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3980U -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3980U
CN210693980U CN201922234963.9U CN201922234963U CN210693980U CN 210693980 U CN210693980 U CN 210693980U CN 201922234963 U CN201922234963 U CN 201922234963U CN 210693980 U CN210693980 U CN 210693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gateway
chip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49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健
陈观玉
宾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49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3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3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3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 PCI‑E接口插座。主控芯片分别电连接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 PCI‑E接口插座。MINI PCI‑E接口插座用于分别电连接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主控芯片用于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接收物联网通信模块采集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并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将汇总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给蜂窝网回传模块。内存芯片用于对主控芯片提供数据临时存储。闪存芯片用于存储主控芯片的配置数据。实现了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以插卡的方式插拔应用,可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以及数据的蜂窝网回传,大幅降低应用成本。

Description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这20多年的高速发展,无线产业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而物联网的崛起又为无线产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各种物联网协议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各种商业级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案例遍地开花,快速改善人们的生活。在物联网系统的体系结构中,物联网网关是感知层和网络层这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纽带设备,其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物联网网关还需具备设备管理能力,运营商通过物联网网关可以管理感知层的各感知节点,连接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然而,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已经面市的各类物联网网关存在着应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传统物联网网关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一种物联网网关和一种物联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 PCI-E接口插座,主控芯片分别电连接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PCI-E接口插座;
MINI PCI-E接口插座用于分别电连接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主控芯片用于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接收物联网通信模块采集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并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将汇总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给蜂窝网回传模块;
内存芯片用于对主控芯片提供数据临时存储,闪存芯片用于存储主控芯片的配置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还包括POE供电电路、第一以太网PHY芯片和回传网口插座,POE供电电路分别电连接第一以太网PHY芯片、回传网口插座和主控芯片,第一以太网PHY芯片分别电连接回传网口插座和主控芯片;
POE供电电路用于对回传网口插座供电,第一以太网PHY芯片用于将主控芯片输出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到回传网口插座,回传网口插座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以太网PHY芯片和调试网口插座,第二以太网PHY芯片分别电连接主控芯片和调试网口插座;
调试网口插座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第二以太网PHY芯片用于接收上层服务器下发的调试参数并输出给主控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控芯片为MCU或CP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存芯片为DDR3芯片或DDR4芯片。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网关,包括物联网通信模块、蜂窝网回传模块和上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
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无线连接各物联网终端,采集各物联网终端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蜂窝网回传模块用于通过蜂窝网无线连接上层服务器,将汇总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发送到上层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LoRa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各模块分别与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MINI PCI-E接口插座插拔式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蜂窝网回传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分别插拔式电连接MINI PCI-E接口插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还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用于封装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N个物联网终端、上层服务器和上述的物联网网关,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通过主控芯片、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 PCI-E接口插座的组合设计,使得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可以分别通过插卡的形式在MINI PCI-E接口插座上拔插,使得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可以插入不同通信制式(一种或者多种)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且可以通过蜂窝网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从而能够有效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在偏远地区或者缺乏有线回传网络的环境下认可应用,与蜂窝网回传模块协同实现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面对多种通信制式的物联网终端,无需部署多个物联网网关,大大节省布网成本、降低能耗和物联网升级成本,达到了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包括主控芯片12、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主控芯片12分别电连接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MINIPCI-E接口插座18用于分别电连接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主控芯片12用于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18接收物联网通信模块采集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并通过MINI PCI-E接口插座18将汇总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给蜂窝网回传模块。内存芯片14用于对主控芯片12提供数据临时存储。闪存芯片16用于存储主控芯片12的配置数据。
其中,主控芯片12为本领域中现有的处理器芯片,可以是市面上已有的各型数字式处理器芯片,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需使用到的物联网通信模块来确定。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插到MINI PCI-E接口插座18上的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数量及其使用的接口协议类型等,选购相应的主控芯片12,以便采用的主控芯片12能支持多种标准接口协议,满足不同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接入和数据传输需要。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主控芯片12所能支持的标准接口协议的种类不同,且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所使用的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数量和种类等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的标准接口协议会不一致;因此,只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所使用的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数量和种类,选择相应类型的主控芯片12即可,例如但不限于选择支持SPI接口、串口和USB接口等主流协议的主控芯片12。
内存芯片14为本领域中现有的内存芯片14(或称内存颗粒),可以是市面上已有的各型内存芯片14,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选用的主控芯片12的工作需要来确定,只要能够满足主控芯片12工作时所需的数据临时存储需要,确保主控芯片12能够正常运行均可。同理,闪存芯片16也属于本领域中现有的闪存芯片16,可以是市面上已有的各型FLASH闪存芯片16,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选用的主控芯片12的工作需要来确定,只要能够满足主控芯片12工作时所需的数据长时间存储需要,与内存芯片14一同确保主控芯片12能够正常运行均可。配置数据也即是指主控芯片12在实际应用中,为确保主控芯片12正常工作而预先设置好的各种固有的参数信息,具体可以由主控芯片12的工作需要来确定。
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可以以分立元件的方式,分别通过金属导线或者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实现与主控芯片12的电连接。主控芯片12、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也可以通过PCB基板实现电路连接,例如各器件分别焊接到PCB基板上的各接线点,使得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PCB基板上的印刷走线连接至主控芯片12的各相应引脚(可以参见具体型号的主控芯片12的规格说明书)。例如,主控芯片12、内存芯片14和闪存芯片16可以设置在同一块PCB基板上,而MINI PCI-E接口插座18设置在另一PCB基板上作为通信模块插拔面板。主控芯片12、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PCI-E接口插座18也可以设置在同一块PCB基板上,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物联网网关在现场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以及设备造型等确定,只要能够实现各器件的可靠设置即可。
物联网通信模块为本领域物联网技术中常用的各类无线采集模块,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电站或者其他物联网场景中均有广泛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物联网场景的物联网需要进行选购和使用,具有即插即用、接口标准化且成本适用等特点。蜂窝网回传模块是指利用蜂窝网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模块,可是本领域中已有的各类蜂窝通信模块。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的具体数量和种类等,均由实际应用中物联网场景的布网需求进行确定。物联网节点数据是指物联网场景中部署的各物联网终端(或称节点)实时或者定期采集得到的物联网数据。
具体的,在应用场景中,可以将蜂窝网回传模块,以及所需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不同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以插卡的形式插入到MINI PCI-E接口插座18,并为整个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上电后,物联网通信模块从应用场景中各物联网终端处无线采集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将可以从MINI PCI-E接口插座18输出到主控芯片12,以便主控芯片12对接收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进行相应的常规处理汇总后,从MINI PCI-E接口插座18输出到蜂窝网回传模块,以便蜂窝网回传模块通过蜂窝网无线回传给物联网网关所属的上层服务器,由上层服务器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其中,对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上电过程,可以是通过各器件的供电引脚或接口分别接入适配的供电电源而实现,也可以是通过接通各器件所在PCB基板的供电接口与外部供电电源而实现,具体可以根据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具体封装方式确定,只要能够为实现各器件的适配供电即可。
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通过主控芯片12、内存芯片14、闪存芯片16和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组合设计,使得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可以分别通过插卡的形式在MINI PCI-E接口插座18上拔插,使得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可以插入不同通信制式(一种或者多种)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且可以通过蜂窝网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从而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在偏远地区或者缺乏有线回传网络的环境下认可应用,与蜂窝网回传模块协同实现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面对多种通信制式的物联网终端,也无需部署多种物联网网关,大大节省布网成本、降低能耗和物联网升级成本,达到了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各MINI PCI-E接口插座18分别电连接至主控芯片12。
可以理解,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同一场景下包含的物联网终端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且物联网终端的种类也会越发多样化,这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物联网通信模块来完成各物联网终端所采集的物联网节点数据的收集。相应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中,可以设置的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数量可以多于1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需插入的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数量来确定。一个MINI PCI-E接口插座18可以支持多个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插入,然而毕竟支持的数量有限。因此,通过可扩展的设置方式,设置多个MINI PCI-E接口插座18,可以方便地支持更多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拔插,提高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扩展性能,有效提升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所属的物联网网关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还包括POE供电电路11、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和回传网口插座15。POE供电电路11分别电连接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回传网口插座15和主控芯片12。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分别电连接回传网口插座15和主控芯片12。POE供电电路11用于对回传网口插座15供电。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用于将主控芯片12输出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到回传网口插座15。回传网口插座15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
可以理解,POE供电电路11为本领域中已有的POE供电模块,可以是市面各型POE供电模块,具体可以根据回传网口插座15的供电需要进行选择。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为本领域中通用的以太网PHY芯片,用于实现主控芯片12与以太网的连接。回传网口插座15为本领域中通用的以太网网口。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回传网口插座15和POE供电电路11可以与主控芯片12焊接在同一PCB基板上;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回传网口插座15和POE供电电路11也可以是焊接在独立的一块PCB基板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确定。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当物联网场景中有固网回传网络时,主控芯片12也可以通过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连接广域网,从而将接收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进行相应的常规处理汇总后,通过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和回传网口插座15传输到广域网,利用广域网传输给上层服务器。如此,可以在实际应用中与蜂窝网回传模块互补,实现更多物联网场景的应用覆盖。例如,当物联网场景中没有固网回传网络,只有移动数据网络(即蜂窝网)时,主控芯片12可以将处理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通过蜂窝网回传模块回传给上层服务器。
通过上述的POE供电电路11、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回传网口插座15和主控芯片12的扩展设计,可以实现不同应用环境下物联网节点数据的高效且高可靠回传,提高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环境适应性,提高物联网节点数据的回传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还包括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和调试网口插座19。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分别电连接主控芯片12和调试网口插座19。调试网口插座19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用于接收上层服务器下发的调试参数并输出给主控芯片12。
可以理解,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为本领域中通用的以太网PHY芯片。调试网口插座19为本领域中通用的以太网网口。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和调试网口插座19可以与主控芯片12焊接在同一PCB基板上;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和调试网口插座19也可以是焊接在独立的一块PCB基板上,例如与上述的第一以太网PHY芯片13、回传网口插座15和POE供电电路11等焊接在同一PCB基板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确定。调试参数是指上层服务器针对不同的物联网场景确定的测试参数,用于使主控芯片12针对不同的物联网场景自动完成初始化配置、更改设置参数或者性能测试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上层服务器对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调试需要进行确定。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控芯片12还可以通过第二以太网PHY芯片17和调试网口插座19接入广域网,从而以接收上层服务器下发的调试参数,以便上层服务器可以远程调试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以使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能够在首次投入物联网场景使用,或者从原来的物联网场景转移到另一个不同的物联网场景中使用时,能够快速完成调试而适应与当前使用的物联网场景;也便于上层服务器远程控制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而无需安排专门的调试人员到现场进行调试,进一步节省了应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芯片12为MCU或CPU。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应用本领域物联网技术中通用的MCU(即单片机)或者CPU(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器件,具体型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需插入的物联网通信模块的种类和数量确定,MCU或CPU在物联网技术中应用广泛,性能好且成本不高,可以更好地降低应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存芯片14为DDR3芯片或DDR4芯片。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市面上的DDR3芯片或DDR4芯片作为主控芯片12工作时所需的内存,具体的规格可以根据主控芯片12的工作需要进行选择。DDR3芯片或DDR4芯片性能较好,能够高效支持主控芯片12的数据临时存储需要,提升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整体性能,减少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故障率,从而节省维护成本,达到进一步降低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应用成本的目的。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网关200,包括物联网通信模块201、蜂窝网回传模块203和上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物联网通信模块201用于无线连接各物联网终端,采集各物联网终端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蜂窝网回传模块203用于通过蜂窝网无线连接上层服务器,将汇总后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发送到上层服务器。
可以理解,关于本实施例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蜂窝网回传模块203和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解释说明进行理解,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插入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的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同时插入多个不同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物联网场景对物联网通信模块201的需求来确定,用户可以提前或者现场选择物联网通信模块201插入到MINIPCI-E接口插座18上。
具体的,在应用场景中,可以将所需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不同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以插卡的形式插入到MINI PCI-E接口插座18后,为整个物联网网关200上电。物联网通信模块201从各物联网终端处无线采集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将可以从MINI PCI-E接口插座18输出到主控芯片12,以便主控芯片12对接收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进行相应的常规处理汇总后,从MINIPCI-E接口插座18输出到蜂窝网回传模块203,以便蜂窝网回传模块203通过蜂窝网无线回传给物联网网关200所属的上层服务器;或者主控芯片12通过回传网口插座15接入广域网,将物联网节点数据回传给上层服务器,由上层服务器进行后续常规的分析处理。
通过应用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物联网网关200可以实现在同一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上,拔插不同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并且可以通过蜂窝网或者广域网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从而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避免了物联网场景中存在多种不同制式的物联网终端,而需要使用多种不同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时,需要多个支持不同制式的物联网网关同时工作的情况,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节省能耗且便于网关管理。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联网场景的应用需要,灵活选择拔插不同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及数量,从而实现不同物联网终端的物联网节点数据的回传需求,达到了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包括LoRa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各模块分别与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MINI PCI-E接口插座18插拔式电连接。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可以是传统物联网技术中广泛使用的LoRa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GPRS模块,也可以是LoRa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联网场景中对各物联网终端的数据采集需要进行选择,只需将选择的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以插卡形式插入到MINIPCI-E接口插座18即可。
通过应用上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物联网网关200的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灵活选配,场景适用性极强且便捷度高,无需用户进行定制,即可通过统一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插拔各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实现不同物联网场景下的应用覆盖,大幅提升使用效率。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蜂窝网回传模块203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分别插拔式电连接MINI PCI-E接口插座18。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市面上主流的4G通信模块或者5G通信模块作为蜂窝网回传模块203,提供物联网节点数据通过蜂窝网回传至上层服务器的功能。在MINIPCI-E接口插座18上,可以同时插入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从而使得物联网网关200在4G信号较好而5G信号较弱时,优先通过4G网络向上层服务器回传数据;当5G信号较好时,优先通过5G网络向上层服务器回传数据。在MINI PCI-E接口插座18上,也可以只插入4G通信模块或者只插入5G通信模块,从而在通过蜂窝网向上层服务器回传数据时,通过4G网络或者5G网络进行回传。
通过上述的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中任一种的使用,或者两种同时使用,均可以通过蜂窝网向上层服务器回传物联网节点数据,实现物联网节点数据的远程无线回传功能,且可以有效提高物联网网关200的数据回传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所示的各天线分别为各通信模块所具有的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网关200还包括设备壳体205。设备壳体用于封装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和蜂窝网回传模块203。
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网关200可以是嵌入式网关。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200可以是可独立安装的网关设备,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100、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和蜂窝网回传模块203等部件可以封装在设备壳体中,实现各部件的固定和防护,便于物联网网关200运输和现场安装。设备壳体可以是封闭式且透过无线信号的壳体,也可以是开放式的壳体,例如但不限于开设有插座孔(如对应于MINI PCI-E接口插座18的开孔,以便蜂窝网回传模块203和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拔插)、电源插孔和散热孔等的壳体。设备壳体的具体形状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蜂窝网回传模块203和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的防护、无线信号接收和拔插等需要进行确定。
通过上述设备壳体的设置,可以实现物联网网关200的一体化封装,便于物联网网关200的部件防护、整机运输和安装,提高物联网网关200的整机可靠性。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300,包括N个物联网终端301、上层服务器303和上述的物联网网关200。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物联网终端301是指各物联网场景中已有的各类物联网终端301,可以包含多种不同通信制式的终端设备,例如但不限于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智能路灯、智能公交或汽车等城市智慧终端,又例如但不限于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或者智能洗衣机等智能家电。上层服务器303是指物联网技术中已有物联网监控中心的总控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用于通过物联网网关200实现对各物联网终端301的物联网节点数据的感知及远程控制等。关于本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200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关于物联网网关200的相应解释说明进行理解,此处不再展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所示的虚线连接表示无线通信连接。
具体的,在物联网系统300中,接入的物联网终端301的数量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具体由物联网系统300覆盖的物联网场景的数量,以及每个物联网场景中包含物联网终端301的数量来确定。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物联网场景中物联网终端301的数量及其采用的通信制式,将所需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不同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以插卡的形式插入到MINI PCI-E接口插座18,并为整个物联网网关200上电。各物联网终端301无线采集到的物联网节点数据无线传输到物联网网关200后,物联网网关200将可以通过蜂窝网或者广域网回传给上层服务器303,以便由上层服务器303进行后续常规的分析处理。
上述的物联网系统300,通过应用上述的物联网网关200,可以在物联网场景中存在多种不同制式的物联网终端301,无需多个支持不同制式的传统物联网网关同时工作,即可支持多种制式的物联网终端301的数据回传,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节省能耗且便于网关管理。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联网场景的应用需要,灵活选择拔插不同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及数量,从而实现不同物联网终端301的物联网节点数据的回传需求,达到了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的目的。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网关200包括多个。各物联网网关200分别通过蜂窝网或以太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303。任一物联网网关200分别无线连接多个不同的物联网终端301。
可以理解,在同一个物联网系统300中,可以覆盖多个物联网网关200的接入,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物联网场景的应用覆盖。在不同的物联网场景中,例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电站或者其他物联网场景中,只需根据各物联网场景中具体包含的物联网终端301的通信制式种类,在各相应物联网网关200上插入相应通信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从而通过业界标准的MINI PCI-E接口插座18接入各物联网网关200的主控芯片12,实现不同的物联网场景中不同制式物联网终端301的数据回传,无需针对不同物联网场景定制不同的物联网网关,能够有效节省实际布网的成本。
上述物联网网关200的各组成部件均为市面上已有的元件,均采用的是本领域已有的标准接口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并采用物联网技术中已有的应用软件实现数据传输节点中的数据处理功能,没有额外的软件设计成本和接口协议的适应性调整(业界标准的MINI PCI-E接口协议本身能够支持多种接口协议的接入),只需针对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物联网场景选择不同的芯片类型进行装配即可,用户根据应用需要在MINI PCI-E接口插座18上拔插相应制式的物联网通信模块201,即可提供不同制式物联网终端301的数据回传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网络升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和MINI PCI-E接口插座,所述主控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内存芯片、所述闪存芯片和所述MINIPCI-E接口插座;
所述MINI PCI-E接口插座用于分别电连接物联网网关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蜂窝网回传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用于通过所述MINI PCI-E接口插座接收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采集的物联网节点数据,并通过所述MINI PCI-E接口插座将汇总后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给所述蜂窝网回传模块;
所述内存芯片用于对所述主控芯片提供数据临时存储,所述闪存芯片用于存储所述主控芯片的配置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OE供电电路、第一以太网PHY芯片和回传网口插座,所述POE供电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PHY芯片、所述回传网口插座和所述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以太网PHY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回传网口插座和所述主控芯片;
所述POE供电电路用于对所述回传网口插座供电,所述第一以太网PHY芯片用于将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数据输出到所述回传网口插座,所述回传网口插座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上层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以太网PHY芯片和调试网口插座,所述第二以太网PHY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调试网口插座;
所述调试网口插座用于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所述上层服务器,所述第二以太网PHY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上层服务器下发的调试参数并输出给所述主控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为MCU或CPU。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内存芯片为DDR3芯片或DDR4芯片。
6.一种物联网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通信模块、蜂窝网回传模块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
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无线连接各物联网终端,采集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物联网节点数据,所述蜂窝网回传模块用于通过蜂窝网无线连接上层服务器,将汇总后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数据发送到所述上层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LoRa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各模块分别与所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的MINI PCI-E接口插座插拔式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联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网回传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所述4G通信模块和所述5G通信模块分别插拔式电连接所述MINIPCI-E接口插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网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用于封装所述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和所述蜂窝网回传模块。
10.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物联网终端、上层服务器和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网关,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CN201922234963.9U 2019-12-13 2019-12-13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Active CN210693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4963.9U CN21069398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4963.9U CN21069398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3980U true CN210693980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4963.9U Active CN21069398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3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57493U (zh) 一种边缘物联通信解析装置
CN111245710A (zh) 一种基于LoRa的智能网关及其数据通信的管理方法
KR100980289B1 (ko) Dlms를 탑재한 바이너리 cdma 기술을 이용한 원격 검침 시스템
CN105513533B (zh) 柱形led屏系统和led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11131012A (zh)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CN211720754U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低成本网关
CN206865482U (zh) 一种基于WiFi的86型物联网网关及物联网组网系统
CN210693980U (zh)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CN211047102U (zh) 一种多模双向感知型物联网网关设备
CN210129874U (zh) 一种基于fpga的多协议物联网网关设备
CN106933721B (zh) 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
CN202475778U (zh) 一种工业级3g无线路由器
CN211557273U (zh) 一种新型电力标准化通信核心板
CN107590981A (zh) 一种lorawan电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212963730U (zh) Nb-iot温度远传模块
CN212875840U (zh) 一种车载路由器
CN212627947U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网关设备
CN114025247A (zh) 用电信息采集方法以及系统
CN114071523A (zh) 一种基于双无线通讯模组的通信终端及通信方法
CN207926643U (zh) 一种低功耗的物联网中间件设备
CN207022023U (zh) 一种物联网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CN206559350U (zh) 4g通信模块
CN218550204U (zh) 一种可插卡的86型智能无线网关
CN212785381U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多模无线通信设备
CN210780857U (zh) 一种混合通信多功能智能家居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