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3494U -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3494U
CN210693494U CN201921848716.1U CN201921848716U CN210693494U CN 210693494 U CN210693494 U CN 210693494U CN 201921848716 U CN201921848716 U CN 201921848716U CN 210693494 U CN210693494 U CN 210693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late
shell body
charger
ho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87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487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3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3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34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所述外壳体的下侧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金属插条,所述旋转板上连接固定有横向挡框,所述外壳体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壁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开设在纵向移动板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通过在传统的外壳体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板,配合安装在旋转板上的横向挡框对手机的下侧位置进行支撑与遮挡,起到限制手机位置的目的,而纵向移动板上的纵向挡框与手机的侧面相贴合,而位于外壳体内部的复位弹簧带动卡板向内侧移动,进而移动杆缩回移动筒的内部,而纵向挡框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实现对放置在旋转板上侧的手机夹紧。

Description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是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外壳和末端带有充电插头的充电线(充电线另一端与设置在外壳内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电路电连接),充电插头与手机的充电插孔相配,使用时,将外壳背部的电源插脚插入电源插座后,再将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现有的充电器由于快充的需要,所以充电器的体积会显得比较大,而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口经由充电线与手机相连接,所以手机就需要一个地方进行放置,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却没有放置手机的位置,所以需要一种可以便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器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没有地方放置手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体的上端位置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外壳体的下侧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金属插条,所述外壳体前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连接固定有横向挡框,所述外壳体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壁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开设在纵向移动板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孔结构,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前侧位置连接固定有纵向挡板,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后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后侧位置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开设在移动筒下侧位置的限位槽相卡接,所述移动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移动筒的上侧位置设置有护沿,所述移动筒内部的底部位置与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板的下端面连接固定,所述卡板为圆盘形结构,所述卡板的侧壁与移动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卡板的上端与移动杆的下侧端面相固定,所述移动杆的上侧与纵向移动板一端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相互平行进行排列,所述限位装置与纵向移动板后侧端面的两侧位置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板的一侧端面上粘贴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所述防护垫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所述纵向挡块的后侧端面与放置在旋转板上侧的手机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横向挡框的上侧端面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形结构,所述横向挡框与手机下端的边缘位置相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横向挡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经由充电线穿过,所述通孔为矩形槽孔结构且通孔的两侧经过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传统的外壳体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板,配合安装在旋转板上的横向挡框对手机的下侧位置进行支撑与遮挡,起到限制手机位置的目的,而纵向移动板上的纵向挡框与手机的侧面相贴合,而位于外壳体内部的复位弹簧带动卡板向内侧移动,进而移动杆缩回移动筒的内部,而纵向挡框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实现对放置在旋转板上侧的手机夹紧;
而位于旋转板上侧的防护垫与手机的下侧位置相贴合,而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则提高了手机下侧与旋转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手机在旋转板的下侧并不会发生滑动,大大的提高了手机放置后的稳定性;
另外开设在纵向移动板上的滑槽与外壳体上的凸块相卡接,通过滑槽与凸块的相匹配实现对纵向移动板位置的固定,该设计使得纵向移动板上的滑槽可以沿着凸块滑动,起到了纵向移动板固定后的稳定性;
横向挡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则便于充电线穿过,而手机下侧的充电口与充电线相连接,通孔的设计可以使得手机在充电的时候不妨碍放置在旋转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中纵向挡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充电口;3、横向挡框;4、旋转板;5、金属插条;6、纵向挡板;7、纵向移动板;8、滑槽;9、限位装置;91、移动杆;92、移动筒;93、卡板;94、复位弹簧;9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阅图1-4,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立方体结构,外壳体1的上端位置开设有充电口2,外壳体1的下侧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金属插条5,外壳体1前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4,旋转板4上连接固定有横向挡框3,外壳体1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两侧壁安装有凸块,凸块与开设在纵向移动板7两侧的滑槽8滑动连接,通过滑槽8与凸块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得纵向移动板7发生移动,滑槽8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孔结构,纵向移动板7的前侧位置连接固定有纵向挡板6,纵向移动板7的后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装置9,限位装置9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位置,通过限位装置9使得纵向移动板7在施加的作用力后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外壳体1内部的后侧位置开设有螺孔,螺孔与开设在移动筒92下侧位置的限位槽95相卡接,移动筒92为圆柱形筒状结构,移动筒92的上侧位置设置有护沿,移动筒92内部的底部位置与复位弹簧94的一端连接固定,复位弹簧94的另一端与卡板93的下端面连接固定,卡板93为圆盘形结构,卡板93的侧壁与移动筒92的内壁相贴合,卡板93的上端与移动杆91的下侧端面相固定,移动杆91的上侧与纵向移动板7一端连接固定,纵向移动板7上的纵向挡框与手机的侧面相贴合,而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复位弹簧94带动卡板93向内侧移动,进而移动杆91缩回移动筒92的内部,而纵向挡框与外壳体1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实现对放置在旋转板4上侧的手机夹紧。
限位装置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9相互平行进行排列,限位装置9与纵向移动板7后侧端面的两侧位置相固定,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复位弹簧94带动卡板93向内侧移动,进而移动杆91缩回移动筒92的内部,而纵向挡框与外壳体1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实现对放置在旋转板4上侧的手机夹紧。
旋转板4的一侧端面上粘贴有防护垫,防护垫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防护垫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纵向挡块的后侧端面与放置在旋转板4上侧的手机相贴合,位于旋转板4上侧的防护垫与手机的下侧位置相贴合,而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则提高了手机下侧与旋转板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手机在旋转板4的下侧并不会发生滑动,大大的提高了手机放置后的稳定性。
横向挡框3的上侧端面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形结构,横向挡框3与手机下端的边缘位置相卡接,通过该设计实现对手机位置的固定。
横向挡框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经由充电线穿过,通孔为矩形槽孔结构且通孔的两侧经过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通孔的设计可以使得手机在充电的时候不妨碍放置在旋转板4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外壳体1下侧的金属插条5插在插座上,然后将充电线与充电口2相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旋转板4旋转90°,然后将充电线穿过通孔与手机下侧的充电口2相卡接,然后向外侧拉动纵向挡板6,此时,复位弹簧94被拉伸,移动杆91向远离移动筒92的一侧移动,纵向移动板7上的滑槽8与外壳体1上的凸块发生相对滑动,然后取消施加在纵向挡板6上的作用力,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复位弹簧94带动卡板93向内侧移动,进而移动杆91缩回移动筒92的内部,而纵向挡框与外壳体1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实现对放置在旋转板4上侧的手机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板所述外壳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位置开设有充电口(2),所述外壳体(1)的下侧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金属插条(5),所述外壳体(1)前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上连接固定有横向挡框(3),所述外壳体(1)前侧端面的左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壁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开设在纵向移动板(7)两侧的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滑槽(8)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孔结构,所述纵向移动板(7)的前侧位置连接固定有纵向挡板(6),所述纵向移动板(7)的后侧位置连接固定有限位装置(9),所述限位装置(9)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后侧位置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开设在移动筒(92)下侧位置的限位槽(95)相卡接,所述移动筒(92)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移动筒(92)的上侧位置设置有护沿,所述移动筒(92)内部的底部位置与复位弹簧(94)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复位弹簧(94)的另一端与卡板(93)的下端面连接固定,所述卡板(93)为圆盘形结构,所述卡板(93)的侧壁与移动筒(9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卡板(93)的上端与移动杆(91)的下侧端面相固定,所述移动杆(91)的上侧与纵向移动板(7)一端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9)相互平行进行排列,所述限位装置(9)与纵向移动板(7)后侧端面的两侧位置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4)的一侧端面上粘贴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所述防护垫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所述纵向挡块的后侧端面与放置在旋转板(4)上侧的手机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框(3)的上侧端面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形结构,所述横向挡框(3)与手机下端的边缘位置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框(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经由充电线穿过,所述通孔为矩形槽孔结构且通孔的两侧经过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
CN201921848716.1U 2019-10-30 2019-10-30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3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8716.1U CN2106934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8716.1U CN2106934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3494U true CN210693494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871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34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3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3494U (zh) 远离人体的手机归位充电器
CN206697718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多接口适配器
CN201601327U (zh) 防止插头脱落移动的插座
CN210984799U (zh) 一种锂电池的防护机构
CN211789132U (zh) 电池托盘
CN210437840U (zh) 一种方便取出垃圾的垃圾桶
CN209821173U (zh) 一种食品安全卫生检测装置
CN209250297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电源
CN203056221U (zh) 一种便于充电产品放置的墙壁插座
CN111417049B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110477555B (zh) 一种行李箱
CN211392157U (zh) 一种用于永磁铁氧体块的存储装置
CN210901741U (zh) 一种书籍收纳装置
CN211319274U (zh) 一种基于软件开发用的便携式存储装置
CN210588973U (zh) 一种锂电池组装用夹具
CN204467741U (zh) 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
CN21764288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无线充电器
CN218514114U (zh) 一种设有接口保护结构的充电宝
CN207021714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14452645U (zh) 一种相框式电脑瓦楞纸包装盒
CN220298551U (zh) 一种便携式露天矿爆破用装药装置
CN213817308U (zh) 一种具有多端口充电移动电源
CN218770393U (zh) 一种充电器插头固定装置
CN211909546U (zh) 一种具有充电保护功能的充电宝
CN216625385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无线输电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