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0651U -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0651U
CN210670651U CN201921585261.9U CN201921585261U CN210670651U CN 210670651 U CN210670651 U CN 210670651U CN 201921585261 U CN201921585261 U CN 201921585261U CN 210670651 U CN210670651 U CN 21067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able
cable interface
diode
unit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52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852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0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其中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包括多组并联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每一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均包括雷达感应单元,整流桥堆单元,继电器单元,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和LED灯;继电器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触点;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可通过网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若其中一个雷达感应单元检测到有车在感应距离内时,除了点亮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还能同时点亮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LED灯,无需点亮所有LED灯,实现了车库当前局部区域的照明,不仅降低车库照明的电能能耗,而且与智能引导式点亮照明系统相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地下车库,常用的照明系统有以下两种:
1)长亮式地下照明系统,这种方式的地下照明系统因所有灯泡都长亮,导致耗电量大;
2)智能引导式点亮照明系统,也就是通过车库的摄像头识别车所在位置并通过后台软件控制车所在区域的灯泡点亮,这种智能车库照明系统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车库照明系统采用长亮灯泡以导致能耗过大,或是采用智能引导式点亮照明系统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包括多组并联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每一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均包括雷达感应单元,整流桥堆单元,继电器单元,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和LED灯;其中,继电器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触点;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可通过网线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的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的另一端与整流桥堆单元连接;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单元的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单元中的继电器触点的一端与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继电器单元中的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LED灯的一端连接;
所述LED灯的另一端与市电的零线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用于检测到运动物体进入感应距离时产生高电平,将整流桥堆单元接通市电;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用于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压;
所述继电器单元,用于在雷达感应单元产生高电平时接通继电器触点,以使得LED灯接通市电;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用于雷达感应单元产生高电平时控制与其相连的其他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点亮。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扩展电路,用于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左侧第一网线接口、左侧第二网线接口、左侧第三网线接口、左侧第四网线接口、左侧第五网线接口、左侧第六网线接口、左侧第七网线接口、左侧第八网线接口、左侧第九网线接口、右侧第一网线接口、右侧第二网线接口、右侧第三网线接口、右侧第四网线接口、右侧第五网线接口、右侧第六网线接口、右侧第七网线接口、右侧第八网线接口、右侧第九网线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均与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右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网线接口与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还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其中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包括多组并联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每一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均包括雷达感应单元,整流桥堆单元,继电器单元,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和 LED灯;其中,继电器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触点;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可通过网线连接。实现了若其中一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雷达感应单元检测到有车在感应距离内时,除了点亮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还能同时点亮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 LED灯,无需点亮所有LED灯,实现了车库当前局部区域的照明,不仅降低车库照明的电能能耗,而且与智能引导式点亮照明系统相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中雷达检测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请同时参照图1-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中雷达检测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所述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包括:
多组并联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每一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均包括雷达感应单元100,整流桥堆单元200,继电器单元300,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和 LED灯L;其中,继电器单元300包括继电器线圈310和继电器触点320;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可通过网线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100的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雷达感应单元100的另一端与整流桥堆单元200连接;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单元300的继电器线圈310 的一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触点320的一端与市电的火线L1连接,所述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触点320的另一端与LED灯L的一端连接;
所述LED灯L的另一端与市电的零线N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100,用于检测到运动物体进入感应距离时产生高电平,将整流桥堆单元200接通市电;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用于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压;
所述继电器单元300,用于在雷达感应单元产生高电平时接通继电器触点 320,以使得LED灯L接通市电;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用于雷达感应单元100产生高电平时控制与其相连的其他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点亮。
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按照等间距的方式设置在地下车库中,任意的两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可通过网线连接,以实现其中一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在点亮时,也能同时控制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LED灯的点亮。
单个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中LED灯的点亮过程如下:
1)若雷达感应单元100检测到车库内的低于20km/h的运动物体(一般是汽车,也有可能是行人)在与其之间的间距为8m以下(也即车辆进入雷达感应单元100的感应距离)时,雷达感应单元100产生一个高电平;
2)整流桥堆单元200接通市电,并将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
3)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导通,且电流由整流桥堆单元200出发依次流向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和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线圈310;
4)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线圈310检测到电流,从而触发继电器触点 320闭合,使得LED灯L接通市电;
5)LED灯点亮,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LED灯也点亮;
6)若雷达感应单元100在12s(12s仅用于举例,也可以是15s、10s等取值,这一值根据雷达感应单元100的工作参数而确定)内未检测到车辆时,雷达感应单元100自动产生一个低电平;
7)整流桥堆单元200与市电断开;
8)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中断电,且无电流流向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线圈310处;
9)继电器单元300中的继电器线圈310未检测到电流,从而触发继电器触点320断开,使得LED灯L与市电断开;
10)LED灯熄灭。
通过上述电路结构,实现了只有在运动物体靠近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时,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点亮,还能同时点亮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 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LED灯。由于只是点亮了运动物体行进路线上的部分LED 灯,并未点亮地下车库的所有LED灯,实现了电能能耗的有效降低。而且该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是基于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也未结合软件系统进行控制,生产成本较低。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通过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把雷达感应单元100的雷达感应开关信号扩展到设定的多个负载电路;
b)雷达感应单元100输岀经整流桥堆单元200后通过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 控制多个设定LED灯;
c)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由网线,或多芯电缆线连接从而实现LED灯复合控,即某一LED灯可被多个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复合控制。
而且为了确保地下车库的基本照明,可以设置部分长亮的应急LED灯,这些应急LED灯与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均与市电连接,从而组合成一个效果更佳,且有效节能的地下车库照明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包括奇数个二极管,将二极管个数记为2N+1,N的取值为正整数;还包括与二极管的个数相等的左侧网线接口,和与二极管的个数相等的右侧网线接口。例如,图3中是以9 个二极管来作为具体实施例进行举例,故左侧网线接口和右侧网线接口的个数也均是9个。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只要是奇数个二极管即可,主要是便于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控制与其左右相邻的其他雷达检测照明单元。
例如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包括3个二极管时,左侧的一个二极管与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的左相邻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扩展电路单元连接,右侧的一个二极管与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的右相邻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扩展电路单元连接,中间的二极管与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中的继电器单元300 连接。当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的LED灯点亮时,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的左相邻和右相邻的两个LED灯也会被点亮,从而实现了局部区域多个LED灯点亮达到较佳的照明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包括第一二极管 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左侧第一网线接口1B、左侧第二网线接口2B、左侧第三网线接口3B、左侧第四网线接口4B、左侧第五网线接口5B、左侧第六网线接口6B、左侧第七网线接口7B、左侧第八网线接口8B、左侧第九网线接口9B、右侧第一网线接口1A、右侧第二网线接口2A、右侧第三网线接口3A、右侧第四网线接口4A、右侧第五网线接口5A、右侧第六网线接口6A、右侧第七网线接口7A、右侧第八网线接口8A、右侧第九网线接口9A;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D8 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均与所述整流桥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左侧第八网线接口8B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左侧第六网线接口6B连接,还与右侧第八网线接口8A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左侧第四网线接口4B连接,还与右侧第六网线接口6A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左侧第二网线接口2B连接,还与右侧第四网线接口4A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左侧第三网线接口3B连接,还与右侧第二网线接口2A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左侧第五网线接口5B连接,还与右侧第三网线接口3A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左侧第七网线接口7B连接,还与右侧第五网线接口5A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与左侧第九网线接口9B连接,还与右侧第七网线接口7A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与右侧第九网线接口9A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网线接口1B与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1A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1A还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中设置9个二极管,9个左侧网线接口和9个右侧网线接口,分别记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 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左侧第一网线接口1B、左侧第二网线接口2B、左侧第三网线接口3B、左侧第四网线接口4B、左侧第五网线接口5B、左侧第六网线接口6B、左侧第七网线接口7B、左侧第八网线接口8B、左侧第九网线接口9B、右侧第一网线接口1A、右侧第二网线接口2A、右侧第三网线接口3A、右侧第四网线接口4A、右侧第五网线接口5A、右侧第六网线接口6A、右侧第七网线接口7A、右侧第八网线接口8A、右侧第九网线接口9A。
当多个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10进行网线互联时,例如,将相邻的两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A1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和雷达检测照明单元B1中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的进行连接时(雷达检测照明单元A1位于雷达检测照明单元B1的左侧),直接将雷达检测照明单元A1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中9个右侧网线接口一一对应的与雷达检测照明单元B1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中9个左侧网线接口连接。具体是,雷达检测照明单元A1的右侧第N网线接口与雷达检测照明单元B1的左侧第N网线接口连接,N的取值为一至九的正整数。通过上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 400,实现了对LED灯控制范围的有效扩展。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整流桥堆单元300具体采用全桥整流桥堆)还通过第十二极管D10连接消防电源L2;其中,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与消防电源L2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第十二极管D10将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与消防电源L2连接时,若地下车库有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点亮所有的LED灯时,此时直接接通消防电源L2,所述整流桥堆单元200将消防电源L2提供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从而控制LED灯L迅速点亮。
具体实施时,所述整流桥堆单元300为全桥整流桥堆,全桥整流桥堆均是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元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继电器单元300的继电器线圈310(在图 3中,继电器线圈310和继电器触点320均用KI表示)还并联连接有第十一二极管D11;其中,所述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十一二极管D11 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十一二极管D11是为了防止所述继电器单元300 被反向击穿,有效延长的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雷达感应单元C(在图3中雷达感应单元用C表示,在图2中雷达感应单元用100表示,两者均表示同一个元器件)为 RDS200雷达感应开关。雷达感应开关,又称微波感应开关,是根据多普勒效应为基础,采用最先进的平面天线,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
本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控制扩展电路,用于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该控制扩展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完全参考图3中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400,即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左侧第一网线接口、左侧第二网线接口、左侧第三网线接口、左侧第四网线接口、左侧第五网线接口、左侧第六网线接口、左侧第七网线接口、左侧第八网线接口、左侧第九网线接口、右侧第一网线接口、右侧第二网线接口、右侧第三网线接口、右侧第四网线接口、右侧第五网线接口、右侧第六网线接口、右侧第七网线接口、右侧第八网线接口、右侧第九网线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均与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右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网线接口与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还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对照明系统其中的LED灯进行控制扩展时,可采用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再结合雷达感应单元、继电器等元器件组装成如上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实现了对LED灯控制范围的有效扩展。
可见,本申请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实现了若其中一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雷达感应单元检测到有车在感应距离内时,除了点亮该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还能同时点亮与其控制扩展电路单元通过网线连接的其他LED 灯,无需点亮所有LED灯,实现了车库当前局部区域的照明,不仅降低车库照明的电能能耗,而且与智能引导式点亮照明系统相比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并联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每一组雷达检测照明单元均包括雷达感应单元,整流桥堆单元,继电器单元,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和LED灯;其中,继电器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触点;多个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之间的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可通过网线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的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的另一端与整流桥堆单元连接;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单元的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单元中的继电器触点的一端与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继电器单元中的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LED灯的一端连接;
所述LED灯的另一端与市电的零线连接;
所述雷达感应单元,用于检测到运动物体进入感应距离时产生高电平,将整流桥堆单元接通市电;
所述整流桥堆单元,用于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压,所述整流桥堆单元为全桥整流桥堆;
所述继电器单元,用于在雷达感应单元产生高电平时接通继电器触点,以使得LED灯接通市电;
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用于雷达感应单元产生高电平时控制与其相连的其他雷达检测照明单元中的LED灯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包括奇数个二极管,将二极管个数记为2N+1,N的取值为正整数;还包括与二极管的个数相等的左侧网线接口,和与二极管的个数相等的右侧网线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扩展电路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左侧第一网线接口、左侧第二网线接口、左侧第三网线接口、左侧第四网线接口、左侧第五网线接口、左侧第六网线接口、左侧第七网线接口、左侧第八网线接口、左侧第九网线接口、右侧第一网线接口、右侧第二网线接口、右侧第三网线接口、右侧第四网线接口、右侧第五网线接口、右侧第六网线接口、右侧第七网线接口、右侧第八网线接口、右侧第九网线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整流桥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右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网线接口与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还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堆单元还通过第十二极管连接消防电源;其中,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与消防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堆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单元的继电器线圈还并联连接有第十一二极管;其中,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感应单元为RDS200雷达感应开关。
7.一种控制扩展电路,用于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左侧第一网线接口、左侧第二网线接口、左侧第三网线接口、左侧第四网线接口、左侧第五网线接口、左侧第六网线接口、左侧第七网线接口、左侧第八网线接口、左侧第九网线接口、右侧第一网线接口、右侧第二网线接口、右侧第三网线接口、右侧第四网线接口、右侧第五网线接口、右侧第六网线接口、右侧第七网线接口、右侧第八网线接口、右侧第九网线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均与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八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六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四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二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三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五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左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还与右侧第七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右侧第九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网线接口与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网线接口还接地。
CN201921585261.9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Active CN21067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261.9U CN210670651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261.9U CN210670651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0651U true CN21067065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5261.9U Active CN210670651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0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3799B (zh) 用于led驱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系统及led灯具
CN202565529U (zh) 一种智能led驱动器及智能led灯
CN103517528A (zh) 基于独立安装led感应灯的自由式群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503747U (zh) 一种led路灯电源驱动电路
CN103220861B (zh) 一种基于储能方式的双线灯控系统
CN210670651U (zh) 一种地下车库智能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扩展电路
CN104303599A (zh) 点亮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CN201995174U (zh) 一种后沿小相角调光电路
CN104619101A (zh) 带有应急电源的树木生长用日光灯的驱动电路
CN212785960U (zh) Led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967992B (zh) 一种缓冲开关电源
CN202972844U (zh) 一种可自动切换亮度等级的吸顶灯
CN203590532U (zh) 基于独立安装led感应灯的自由式群控系统
CN211792182U (zh) 一种光控控制器装置
CN106016015B (zh) 一种应急灯带
CN219740674U (zh) 一种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及其自动照明装置
CN215453357U (zh) 一种特低压电照明系统电路
CN110944430A (zh) 供电电路
CN219577325U (zh) 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10958732B (zh) 一种具有延时熄灯功能的led灯电路
CN215682711U (zh) 一种直流照明供电中应对线路漏电的处理系统
CN202799251U (zh) 一种led与荧光灯照明控制装置
CN209526655U (zh) 一种同时兼容Type A+B单双端供电内置电源
CN203136268U (zh) Led巷道灯节能应急控制装置
CN217216962U (zh) 多亮度led电源电路和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