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7225U -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7225U
CN210697225U CN201920678926.4U CN201920678926U CN210697225U CN 210697225 U CN210697225 U CN 210697225U CN 201920678926 U CN201920678926 U CN 201920678926U CN 210697225 U CN210697225 U CN 210697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inner cavity
support member
outer housing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89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宪立
杨佩元
陈挺豪
葛住军
许文斌
刘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eliu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neliu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eliu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neliu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89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7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7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7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喷嘴包括外壳体、内腔体和阀芯。内腔体安装至外壳体,并部分地接收在外壳体内;阀芯设置在外壳体内,并从下方部分地延伸进入内腔体内,阀芯在径向方向上能够与内腔体间隔开,以形成用于混有气体的混气饮料流过的狭缝。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嘴的饮料装置,当斟出混气饮料时,借助于喷嘴能够减缓混气饮料的冲击力,减少挥发至大气中的气体,从而保证混气饮料内较高的含气量。

Description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器具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用于将诸如水、饮料等液体与气体混合的混合装置,诸如饮料装置,通常会在罐体的出液口处设置喷嘴,以便于使用者斟出一杯或多杯饮料。饮料装置能够将气体和上述液体有效地混合。混合的气体可以是食品级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例如,当将二氧化碳混入至饮料时,可以形成碳酸饮料。为了能够获得含气量较高的碳酸饮料,罐体中的二氧化碳压力一般会较高。由于已有的喷嘴,其流体的流通面积一般较大,当罐体中的碳酸饮料流至出液口处的喷嘴时,碳酸饮料的压力会立即下降。这种情况下,二氧化碳容易挥发至大气中,导致碳酸饮料的含气量降低。
因此,需要一种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嘴,用于饮料装置,其包括:
外壳体;
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安装至所述外壳体,并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体内;
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并从下方部分地延伸进入所述内腔体内,所述阀芯在径向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内腔体间隔开,以形成用于混有气体的混气饮料流过的狭缝。
根据本方案,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饮料装置,当斟出混气饮料时,借助于喷嘴能够减缓混气饮料的冲击力,减少挥发至大气中的气体,从而保证混气饮料内较高的含气量。
可选地,所述狭缝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为0.04~0.2mm。由此,可以较好地提高混气饮料内的含气量。
可选地,所述狭缝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为0.04~0.06mm。由此,可以进一步较好地提高混气饮料内的含气量。
可选地,所述阀芯具有与所述内腔体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狭缝的限流表面,所述限流表面为所述阀芯的沿竖向方向延伸的侧表面和/或倾斜的顶表面。由此,可以形成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狭缝,或者形成倾斜的狭缝。
可选地,所述内腔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限流表面平行。由此,可以形成尺寸相同的狭缝。
可选地,所述阀芯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或者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内腔体上下可移动。由此,提高了喷嘴的设计自由度。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向上支撑所述阀芯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并构造为允许所述混气饮料流过。由此,支撑构件不仅能够支撑阀芯,还能够保持流体流出。
可选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三个支撑板,所述至少三个支撑板间隔开并限位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至少三个支撑板与所述阀芯的底表面抵接或者与所述阀芯成型为一体件。由此,支撑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阀芯包括中心杆部,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接收所述中心杆部的限位孔,以限位所述中心杆部。由此,可以便于阀芯的安装,并在径向方向上限位阀芯。
可选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限位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或连接至所述内腔体,所述环形部与所述阀芯同轴线。由此,可以便于支撑构件的安装固定。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为渐缩形状,以向上支撑所述支撑构件。由此,可以便于支撑构件的安装固定。
可选地,所述支撑构件为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的孔构件。由此,可以进一步减缓流体的冲击力,使流体更平稳的流动,减少挥发至大气中的气体,从而保证混气饮料内较高的含气量。
可选地,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围绕所述阀芯本体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至所述内腔体。由此,可以提高通孔的使用率,可以便于阀芯的安装固定。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为环形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阀芯本体在径向方向上间隔开以形成开口,并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阀芯本体连接。由此,可以便于阀芯的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向上偏置所述阀芯,以使得当所述喷嘴被使用时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腔体向下移动,从而形成所述狭缝。
可选地,所述支撑构件构造成中空的台阶状圆柱,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从内底表面向上延伸的具有孔的中心柱体,所述弹性元件套设至所述中心柱体。由此,可以便于阀芯和弹性元件的安装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方面的喷嘴。
根据本方案,饮料装置当斟出混气饮料时,借助于喷嘴能够减缓混气饮料的冲击力,减少挥发至大气中的气体,从而保证混气饮料内较高的含气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喷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内腔体的外螺纹和支撑构件的内螺纹;
图3为图1所示的喷嘴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支撑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阀芯和支撑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阀芯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外螺纹;
图10为图8所示的支撑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嘴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支撑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支撑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喷嘴 10:外壳体
11:环形突出部 12:第二卡接部
13:第一渐缩部 14:第二渐缩部
20:内腔体 21:第一卡接部
22:管部 23:安设部
30:阀芯 31:柱体部
32:锥体部 33:中心杆部
41:密封圈 42:开口
50:狭缝 60:支撑构件
61:支撑部 62:环形部
63:限位孔 64:支撑板
200:喷嘴 230:阀芯
232:锥体部 233:中心杆部
260:支撑构件 261:支撑部
264:支撑板 300:喷嘴
315:凸台 330:阀芯
331:柱体部 332:锥体部
333:基座部 334:安装部
335:连接部 342:开口
360:孔构件 400:喷嘴
430:阀芯 432:锥体部
433:中心杆部 460:支撑构件
461:第一柱体 462:第二柱体
463:中心柱体 464:支撑部
465:限位孔 442:开口
470: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方式
通常饮料装置一般包括填充有诸如水、饮料等液体的罐体,罐体出液口处一般设置喷嘴,在需要斟出饮料时,向罐体内输入预定压力下的诸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有气体的混气饮料可以从喷嘴处流出。例如当输入二氧化碳时,可以从喷嘴处流出碳酸饮料。再例如,可以将混有气体的水在喷嘴处与糖浆等添加液混合,或者可以将经由喷嘴斟出至杯中的混有气体的水与杯中的糖浆等添加液混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饮料装置的喷嘴100。喷嘴100包括外壳体10、从上方安装至外壳体10的内腔体20和设置在外壳体10内的阀芯30。外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内腔体20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外壳体10内。外壳体10不仅能够接收内腔体20和阀芯30,而且用于混气饮料流过。外壳体10的下端形成有外阀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0的中上部为圆柱形状。内腔体20和阀芯30被接收在外壳体10的中上部内,并且三者同轴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用于描述喷嘴100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下”、“上”、“上方”、“下方”等是相对于处于直立状态下的喷嘴100而言的,并且下述的“径向方向D1”是指相对于喷嘴100而言的。
内腔体2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阀芯30从内腔体20的下方部分地延伸进入内腔体20内。内腔体2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外壳体10。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内腔体20通过旋转卡接的方式与外壳体10配合。具体地,内腔体20的周向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L形的第一卡接部21,外壳体10可以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突出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第二卡接部12位于环形突出部11的上方。可以旋转内腔体20将第一卡接部21限位在台阶部和第二卡接部12之间。内腔体20和外壳体10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圈41,以避免漏液。内腔体20的顶部向上突出于外壳体10,并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管部22和径向延伸的安设部23。管部22可以构造成宝塔接头的形状,以便将喷嘴100经由软管安装至罐体或从罐体拆卸下来。安设部23可以具有螺钉孔以便于将喷嘴100安设至饮料装置前端。
如图4所示,阀芯30在径向方向D1上能够与内腔体20间隔开,以形成用于混气饮料流过的狭缝50。换句话说,阀芯30和内腔体20之间能够形成一狭缝50,混气流体仅从狭缝50处流过。由此,当斟出混气饮料时,能够减缓混气饮料的冲击力,减少挥发至大气中的气体,从而保证混气饮料内较高的含气量。
阀芯30具有限流表面F1,限流表面F1为与内腔体20的内表面形成狭缝50的周向表面。限流表面F1与内腔体20的内表面相对。可以理解,狭缝50为环形。限流表面F1可以与内腔体20的内表面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30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0内,与内腔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换句话说,狭缝50的尺寸是固定的。阀芯30包括柱体部31、位于柱体部31上方的锥体部32和位于柱体部31下方的中心杆部33。限流表面F1为柱体部31的沿竖向方向D2延伸的侧表面,内腔体20的内表面为沿竖向延伸的表面。锥体部32可以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将流体引流至狭缝50处,以减轻流体对阀芯30的冲击。中心杆部33用于固定阀芯30。狭缝50在径向方向D1上的尺寸可以约为0.04~0.2mm,例如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1mm、0.12mm、0.14mm、0.16mm、0.2mm,优选约为0.04~0.1mm,更优选约为0.04~0.06mm,最佳优选为0.05mm。狭缝50在竖向方向D2上的尺寸不受限制,但需要根据喷嘴100整体构造的尺寸而适应性地调整,优选地,该尺寸可以是约7mm。
喷嘴100还包括用于向上支撑阀芯30的支撑构件60。支撑构件60设置在外壳体10内。支撑构件60包括支撑部61和设置在支撑部61上方的环形部62。支撑部61与阀芯30的底表面抵接,换句话说,阀芯30放置在支撑部61上。支撑部61构造成允许混气饮料从上向下流过。环形部62的底部与支撑部61的顶部连接,顶部延伸进入在外壳体10和内腔体20之间,并可以在径向方向D1上限位在外壳体10和内腔体20之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环形部6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内腔体20。具体地,如图3所示,环形部62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内腔体20的对应于环形部62的部分可以设置有外螺纹,环形部6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内腔体20连接,以便于更好地固定支撑构件60。支撑部61可以具有接收并限位中心杆部33的限位孔63,以避免中心杆部33在径向方向D1上移动。
如图2和图5所示,支撑部61可以包括在径向方向D1上延伸的至少三个支撑板64,例如图中示出的三个支撑板64。至少三个支撑板64在周向方向D3上间隔开,以形成允许混气饮料流过的开口42。至少三个支撑板64限位在外壳体10内,并在支撑部61的中心处连接。限位孔63设置在支撑板64的连接处。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1(即三个支撑板64)与环形部62为一体构件。由于环形部62安装至内腔体20处,所以支撑板64可以不用与外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换句话说,支撑板64不用被外壳体10向上支撑。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支撑板64可以与外壳体10的内表面抵接。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0的下端为渐缩形状,支撑板64可以与外壳体10的下端处的内表面抵接,以向上支撑支撑构件60。具体地,外壳体10包括用于限位支撑构件60的第一渐缩部13和用于形成上述外阀嘴的第二渐缩部14。第一渐缩部13沿径向方向D1向内渐缩。支撑板64的与第一渐缩部13抵接的表面为可以斜面,该斜面与第一渐缩部13的内表面平行。第二渐缩部14倾斜,其中心轴线与第一渐缩部13的中心轴线形成锐角,以此实施方式,可以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以适用于合适的安装环境。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和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200进行说明。除了阀芯230和支撑构件60外,喷嘴2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嘴10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基本相同的元件将在此进行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阀芯230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0内,与内腔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阀芯230包括锥体部232和中心杆部233。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阀芯230不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柱体部31。阀芯230的限流表面F21为锥体部232的倾斜的顶表面。内腔体20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锥体部232的倾斜的内表面(即底斜面F22)。底斜面F22与锥体部232的顶表面能够形成狭缝50。可选地,底斜面F22可以与顶表面大致平行。
支撑构件260包括支撑部261,支撑部261与阀芯230成型为一体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撑部261包括在径向方向D1上延伸的至少三个支撑板264,例如图中示出的三个支撑板264。至少三个支撑板264在周向方向D3上间隔开并限位在外壳体10内。至少三个支撑板264在径向方向D1上的一端与中心杆部233连接,另一端与外壳体10的抵接,具体是抵接并限位在第一渐缩部13处。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264可以与阀芯230为一体构件。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至图10,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300进行说明。除了阀芯330和支撑构件360外,喷嘴3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嘴10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基本相同的元件将在此进行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阀芯330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0内,与内腔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阀芯330可以包括阀芯本体和围绕阀芯本体设置的安装部334。支撑构件为具有通孔的孔构件360,通孔均匀分布孔构件360上。孔构件360可以为诸如孔板、过滤网等类似构件。孔构件360大致水平放置并被外壳体10向上支撑。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0可以设置有在径向方向D1上向内凸出的凸台315,孔构件360放置在凸台315上以支撑孔构件360。安装部334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内腔体20。内腔体20向下延伸至接近孔构件360的位置,内腔体20的下端部分位于安装部334的外周。内腔体20的对应于安装部334的部分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安装部334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安装部33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内腔体20连接,以便于固定阀芯330。阀芯330可以在竖向方向D2上与孔构件360间隔开一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孔构件360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狭缝50在径向方向D1上的尺寸。
安装部334的底表面与阀芯本体的底表面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如图9所示,阀芯本体包括锥体部332、柱体部331和位于柱体部331下方的基座部333。安装部334通过连接部335与基座部333连接。安装部334不突出于柱体部331的底部。安装部334可以在径向方向D1上限位在外壳体10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34为环形件,安装部334与所述阀芯本体在径向方向D1上间隔开,多个连接部335在周向方向D3上间隔开,以形成便于流体流过的开口342。基座部333的底部分直径尺寸小于基座部333的其它部分(图8),换句话说,基座部333的径向截面(沿直径所在平面所截的面)形状为T形形状。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3,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嘴400进行说明。除了阀芯430和支撑构件460外,喷嘴4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嘴10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基本相同的元件将在此进行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阀芯430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壳体10内,其相对于内腔体20上下可移动。换句话说,阀芯430与内腔体20的相对位置可变。具体地,阀芯430包括锥体部432和中心杆部433。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阀芯430不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柱体部31。阀芯430的限流表面为锥体部432的倾斜的顶表面。内腔体20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锥体部432的倾斜的内表面(即底斜面)。底斜面与锥体部432的顶表面能够形成狭缝50。可选地,底斜面可以与顶表面大致平行。
阀芯430具有静止位置和操作位置。当喷嘴400未被使用时,阀芯430处于静止位置,此时阀芯430与底斜面抵接。当喷嘴400被使用(斟出饮料)时,阀芯430因受到流体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至操作位置,此时阀芯430与内腔体20间隔开,从而形成狭缝50。
阀芯430的移动是通过弹性元件470来实现的。支撑构件60和阀芯430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元件470,弹性元件470始终提供给阀芯430向上的偏置力,以向上偏置阀芯430。弹性元件470能够使得当喷嘴400被使用时阀芯430能够相对于内腔体20向下移动,以形成狭缝50。流体的压力大于弹性元件470的偏置力。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根据饮料装置的设计需要,合理配置弹性元件470的偏置力和流体的压力之间的关系,以能够得到尺寸为0.04~0.06mm的狭缝50。
如图12和图13所示,支撑构件60构造成中空的台阶状圆柱。支撑构件60包括第一柱体461和直径小于第一柱体461的第二柱体462。第一柱体461的底部连接至第二柱体462。第二柱体462向上延伸并突出于第一柱体461的底部。第一柱体461与第二柱体462的连接处(即台阶处)设置有便于流体流过的开口442,开口442数量不限,例如图中示出了三个开口。第一柱体461的顶部延伸进入在外壳体10和内腔体20之间,并可以在径向方向D1上限位在外壳体10和内腔体20之间。第一柱体461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464,支撑部464抵接至外壳体10,并被第一渐缩部13向上支撑。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柱体461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内腔体20。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一柱体461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内腔体20可以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柱体46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内腔体20连接,以便于更好地固定支撑构件60。
支撑构件60设置有从内底表面向上延伸的中心柱体463,弹性元件470套设至中心柱体463。中心柱体463限定阀芯430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中心柱体463具有接收并限位中心杆部433的限位孔465,以避免中心杆部433在径向方向D1上移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7)

1.一种喷嘴,用于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
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从上方安装至所述外壳体,并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体内;以及
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并从下方部分地延伸进入所述内腔体内,所述阀芯在径向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内腔体间隔开,以形成用于混有气体的混气饮料流过的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为0.04~0.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为0.04~0.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与所述内腔体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狭缝的限流表面,所述限流表面为所述阀芯的沿竖向方向延伸的侧表面和/或倾斜的顶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限流表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或者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内腔体上下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上支撑所述阀芯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并构造为允许所述混气饮料流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三个支撑板,所述至少三个支撑板间隔开并限位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至少三个支撑板与所述阀芯的底表面抵接或者与所述阀芯成型为一体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中心杆部,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接收所述中心杆部的限位孔,以限位所述中心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限位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或连接至所述内腔体,所述环形部与所述阀芯同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为渐缩形状,以向上支撑所述支撑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的孔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围绕所述阀芯本体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至所述内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环形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阀芯本体在径向方向上间隔开以形成开口,并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阀芯本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向上偏置所述阀芯,以使得当所述喷嘴被使用时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腔体向下移动,从而形成所述狭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构造成中空的台阶状圆柱,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从内底表面向上延伸的具有孔的中心柱体,所述弹性元件套设至所述中心柱体。
17.一种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
CN201920678926.4U 2019-05-13 2019-05-13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Active CN210697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8926.4U CN21069722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8926.4U CN21069722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7225U true CN210697225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8926.4U Active CN21069722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72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400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变压萃取装置及包括其的咖啡机和茶叶萃取机
CN114176394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变压萃取装置及包括其的咖啡机和茶叶萃取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400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变压萃取装置及包括其的咖啡机和茶叶萃取机
CN114176394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变压萃取装置及包括其的咖啡机和茶叶萃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7225U (zh) 喷嘴及具有其的饮料装置
US5381839A (en) Liquid disburser device
EP2866947B1 (en) Foam dispensing assembly
US20040089626A1 (en) Air venting apparatus for milk bottle
US9901940B2 (en) Outlet device with hollow water curtain function
RU2010118616A (ru) Укупорочный колпачок из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US10160630B1 (en) Liquid drawing apparatus
EP3271055B1 (en) Assembly for selectively aerating a beverage
ES2222312T3 (es) Rociador sin aire para una botella aplastable.
JP2008137683A (ja) 発泡性飲料注出具
JP2018140801A (ja) 泡噴出容器
CN209966126U (zh) 饮料机
CN108348091B (zh) 流量可调节的冲泡篮
CN109588990B (zh) 饮料胶囊
JP2574624Y2 (ja) 液体定量注出容器
CN217937894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防溢锅盖
CN109700315A (zh) 饮料机和使用其制备混气饮料的方法
CN219661465U (zh) 一种茶篮、加热壶组件以及食材处理设备
JPH11187962A (ja) ビール注ぎ用ホルダー
CN213727201U (zh) 一种水龙头
CN114873069A (zh) 出液自动定量盖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78742B (zh) 倒出口部构造
CN201189407Y (zh) 真空蒸馏塔中具有缓冲功能的低塔阻分布器
CN210697416U (zh) 一种盖组件及具有该盖组件的出液装置
CN210286815U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的稳流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