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3763U -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3763U
CN210673763U CN201920815026.XU CN201920815026U CN210673763U CN 210673763 U CN210673763 U CN 210673763U CN 201920815026 U CN201920815026 U CN 201920815026U CN 210673763 U CN210673763 U CN 21067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needle
cas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50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盘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150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3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包括:底板,上表面开设有开口;罩壳,罩设于底板上表面;艾灸柱,下端插设于罩壳上开口端并由罩壳上开口端伸入罩壳内侧,艾灸柱上端面开设有贯穿艾灸柱的下针通道;针灸针,插设于艾灸柱的下针通道,针灸针的针头由下针通道上端口插入艾灸柱,针头由下针通道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并延伸至底板开口;点燃艾灸柱,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所述组件可实现灸法和针法理疗的同时进行,双管齐下,理疗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通经脉以及调和气血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然而,针法和灸法在使用时,多为单独使用,导致理疗效果无法同时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以解决现有针法和灸法无法同时进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罩壳,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竖直罩设于底板上表面,罩壳下开口端对应底板的开口;艾灸柱,竖直设置,所述艾灸柱下端插设于罩壳上开口端并由罩壳上开口端伸入罩壳内侧,所述艾灸柱上端面中部沿艾灸柱轴向开设有一贯穿艾灸柱的下针通道;针灸针,竖直设置,所述针灸针插设于艾灸柱的下针通道,所述针灸针的针头由下针通道上端口插入艾灸柱,所述针头由下针通道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并延伸至底板开口;点燃艾灸柱,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形状为一圆环,所述开口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插设于罩壳内的艾灸柱外壁上套设有一耐温套。
进一步地,所述耐温套为锡箔纸套。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上开口端内径小于罩壳下开口端内径,形成罩壳的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下开口端端面沿罩壳周向凸设有一环形凸起,所述罩壳通过该环形凸起设置于底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外壁下部沿罩壳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外壁沿外壁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沟槽,所述若干沟槽沿罩壳周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上开口端内接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艾灸柱下端插设于该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面贴附有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罩壳的设计,使得艾灸柱插设于罩壳内,点燃艾灸柱,实现对人体的灸法理疗;
同时,在艾灸柱内开设下针通道,使得针灸针可插设于然烧中的艾灸柱内,通过燃烧的艾灸柱对针灸针进行加热,针灸针沿下针通道下移,针头刺入人体皮肤,对人体进行针灸理疗,从而实现针法和灸法的同时进行;
采用艾火烧热的针灸针针刺特定的穴位达到治疗效果;
所述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可实现灸法和针法理疗的同时进行,双管齐下,理疗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通经脉以及调和气血的功效,对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关节疾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男性疾病均具有良好疗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中拆除艾灸柱以及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中艾灸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11、开口;
2、罩壳,21、环形凸起,22、透气孔,23、沟槽,24、安装板,25、安装孔;
3、艾灸柱,31、下针通道,32、耐温套;
4、针灸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11;罩壳2,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2竖直罩设于底板1上表面,罩壳2下开口端对应底板 1的开口11;艾灸柱3,竖直设置,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罩壳2上开口端并由罩壳2上开口端伸入罩壳2内侧,所述艾灸柱3上端面中部沿艾灸柱3 轴向开设有一贯穿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针灸针4,竖直设置,所述针灸针 4插设于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所述针灸针4的针头(未图示)由下针通道 31上端口插入艾灸柱3,所述针头由下针通道31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3并延伸至底板1开口11;点燃艾灸柱3,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31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形状为一圆环,所述开口11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2上开口端内接有一安装板24,安装板24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25,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该安装孔25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底面贴附有双面胶(未图示)。
双面胶的设计,可方便底板1贴附于人体皮肤上,帮助定位,保证针灸针 4更准确地对准相应穴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的使用方式如下:
使用时,点燃艾灸柱3的上端,实现对人体的灸法理疗;
将针灸针4的针头插入然烧中的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内,通过燃烧的艾灸柱3对针灸针4进行加热,针灸针4沿下针通道31下移,针头刺入人体皮肤,对人体进行针灸理疗,从而实现针法和灸法的同时进行;
采用艾火烧热的针灸针针刺特定的穴位达到治疗效果;
所述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可实现灸法和针法理疗的同时进行,双管齐下,理疗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通经脉以及调和气血的功效,对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关节疾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男性疾病均具有良好疗效。
实施例2
插设于罩壳2内的艾灸柱3外壁上套设有一耐温套32。
进一步地,所述耐温套32为锡箔纸套。
耐温套32的设计,可对罩壳2进行保护,放置燃烧的艾灸柱3损坏罩壳 2,提升使用寿命。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罩壳2外壁下部沿罩壳2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2。
透气孔22的开设,可释放艾灸柱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保证罩壳2 内侧皮肤的清洁,放置被烟雾熏黑。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所述罩壳2上开口端内径小于罩壳2下开口端内径,形成罩壳2的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2下开口端端面沿罩壳2周向凸设有一环形凸起21,所述罩壳2通过该环形凸起21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2外壁沿外壁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沟槽23,所述若干沟槽23沿罩壳2周向间隔排布。
罩壳2的圆台形结构设计,可增大罩壳2内部空间,提升艾灸理疗效果。
其余同实施例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11);
罩壳(2),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2)竖直罩设于底板(1)上表面,罩壳(2)下开口端对应底板(1)的开口(11);
艾灸柱(3),竖直设置,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罩壳(2)上开口端并由罩壳(2)上开口端伸入罩壳(2)内侧,所述艾灸柱(3)上端面中部沿艾灸柱(3)轴向开设有一贯穿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
针灸针(4),竖直设置,所述针灸针(4)插设于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所述针灸针(4)的针头由下针通道(31)上端口插入艾灸柱(3),所述针头由下针通道(31)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3)并延伸至底板(1)开口(11);
点燃艾灸柱(3),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31)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形状为一圆环,所述开口(11)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插设于罩壳(2)内的艾灸柱(3)外壁上套设有一耐温套(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套(32)为锡箔纸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上开口端内径小于罩壳(2)下开口端内径,形成罩壳(2)的圆台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下开口端端面沿罩壳(2)周向凸设有一环形凸起(21),所述罩壳(2)通过该环形凸起(21)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外壁下部沿罩壳(2)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外壁沿外壁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沟槽(23),所述若干沟槽(23)沿罩壳(2)周向间隔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上开口端内接有一安装板(24),安装板(24)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25),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该安装孔(2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面贴附有双面胶。
CN201920815026.X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Active CN21067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026.XU CN2106737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026.XU CN2106737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3763U true CN210673763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5026.XU Active CN2106737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3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0939B2 (ja) 磁気灸装置
TWM448271U (zh) 磁灸裝置
CN210673763U (zh)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CN107669481A (zh) 一种艾电透灸理疗装置
CN210447606U (zh) 便于固定的舒适性艾灸器
CN202605288U (zh) 艾灸温补仪空气动力螺旋涡流加热腔
CN210812508U (zh) 一种新型耳灸仪
CN213130775U (zh) 一种艾灸器
CN204446591U (zh) 新型艾灸罐理疗器
CN113876579A (zh) 一种中医疗养用针灸器
CN211157274U (zh) 热磁灸疗装置
CN207492957U (zh) 一种艾灸器
CN208339773U (zh) 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
CN212854045U (zh) 一种套筒艾灸装置
CN220110085U (zh) 一种新型针灸防烫伤可加温装置
CN211132147U (zh) 一种小型艾灸装置
CN210932719U (zh) 一种艾灸治疗装置
CN201030047Y (zh) 安全灸疗器
CN211188255U (zh) 一种中医舒适百会灸帽
CN219803968U (zh) 一种艾柱固定装置
CN216754970U (zh) 一种古法艾灸罐
CN211132133U (zh) 艾灸装置
CN203634479U (zh) 中医雷火灸疗仪
CN213589043U (zh) 一种有效缓解痛经的艾灸装置
CN214968972U (zh) 一种便携式简易艾灸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