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7878U -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7878U
CN210687878U CN201921098946.0U CN201921098946U CN210687878U CN 210687878 U CN210687878 U CN 210687878U CN 201921098946 U CN201921098946 U CN 201921098946U CN 210687878 U CN210687878 U CN 210687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charging
light
indicating devic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8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建伟
朱方跃
尹豪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8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7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7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7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壳体、导光柱和密封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光腔,所述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导光腔内,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朝向光源设置,所述第二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一侧起指示作用,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柱上,并在所述导光柱和所述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通过导光腔内的导光柱的第一部在光源发光处接收光线,传导至位于壳体一侧的导光柱的第二部起指示作用,从而可直观的进行观察,并通过设置在第二部上的密封件对壳体起到密封的作用,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可适用于各种环境。

Description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用电设备中通常会采用指示装置来表明设备的使用情况,一般设备如普通家用电器,通常可直接通过指示灯的方式实现。然而,在某些领域,如汽车领域或者其它工业领域,由于结构局限或者安全原因等其它设计需要,往往不便于直接采用指示灯的情况。因此,如体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指示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更好的实现指示功能,提供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示装置,包括壳体、导光柱和密封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光腔,所述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导光腔内,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朝向光源设置,所述第二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一侧起指示作用,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柱上,并在所述导光柱和所述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导光腔的腔壁干涉对所述导光柱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悬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远离所述导光柱延伸,所述第二臂与相邻的部分所述导光柱在相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臂的数量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悬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第一部在相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倒扣结构,所述导光腔的腔壁上设置台阶,所述倒扣结构卡扣在所述台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还设置有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上,所述壳体配合所述止位结构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凹槽结构均用于与密封件配合进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为曲线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第二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光腔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导光腔的内径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至所述第二开口端逐渐减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充电座,包括充电单元和上述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指示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发光源,所述发光源用于发出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源为LED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源为LED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源设置在所述充电单元的PCB 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与所述发光源非接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座为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导光柱的所述第二部延伸至所述控制面板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线缆和上述充电座,所述线缆连接所述充电座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通过导光腔内的导光柱的第一部在光源发光处接收光线,传导至位于壳体一侧的导光柱的第二部起指示作用,从而可直观的进行观察,并通过设置在第二部上的密封件对壳体起到密封的作用,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由于指示装置的电器件远离用户所在的壳体一侧的指示侧,从而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本产品组装方便,结构稳定,可适用于各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充电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指示装置以及充电座在图2的剖面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导光柱以及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座100,所述充电座100包括充电单元110和指示装置120,所述指示装置120指示所述充电单元110的充电状态,从而可将充电单元110安装在远离指示装置120一侧的地方,可提高用电安全,同时,为充电座100的整体设计带来便利,通常充电单元110所占体积较大则不容易调整,而指示装置120只需要占据较少位置并方便调整具体的形状设计来配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中,图4所示剖面结构示意图为图3中B-B处指示装置所在位置形成的剖面,图1所示主要为一壳体20 的结构,其上设置有PCB板111,为了便于图示,PCB板111未在图2-4中图示出;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0内还可以具有其它多种结构或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做了省略处理,并未对壳体及其它结构作限定,同时在图5中对壳体20的周遭结构省略其边界,壳体2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产品及其需要进行设计,对于本申请的目的不受影响。
继续参考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指示装置120,包括导光柱 10、壳体20(housing)和密封件30(sealing),所述壳体20内设置有导光腔21,所述导光柱10设置在所述导光腔21内,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11和第二部 12,所述第一部11朝向光源设置,通常导光柱10是正对着光源设置的,壳体 20可以是用于承载或容纳用电设备的外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仅描述了导光柱 10所处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中所示壳体20及其附带结构作了省略处理,并不影响相应的功能,所述第二部12延伸至所述壳体20的一侧起指示作用,也就是延伸至壳体20的使用侧或者观察侧,所述密封件30设置在所述导光柱 10上,并在所述导光柱10和所述壳体20之间起密封作用,由于导光柱10需要在壳体20中穿行,通过密封件30可使壳体满足更高的防尘防水要求。
导光柱10就是将光以最小的损耗从一个光源传输到距离该光源一定距离的另一个点的装置。光线是依靠全内反射在导光柱内部传输的。导光柱10通常是采用光学材料制成,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醉酯、环氧树脂和玻璃。导光柱10 可以用来将PCB板111上LED的光传输到产品面板上来显示相关的状态,也可以聚焦和指引光线用来做LCD显示屏的背光。可尽量选择透光率高的材料,如 ABS、AS、PC。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0的两端各部分分别取为第一部和第二部。
继续参考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10上设置有悬臂40,所述悬臂40与所述导光腔21的腔壁干涉对所述导光柱10进行固定,干涉也就是相互作用/配合的意思,悬臂40延展到壳体20上,悬臂40通过臂展从而可将导光柱10在导光腔21的腔壁上固定住,从而防止晃动等造成的位置变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能,同时也为导光柱20的安装带来便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导光柱20通常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轻松的放入壳体20内,通过悬臂40从较好的进行固定。
在结构上,所述悬臂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41和第二臂42,所述第一臂41远离所述导光柱10延伸,所述第二臂42与相邻的部分所述导光柱10在相同的方向延伸,也就是将悬臂40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从导光柱10向外延伸开的第一臂41,另一部分则位与壳体20接触的第二臂42,第二臂42形成与导光柱10在相同的方向延伸,通过可采用第二臂42与导光柱10相平行,从而使第二臂42抵在壳体20上进行支撑。
较佳的,所述第一臂41和数量为多个,可从导光柱10上延伸出多个第一臂41一起对第二臂42进行支撑,提高支撑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臂41 同时在两处从第一部11上延伸出来连接到第二臂42上。
还可以,所述悬臂4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11上;所述第二臂42与所述第一部11在相同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40的自由端设置有倒扣结构43,所述导光腔21的腔壁上设置有台阶22,所述倒扣结构43卡扣在所述台阶22上,倒扣结构43也可以理解为倒钩、卡扣或者卡钩等形状或结构,通过倒扣结构43卡扣在台阶22 上防止导光柱10朝另一端的方向移动,可防止对产品密封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作为确定导光柱是否安装到位。
较佳的,所述导光柱10还设置有止位结构50,所述止位结构50设置在所述第二部12上,所述壳体20配合所述止位结构50进行限位,防止导光柱10 的第二部12朝另一方向移动,止位结构可以为一突起,可对应卡在壳体上,从而可防止对产品密封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作为确定导光柱是否安装到位。在本实施全中导光柱在两端分别通过止位结构一悬臂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12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凹槽结构均用于与密封件30配合进行密封,通过设置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形状上,所述导光柱10为曲线形,也就是说导光柱10并非是笔直的,曲线形指导光柱10的中心线为曲线,为与其它部件的配合留下足够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适用于壳体20内的安装空间,并给生产安装带来方便,壳体20的形状和构造可根据产品需要确定。
在密封上,所述密封件30为密封圈,密封圈环绕在导光柱10了,即不影响导光柱发出指示光,同时防止外部的水或尘埃进入到壳体内部,采用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可以达到IPX7的标准,密封件通过可以安装在导光柱的末端附近,将壳体上由于导光柱起指示作用所形成的开孔给密封住。所述密封件30设置在所述导光柱10的所述第二部12上。
为了加强导光作用,所述导光腔21具有第一开口端23和第二开口端24,所述导光腔21的内径从所述第一开口端23至所述第二开口端24逐渐减小设置,即第一部11位于第一开口端23,第二部12位于第二开口端24,从而减少光的逸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110包括发光源60,所述发光源60用于发出光线,导光柱10的第一部可以发光源处接收到光照,并从第二部中发射出来起到指示的作用。
对于光源的选择,所述发光源60为LED灯,LED灯的工作电压较低,工作电流很小,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
较佳的,所述发光源60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线,可通过不同颜色的光线表示不同的状态,可采用红、绿、蓝等颜色的LED灯,红色可表示正在进行中,绿色可表示已执行完毕,蓝色可表示为待机状态等,可将能发出不同颜色的LED 灯朝向导光柱,从而得到发出的颜色的指示信号。
为了进一步整合,所述发光源60设置在所述充电单元110的PCB板111上,将导光柱10的取光点可整合设计在PCB板111上,从而带来设计与维护的便利,如将发光源单独设置,其管理和控制都会带来不便,而将其与其它部分结合在一起,如设置在充电单元110的PCB板111上,可由充电单元110直接管理和控制,进一点提高指示装置120的指示功能。所述导光柱10与所述发光源60 非接触设置,使导光柱10更好的接收发光源60发出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装置120的数量为多个,从而可同时提供多个指示状态,如图3以及图5中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中采用了两个指示装置120,在图5中两个指示装置120在不同的角度上对称设置,由于指示装置120的设置便利,方便将指示装置设计安装到所需位置,导光柱通过其结构设计可延伸任意区域。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座为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导光柱10的所述第二部12延伸至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从而在控制面板上实现指示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线缆和上述充电座,所述线缆连接至所述充电座进行充放电,线缆可用于电力的传输,在充电装置上具有各种状态指示的功能,例如可将其设置在整车的充电面板上,从而直观确认充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通过导光柱的第一部在光源发光处接收光线,传导至位于壳体一侧的导光柱的第二部起指示作用,从而可直观的进行观察,并通过设置在第二部上的密封件对壳体起到密封的作用,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由于指示装置的电器件远离用户所在的壳体一侧的指示侧,从而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本产品组装方便,结构稳定,可适用于各种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光腔;
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导光腔内,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朝向光源设置;所述第二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一侧起指示作用;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柱上,并在所述导光柱和所述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上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导光腔的腔壁干涉对所述导光柱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远离所述导光柱延伸,所述第二臂与相邻的部分所述导光柱在相同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的数量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第一部在相同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倒扣结构,所述导光腔的腔壁上设置台阶,所述倒扣结构卡扣在所述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还设置有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上,所述壳体配合所述止位结构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凹槽结构均用于与密封件配合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为曲线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第二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腔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导光腔的内径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至所述第二开口端逐渐减小设置。
13.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单元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指示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发光源,所述发光源用于发出光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为LED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设置在所述充电单元的PCB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与所述发光源非接触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为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导光柱的所述第二部延伸至所述控制面板设置。
20.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线缆和如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充电座,所述线缆连接所述充电座进行充放电。
CN201921098946.0U 2019-07-12 2019-07-12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Active CN210687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8946.0U CN210687878U (zh) 2019-07-12 2019-07-12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8946.0U CN210687878U (zh) 2019-07-12 2019-07-12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7878U true CN21068787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8946.0U Active CN210687878U (zh) 2019-07-12 2019-07-12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78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529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导光装置的充电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529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导光装置的充电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3054B2 (ja) 非常用照明器具
JP5156521B2 (ja) センサ脱着式照明器具
CN210687878U (zh) 指示装置、充电座以及充电装置
KR20150118011A (ko) 엘이디조명장치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센서모듈
KR101337424B1 (ko) 엘이디 조명등 시스템
CN102798018A (zh) 遥控led灯
CN206130634U (zh) 一种多功能小型充电led投光灯
CN210637855U (zh) 接口设置于灯罩的智能灯具
CN111156437A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电灯
CN209899256U (zh) 发光指示装置、电池包及吸尘器
CN202915079U (zh) 遥控led灯
CN217719734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4425852U (zh) 一种课桌灯
CN220958340U (zh) 一种驱动可更换的照明灯具
CN213983131U (zh) Led路灯
CN212889909U (zh) 显示装置及车辆
CN210601453U (zh) 安装结构、充电舱指示灯及新能源汽车
CN220701011U (zh) 氛围拾音灯、中控屏总成及车辆
CN219831410U (zh) 用于电线检测的接近传感器
CN218123886U (zh) 一种带灯光指示的连接器和车载usb集线器
CN113741301B (zh) 一种遥控器
CN113898896B (zh) 一种汽车用充电指示及照明的装置
CN211450838U (zh) 感应灯
CN220601313U (zh) 一种警示灯
CN220403668U (zh) 一种可多角度发光的镜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