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8526U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8526U
CN210698526U CN201921598934.4U CN201921598934U CN210698526U CN 210698526 U CN210698526 U CN 210698526U CN 201921598934 U CN201921598934 U CN 201921598934U CN 210698526 U CN210698526 U CN 21069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box
lighting device
oxygen supply
survi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89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乃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989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8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它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救生箱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固定扣的内侧设有滑轮,救生箱的上方设有防尘盔,防尘盔的上方设有救援灯,防尘盔通过氧气管与供氧装置相连接,供氧装置设置在救生箱的内侧顶部,救生箱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背囊的内侧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救生箱固定连接,安全绳的另一端与锁扣相连接,救生箱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救生箱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两条安全背带之间设有安全扣,救生箱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它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筑高速发展,高楼林立,在高楼中工作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人员密集,而且在高楼内现代化设施设备较多,如通信设备、空调系统、机电设备等,再加上可燃的装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高楼内的这些会迅速燃烧,扩大灾情。
高楼即高层建筑,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楼,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高楼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由于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失火难以控制和逃离,并且火灾伴随着热烟和有毒气体,许多人在楼道内由于混浊的空气无法到达安全的地方;通道内充满热烟,许多人由于无法看清路面情况,容易迷失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它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能探清路面情况,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救生箱、固定扣、滑轮、防尘盔、救援灯、氧气管、供氧装置、背囊、安全绳、锁扣、空腔、背带、安全扣、照明装置,救生箱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固定扣的内侧设有滑轮,救生箱的上方设有防尘盔,防尘盔的上方设有救援灯,防尘盔通过氧气管与供氧装置相连接,供氧装置设置在救生箱的内侧顶部,救生箱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背囊的内侧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救生箱固定连接,安全绳的另一端与锁扣相连接,救生箱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救生箱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两条安全背带之间设有安全扣,救生箱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条安全扣结构相同,并且二者水平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全背带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安全背带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采用12mm编织绳编织,破断力800KG,承载能力大,不容易断裂,并且具有防火效果,不容易点着。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救生箱为方形救生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扣为半框形固定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当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可以将小件重要物品放到空腔内,然后将背带和安全扣连接固定,打开供氧装置后再带上防尘盔,此时人们呼吸的空气为供氧装置提供的,然后打开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有些楼层上安装有吊索,吊索就可以穿过固定扣然后使用安全扣扣住锁紧,人们再从高楼层慢慢的降至安全区,而设置在固定扣外侧的滑轮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固定扣与吊索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是用于高空绳索上的应急备用;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受伤,无法继续前行时,可以拨动救援灯开关,救援灯闪烁,方便救援人员发现,并及时救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能探清路面情况,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箱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带12与安全扣13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救生箱1、固定扣2、滑轮3、防尘盔4、救援灯5、氧气管6、供氧装置7、背囊8、安全绳9、锁扣10、空腔11、背带12、安全扣13、照明装置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救生箱1、固定扣2、滑轮3、防尘盔4、救援灯5、氧气管6、供氧装置7、背囊8、安全绳9、锁扣10、空腔11、背带12、安全扣13、照明装置14,救生箱1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2,固定扣2的内侧设有滑轮3,救生箱1的上方设有防尘盔4,防尘盔4的上方设有救援灯5,防尘盔4通过氧气管6与供氧装置7相连接,供氧装置7设置在救生箱1的内侧顶部,救生箱1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8,背囊8的内侧设有安全绳9,安全绳9的一端与救生箱1固定连接,安全绳9的另一端与锁扣10相连接,救生箱1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11,救生箱1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12,两条安全背带12之间设有安全扣13,救生箱1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14;所述救援灯5的底部设有救援灯开关,拨动救援灯开关,救援灯5闪烁,方便救援人员发现,并及时救援。
所述两条安全扣13结构相同,并且二者水平对应。
所述的安全背带12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安全背带12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采用12mm编织绳编织,破断力800KG,承载能力大,不容易断裂,并且具有防火效果,不容易点着。
所述的照明装置14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4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14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
所述的救生箱1为方形救生箱。
所述的固定扣2为半框形固定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当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可以将小件重要物品放到空腔11内,然后将背带12和安全扣13连接固定,打开供氧装置4后再带上防尘盔4,此时人们呼吸的空气为供氧装置7提供的,然后打开照明装置14,照明装置14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14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有些楼层上安装有吊索,吊索就可以穿过固定扣2然后使用安全扣13扣住锁紧,人们再从高楼层慢慢的降至安全区,而设置在固定扣2外侧的滑轮3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固定扣2与吊索2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是用于高空绳索上的应急备用(危险度较高);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受伤,无法继续前行时,可以拨动救援灯开关,救援灯5闪烁,方便救援人员发现,并及时救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能探清路面情况,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救生箱(1)、固定扣(2)、滑轮(3)、防尘盔(4)、救援灯(5)、氧气管(6)、供氧装置(7)、背囊(8)、安全绳(9)、锁扣(10)、空腔(11)、背带(12)、安全扣(13)、照明装置(14),救生箱(1)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2),固定扣(2)的内侧设有滑轮(3),救生箱(1)的上方设有防尘盔(4),防尘盔(4)的上方设有救援灯(5),防尘盔(4)通过氧气管(6)与供氧装置(7)相连接,供氧装置(7)设置在救生箱(1)的内侧顶部,救生箱(1)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8),背囊(8)的内侧设有安全绳(9),安全绳(9)的一端与救生箱(1)固定连接,安全绳(9)的另一端与锁扣(10)相连接,救生箱(1)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11),救生箱(1)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12),两条安全背带(12)之间设有安全扣(13),救生箱(1)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安全扣(13)结构相同,并且二者水平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背带(12)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装置(14)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箱(1)为方形救生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扣(2)为半框形固定扣。
CN201921598934.4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8934.4U CN21069852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8934.4U CN21069852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8526U true CN210698526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893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8526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8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5875A1 (en) Intelligent Rope Descending Rescue Backpack
CN201855512U (zh) 高层火灾、地震逃生装置
CN2768112Y (zh) 消防多功能综合训练塔
CN202724498U (zh) 高层建筑物的斜滑式隧道型逃生装置
CN20223692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104740790A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CN205891193U (zh) 一种安全自救的水下空气呼吸器
CN116236712B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警时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
CN201326225Y (zh) 多功能的避难逃生间
CN210698526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CN203998530U (zh) 一种高楼人员快速安全逃生系统
CN204307230U (zh) 家庭高楼逃生装置
CN109876313A (zh)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的充气式逃生装置
CN209154929U (zh) 一种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209019797U (zh) 一种建筑逃生速降装置
KR20120077503A (ko) 기구(氣球)가 부착된 비상탈출용 낙하산
CN201410235Y (zh) 一种高楼逃生防眩缓降保护装置
CN208525679U (zh) 一种高楼应急滑道
CN110339520A (zh) 一种建筑物灭火逃生装置
CN204767078U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CN108939345A (zh) 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2882681Y (zh) 民用高楼灾难救生器
CN104225838A (zh) 一种楼宇火灾救生舱及其供氧方法
CN209933878U (zh) 消防员多功能救助带
CN107198835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