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3112U -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3112U
CN210723112U CN201922066380.XU CN201922066380U CN210723112U CN 210723112 U CN210723112 U CN 210723112U CN 201922066380 U CN201922066380 U CN 201922066380U CN 210723112 U CN210723112 U CN 210723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upper cover
cover plate
insulating part
lower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63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万军
黄金宏
易凌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63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3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3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3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包括上盖板、下绝缘件、正极柱、负极柱;所述上盖板开设有正极孔与负极孔;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正极孔内,所述负极柱设置于负极孔内;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内侧配合连接,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与正极柱、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凹凸配合槽结构能够有效的改善了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的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封口板因铆压结合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造成损失及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部件,关系到锂离子电池的成形及PACK应用,在锂离子电池PACK应用时,都要通过锂离子电池封口板上的正负极柱来进行串并连接组合,以达到增压并容的目的,而在PACK应用进行串并组合时,螺丝锁付正负极柱进行串并组合是一种较为方便简洁的PACK成组应用工艺,但是在螺丝锁付正负极柱进行串并组合时锁付螺丝的扭矩也会对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结构有一个较大的等同扭矩。而目前市场上所生产和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铆压结构的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铆压结合所能承受扭矩都比较小,而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在锂离子电池PACK成组应用进行串并组合时,锁付螺丝时使用的扭矩会对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结构有一个几乎等同锁付螺丝的扭矩,而由于封口板,正负极柱与盖片铆压结合结构所能承受的扭矩较小,所以在PACK应用进行串并组合锁付螺丝时,锁付螺丝使用的扭矩会因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结构无法承受而让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结构发生转动、偏移或破坏下绝缘件结构。而锂离子电池内部正负极极耳是和封口板上的连接片焊接在一起的,如果正负极柱发现转动、偏移或下绝缘件被破坏,就有可能导致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或内部短路情况。
目前已申请的专利,是通过改变极柱结构、绝缘件结构来改变锂离子电池封口板的内阻、绝缘、散热等情况,并没有涉及解决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在PACK应用时因锂离子电池封口板正负极柱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或内部短路等问题。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新型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以增大锂离子电池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铆压结合结构的扭矩承受能力,来规避上述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其上设置有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增大极柱扭矩的结构;解决锂离子电池在PACK成组应用时,由于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铆压结合结构能承受的扭矩较小,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包括上盖板、下绝缘件、正极柱、负极柱;所述上盖板开设有正极孔与负极孔;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正极孔内,所述负极柱设置于负极孔内;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内侧配合连接,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与正极柱、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和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能够在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间有效的增大其相互作用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的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封口板因铆压结合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造成损失及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结构与第一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
或,
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上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绝缘件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凹槽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
或,
所述下绝缘件下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二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
上述所述第一凹槽结构与第一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以及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二凸起结构配合设置,能够使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以及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有效的增大相互作用力,增加了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出现的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
上述中凹凸配合的槽结构与原部件为一体结构,即不会增加封口板成本,也不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外观,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所述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间增加的配合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配合结构或其他有利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的构造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上垫片和上绝缘件,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依次穿过下绝缘件、上盖板、上绝缘件和上垫片并与其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防爆片孔,所述防爆片孔的底部设有防爆片,所述防爆片的顶部设有防爆片保护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爆片孔设置于上盖板的中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注液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上绝缘件与上盖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正极柱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负极柱连接;所述正、负极连接片用于正、负极柱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含上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所述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均相互增加了若干个凹凸配合槽结构,而这些凹凸配合槽结构能够在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间有效的增大其相互作用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的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封口板因铆压结合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造成损失及不利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直接在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均相互增加若干个凹凸配合的槽结构,即不会增加封口板成本,也不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外观,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方形锂离子电池PACK应用串并组合时,由于凹凸配合槽结构增加了扭矩,避免因封口板铆压结构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扭矩不够,导致螺丝锁付正负极柱进行串并组合时出现在转动,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的剖面爆炸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PACK成组应用时存在以下缺点:锂离子电池在PACK成组应用时,由于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铆压结合结构能承受的扭矩较小,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具有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增大极柱扭矩的结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均相互增加若干个凹凸配合槽结构,以增大锂离子电池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铆压结合结构的扭矩承受能力),在方形锂离子PACK应用串并组合时,避免因封口板铆压结构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扭矩不够,导致螺丝锁付正负极柱进行串并组合时出现在转动,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情况。
实施例1
为了清晰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方案,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此说明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包括上盖板10、下绝缘件20、正极柱31、负极柱32;所述上盖板10开设有正极孔11与负极孔12;所述正极柱31设置于正极孔11内,所述负极柱32设置于负极孔12内;所述下绝缘件20与上盖板10内侧配合连接,所述下绝缘件20与上盖板10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40;所述下绝缘件20与正极柱31、负极柱32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50。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40和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50能够在封口板正负极柱31、32、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上盖板10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间有效的增大其相互作用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的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封口板因铆压结合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造成损失及不利影响。
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板10下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41,所述下绝缘件20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42,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1与第一凸起结构42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40;
或,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上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下绝缘件20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51,所述正极柱10、负极柱8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52,所述第二凸起结构51与第二凹槽结构52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50;
或,
所述下绝缘件7下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所述正极柱10、负极柱8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二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50。
上述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1与第一凸起结构42配合设置、以及所述第二凹槽结构51与第二凸起结构52配合设置,能够使上盖板10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以及正、负极柱31、32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有效的增大相互作用力,增加了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出现的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
上述中凹凸配合的槽结构与原部件为一体结构,即不会增加封口板成本,也不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外观,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正、负极柱与下绝缘件接触面,所述上盖板与下绝缘件接触面间增加的配合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配合结构或其他有利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的构造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上垫片61和上绝缘件62,所述正极柱31、负极柱32依次穿过下绝缘件20、上盖板10、上绝缘件62和上垫片61并与其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10上还设置有防爆片孔13,所述防爆片孔的底部设有防爆片71,所述防爆片71的顶部设有防爆片保护罩7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爆片孔13设置于上盖板10的中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10上还设置有注液孔14,所述注液孔14设置于正极孔11外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密封圈63,所述密封圈63设置于上绝缘件62与上盖板10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正极连接片81和负极连接片82,所述正极连接片81与正极柱31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82与负极柱32连接;所述正、负极连接片81、82用于正、负极柱31、32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含上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负极柱31、32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所述上盖板10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均相互增加了若干个凹凸配合槽结构,而这些凹凸配合槽结构能够在封口板正负极柱31、32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上盖板10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间有效的增大其相互作用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封口板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的扭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了封口板因铆压结合扭矩不够,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等情况出现,造成损失及不利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直接在封口板正负极柱31、32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上盖板10与下绝缘件20接触面均相互增加若干个凹凸配合的槽结构,即不会增加封口板成本,也不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外观,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方形锂离子电池PACK应用串并组合时,由于凹凸配合槽结构增加了扭矩,避免因封口板铆压结构正负极柱与上盖板的铆压结合扭矩不够,导致螺丝锁付正负极柱进行串并组合时出现在转动,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出现漏液、密封性差和内部短路情况。
以上所述以及图形所画细节非常具体,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为方便的一种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对本实例做的各种变化、修改、替换等变化形式都可以视为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下绝缘件、正极柱、负极柱;所述上盖板开设有正极孔与负极孔;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正极孔内,所述负极柱设置于负极孔内;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内侧配合连接,所述下绝缘件与上盖板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与正极柱、负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结构与第一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为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
或,
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下绝缘件上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配合设置为第一凹凸配合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凹槽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
或,
所述下绝缘件下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二凸起结构配合设置为所述第二凹凸配合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垫片和上绝缘件,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依次穿过下绝缘件、上盖板、上绝缘件和上垫片并与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防爆片孔,所述防爆片孔的底部设有防爆片,所述防爆片的顶部设有防爆片保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片孔设置于上盖板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注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上绝缘件与上盖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正极柱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负极柱连接;所述正、负极连接片用于正、负极柱的电连接。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
CN201922066380.X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210723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380.XU CN2107231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380.XU CN2107231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3112U true CN210723112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6380.XU Active CN21072311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3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2293B (zh) 类三明治结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KR20210029686A (ko) 반경방향 공간 이용율을 향상시키는 버튼형 전지
CN206961931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结构
CN110752401A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82156B (zh) 一种大单体锂离子电池
CN102035020A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201323134Y (zh) 活性炭复合电极超级电容器
CN105552426A (zh) 一种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CN203071164U (zh) 一种适合开口化成的电池结构
CN210723112U (zh)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02044694A (zh) 一种高电压电池
CN210897346U (zh) 一种电池
CN110136995A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CN201877491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10329630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0867538A (zh)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封口板及其锂离子电池
CN204441372U (zh) 叠片型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CN211957818U (zh) 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1428208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盖板
CN206332113U (zh) 一种石墨烯储能复合电极
CN219419305U (zh) 一种电池
CN205543064U (zh) 一种非接触式低温锂电池
CN211182347U (zh) 锂电池正、负极耳及锂电池
CN2179340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CN216720103U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