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0807U -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0807U
CN210690807U CN201920395289.XU CN201920395289U CN210690807U CN 210690807 U CN210690807 U CN 210690807U CN 201920395289 U CN201920395289 U CN 201920395289U CN 210690807 U CN210690807 U CN 210690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ho
array
receiving
microlen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5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t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t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t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t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5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0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0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0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该系统包括滤波镜组,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接收镜组用于接收滤波后的回波光信号;微透镜阵列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阵列包括M×N个探测器,探测器和微透镜一一对应,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该系统中微透镜镜阵列中的各微透镜与探测器阵列中的各探测器一一对应,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器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会聚后的回波光信号直接射向探测器,避免了探测阵列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入射到探测器的间隙处,提高了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进而提高了探测阵列的接收能力。

Description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固态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固态激光雷达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固态激光雷达的同轴方案中,现有的探测阵列接收口径不足,需要采用灵敏度较高的探测阵列。
现有技术中,探测阵列的阵列式结构,封装时存在间隙,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仅能达到40%-60%左右,探测阵列接收的回波光信号有较大一部分入射到了探测器的间隙处,造成回波光信号的能量浪费。
因此,传统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存在接收能力不足、回波光信号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存在接收能力不足、回波光信号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包括:
滤波镜组,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出射光信号被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产生的激光信号;
接收镜组,用于接收滤波后的所述回波光信号;
微透镜阵列,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所述微透镜对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
探测阵列,包括M×N个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微透镜一一对应,所述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微透镜会聚的所述回波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整形镜组,所述整形镜组位于所述接收镜组和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所述整形镜组用于对所述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形镜组中至少包括一个球面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形镜组包括球面镜和球柱镜;所述球柱镜位于所述球面镜的出光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柱镜用于调整所述回波光信号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使得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整形后的回波光信号的光斑面积与所述探测阵列的接收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的光轴与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的光轴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的焦距根据所述探测阵列的空间周期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阵列与所述探测阵列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探测阵列的空间周期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阵列置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包括滤波镜组、接收镜组、微透镜阵列和探测阵列;滤波镜组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接收镜组用于接收滤波后的回波光信号;微透镜阵列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阵列包括M×N个探测器,探测器和微透镜一一对应,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该激光雷达接收系统中,微透镜镜阵列中的各微透镜与探测器阵列中的各探测器一一对应,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器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会聚后的回波光信号直接射向探测器,这样避免了探测阵列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入射到探测器的间隙处,提高了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提高回波光信号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探测阵列的接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整形镜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阵列与探测阵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10; 滤波镜组100;
接收镜组200; 微透镜阵列300;
探测阵列400; 整形镜组500;
球面镜501; 球柱镜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传统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由于使用的高灵敏度的探测阵列都是阵列式结构,封装时存在间隙,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仅能达到40%-60%左右,探测阵列接收的回波光信号有较大一部分入射到了探测阵列的探测器间隙处,回波光信号的能量浪费,存在接收能力不足、回波光信号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激光雷达接收系统10包括:滤波镜组100,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回波光信号为出射光信号被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产生的激光信号;接收镜组200,用于接收滤波后的回波光信号;微透镜阵列300,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阵列400,包括M×N个探测器,探测器和微透镜一一对应,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
具体的,滤波镜组100,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其中,回波光信号为出射光信号被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产生的激光信号。可选的,滤波镜组100可以由两个或多个滤光片组成。接收镜组200,用于接收滤波后的回波光信号,并将回波光信号传递给微透镜阵列300。上述微透镜阵列300,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并将会聚后的回波光信号传递给探测阵列400。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可选的,M与N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微透镜阵列可以为矩形阵列、圆形阵列或异形形状阵列。可选的,微透镜阵列300中微透镜的数量与探测阵列400中探测器的数量相同。
上述探测阵列400,包括M×N个探测器,探测器和微透镜一一对应,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可选的,探测阵列400置于微透镜阵列300的焦平面上。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可选的,M与N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探测阵列400可以为二极管阵列、硅光电倍增管阵列中的任意一个,二极管可以是磷化铟光电二极管,也可以是雪崩击穿光电二极管。可选的,二极管阵列、硅光电倍增管阵列可以是规则阵列,例如,二极管阵列或硅光电倍增管阵列中,相邻二极管或硅光电倍增管的间距可以取为固定值0.2mm或者0.5mm等。可选的,二极管阵列、硅光电倍增管阵列可以是圆形阵列也可以是异形阵列。
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镜阵列中的各微透镜与探测器一一对应,各微透镜对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探测器接收对应的各微透镜会聚的回波光信号,这样避免了接收镜组接收到的回波光信号入射到探测阵列的探测器间隙处,提高了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提高回波光信号的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失,进而提高了探测阵列的接收能力。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整形镜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系统10还包括整形镜组500,整形镜组500位于接收镜组200和微透镜阵列300之间,整形镜组500用于对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
具体的,由于经过接收镜组200的回波光信号为会聚光,而微透镜阵列300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角度敏感,直接接收回波光信号会导致不同位置的探测器接收到的对应的回波光信号入射角度不同;另外,回波光信号在快轴方向和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对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射向微透镜阵列300的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或者近似为平行光。具体的,上述激光雷达系统10还包括整形镜组500,整形镜组500位于接收镜组200和微透镜阵列300之间,整形镜组500用于对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可选的,回波光信号的发散角的方向在快轴方向和慢轴方向一致时,整形镜组500中至少包括一个球面镜。可选的,在回波光信号的发散角的方向在快轴方向和慢轴方向不一致时,如图3所示,整形镜组500可以包括球面镜401和球柱镜402,球柱镜402位于球面镜401的出光侧。可选的,球柱镜402用于调整回波光信号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使得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可选的,整形后的回波光信号的光斑面积与探测阵列400的接收面积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整形镜组能够对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使得回波光信号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到微透镜阵列上,进而使得微透镜阵列对回波光信号的会聚效果相同,经过微透镜阵列的微透镜分别会聚的回波光信号能够以相同的角度射向对应的探测器,接收效果好。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阵列与探测阵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微透镜的光轴与探测器的光轴对齐。
具体的,如图4所示,微透镜阵列300中各微透镜的光轴与探测阵列400中对应的各探测器的光轴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300中各微透镜的光轴与探测器的光轴对齐,能够使回波光信号准确入射到探测阵列的各个探测器上,避免了回波光信号入射到探测阵列的间隙处,提高了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提高回波光信号的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失,进而提高了探测阵列的接收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微透镜的焦距根据探测阵列400的空间周期确定。
具体的,微透镜阵列300中微透镜的焦距根据探测阵列400的空间周期确定。可选的,微透镜阵列300与探测阵列400之间的距离与探测阵列400的空间周期有关。可选的,探测阵列400置于微透镜阵列300的焦平面上。其中,微透镜的焦距也称为透镜焦长,是指从透镜中心到整形后的回波光信号会聚的焦点的距离;探测阵列400在空间上有规律的排列,探测阵列400的空间周期对应为探测阵列400中探测器的排列疏密程度,探测阵列400与微透镜阵列300一一对应,即微透镜阵列300中微透镜的排列方式与探测器一致。回波光信号经过微透镜阵列300的微透镜分别会聚后,每一束回波光信号分别会聚到对应的探测器上,使回波光信号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探测器接收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探测阵列的空间周期确定的微透镜的焦距、微透镜阵列与探测器阵列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回波光信号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探测器接收,提高探测器对会聚后的回波光信号的利用率,进而可以提高探测阵列的填充因子,提高探测阵列的接收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滤波镜组,用于滤除回波光信号中的杂散光和环境光;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出射光信号被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产生的激光信号;
接收镜组,用于接收滤波后的所述回波光信号;
微透镜阵列,包括M×N个微透镜,每个所述微透镜对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光信号分别进行会聚;
探测阵列,包括M×N个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微透镜一一对应,所述探测器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微透镜会聚的所述回波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整形镜组,所述整形镜组位于所述接收镜组和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所述整形镜组用于对所述回波光信号进行整形,使得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镜组中至少包括一个球面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镜组包括球面镜和球柱镜;所述球柱镜位于所述球面镜的出光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柱镜用于调整所述回波光信号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使得所述回波光信号为平行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整形后的回波光信号的光斑面积与所述探测阵列的接收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光轴与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的光轴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焦距根据所述探测阵列的空间周期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与所述探测阵列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探测阵列的空间周期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阵列置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
CN201920395289.XU 2019-03-27 2019-03-27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Active CN210690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289.XU CN210690807U (zh) 2019-03-27 2019-03-27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289.XU CN210690807U (zh) 2019-03-27 2019-03-27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0807U true CN21069080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5289.XU Active CN210690807U (zh) 2019-03-27 2019-03-27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08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78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和方法
WO2022126429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和可移动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78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和方法
WO2022126429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和可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9274B2 (ja) 輝度を増強した光学撮像送信器
KR102309478B1 (ko) 필드 내에서 거리 정보를 수집하기 위한 광학 시스템
JP6821024B2 (ja) アパーチャを用いる光検出用の導波路拡散器のアレイ
CN211014630U (zh) 激光雷达设备及机动车系统
CN107346062B (zh) 一种二极管激光器光束准直的方法
CN107422336B (zh) 一种大视场大景深的变分辨率非扫描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
CN210690807U (zh)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CN111398935B (zh)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WO2021179158A1 (zh) 激光接收装置、激光接收方法和激光雷达
US20230139155A1 (en) Optic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ystem
CN107271986A (zh) 一种用于mems微镜激光雷达的凝视成像接收光学系统
CN112462387A (zh) 一种仿生复眼式激光雷达系统及方法
CN111413687A (zh) 激光雷达光学系统与激光雷达
CN109975787A (zh)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和方法
CN110471071B (zh) 一种多线状光型全固态激光雷达
CN210690806U (zh) 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CN103604498A (zh) 一种宽光谱Offner成像光谱仪分光系统
CN210572752U (zh) Tof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
CN112558038A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扫描方法
CN113419247A (zh) 激光探测系统
CN219831382U (zh) 激光扫描系统感光接收单元
CN218240398U (zh) 一种dtof接收装置、测距系统和机器人
CN212694031U (zh) 激光雷达系统
CN212379567U (zh) 激光雷达光学系统与激光雷达
CN107912080B (zh) 用于太阳能组件的聚光系统和太阳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