒腔11内部,不必要求沥水板22的外侧边缘与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相抵,仅需保证其间隙不大即可。
以上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筷子筒,该筷子筒包括筒体1和支架2,其中的筒体1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13,支架2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方式设置在筒体1的筒腔11内部,即整个支架2可以是整个取下或放置于筒体1的筒腔11内部。在此基础上,支架2中的隔板21用于将筒腔11分隔为多个收纳区14,连接在隔板21上的多块沥水板22作为多个收纳区14的底板。因此,上述支架2同时解决了筷筒内餐具的沥水问题和分区收纳问题。且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积水盘可拆的方案,该方案是将包括沥水板22在内的支架2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拆装,拆卸后的筒体1和支架2均便于进行清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个收纳区14的至少一面筒体1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6,通风孔16处于对应收纳区14内的沥水板22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面筒体1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6包括仅在一侧面上设置通风孔16,此时通风孔16与筒腔11、筒口12还是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回路,提升干燥效率。并且,自然风一般水平方向流动,故此方案中侧壁上的通风孔16作为进风口,通风孔16处于对应收纳区14内的沥水板22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则有利于将空气对流回路对准餐具下端或处于餐具下方,提升干燥效率。而上述通风孔16处于对应收纳区14内的沥水板22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一方面取决于通风孔16开设位置,另一方面取决于沥水板22高度(即收纳区14的深度)。
进一步优选的其中一种方案是图略,所述每个收纳区14至少两面筒体1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6。该技术方案中,每个收纳区14上至少两面侧壁上有通风孔16,则在该收纳区14可以形成外部空间与内部筒腔11的多条空气对流回路,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另一种方案如图3所示,处于不同收纳区14的两面筒体1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16,分隔上述不同收纳区14的隔板21上也设有过风通孔26。该技术方案中,在隔板21上也设有过风通孔26,将多个收纳区14打通,整体形成空气对流回路,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
另外,所述筒体1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悬挂组件。该方案采用悬挂组件,悬挂固定筒体1的方式收纳在厨房内。在如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1侧壁上设有卡口17,悬挂组件包括吸盘和卡块3。所述吸盘用于吸附在墙面或柜面上,卡块3的一端卡扣固定在筒体1侧壁的卡口17内,卡块3的另一端卡扣固定在吸盘上。图中所示,筒体1侧壁上的卡口17呈“凸”字形,“凸”的宽部是供卡块3的连接端伸入,“凸”的窄部是供卡块3的连接端卡接固定,“凸”的宽部处于窄部下方,卡块3卡接固定后,筒体由于自身重力和内部餐具的重力受向下的力,形成稳定的卡扣固定结构。该技术方案中,筷子筒出售时,卡扣和吸盘均可拆下放置于筒腔11内,用户需自行装配。如此,节省包装空间,且使外包装与筒体1外壁能够基本贴合,从而不会使外包装易于变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筷子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有筒腔(11),筒体(1)上端设有与所述筒腔(11)相通的筒口(12),筒腔(11)的下端设有积水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筒腔(11)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用于将筒腔(11)分隔为多个收纳区(14)的隔板(21),以及连接在隔板(21)上的多块沥水板(22);多块沥水板(22)作为多个收纳区(14)的底板,沥水板(22)上设有沥水孔(23),沥水板(22)与积水底板(13)之间构成积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多块沥水板(22)连接在隔板(21)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以使收纳区(14)具有不同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板(22)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隔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收纳区(14)的至少一面筒体(1)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6),通风孔(16)处于对应收纳区(14)内的沥水板(22)的上方和/或下方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收纳区(14)至少两面筒体(1)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处于不同收纳区(14)的两面筒体(1)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16),分隔上述不同收纳区(14)的隔板(21)上也设有过风通孔(2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搁置在筒体(1)的筒腔(11)内部,沥水板(22)的外侧边缘与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筒腔(11)内侧壁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15),隔板(21)两侧边缘能够设置在滑槽(15)内并相对滑槽(15)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悬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筷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侧壁上设有卡口(17),悬挂组件包括吸盘和卡块(3);所述吸盘用于吸附在墙面或柜面上,卡块(3)的一端卡扣固定在筒体(1)侧壁的卡口(17)内,卡块(3)的另一端卡扣固定在吸盘上。
CN201921815676.0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筷子筒 Active CN210727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5676.0U CN210727428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筷子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5676.0U CN210727428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筷子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7428U true CN21072742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5676.0U Active CN210727428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筷子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7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59460A1 (en) Dish rack with removable grate
CN202312981U (zh) 一种多功能厨具架
CN210727428U (zh) 一种筷子筒
CN201123806Y (zh) 餐具存放装置
JP3111071U (ja) 整理棚
CN206933789U (zh) 炉具埋入式家用防油橱柜
KR200341870Y1 (ko) 현가식 식기건조대
CN213962879U (zh) 一种壁挂式餐具收纳装置
CN217244250U (zh) 餐具支架和家用电器
CN213155253U (zh) 一种筷子筒
CN210493875U (zh) 一种厨房调味置物收纳架
CN211583031U (zh) 一种餐具沥水架
CN211049191U (zh) 一种便于沥水且适应性更好的置物盒
CN214678724U (zh) 一种调味盒
CN211882972U (zh) 一种可抽拉的餐厨用具放置柜
CN211432619U (zh) 一种厨房台上收纳盒
CN210643578U (zh) 一种防滴水储物筐
CN215253221U (zh) 多功能台下式水槽
CN213962465U (zh) 一种模块化功能型餐边柜
CN219895517U (zh) 碗架
KR102644789B1 (ko) 자석 고정 방식의 수저 세트 행거
CN215930296U (zh) 一种冰箱的内部抽屉结构
CN211704370U (zh) 一种花瓶式样的餐具收纳架
CN214104248U (zh) 一种扁线碗碟炉头篮
CN210169904U (zh) 一种厨房用调料放置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