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6287U - 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287U
CN210666287U CN201921996906.8U CN201921996906U CN210666287U CN 210666287 U CN210666287 U CN 210666287U CN 201921996906 U CN201921996906 U CN 201921996906U CN 210666287 U CN210666287 U CN 210666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smart device
pieces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69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69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机身、摄像模组、闪光灯模组、控制器。其中,摄像模组组装于机身。闪光灯模组组装于机身,包括多个发光件、以及与多个发光件一一对应的透光件,透光件设于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多个透光件的焦距不同。控制器设于机身内,与多个发光件及摄像模组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控制与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以对摄像模组补光。该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动态选择与目标拍摄对象相匹配焦距的透光件及发光件配合进行补光工作,避免过曝光和欠曝光的问题,提高补光效果和成功率。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在拍摄光线不足时,智能设备通过闪光灯模组进行补光。其中,闪光灯模组包括发光件以及设于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的透光件,透光件用于调整光线的射出角度。通常透光件的焦距固定,这使近距离拍摄和远距离拍摄的补光标准相同,容易产生近距离过曝光和远距离欠曝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智能设备。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机身;
摄像模组,组装于所述机身;
闪光灯模组,组装于所述机身,包括多个发光件、以及与多个所述发光件一一对应的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多个所述透光件的焦距不同;及
控制器,设于所述机身内,与多个所述发光件及所述摄像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所述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控制与所述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以对所述摄像模组补光。
可选地,所述透光件为菲涅尔透镜。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透镜本体以及设于所述透镜本体面向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菲涅尔纹理;
所述菲涅尔纹理以多个同心圆形式、多个同心椭圆形式、多个同心多边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
可选地,多个所述菲涅尔透镜所对应的所述菲涅尔纹理的密集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纹理包括多个同心圆纹理,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同心圆纹理之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件以矩阵形式、直线形式、圆形形式、三角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
可选地,所述透光件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透光件以所述矩阵形式布设。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件按照焦距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布设。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多个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摄像头的侧方。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件环绕且均匀布设于所述摄像头的周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闪光灯模组包括多个焦距不同的透光件,控制器通过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然后控制与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使目标透光件调整光线角度,以有效对目标拍摄对象进行补光。该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动态地选择与目标拍摄对象相匹配焦距的透光件和发光件进行补光工作,避免过曝光和欠曝光的问题,提高闪光灯模组的补光效果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局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闪光灯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闪光灯模组的正视图;
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与闪光灯模组之间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与闪光灯模组之间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以不同焦距补光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包括闪光灯模组及摄像模组,在摄像模组拍摄时,闪光灯模组用于对目标拍摄对象补光。闪光灯模组包括发光件以及设于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的透光件,透光件用于调整发光件所发出光线的传播路径,以有效对目标拍摄对象补光。但透光件的焦距为定值,这使得该智能设备对近距离拍摄和远距离拍摄的补光标准相同,容易产生近距离过曝光和远距离欠曝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机身、摄像模组、闪光灯模组、控制器。其中,摄像模组组装于机身。闪光灯模组组装于机身,包括多个发光件、以及与多个发光件一一对应的透光件,透光件设于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多个透光件的焦距不同。控制器设于机身内,与多个发光件及摄像模组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控制与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以对摄像模组补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闪光灯模组包括多个焦距不同的透光件,控制器通过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然后控制与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使目标透光件调整光线角度,以有效对目标拍摄对象进行补光。该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动态地选择与目标拍摄对象相匹配焦距的透光件和发光件进行补光工作,避免过曝光和欠曝光的问题,提高闪光灯模组的补光效果和成功率。
本公开提供的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iPad、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其它智能家居产品等。
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智能设备包括:机身110、闪光灯模组120、摄像模组130、控制器(未在图1中示出)。
继续参考图1,机身110可以包括:前壳111、后壳112、以及连接前壳111与后壳112的边框113。前壳111、后壳112以及边框113形成腔体,用于容设控制器、电池、闪光灯模组120、摄像模组130等。前壳111设有显示屏114,使该智能设备能够显示摄像模组130所拍摄的图像或视频。
摄像模组130组装于机身110,摄像模组130包括摄像头131以及光传感器(未图示)等部件,摄像头131暴露于机身110,以使摄像模组130能够拍摄图像或视频。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局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摄像模组130与控制器140电连接,摄像模组130工作时,摄像头131采集目标拍摄对象的光学图像,该光学图像投射到光传感器并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控制器140处理,最后转换成显示屏114所显示的图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连接”指直接的电性连接或接触,或者间接的电性连接或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摄像模组130包括AI识别模式功能和物像补光模式下的智能拍照补光识别功能,以识别目标拍摄对象200的距离远近。控制器140通过摄像模组130获取目标拍摄对象200与摄像模组130之间的距离信息,可选地,控制器140根据摄像模组130所采集的图像确定目标拍摄对象200与摄像模组130之间的距离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30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暴露于前壳111,后置摄像头暴露于后壳112。
闪光灯模组120组装于机身110,靠近摄像模组130设置,用于对摄像模组130补光。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闪光灯模组12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箭头表示光线的传播方向。结合参考图1和图3,闪光灯模组120包括多个发光件121以及与多个发光件121一一对应的透光件122,透光件122设于发光件121的光线射出侧。发光件121发出的光线经透光件122折射后射于目标拍摄对象200,有助于让目标拍摄对象200更明亮。多个透光件122的焦距不同,这使得闪光灯模组120可以多个不同焦距对摄像模组130进行补光工作。继续参考图2,多个发光件121与控制器140电连接,控制器140选择控制是否对发光件121供电,以及对发光件121的供电电流,使发光件121与透光件122配合对摄像模组130进行有效补光作业。
控制器140设于机身110内,控制器140包括控制芯片。控制器140通过摄像模组130获取目标拍摄对象200与摄像模组130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122,作为目标透光件122,然后控制与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121工作,使目标透光件调整光线角度,以有效对目标拍摄对象200进行补光。该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动态地选择与目标拍摄对象200相匹配焦距的透光件122和发光件121进行补光工作,避免过曝光和欠曝光的问题,提高闪光灯模组120的补光效果和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透光件122为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菲涅尔透镜的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菲涅尔纹理。其中,菲涅尔纹理是基于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通过使用菲涅尔透镜,不仅可节省透镜材料,减轻闪光灯模组120,还可消除球形像差,保持各处亮度一致。
继续参考图3,菲涅尔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221以及设于透镜本体1221面向发光件121一侧的菲涅尔纹理1222。菲涅尔纹理1222可以多种方式布设,在一个实施例中,菲涅尔纹理1222以多个同心圆形式、多个同心椭圆形式、多个同心多边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布设方式简单,方便菲涅尔透镜的生产制造,而且能够保证光线亮度的均匀性。
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的闪光灯模组120的正视图,图4示出了透光件122的菲涅尔纹理1222以多个同心圆形式的布设方式。参考图4,多个菲涅尔透镜所对应的菲涅尔纹理1222的密集度不同,以使多个菲涅尔透镜的焦距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菲涅尔纹理1222越密集,即纹理与纹理之间的间距越小,其对应的菲涅尔透镜的焦距越近,菲涅尔透镜的光斑越均匀、面积越大,对近焦距的补光效果优于远焦距的补光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菲涅尔纹理1222越稀疏,菲涅尔透镜的光斑面积越小,对远焦距的补光效果优于近焦距的补光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的中部未设置菲涅尔纹理1222,为凸透镜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菲涅尔纹理包括多个同心圆纹理,针对于每个发光件121的菲涅尔纹理,任意相邻两个同心圆纹理之间的间距相等,以使由该发光件121折射出均匀的光线。
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闪光灯模组120包括闪光本体123,闪光本体123设有多个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设有一个发光件121和一个透光件122,透光件122设于发光件121的光线射出一侧,闪光本体123对发光件121和透光件122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件121和透光件122可拆卸地卡接于安装腔内,以方便拆装和更换。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透光件122的焦距不同,这使得闪光灯模组120可以多个不同焦距对摄像模组130进行补光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件121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
多个透光件122及其对应的发光件121可以多种方式布设于机身110,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透光件122以矩阵形式、直线形式、圆形形式、三角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布设方式简单,方便生产制造,还利于外观美观。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透光件122的数目可以为四个,四个透光件122以矩阵形式布设。一些实施例中,该数目及布设形式的闪光灯模组120容易设置,还能满足智能设备对不同焦距的补光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透光件122按照焦距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布设。比如图4中四个透光件122按照焦距由大到小的顺序以1号、2号、3号、4号的顺序布设。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方便选择控制该闪光灯模组120实现从远焦至近焦的动态调整,控制器140通过选择对相应焦距的发光件121供电,并控制供电电流,以使相应的发光件121和透光件122配合进行补光作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30与闪光灯模组120之间可以多种方式布设于机身110。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130与闪光灯模组120之间的布设方式示意图。参考图5,摄像模组130包括摄像头131,多个透光件122设于摄像头131的侧方。比如,以图5的上、下、左、右方向为基准,透光件122可以设于摄像头131的左侧、右侧、上侧或下侧。可以理解的是,透光件122与发光件121一一对应,多个发光件121设于摄像头131的侧方。
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130与闪光灯模组120之间的布设方式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6,多个透光件122环绕且均匀布设于摄像头131的周缘。一些实施例中,该布设方式简单,且利于闪光灯模组120中的每个发光件121对摄像模组130进行补光。
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设备以不同焦距补光的效果示意图。当控制器140确定目标拍摄对象200与摄像模组130之间的距离较远时,选取相匹配的远焦距透光件122所对应的发光件121工作,以实现远距离补光。参考图7中左侧的远距离补光效果,发光件121与具有远焦距的透光件122配合,使光线300能够有效地、均匀地照射于目标拍摄对象200,以有效进行补光。当控制器140确定目标拍摄对象200与摄像模组130之间的距离较近时,选取相匹配的近焦距透光件122所对应的发光件121工作,以实现近距离补光。参考图7中右侧的近距离补光效果,发光件121与具有近焦距的透光件122配合,使光线300能够有效地、均匀地照射于目标拍摄对象200,以有效进行补光。
本公开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互为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机身;
摄像模组,组装于所述机身;
闪光灯模组,组装于所述机身,包括多个发光件、以及与多个所述发光件一一对应的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射出侧,多个所述透光件的焦距不同;及
控制器,设于所述机身内,与多个所述发光件及所述摄像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摄像模组获取目标拍摄对象与所述摄像模组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与所述距离信息相匹配的焦距所对应的透光件,作为目标透光件,控制与所述目标透光件所对应的发光件工作,以对所述摄像模组补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为菲涅尔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透镜本体以及设于所述透镜本体面向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菲涅尔纹理;
所述菲涅尔纹理以多个同心圆形式、多个同心椭圆形式、多个同心多边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菲涅尔透镜所对应的所述菲涅尔纹理的密集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纹理包括多个同心圆纹理,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同心圆纹理之间的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件以矩阵形式、直线形式、圆形形式、三角形形式中的一种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透光件以所述矩阵形式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件按照焦距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多个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摄像头的侧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件环绕且均匀布设于所述摄像头的周缘。
CN201921996906.8U 2019-11-18 2019-11-18 智能设备 Active CN210666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906.8U CN2106662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906.8U CN2106662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287U true CN21066628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6906.8U Active CN2106662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371A (zh) * 2021-06-18 2021-09-03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闪光灯模组、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371A (zh) * 2021-06-18 2021-09-03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闪光灯模组、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2081B (zh) 产生闪耀的led灯
US10194129B2 (en) Method of taking pictures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ata
JP7162105B2 (ja) カメラレンズを取り囲むledフラッシュリング
CN210666287U (zh) 智能设备
CN209046759U (zh)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180135059A (ko) 카메라 렌즈를 둘러싸는 led 플래시 링
CN202938241U (zh) 利用携带型电子装置上的led闪光灯的薄型化导光结构
CN112346285B (zh) 一种多功能电影摄影灯
CN110278332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9625788B2 (en) Flash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apparatus or mobile device
CN106885158B (zh) 照明模组及其应用
CN102606930B (zh) 一种led模块化灯
CN115933280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225483U (zh) 电子设备
CN211956946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866315A (zh) 电子设备
CN106412455A (zh) 闪光灯装置及拍摄装置
TWI424248B (zh) 相機
CN209327751U (zh) 一种外置360度相机闪光灯
CN111698406A (zh) 一种灯杯、补光灯以及摄像机
CN216437319U (zh) 一种三维运动捕捉相机
CN219919020U (zh) 图像采集系统和三维重建系统
CN220382098U (zh) 各向同性led灯珠、led显示系统及电影屏
EP3096185A1 (en) Flash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apparatus or mobile device
CN211403093U (zh) 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