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1714U - 一种储液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1714U
CN210681714U CN201921102790.9U CN201921102790U CN210681714U CN 210681714 U CN210681714 U CN 210681714U CN 201921102790 U CN201921102790 U CN 201921102790U CN 210681714 U CN210681714 U CN 21068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body
cap
inner bottle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27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警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ufu Beau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ufu Beau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ufu Beau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ufu Beau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27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1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瓶,包括外瓶体和内瓶体,所述外瓶体采用硬质材料制备,所述外瓶体的一端敞口;所述内瓶体采用软质材料制备,所述内瓶体内装有液体,所述内瓶体位于所述外瓶体内,且所述外瓶体与内瓶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瓶体具有内瓶口,所述内瓶口处设置按压装置;所述外瓶体的敞口端设置外瓶盖,所述外瓶盖的一端环绕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另一端与所述内瓶体的敞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液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内的液体与外部空气接触,避免所述内瓶体内的液体滋生细菌或被氧化,液体补充便捷、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液体,如果汁、奶水等饮用品,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等清洁用日化品,以及具有保湿、美白、抗老化等功能的护肤品等。
目前,液态物质常采用储液瓶进行盛放和保存,现有储液瓶一旦开封使用,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将会连通,外部空气将能够进入储液瓶内。储液瓶内的液体与外部空气接触后,易滋生细菌或被氧化,失去原有的功效,为此,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液体中不得不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防止滋生细菌或被氧化、延长储液瓶内液体的保质期。但毫无疑问地,大量食用或长期接触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将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储液瓶,以解决现有储液瓶在开封后,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将会连通,外部空气将能够进入储液瓶内,滋生细菌或氧化瓶内液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液瓶,包括外瓶体和内瓶体,所述外瓶体采用硬质材料制备,所述外瓶体的一端敞口;所述内瓶体采用软质材料制备,所述内瓶体内装有液体,所述内瓶体位于所述外瓶体内,且所述外瓶体与内瓶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瓶体具有内瓶口,所述内瓶口处设置按压装置;所述外瓶体的敞口端设置外瓶盖,所述外瓶盖的一端环绕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另一端与所述内瓶体的敞口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瓶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盖体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具有缩口端和扩口端,所述第一盖体的缩口端具有外瓶口,所述外瓶口为设置在所述缩口端的通孔,所述缩口端环绕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所述扩口端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外瓶体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瓶体的内瓶口上设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为设置在所述内瓶口外围的柱状凸起;所述外瓶口的内侧设置卡固凸起,所述卡固凸起为柱状凸起,所述储液瓶装配完成后,所述卡接柱卡固在两相邻卡固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柱呈180°相对设置在所述内瓶体的内瓶口外围,所述卡固凸起呈90°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外瓶口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吸液管、按压部和出液嘴,所述吸液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出液嘴相连通,另一端从所述内瓶口伸入所述内瓶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上设有内瓶盖,所述内瓶盖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吸液管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内瓶盖卡固在所述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瓶盖的内侧设置密封缓冲垫,所述密封缓冲垫位于所述内瓶盖的底壁与所述内瓶口之间,所述内瓶盖与所述内瓶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瓶体采用透明材料制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液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内的液体与外部空气接触,避免所述内瓶体内的液体滋生细菌或被氧化的优点,同时,所述储液瓶还具有液体补充便捷、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按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按压装置与内瓶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按压装置与内瓶体的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外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外瓶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按压装置、内瓶体与外瓶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外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储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按压装置,11-按压部,12-吸液管,13-出液嘴,14-内瓶盖,15-连接柱,2-内瓶体,21-卡接柱,3-外瓶体,4-外瓶盖,41-第一盖体,42-第二盖体,43-外瓶口,44-卡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9所示,一种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包括外瓶体3和内瓶体2,所述外瓶体3采用硬质材料制备,所述外瓶体3的一端敞口;所述内瓶体2采用软质材料制备,所述内瓶体2内装有需保存的液体,所述内瓶体2位于所述外瓶体3内,所述内瓶体2具有内瓶口,所述内瓶口处设置按压装置1;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设置外瓶盖4,所述外瓶盖4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另一端与所述内瓶体2的敞口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装置1包括吸液管12、按压部11和出液嘴13,所述吸液管12的一端通过所述按压部11与所述出液嘴13相连通,另一端从所述内瓶口伸入所述内瓶体2内,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11,可以将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吸入所述吸液管12内,并通过所述出液嘴13排出瓶外,而外部空气无法通过所述按压装置1进入所述内瓶体2内。
所述按压装置1为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和吸液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12上设有内瓶盖14,所述内瓶盖14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吸液管12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12位于所述内瓶盖14与所述内瓶口之间的部分呈环形台阶状,所述吸液管12的横截面积自靠近所述内瓶盖14的一侧至远离所述内瓶盖14的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内瓶盖14卡固在所述台阶上。通过将所述吸液管12设置为台阶状,可以直接将所述内瓶盖14卡固在所述台阶上,使得所述内瓶盖14不需要单独的装配零件,减少了所述储液瓶的部件数量,提高了装配速率,简化了储液瓶的结构。
更加优选的,所述内瓶盖14的内侧设置密封缓冲垫,所述密封缓冲垫位于所述内瓶盖14的底壁与所述内瓶口之间,以对所述内瓶盖14与内瓶口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缓冲垫为环形垫片,所述吸液管12穿过所述密封缓冲垫,所述密封缓冲垫贴合所述内瓶盖14的底壁设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缓冲垫通过所述台阶卡固在所述内瓶盖14的底壁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呈环形收缩状,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和所述内瓶盖14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瓶口的外围设置外螺纹,所述内瓶盖14的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与所述内瓶盖14螺纹连接。
此外,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和所述内瓶盖14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瓶盖14与所述按压部11之间设置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呈圆柱形,所述连接柱15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吸液管12穿过所述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12内设有弹性件,如弹簧等,所述吸液管12包括第一吸液管和第二吸液管,所述第一吸液管位于所述按压部11与内瓶盖14之间,所述第二吸液管位于所述内瓶盖14远离所述按压部11的一侧,所述第一吸液管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吸液管连接,所述第一吸液管部分插入所述第二吸液管内,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11,所述第一吸液管插入所述第二吸液管内的长度将逐渐增大,所述按压部11与内瓶盖14之间的距离将逐渐减小,使得所述按压部11能够与所述连接柱15接触并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15的外围设置外螺纹,所述按压部11的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连接柱15与所述连接柱15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15和按压部11上分别设置卡固凸起和卡固凹槽,所述卡固凸起和卡固凹槽能够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上还设有卡接柱21,所述卡接柱21为设置在所述内瓶口外围的柱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卡接柱21呈180°相对设置在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外瓶盖4包括第一盖体41和第二盖体42,所述第一盖体41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盖体42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盖体41具有横截面积较小的缩口端和横截面积较大的扩口端,所述第一盖体41的缩口端具有外瓶口43,所述外瓶口43为设置在所述缩口端的通孔,所述缩口端与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相连接,所述扩口端与所述第二盖体42连接,所述第二盖体42与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体4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盖体42与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41和第二盖体42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瓶口43的内侧设置卡固凸起44,所述卡固凸起44为柱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卡固凸起44呈90°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外瓶口43的内侧。
当所述储液瓶装配完成后,所述卡接柱21卡固在两相邻所述卡固凸起44之间,所述卡固凸起44能够对所述卡接柱2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所述卡接柱21只能在两相邻所述卡固凸起44之间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外瓶盖4和所述内瓶体2之间只能够产生≤90°的相对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瓶体3和内瓶体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具有空气,当按压所述按压装置1时,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按压装置1排出瓶外,所述内瓶体2内的压力小于所述间隙处的压力,所述内瓶体2将在所述间隙内空气的作用下收缩。
在所述储液瓶装配时,所述间隙内具有空气。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空气还可以通过所述外瓶盖4与内瓶口的连接处、设置在外瓶体3上的气孔等进入所述外瓶体3和内瓶体2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瓶体3采用透明材料制备,使得用户可以之间观察到内瓶体2内的液量。
所述储液瓶在装配时,首先将所述内瓶体2通过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置入所述外瓶体3内,然后将所述外瓶盖4盖合在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使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从所述外瓶口43中伸出,并旋转所述外瓶盖4,使得所述第二盖体42与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连接在一起,之后,将所述按压装置1远离所述按压部11的一端装入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内,并旋转所述内瓶盖14,使得所述内瓶盖14与所述内瓶口连接在一起,最后按压所述按压装置1,使得所述按压部11能够与所述连接柱15相接触,在保持对所述按压部11的按压下,旋转所述按压部11,使得所述按压部11与所述连接柱15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只需旋转所述按压部11,使其与所述连接柱15分离,所述按压部11弹出,即可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11将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排出,随着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逐渐向外排出,所述内瓶体2逐渐收缩。
当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用完后,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取下所述按压装置1、外瓶盖4后,即可取出所述内瓶体2,更换充满液体的内瓶体2或直接向所述内瓶体2内装满液体后,将内瓶体2重新装入外瓶体3内,并完成所述储液瓶的装配,所述储液瓶即可再次使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本申请所述储液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2内的液体与外部空气接触,避免所述内瓶体2内的液体滋生细菌或被氧化的优点,同时,所述储液瓶还具有液体补充便捷、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瓶体(3)和内瓶体(2):
所述外瓶体(3)采用硬质材料制备,所述外瓶体(3)的一端敞口;
所述内瓶体(2)采用软质材料制备,所述内瓶体(2)内装有液体,所述内瓶体(2)位于所述外瓶体(3)内,且所述外瓶体(3)与内瓶体(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瓶体(2)具有内瓶口,所述内瓶口处设置按压装置(1);
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设置外瓶盖(4),所述外瓶盖(4)的一端环绕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另一端与所述内瓶体(2)的敞口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盖(4)包括第一盖体(41)和第二盖体(42),所述第一盖体(41)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盖体(42)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41)具有缩口端和扩口端,所述第一盖体(41)的缩口端具有外瓶口(43),所述外瓶口(43)为设置在所述缩口端的通孔,所述缩口端环绕在所述内瓶口的外围,所述扩口端与所述第二盖体(42)连接,所述第二盖体(42)与所述外瓶体(3)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上设有卡接柱(21),所述卡接柱(21)为设置在所述内瓶口外围的柱状凸起;所述外瓶口(43)的内侧设置卡固凸起(44),所述卡固凸起(44)为柱状凸起,所述储液瓶装配完成后,所述卡接柱(21)卡固在两相邻卡固凸起(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21)呈180°相对设置在所述内瓶体(2)的内瓶口外围,所述卡固凸起(44)呈90°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外瓶口(4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1)包括吸液管(12)、按压部(11)和出液嘴(13),所述吸液管(12)的一端通过所述按压部(11)与所述出液嘴(13)相连通,另一端从所述内瓶口伸入所述内瓶体(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12)上设有内瓶盖(14),所述内瓶盖(14)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吸液管(12)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12)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内瓶盖(14)卡固在所述台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盖(14)的内侧设置密封缓冲垫,所述密封缓冲垫位于所述内瓶盖(14)的底壁与所述内瓶口之间,所述内瓶盖(14)与所述内瓶口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体(3)采用透明材料制备。
CN201921102790.9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储液瓶 Active CN210681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790.9U CN21068171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储液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790.9U CN21068171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储液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1714U true CN210681714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2790.9U Active CN21068171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储液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1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1714U (zh) 一种储液瓶
EP0548078A1 (en) Device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sterile liquids
JPS6335707Y2 (zh)
CN215460210U (zh) 一种防漏液分量瓶
KR20190082467A (ko) 잔량처리가 용이한 디스펜서형 점성유체 용기
CN212830145U (zh) 一种双腔挤出软管容器
CN220088832U (zh) 瓶装组件
CN210018806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JP6019584B2 (ja) チューブ容器
JP4263901B2 (ja) 弁機構
CN219108905U (zh) 一种高气密性化妆品瓶盖
JPH09193950A (ja) 合成樹脂チューブ容器
CN218173315U (zh) 一种塑料软管
CN219116093U (zh) 一种可以辅助清洁肌肤的洁肤用品包装瓶
CN212149703U (zh) 一种组合式化妆品包装瓶
CN213490460U (zh) 一种手持式鼻腔冲洗器
US20240180315A1 (en) Cosmetic Packaging Bottle Restricting Backflow
CN214807846U (zh) 一种创口消毒装置
CN210902759U (zh) 挤牙膏器和置物架
CN204979493U (zh) 一种卫生护理液包装瓶
CN211544201U (zh) 一种组合式瓶体
CN209777187U (zh) 一种便携旅行洗护用分装瓶
CN217049729U (zh) 一种挤压控制单向活塞的膏体容器
CN213058273U (zh) 一种可拆卸式乳液瓶
CN216601972U (zh) 具有软胶涂抹器的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