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1581U -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1581U
CN210671581U CN201921662723.2U CN201921662723U CN210671581U CN 210671581 U CN210671581 U CN 210671581U CN 201921662723 U CN201921662723 U CN 201921662723U CN 210671581 U CN210671581 U CN 210671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dapting
water
controller
ground sett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27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刚
于建东
王绍华
于江
林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adyuj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adyuj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adyuj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adyuj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27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1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1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1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秋架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包括千秋架,千秋架包括接水段、过渡段和喷头段,还包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位于千秋架的接水段上;还包括倾角传感器、存储器和控制器,倾角传感器检测喷灌所在处土壤的倾斜角度,存储器用于存储倾斜角度对应的升高距离值,控制器根据倾斜角度获取升高距离值,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带动喷头段以升高距离值为目标进行升高。本实用新型在地面沉降时自动进行调节,避免喷头段安装喷头后随地面下沉而减小灌溉范围。

Description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秋架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园林为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使用喷灌系统进行苗木、草坪和农作物的灌溉,灌溉采用喷灌系统进行,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洒到空中,让水散落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
在实现喷灌时,喷灌的管道系统埋设在种植植物的土壤中,当管道系统处于沉降地段时,喷灌的喷头处容易因沉降时土壤带来的压力而变形损坏甚至破裂,为了解决沉降带来的管道损坏问题,喷灌的喷头与管道间通过千秋架进行连接,千秋架能有效缓冲外界机械冲压力,保护喷头和管道,避免以往硬性连接而容易造成的机械压损。
但是,现有的千秋架虽然能够缓冲地面沉降带来的压力,但是沉降后喷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容易影响喷头的灌溉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以解决地面沉降后喷头位置变化影响灌溉范围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包括千秋架,所述千秋架包括接水段、过渡段和喷头段,还包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位于千秋架的接水段上;
还包括倾角传感器、存储器和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喷灌所在处土壤的倾斜角度,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倾斜角度对应的升高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倾斜角度获取升高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带动喷头段以升高距离值为目标进行升高。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埋设了千秋架后,若千秋架处的地面产生沉降,千秋架因自身结构而缓冲部分土壤压力,防止损坏;同时,倾角传感器检测土壤的倾斜角度,控制器获取倾斜角度后在存储器中获取对应的升高距离值,控制器控制高度调节机构将千秋架的喷头段抬升升高距离值的高度,在地面沉降时自动进行调节,避免喷头段安装喷头后随地面下沉而减小灌溉范围。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抵动过渡段向上移动。
让动力机构位于壳体内并低动过渡段向上移动,避免动力机构直接土壤引起损坏。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接水段上连接有能够抵到过渡段的抵筒,所述齿条固设在抵筒外侧壁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沿着抵筒的轴向,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
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时即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移动,当抵筒接触到过渡段时低动过渡段向上移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来抬升抵筒,提高动力机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抵筒的直径为接水段的五倍。
让抵筒的直径大于接水段的直径,保证在抵筒向上移动时让抵筒接触到过渡段,以进行喷头段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所述抵筒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限位条,所述壳体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滑动配合在限位槽内。
在抵筒移动时,限位条滑动配合在限位槽内,抵筒的移动只能在定轨迹上进行,避免抵筒受力较强时齿条脱离开齿轮的啮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条位于齿条的对立侧。
限位条从齿条的对立侧进行限位,限位条平衡抵筒受力,防止齿轮带动齿条移动时因土壤压力过大而打滑。
进一步,所述抵筒的顶侧面上固设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呈圆锥状。
在抵筒向上移动过程中,抵筒带动螺杆向上移动,让螺杆推开部分土壤,保证过渡段能够向上抬升。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所述过渡段朝向抵筒一侧上设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信号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获取按压开关的电信号后控制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
在调节喷头段高度过程中,当抵筒向上抵到按压开关时,控制器获取按压开关的电信号并控制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以及时在不能调节喷头段的高度时进行维修。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顶壁固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固设有软质的隔水布,所述隔水布上开设有供抵筒抵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松紧带。
壳体上的隔水板能够隔离掉从上往下浸入的水分,同时软质的隔水布能够在隔离水的同时供抵筒伸出,松紧带在抵筒伸出时进行密封防水。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呈喇叭状,所述过水孔的阔口朝向壳体内一侧。
当壳体进入少量水分时,水分从过水孔溢出,过水孔的形状能够让水分快速流出而土壤中的水分不容易进入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实施例一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性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实施例二中抵筒的纵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实施例三中壳体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千秋架1、壳体2、市政供水水管3、抵筒4、限位条5、齿条6、齿轮7、喷头段8、过渡段9、接水段10、限位槽11、螺杆12、隔水板13、隔水布14、松紧带15、过水孔16。
实施例一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千秋架1和高度调节机构,千秋架1(图中仅绘制了千秋架1的简要结构)包括接水段10、过渡段9和喷头段8,接水段10一端连通水源,水源为市政供水水管3,接水段10另一端转动密封连接过渡段9的一端,过渡段9的另一端转动密封连接喷头段8的一端,喷头段8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千秋架1为现有技术,千秋架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高度调节机构位于千秋架1的接水段10上。
如图2所示,还包括倾角传感器、存储器和控制器,倾角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器,存储器信号连接控制器,倾角传感器可用现有LCT626S型号的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埋设在土壤中,倾角传感器检测喷灌所在处土壤的倾斜角度,存储器用于存储倾斜角度对应的升高距离值,存储器可用现有SD卡进行存储,控制器根据倾斜角度获取升高距离值,控制器可用现有C8051F20型号的单片机芯片,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带动喷头段8以升高距离值为目标进行升高。
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壳体2和位于壳体2内的动力机构,接水段10贯穿壳体2,接水段10与壳体2的底壁粘接连接,控制器控制连接动力机构,动力机构抵动过渡段9向上移动,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齿轮7和齿条6,控制器控制连接电机,电机可用现有Y-160M1-2型号的电机,接水段10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抵到过渡段9的抵筒4,抵筒4的直径为接水段10的五倍,抵筒4的外侧壁上焊接有限位条5,限位条5位于齿条6的对立侧,壳体2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也位于齿条6的对立侧,限位条5滑动配合在限位槽11内,抵筒4在初始时位于壳体2内,齿条6焊接在抵筒4外侧壁上,齿轮7与齿条6啮合,齿条6的移动方向沿着抵筒4的轴向,电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键连接齿轮7,电机外包裹有防水壳,输出轴伸出防水壳,输出轴与防水壳间转动密封。
壳体2内安装有通信器,通信器可用现有SIM卡,通信器信号连接控制器,过渡段9朝向抵筒4一侧上设安装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可用抱箍的方式安装到过渡段9上,按压开关可用现有ZKTECO的86型自复位开关,按压开关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按压开关的电信号后控制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维修信号可以短信方式发出至维修人员的手机端上,单片机获取按压开关电信号并通过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埋设秋千架时,先让接水段10贯穿过壳体2,壳体2埋入土壤中,再将接水段10接入水源,在喷头段8安装好喷头,保持抵筒4未抵住过渡段9,以及让松紧带15卡在抵筒4顶部处;在地面产生沉降后,倾角传感器检测土壤的倾斜角度,控制器获取倾斜角度后从存储器中获取升高距离值,控制器根据升高距离值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齿条6移动,从而带动抵筒4向上移动一定距离,抵筒4向上移动时抵到过渡段9,抵筒4抵动过渡段9带动喷头段8向上抬升,以调节喷头段8的高度,在地面沉降时自动进行调节,避免喷头段8安装喷头后随地面下沉而减小灌溉范围。
在抵筒4移动过程中,限位条5从齿条6的对立侧沿着限位槽11移动,限位条5平衡抵筒4受力,防止齿轮7带动齿条6移动时因土壤压力过大而打滑,抵筒4的移动只能在定轨迹上进行,避免抵筒4受力较强时齿条6脱离开齿轮7的啮合。
当抵筒4向上移动而抵到按压开关时,控制器获取按压开关的电信号并控制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以此来表示抵筒4的调节达到限度,在不能调节喷头段8的高度时及时进行维修。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抵筒4的顶侧面上焊接有多个螺杆12,螺杆12的螺距为三厘米,螺杆12的顶端呈圆锥状,螺杆12设置四根,螺杆12均匀分布在过渡段9的两侧,螺杆12的顶端均朝向过渡段9一侧倾斜。
在抵筒4向上移动时,抵筒4带动螺杆12向上移动,螺杆12因圆锥状的顶端能够刺穿土壤,同时螺杆12上的螺纹能够推散土壤,让过渡段9能够克服土壤的阻力而向上移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壳体2的顶壁焊接有隔水板13,隔水板1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上粘接有软质的隔水布14,隔水布14可用现有的防雨布,隔水布14上开设有供抵筒4抵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缝制有松紧带15,在壳体2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6,如可开设六个,过水孔16呈喇叭状,过水孔16以接水段10为中心均匀分布,过水孔16的阔口朝向壳体2内一侧。
在调节喷头段8的高度时,壳体2上的隔水板13和隔水布14能够隔离掉从上往下浸入的水分,避免壳体2内积累太多的水分而损坏电机,在抵筒4移动过程中,软质的隔水布14能够在隔离水的同时供抵筒4伸出,松紧带15供抵筒4能够伸出,同时,松紧带15在抵筒4伸出时进行密封防水。
当壳体2内进入了少量水分时,水分能够从过水孔16溢出,过水孔16的形状能够让水分快速流出而土壤中的水分不容易进入壳体2内。
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包括千秋架,所述千秋架包括接水段、过渡段和喷头段,其特征在于:还包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位于千秋架的接水段上;
还包括倾角传感器、存储器和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喷灌所在处土壤的倾斜角度,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倾斜角度对应的升高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倾斜角度获取升高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带动喷头段以升高距离值为目标进行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抵动过渡段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接水段上连接有能够抵到过渡段的抵筒,所述齿条固设在抵筒外侧壁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沿着抵筒的轴向,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筒的直径为接水段的五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筒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限位条,所述壳体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滑动配合在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位于齿条的对立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筒的顶侧面上固设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呈圆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所述过渡段朝向抵筒一侧上设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信号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获取按压开关的电信号后控制通信器发送维修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固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固设有软质的隔水布,所述隔水布上开设有供抵筒抵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松紧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呈喇叭状,所述过水孔的阔口朝向壳体内一侧。
CN201921662723.2U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Active CN210671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2723.2U CN2106715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2723.2U CN2106715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1581U true CN21067158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2723.2U Active CN210671581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15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3650A (zh) * 2021-03-01 2021-06-0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浇灌范围的边坡植被喷淋装置
CN115997623A (zh) * 2023-01-20 2023-04-25 深圳广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修防水风景园林植被移栽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3650A (zh) * 2021-03-01 2021-06-0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浇灌范围的边坡植被喷淋装置
CN115997623A (zh) * 2023-01-20 2023-04-25 深圳广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修防水风景园林植被移栽设备
CN115997623B (zh) * 2023-01-20 2024-04-05 深圳广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修防水风景园林植被移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1581U (zh) 用于适应地面沉降的智能喷灌调节装置
CN208679491U (zh) 一种节水灌溉可调流量喷头
CN209546498U (zh) 一种园林节水灌溉管
CN11060404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果园自动灌溉装置
CN208113627U (zh) 一种李子种植园的灌溉装置
CN103270913A (zh) 一种大棚灌溉装置
CN205530646U (zh) 一种园林景观节水灌溉系统
CN211020352U (zh) 一种设施园艺的自动节水灌溉设备
CN108224342A (zh) 一种园林用绿化型路灯
CN207543769U (zh) 一种水果种植架
CN110754339A (zh) 一种节水型环保农林灌溉装置
CN111280023A (zh) 一种用于农业工程的作用范围广的水利灌溉装置
CN206284013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农业灌溉装置
CN215074451U (zh) 一种绿化工程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13523301U (zh) 一种用于水利灌溉的管道
CN212368064U (zh) 一种高效节水微喷智能装置
CN212381848U (zh)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装置
CN207443788U (zh)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CN204031981U (zh) 节水型果园灌溉器
CN207443785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灌溉设备
CN208549430U (zh) 移动式大棚滴灌装置
CN107155828B (zh) 一种家用菜园大型喷水设备
CN215030437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洒设备
CN218348521U (zh) 一种用于校园照明节能控制的智慧路灯
CN215774689U (zh) 一种园林景观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