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0697U -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0697U
CN210690697U CN201920995498.8U CN201920995498U CN210690697U CN 210690697 U CN210690697 U CN 210690697U CN 201920995498 U CN201920995498 U CN 201920995498U CN 210690697 U CN210690697 U CN 210690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or
buzzer
circui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54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雷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unleader Electronic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unleader Electronic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unleader Electronic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unleader Electronic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54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0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0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0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通过设置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且没有佩戴静电手环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当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时,三极管Q6也被导通,此时蜂鸣器产生报警,提示用户需要佩戴静电手环,本申请利用三极管Q6,对蜂鸣器BEEP1进行开启和关闭,相比于传统的内置芯片驱动方式,本申请的驱动方式更为简单,电路结构也相对简单,电路制造成本也低;此外,电阻R8的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防止蜂鸣报警电路处于过流状态时,三极管Q6被击穿,进而导致蜂鸣器BEEP1无法正常工作,安全系较高。

Description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某些制造电子器件的加工生产线,对于静电检测及静电消除是否到位是非常严格的。由于某些电子器件在制作过程中,倘若生产工人本身携带静电,可能就会对电子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电子器件无法通过后期的质量检测,因此,在一些电子器件的生产线中,对生产工人的静电检测必须严格把控。现有的静电检测,为了实时监控生产工人是否携带静电,生产工人会在手上佩戴一个静电手环,静电手环用来检测生产工人是否携带静电,当生产工人携带静电时,静电手环就会输出信号至报警电路中,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提醒生产工人必须尽快消除自身的静电。
对于现有的报警电路,多数采用的是蜂鸣器进行报警,但现有的蜂鸣器报警电路,多数是利用芯片对蜂鸣器进行驱动,内置芯片驱动的方式虽然能够很好的对蜂鸣器进行驱动,但内置芯片的驱动方式会导致蜂鸣器报警电路制造成本的大大增加,间接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再者,现有的报警电路,并没有设置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对报警电路进行保护,当报警电路处于过流或者过压状态时,过流或者过压状态就有可能极限条件下损坏蜂鸣器或者相关电子元器件,导致报警电路的安全性并不高,同时大大缩减了报警电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内置芯片即可驱动蜂鸣器工作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的,电路制造成本低的,同时具备过流保护功能的,能够防止蜂鸣器在过流条件工作的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蜂鸣报警电路,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用于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的一端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传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 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 的基极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接头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还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 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所述电阻R8的一端作为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BEEP1 的负极连接,所述蜂鸣器BEEP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8的阻值为1K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9的阻值为9.1K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Q6为NPN三极管。
一种报警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灯光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通过设置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且没有佩戴静电手环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当三极管Q1 和三极管Q2被导通时,三极管Q6也被导通,此时蜂鸣器产生报警,提示用户需要佩戴静电手环,本申请利用三极管Q6,对蜂鸣器BEEP1进行开启和关闭,相比于传统的内置芯片驱动方式,本申请的驱动方式更为简单,电路结构也相对简单,电路制造成本也低;此外,电阻R8的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防止蜂鸣报警电路处于过流状态时,三极管Q6被击穿,进而导致蜂鸣器BEEP1无法正常工作,安全系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蜂鸣报警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用于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2,电阻R1 的一端作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传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1 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接头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作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蜂鸣报警电路包括电阻 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电阻R8的一端作为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蜂鸣器BEEP1的负极连接,蜂鸣器BEEP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如此,需要说明的是,蜂鸣报警电路用于报警,提示生产工人是否能进行正常的作业。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上述蜂鸣报警电路进行理解,以便更好的说明蜂鸣报警电路的设计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报警系统10包括控制单元100、传感单元 200、接头单元300、驱动电路400、灯光报警电路500及蜂鸣报警电路600。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00起到控制的作用,用于输出电平信号驱动驱动电路400、灯光报警电路500和蜂鸣报警电路600工作;传感单元200 起到感应作用;接头单元300起到与静电手环连接的作用;驱动电路400用于驱动灯光报警电路500及蜂鸣报警电路600工作;灯光报警电路500起到灯光报警的作用;蜂鸣报警电路600起到蜂鸣报警的作用。
请再次参阅图1,传感单元200,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即图1所示的STATE 端口)与控制单元1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单元200起到感应作用。例如,传感单元200 可以采用市面上常销售的红外传感器,传感单元200的作用在于感应生产工人是否处于指定的工作位置处,若生产工人处于指定的工作位置处,传感单元200 通过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反之,传感单元200通过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
请再次参阅图1,接头单元300的第一输出端(即图1所示的T1端口)与控制单元1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接头单元300的第二输出端(即图1所示的 C1端口)与控制单元10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接头单元300起到静电手环连接的作用。静电手环为市面上常销售的静电手环,静电手环的工作原理不再详细阐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接头单元300可以采用与静电手环配套使用的接头,当生产工人需要进行生产工作时,先将接头单元300与静电手环连接,静电手环上设置有感应头,当用户有佩戴静电手环但佩戴静电手环的方式不对时,接头单元300 会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单元100中;此外,当生产工人需要进行生产工作时,若生产工人没有将接头单元300与静电手环连接时,接头单元300会输出对应的电平信号。
请再次参阅图1,驱动电路400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 R3和三极管Q2,电阻R1的一端作为驱动电路400的第一输入端与传感单元200 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 的基极作为驱动电路400的第二输出端与接头单元300的第三输出端(即图1 所示的Ctrl端口)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 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作为驱动电路400的输出端。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路400用于驱动灯光报警电路500及蜂鸣报警电路600工作。当驱动电路400启动工作时,例如,当生产工人处于指定工作位置处且没有将接头单元300与静电手环连接时,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接头单元300的第三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此时驱动电路400能够驱动灯光报警电路500及蜂鸣报警电路 600工作,进行报警。
请再次参阅图1,灯光报警电路500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 Q3、电阻R4、电阻R5和发光二极管LED1、三极管Q4、电阻R6、三极管Q5、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2,二极管D1的阳极作为灯光报警电路500的第一输入端与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作为灯光报警电路500 的第二输入端与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即图1所示的RED端口)连接,电阻 R5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4 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作为灯光报警电路500的第三输入端与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作为灯光报警电路500的第四输入端与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 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连接。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生产工人处于指定位置处且没有将接头单元300 与静电手环连接时,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3被导通,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截止,此时,二极管LED1被电亮,提示用户需要佩戴静电手环;当生产工人处于指定工作位置处,佩戴了静电手环但没有正确佩戴时,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3 被导通,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截止,此时,二极管LED1被电亮,提示用户需要正确佩戴静电手环;当生产工人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处且正确佩戴好静电手环时,传感器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低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被导通,此时二极管LED2被点亮,提示用户可正常进行作业。
还需要说明的是,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均起到限流的作用,保护电路。本申请电路结构较为紧凑,无需内置芯片即可点亮二极管LED1 和二极管LED2,电路制造成本较低。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三极管Q3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4为PNP 三极管;三极管Q5为PNP三极管;电阻R4的阻值为4.7KΩ;电阻R5的阻值为200Ω;电阻R6的阻值为2.4KΩ;电阻R7的阻值为2.4KΩ。
请再次参阅图1,蜂鸣报警电路600包括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电阻R8的一端作为蜂鸣报警电路600的第一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蜂鸣报警电路600的第二输入端与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 Q6的集电极与蜂鸣器BEEP1的负极连接,蜂鸣器BEEP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且没有佩戴静电手环时,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接头单元300的第三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当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时,三极管Q6也被导通,此时蜂鸣器产生报警,提示用户需要佩戴静电手环;当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佩戴静电手环但没有正确佩戴时,传感单元20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接头单元300的第三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 Q1导通,三极管Q2截止,但由于接头单元300的第一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00 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接头单元300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0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接头单元300能够让控制单元100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三极管Q6同样也能够被导通,蜂鸣器BEEP1报警,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佩戴静电手环但没有正确佩戴,此时蜂鸣器BEEP1还是要报警,提示用户没有正确佩戴。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电阻R8的阻值为1KΩ;电阻R9的阻值为9.1K Ω;三极管Q6为NPN三极管。
本申请的报警系统10,同时具备灯光报警和蜂鸣报警功能,能够防止其中一个功能无法正常使用时,还能够通过另外一个报警电路进行报警,提示用户,大大增加了报警系统10的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通过设置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生产工人处于工作位置且没有佩戴静电手环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被导通,当三极管Q1 和三极管Q2被导通时,三极管Q6也被导通,此时蜂鸣器产生报警,提示用户需要佩戴静电手环,本申请利用三极管Q6,对蜂鸣器BEEP1进行开启和关闭,相比于传统的内置芯片驱动方式,本申请的驱动方式更为简单,电路结构也相对简单,电路制造成本也低;此外,电阻R8的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防止蜂鸣报警电路处于过流状态时,三极管Q6被击穿,进而导致蜂鸣器BEEP1无法正常工作,安全系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蜂鸣报警电路,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用于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的一端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传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接头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还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8、二极管D3、电阻R9、三极管Q6和蜂鸣器BEEP1,所述电阻R8的一端作为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蜂鸣报警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BEEP1的负极连接,所述蜂鸣器BEEP1的正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8的阻值为1K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9的阻值为9.1K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6为NPN三极管。
5.一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蜂鸣报警电路。
CN201920995498.8U 2019-06-28 2019-06-28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Active CN210690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5498.8U CN21069069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5498.8U CN21069069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0697U true CN21069069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5498.8U Active CN21069069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0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2696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光电型烟感
CN102081834A (zh) 视力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10690697U (zh) 蜂鸣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CN202033864U (zh) 一种带有语音提醒的烟雾报警器
CN207114737U (zh) 一种led灯具老化监测控制系统
CN204791387U (zh) 智能烟雾探测器
US9726324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for machine tool control center
CN215341305U (zh) 灯光报警电路及报警系统
CN209895467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火灾监控系统
CN102176301A (zh) 一种系统智能监控的led控制装置及led控制系统
US6982641B1 (en) Simplified circuit for intrusion detectors
CN207410013U (zh) 电动牙刷
CN207068186U (zh) 智能防盗系统
CN214626956U (zh) 传感器接口装置及传感器
JP4702871B2 (ja) 火災報知設備
CN206409418U (zh)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
CN104333692A (zh) 摄像头监测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10579322U (zh) 一种独立式蜂鸣器报警装置
CN107045760A (zh) 智能防盗系统
CN204440536U (zh) 一种振动探测器控制装置
CN206726411U (zh) 一种智能报警系统
CN212322394U (zh) 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
CN209167849U (zh) 一种用于单片机的多级通信电路
CN214314522U (zh) 一种供电保护线路
CN220894393U (zh) 一种应用于便携式检测工装的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