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4040U -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4040U
CN210674040U CN201921229747.9U CN201921229747U CN210674040U CN 210674040 U CN210674040 U CN 210674040U CN 201921229747 U CN201921229747 U CN 201921229747U CN 210674040 U CN210674040 U CN 210674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pipe
breaking
rescuer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97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建伟
蒋莹
郭建湘
王利辉
蒋尊涛
王胜初
刘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oal Min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oal Min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oal Min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oal Min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97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4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4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4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分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中腔体内设置有药罐;所述下腔体内设置有贮气袋,所述贮气袋与所述药罐相连通;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呼吸组件、初级生氧装置和信息化组件,所述信息化组件用于存储制造信息及监测环境参数;所述呼吸组件包括呼吸软管和口具塞,所述呼吸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生氧药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口具塞相连通,所述初级生氧装置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呼吸软管内。本实用新型的自救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信息化管理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矿山救护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背景技术
隔绝式化学氧呼吸器是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等产生有害气体、缺氧环境下,矿工广泛使用的自救逃生用具。国内化学氧自救器配置的初期生氧启动装置大多采用氯酸盐分解式初期生氧器或压缩氧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其中氯酸盐分解式初期生氧器温度高;压缩氧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易泄露,在安全性及可靠性有欠缺,无法保证使用者初期时间段的供氧需求,需佩戴者有技巧性地进行呼吸才能满足初期氧气需求。另外,隔绝式化学氧呼吸器的整体外形未按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人体佩戴舒适性较差,而且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都需要进行实时管控,目前均无相应的管理及监控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以及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分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中腔体内设置有药罐;所述下腔体内设置有贮气袋,所述贮气袋与所述药罐相连通;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呼吸组件、初级生氧装置和信息化组件,所述信息化组件用于存储制造信息及监测环境参数;所述呼吸组件包括呼吸软管和口具塞,所述呼吸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生氧药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口具塞相连通,所述初级生氧装置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呼吸软管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初级生氧装置包括瓶体和设置在瓶体上的供氧启动装置,所述供氧启动装置包括供氧管、掰断管和拉绳,所述供氧管和掰断管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掰断管与供氧管之间形成薄壁式的掰断节点,所述供氧管与瓶体的出氧口密封连接;所述拉绳位于所述呼吸软管内,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掰断管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呼吸软管。
所述掰断管的端部设有防氧泄漏的防泄漏安全件;所述防泄漏安全件包括安全螺栓和防漏膜片,所述防漏膜片封堵掰断管的端口,所述安全螺栓与掰断管的端部紧固连接并驱使防漏膜片压紧掰断管的端口。
所述瓶体的出氧口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供氧管外壁与瓶体的出氧口端沿密封连接、且供氧管还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连接螺栓与供氧管相互连通。
所述瓶体上设有套于供氧管和掰断管外围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连接部和防护部,所述连接部套于供氧管外围,所述防护部延伸至掰断管外围并覆盖掰断节点;所述防护部在掰断管的轴向方向设有一用于掰断管操作的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拉绳的牵拉方向。
所述信息化组件包括充电次级线圈、通讯芯片、控制组件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所述充电次级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与环境参数监测组件相连。
还包括无线供电通讯装置,所述无线供电通讯装置包括充电初级线圈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充电次级线圈与充电初级线圈相互配合以实现无线供电;所述通讯芯片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相连。
所述无线供电通讯装置连接有显示组件。
所述呼吸软管内设置有降温组件。
所述降温组件为降温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自救器,采用往复式闭路呼吸系统结构,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水汽和二氧化碳)经呼吸软管进入药罐,与药罐中的生氧药剂发生反应产生氧气,氧气进入贮气袋贮存起来;吸气时贮气袋中的氧气经药罐、呼吸软管、口具塞进入人体肺部,完成一次呼吸循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自救器,增加的初级生氧装置,安全可靠,具有防止钢瓶氧泄漏的功能,解决了因泄漏而无法供氧的问题,满足使用者初期时间段的供氧需求,保障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生氧剂反应需要一定时间的供氧需求。另外,自救器内置有信息化组件,能够储存制造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使用次数等)、以及监测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并进行储存,从而便于对自救器进行信息化管理。另外,初级生氧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期启动储氧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期启动储氧瓶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期启动储氧瓶中供氧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期启动储氧瓶中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信息化组件的方框结构图。
图中标号表示:1、壳体;101、上壳体;102、中壳体;103、下壳体;2、贮气袋;3、药罐;4、呼吸组件;401、呼吸软管;402、口具塞;5、初级生氧装置;51、瓶体;511、连接螺栓;52、供氧启动装置;521、供氧管;5211、压台;522、掰断管;523、掰断节点;53、防泄漏安全件;531、安全螺栓;532、防漏膜片;54、定量板;541、定量孔;55、密封垫;56、保护套;561、连接部;562、防护部;5621、避让缺口;57、拉绳;6、信息化组件;601、充电次级线圈;602、通讯芯片;603、控制组件;604、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5、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1、充电初级线圈;6052、无线通讯模块;606、显示组件;7、降温组件;8、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1围合形成空腔,具体地,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中壳体102和下壳体103,其中上壳体101内为上腔体,中壳体102内为中腔体,下壳体103内为下腔体;中腔体内设置有药罐3(内有生氧药剂);下腔体内设置有贮气袋2,贮气袋2与药罐3相连通;上腔体内设置有呼吸组件4、初级生氧装置5和信息化组件6,信息化组件6用于存储制造信息(包括制造者、制造时间、出厂参数等)、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使用次数等)以及用于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呼吸组件4包括呼吸软管401和口具塞402,呼吸软管401的一端与所述生氧药罐3相连通,另一端与口具塞402相连通,初级生氧装置5的出气端位于呼吸软管401内。
本实用新型的自救器,采用往复式闭路呼吸系统结构,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水汽和二氧化碳)经呼吸软管401进入药罐3,与药罐3中的生氧药剂发生反应产生氧气,氧气进入贮气袋2贮存起来;吸气时贮气袋2中的氧气经药罐3、呼吸软管401、口具塞402进入人体肺部,完成一次呼吸循环。具体地,呼气路径:人体呼气→呼吸软管401→药罐3→贮气袋2;吸气路径:贮气袋2→药罐3→呼吸软管401→人体肺部。当生氧药剂产生的氧气超出人体的耗氧量时,贮气袋2内压力逐渐增大,达到贮气袋2上排气阀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的阀门自动打开,排除多余气体,保证呼吸正常进行;当贮气袋2内压力小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的阀门自动关闭。上述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增加的初级生氧装置5,安全可靠,具有防止钢瓶氧泄漏的功能,解决了因泄漏而无法供氧的问题,满足使用者初期时间段的供氧需求,保障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生氧剂反应需要一定时间的供氧需求。另外,自救器内置有信息化组件6,能够储存制造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使用次数等)、以及监测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并进行储存,从而便于对自救器进行信息化管理;其中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3)按人体工程学设计呈腰形状,佩戴舒适。
如图4至图9所示,初级生氧装置5包括瓶体51和设置在瓶体51上供氧启动装置52,供氧启动装置52包括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掰断管522与供氧管521之间形成薄壁式的掰断节点523,供氧管521外壁与瓶体51的出氧口密封连接;拉绳57位于呼吸软管401内,拉绳57的一端与掰断管522相连,另一端伸出呼吸软管401并与上壳体101上的启动部件(如扳手8)相连,呼吸软管401内设有降温组件7(如降温网)。该储氧瓶在未启动下由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实现自密封效果,当需要使用时,在扳手8开启上壳体101时,拉动拉绳57使掰断管522在掰断节点523处断开形成供氧通路。较传统的结构而言,该供氧管521外壁与瓶体51的出氧口密封连接,即在非使用状态就实现了自密封效果;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快捷开启。
本实施例中,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的中心通过一通孔相互连通,掰断管522的端部设有防氧泄漏的防泄漏安全件53。该结构中,由于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故而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的中心通过一通孔相互连通整体制造,那么在掰断管522的端部通过防泄漏安全件53来防止氧气泄漏,提高其安全性。具体地,防泄漏安全件53包括安全螺栓531和防漏膜片532,防漏膜片532封堵掰断管522的端口,安全螺栓531与掰断管522的端部紧固连接并驱使防漏膜片532压紧掰断管522的端口。该结构中,利用安全螺栓531的旋进驱使防漏膜片532压紧掰断管522的端口以保证防泄漏效果。
本实施例中,瓶体51的出氧口设置有连接螺栓511,供氧管521外壁与瓶体51的出氧口端沿密封连接、且供氧管521还与连接螺栓511螺纹连接,连接螺栓511与供氧管521相互连通。该结构中,连接螺栓511起到紧固供氧管521的作用,在掰断管522断开时,其人为的操作力不会带动供氧管521,即保证了掰断效果。连接螺栓511与供氧管521之间设置有定量板54,定量板54上开设与连接螺栓511以及供氧管521连通的定量孔541。该结构中,通过定量板54和定量孔541的设置来保证使用时的定量供氧,其结构简单巧妙。供氧管521的外壁设有压台5211,压台5211与瓶体51的出氧口端沿之间压紧有密封垫55。该密封垫55实现供氧管521与出氧口端沿的密封效果防止氧气从边沿泄漏。
本实施例中,瓶体51上设有套于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外围的保护套56。该保护套56主要是用于对掰断节点523进行缓冲防护,防止误操作。保护套56包括连接部561和防护部562,连接部561套于供氧管521外围,防护部562延伸至掰断管522外围并覆盖掰断节点523。连接部561用于和瓶体51形成稳固连接,防护部562用于对掰断节点523进行缓冲防护。防护部562在掰断管522的轴向方向设有一用于掰断管522操作的避让缺口5621,避让缺口5621位于拉绳57的牵拉方向。这样设置,通过拉绳57拉动掰断管522,直接从避让缺口5621使掰断管522掰断即可,其结构简单巧妙。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信息化组件6包括充电次级线圈601、通讯芯片602、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充电次级线圈601分别与通讯芯片602、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相连;控制组件603与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相连;其中充电次级线圈601、通讯芯片602、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均为无源部件,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从而保证自救器的安全可靠工作。在需要进行通讯时,通过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来实现,具体地,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包括充电初级线圈6051和无线通讯模块6052;充电次级线圈601与充电初级线圈6051相互感应以实现无线供电(常规电磁感应式充电技术,如手机Qi充电方式),充电次级线圈601产生的电流给通讯芯片602、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进行供电,此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相应温度、湿度,再将温度、湿度等参数发送给控制组件603(常规PLC、单片机等超低功耗芯片),再将参数经通讯芯片602(如常规的NFC/RFID芯片等)发送至无线通讯模块6052(如常规的NFC/RFID芯片等),另外,控制组件603内储存有制造商、产品出厂参数(如气密性)等相关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052将以上信息发送至显示组件606(如显示屏)进行显示。当然,也可以在移动智能终端(如手机等)上安装配套的APP,APP通过调用NFC功能对自救器内部数据进行读取,从而获得制造商、产品出厂参数等相关信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集成其它相关功能(如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贮气袋2内压力等)来实现自救器的智能化监控及管理。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1)围合形成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分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中腔体内设置有药罐(3);所述下腔体内设置有贮气袋(2),所述贮气袋(2)与所述药罐(3)相连通;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呼吸组件(4)、初级生氧装置(5)和信息化组件(6),所述信息化组件(6)用于存储制造信息及监测环境参数;所述呼吸组件(4)包括呼吸软管(401)和口具塞(402),所述呼吸软管(401)的一端与所述生氧药罐(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口具塞(402)相连通,所述初级生氧装置(5)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呼吸软管(4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生氧装置(5)包括瓶体(51)和设置在瓶体(51)上的供氧启动装置(52),所述供氧启动装置(52)包括供氧管(521)、掰断管(522)和拉绳(57),所述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掰断管(522)与供氧管(521)之间形成薄壁式的掰断节点(523),所述供氧管(521)与瓶体(51)的出氧口密封连接;所述拉绳(57)位于所述呼吸软管(401)内,所述拉绳(57)的一端与所述掰断管(522)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呼吸软管(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掰断管(522)的端部设有防氧泄漏的防泄漏安全件(53);所述防泄漏安全件(53)包括安全螺栓(531)和防漏膜片(532),所述防漏膜片(532)封堵掰断管(522)的端口,所述安全螺栓(531)与掰断管(522)的端部紧固连接并驱使防漏膜片(532)压紧掰断管(522)的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1)的出氧口设置有连接螺栓(511),所述供氧管(521)外壁与瓶体(51)的出氧口端沿密封连接、且供氧管(521)还与连接螺栓(511)螺纹连接,连接螺栓(511)与供氧管(521)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1)上设有套于供氧管(521)和掰断管(522)外围的保护套(56);所述保护套(56)包括连接部(561)和防护部(562),所述连接部(561)套于供氧管(521)外围,所述防护部(562)延伸至掰断管(522)外围并覆盖掰断节点(523);所述防护部(562)在掰断管(522)的轴向方向设有一用于掰断管(522)操作的避让缺口(5621),所述避让缺口(5621)位于拉绳(57)的牵拉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组件(6)包括充电次级线圈(601)、通讯芯片(602)、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所述充电次级线圈(601)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603)和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相连;所述控制组件(603)与环境参数监测组件(60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所述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包括充电初级线圈(6051)和无线通讯模块(6052);所述充电次级线圈(601)与充电初级线圈(6051)相互配合以实现无线供电;所述通讯芯片(602)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6052)通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通讯装置(605)连接有显示组件(60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软管(401)内设置有降温组件(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7)为降温网。
CN201921229747.9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Active CN210674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747.9U CN21067404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747.9U CN21067404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4040U true CN210674040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9747.9U Active CN21067404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4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4080B (zh) 呼吸装置面罩和压强调节器的数据通信和显示器
KR20100041266A (ko) 휴대용 자가 산소호흡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마스크
KR20180113443A (ko) 산소순환호흡장치
CN206141801U (zh) 具有双气路通道结构的潜水观光全面罩
CN210674040U (zh) 一种具有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自救器
CN105194815A (zh) 便携式吸氧器
CN111617397B (zh) 一种独立便捷更换滤芯自救器
CN207286477U (zh) 一种多用途单盒防尘防毒半面罩
CN201090240Y (zh) 轻便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
CN211751659U (zh) 一种储气袋可拆分式两用氧气面罩
CN111729217A (zh)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
CN106723588A (zh) 一种供氧式安全帽结构
CN212662477U (zh) 一种正压弹簧和风机双增压长效正压式化学氧作业呼吸器
CN105999574A (zh) 智能自动隔绝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压缩氧气自救器
CN211097130U (zh) 一种正压式化学氧作业呼吸器
CN207520468U (zh) 一种用于消防员的火灾救援呼吸机
CN208990100U (zh) 一种便携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
CN113616948A (zh) 一种正压弹簧和风机双增压长效正压式化学氧作业呼吸器
CN208785503U (zh) 一种急诊科用的呼吸装置
CN214343837U (zh) 一种重症患者用新型呼吸器
CN21069843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212998006U (zh) 一种健肺呼吸器
CN110368610A (zh) 一种正压式化学氧作业呼吸器
CN219271841U (zh) 一种便携式氧气呼吸器
CN213491339U (zh) 一种带有储气防传染病毒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