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7230U -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7230U
CN210717230U CN201921932143.0U CN201921932143U CN210717230U CN 210717230 U CN210717230 U CN 210717230U CN 201921932143 U CN201921932143 U CN 201921932143U CN 210717230 U CN210717230 U CN 210717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quare shell
starlight
strip
lamp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21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alian Lam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alian Lam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alian Lam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alian Lam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21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7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7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72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星光吊灯模组,其包括发光主体、垂直加重杆和背部面盖,发光主体包括方形外壳和出光面盖,LED柔性灯带设置在方形外壳内壁;方形外壳背部设置有若干导电条,其与LED柔性灯带电性连接;垂直加重杆和背部面盖均可拆卸连接在方形外壳背部;垂直加重杆上还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线电性连接的导电卡片,其与导电条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LED柔性灯带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出光面盖射出,光线经过二次导出,不会出现明显的光斑。垂直加重杆与方形外壳组合对接后导电条与导电卡片电性接触实现导电。发光主体、垂直加重杆和背部面盖三者独立制作,又都是可拆卸连接,安装非常方便快捷,也方便维护、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背景技术
LED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运用领域涉及到手机、台灯、家电等日常家电和机械生产方面。
现阶段的LED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在装饰装修领域,LED灯造型各异,充满艺术色彩,但是,无论是LED投射灯还是LED灯环,亦或者是LED灯带,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光斑,既在某一点光照较强,照射不够均匀柔和,同时,传统的LED灯组装颇为麻烦,后期的维修和维护都比较费力,尤其是LED吊灯,吊装较为繁琐,拆卸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其包括发光主体1、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其中,
所述发光主体1包括:方形外壳11和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前部的出光面盖12,方形外壳11和出光面盖12围成承载空间;所述承载空间内设置有:LED柔性灯带13、导光板14、反光胶纸15和扩散膜16,其中,所述扩散膜16、导光板14和反光胶纸15沿出光面盖12到方形外壳背部11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ED柔性灯带13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内壁上,该LED柔性灯带13用于朝向所述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1供光,实现所述LED柔性灯带13发射的光经导光板14和出光面盖12二次导出避免出现明显的光斑;
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设置有若干导电条17,其与所述LED柔性灯带13电性连接;所述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所述垂直加重杆2上还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线4电性连接的导电卡片21,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对应设置,当所述垂直加重杆2与方形外壳11组合对接后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电性接触实现导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散热铝条18,其设置在所述LED柔性灯带13和方形外壳11之间,用于对所述LED柔性灯带13进行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方形外壳11、导光板14、背部面盖3和出光面盖12的材质为PC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垂直加重杆2包括中空的加重杆22、丝杆23和喇叭件24,所述加重杆22通过丝杆23与喇叭件24对锁;所述导电卡片21设置在所述喇叭件24远离所述加重杆22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喇叭件24的材质为PC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卡片21一端通过绝缘螺丝25固定在所述喇叭件2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每一所述导电卡片2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卡耳211,其凸出所述喇叭件24的周边;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设置有卡槽112,其与卡耳211相对应以实现所述垂直加重杆2与发光主体1的拆卸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背部面盖3中部开设有通孔31,所述背部面盖3通过通孔31套入所述垂直加重杆2后与所述方形外壳11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LED柔性灯带13和导光板14,LED柔性灯带13安装在方形外壳11内壁上,且LED柔性灯带13的灯珠132朝向导光板14发光,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14将光转向从出光面导出,经由出光面盖12射出,光线经过二次导出,不会出现明显的光斑,使得整个底部发光面出光更加均匀,光照更加柔和,提高照明舒适感。
具体应用时,可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星光吊灯模组,也可以组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星光吊灯模组,组群使用时可以是有序的矩阵式排列布局,也可以是无序的排列布局,不论按何种方式排列布局,将本案的星光吊灯模组组群使用时从远处看呈现出星海的感觉,视觉效果特别好。
方形外壳11内部LED柔性灯带13用导线与背部面盖3的导电条17电性连接,垂直加重杆2的导电卡片21用导线与外部电源线4电性连接,当垂直加重杆2与方形外壳11对接组合后,导电卡片21与导电条17相互接触导通实现电性连接,即可实现外部电源线4与LED柔性灯带13的导通;再者发光主体1、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三者独立制作,又都是可拆卸连接,安装非常方便快捷,也便于日后维护、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星光吊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星光吊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星光吊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出光面盖具有出光区和非出光区;
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星光吊灯模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背部面盖套入垂直加重杆的过程,图5示出了垂直加重杆与方形外壳组合对接的过程,图6示出了背部面盖下行安装在垂直加重杆的过程;图7示出了组装完成的方形星光吊灯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星光吊灯模组,其包括发光主体1、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三者相互独立制作,且均可拆卸连接方式组合在一起。
具体地,
所述发光主体1包括:方形外壳11和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前部的出光面盖12,方形外壳11和出光面盖12围成承载空间;所述承载空间内设置有:LED柔性灯带13、导光板14、反光胶纸15和扩散膜16,其中,所述扩散膜16、导光板14和反光胶纸15沿出光面盖12到方形外壳背部11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ED柔性灯带13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内壁上。
所述LED柔性灯带13包括柔性电路板131以及焊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31上的若干LED灯珠132,LED灯珠132为顶发光模式;
所述导光板14与所述LED柔性灯带13对应设置,用于将所述LED柔性灯带13发射的光导出至出光面盖12的出光区的中心。所述导光板14的侧面设置为入光面141以朝向所述LED灯珠132便于导入光线,所述导光板14的下面设置有导光板出光面142和上面设置有导光微结构网点,所述导光微结构网点用于将导入的光线进行转向使其从导光板出光面142射出,则导光板14上导入光线的方向和射出光线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所述反光胶纸15设置导光板14的上面,通过其对光反射达到提高光的亮度作用;所述扩散膜16安置在所述导光板14的下面、且在出光面盖12的上面,作用是将导光板14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实现光学扩散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出光的均匀度以及使得光照更加柔和。
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设置有若干导电条17,其与所述LED柔性灯带13电性连接;所述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所述垂直加重杆2上还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线4电性连接的导电卡片21,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对应设置,当所述垂直加重杆2与方形外壳11组合对接后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电性接触实现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与背部面盖3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以及螺钉连接等等;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与垂直加重杆2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插入、卡入、卡扣、粘接连接、螺纹连接以及螺钉连接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盖12具有发光区121和非发光区122,所述出光区121与所述扩散膜16的出光面相对应;此处的发光区121和非发光区122是指透明和不透明的意思,即发光区121为透明便于光射出,而非发光区122环绕所述发光区121周边但不透光,遮光作用及提高设计的美感。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主体1还包括散热铝条18,其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和LED柔性灯带13之间,用于对所述LED柔性灯带13进行散热。
具体地,如图2、3所示,所述垂直加重杆2包括中空的加重杆22、丝杆23和喇叭件24,所述加重杆22通过丝杆23与喇叭件24对锁。
所述加重杆22内中空可穿过外部电源线4,所述加重杆22远离所述方形外壳11的一头倒外角,另外一头带第一内牙221,带第一内牙221的一头利用丝杆23将其与喇叭件24对锁,其一作用是为了加重让垂吊的电源线4更加垂直,其二将发光主体1与垂直加重杆2完整组合后发光主体1更加水平,提高出光质量。
所述喇叭件24内空心也可穿过电源线4,所述喇叭件24靠近所述加重杆22的一头开有第二内牙241便于连接丝杆23,另一头开设有锁紧槽242,锁紧槽242内开设有牙孔可利用绝缘螺丝25将其与导电卡片21固定,绝缘螺丝25能起到有效的绝缘结果,目的是不让分别引入到导电卡片21的电源短路。
如图2、3、4、5所示,所述导电卡片21设置在所述喇叭件24远离所述加重杆22的一侧,具体是通过绝缘螺丝25固定在所述所述喇叭件24上;所述导电卡片21一端固定稳固在所述喇叭件24上,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卡耳211,其会凸出喇叭件24的周边,对应地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对应设置有卡槽112,便于与卡耳211实现插入或卡入的吻合对接。所述卡槽112内设置有导电条17,当导电卡片21的卡耳211对接到卡槽112内,则导电卡片21与导电条17对接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卡片21在其的边上或里面设有向上形成的导电凸耳212,导电凸耳212的作用与外部电源线4连接通电。通过如上的设计,其一作用是将垂直加重杆2与发光主体1组合对接后直接可以导电,进而实现外部电源线4与LED柔性灯带13的导通,其二使垂直加重杆2与发光主体1组合容易拆卸对接,使组装和日后保养及检修更方便。
具体地,如图4至7所示,所述背部面盖3中部开设有通孔31,所述背部面盖3通过通孔31套入所述垂直加重杆2后与所述方形外壳11连接,可以理解为一块绝缘材料中间带有通孔31的盖片。简单的说是一种装饰盖片遮丑作用,其材质采用绝缘材料即可,绝缘材料能起到有效的绝缘效果,目的是担心背部面盖3将导电卡片21的正负极接触短路。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方形外壳11、导光板14、出光面盖12和背部面盖3的材质为PC材质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喇叭件24的材质为PC材质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导电条17和导电卡片21材质均优选但不限定为铜材。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光主体(1)、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其中,
所述发光主体(1)包括:方形外壳(11)和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前部的出光面盖(12),方形外壳(11)和出光面盖(12)围成承载空间;所述承载空间内设置有:LED柔性灯带(13)、导光板(14)、反光胶纸(15)和扩散膜(16),其中,所述扩散膜(16)、导光板(14)和反光胶纸(15)沿出光面盖(12)到方形外壳背部(11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ED柔性灯带(13)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11)内壁上,该LED柔性灯带(13)用于朝向所述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1供光,实现所述LED柔性灯带(13)发射的光经导光板(14)和出光面盖(12)二次导出避免出现明显的光斑;
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设置有若干导电条(17),其与所述LED柔性灯带(13)电性连接;所述垂直加重杆(2)和背部面盖(3)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所述垂直加重杆(2)上还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线(4)电性连接的导电卡片(21),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对应设置,当所述垂直加重杆(2)与方形外壳(11)组合对接后所述导电条(17)与导电卡片(21)电性接触实现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铝条(18),其设置在所述LED柔性灯带(13)和方形外壳(11)之间,用于对所述LED柔性灯带(13)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壳(11)、导光板(14)、背部面盖(3)和出光面盖(12)的材质为PC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加重杆(2)包括中空的加重杆(22)、丝杆(23)和喇叭件(24),所述加重杆(22)通过丝杆(23)与喇叭件(24)对锁;所述导电卡片(21)设置在所述喇叭件(24)远离所述加重杆(2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件(24)的材质为PC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卡片(21)一端通过绝缘螺丝(25)固定在所述喇叭件(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卡片(2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卡耳(211),其凸出所述喇叭件(24)的周边;所述方形外壳背部(111)设置有卡槽(112),其与卡耳(211)相对应以实现所述垂直加重杆(2)与发光主体(1)的拆卸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光吊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面盖(3)中部开设有通孔(31),所述背部面盖(3)通过通孔(31)套入所述垂直加重杆(2)后与所述方形外壳(11)连接。
CN201921932143.0U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17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143.0U CN210717230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143.0U CN210717230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7230U true CN21071723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214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17230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7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367B (zh) 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US6713956B2 (en)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a plate for heat dissipation and shielding
JP2006012860A (ja) 表示・照明システム
US20210116080A1 (en) Linear luminaire
CN105143762B (zh) 符合美国国家电气规程1类标准的透镜组合件
KR20090006633U (ko) 엘이디램프 모듈 연결구조
CA2474478A1 (e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order lighting
CN210717230U (zh) 一种星光吊灯模组
CN210662573U (zh) 一种明月吊灯模组
CN110602293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5927938B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13936223U (zh) 一种贴片式led灯珠
CN210372969U (zh) 一种侧向发光的线条灯
CN212132152U (zh) 一种万向照明灯具
CN210771819U (zh) 拼装型灯具
CN209688541U (zh) Led模组及led霓虹灯管
CN210069530U (zh) 一种led三维立体通透发光灯具
CN203273409U (zh) 发光装置、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1039847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led线条灯
CN216010519U (zh) 一种环向结构的led灯具
CN220962690U (zh) 透明柔性显示模组及透明柔性显示装置
CN218327881U (zh) 一种pc电源输出模组发光线
CN209744238U (zh) 一种便于拼装组合的led飞碟灯
CN218153684U (zh) 发光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213810076U (zh) 一种灯壳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