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3415U -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3415U
CN210663415U CN201921123826.1U CN201921123826U CN210663415U CN 210663415 U CN210663415 U CN 210663415U CN 201921123826 U CN201921123826 U CN 201921123826U CN 210663415 U CN210663415 U CN 210663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nector
heat exchange
val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3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理查德豪
荆继峰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38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3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3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3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包括保温层、太阳能电板、回流管、换热管路、转换阀、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出水管、循环泵、过滤器、连接管、水箱、外换热板和外换热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由于这里水箱预埋在地面中深处,从而确保了水箱处于恒温状态下,同时设置的外换热板和外换热板能够加快地下冷水对水箱的循环水的冷却效果,也就提高了夏天制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转换阀,能够根据需要将太阳能热水器串联到循环水路中进行使用,而不需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其可以单独使用,也就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以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消费正在加剧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为解决能源危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使用率较低,除将水箱中的水加热之外,未有效利用多余的太阳能;而目前,日常生活中,夏天炎热时经常需要开空调,冬天寒冷时还需要使用暖气,但是现在市面上空调功率太大,十分耗能,而且空调和暖气会产生很多的废气,其缺点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并且耗能量过大,给家庭财产造成损失。而现有的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且使用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且使用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包括房屋主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保温层、太阳能电板、回流管、换热管路、转换阀、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出水管、循环泵、过滤器、连接管、水箱、外换热板和内换热板;所述房屋主体外侧面设有保温层,所述房屋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热水器;所述保温层外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热水器上设有上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上水管和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转换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管和换热管路均设有房屋主体的墙体中,所述回流管和换热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转换阀的第四接口和第三接口相连接;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与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下侧入口通过过滤器和连接管与水箱内部左下侧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电源端通过温控开关与太阳能电板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设在地面中,所述水箱外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外换热板,所述水箱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内换热板;所述回流管下侧出口与水箱内部右上侧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转换阀具体结构包括阀体、阀腔、阀芯、用水管、导槽一、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导槽二、进水管、连通孔一、连通孔二、电磁铁、连通槽、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阀腔设在阀体内部,所述阀腔中竖向活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腔左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一接口,所述阀腔左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二接口,所述阀腔左后侧中央上侧开口与用水管相连接,所述阀腔左后侧中央下侧开口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阀腔右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四接口,所述阀腔右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三接口;所述阀芯左上侧中设有导槽一和导槽二,且导槽一和导槽二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所述阀芯右上侧中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所述阀芯下侧中设有横向连通孔一和连通孔二;所述连通孔一和连通孔二左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相连,所述连通孔一和连通孔二右侧分别与对应的第四接口和第三接口中相连;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在阀体底部,所述电磁铁上侧伸缩端与阀芯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为伸缩式电磁铁。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路呈蛇形设置在房屋主体的墙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口处设有自动进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为循环水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由于这里水箱预埋在地面中深处,从而确保了水箱处于恒温状态下,同时设置的外换热板和外换热板能够加快地下冷水对水箱的循环水的冷却效果,也就提高了夏天制令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转换阀,能够根据需要将太阳能热水器串联到循环水路中进行使用,而不需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其可以单独使用,也就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1-房屋主体;2-保温层;3-太阳能电板;4-回流管;5-换热管路;6-转换阀;7-太阳能热水器;8-上水管;9-出水管;10-循环泵;11-过滤器;12-连接管;13-水箱;14-外换热板;15-内换热板;61-阀体;62-阀腔;63-阀芯;64-用水管;65-导槽一;66-第一接口;67-第二接口;68-导槽二;69-进水管;610-连通孔一;611-连通孔二;612-电磁铁;613-连通槽;614-第三接口;615-第四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包括房屋主体1,还包括保温层2、太阳能电板3、回流管4、换热管路5、转换阀6、太阳能热水器7、上水管8、出水管9、循环泵10、过滤器11、连接管12、水箱13、外换热板14和内换热板15;所述房屋主体1外侧面设有保温层2,所述房屋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热水器7;所述保温层2外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3;所述太阳能热水器7上设有上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上水管8和出水管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转换阀6的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管4和换热管路5均设有房屋主体1的墙体中,所述回流管4和换热管路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转换阀6的第四接口和第三接口相连接;所述换热管路5的入口与循环泵1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0下侧入口通过过滤器11和连接管12与水箱13内部左下侧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0的电源端通过温控开关与太阳能电板3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13设在地面中,所述水箱13外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外换热板14,所述水箱13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内换热板15;所述回流管4下侧出口与水箱13内部右上侧相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转换阀6具体结构包括阀体61、阀腔62、阀芯63、用水管64、导槽一65、第一接口66、第二接口67、导槽二68、进水管69、连通孔一610、连通孔二611、电磁铁612、连通槽613、第三接口614和第四接口615;所述阀腔62设在阀体61内部,所述阀腔62中竖向活动连接有阀芯63,所述阀腔62左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一接口66,所述阀腔62左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二接口67,所述阀腔62左后侧中央上侧开口与用水管64相连接,所述阀腔62左后侧中央下侧开口与进水管69相连接,所述阀腔62右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四接口615,所述阀腔62右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三接口614;所述阀芯63左上侧中设有导槽一65和导槽二68,且导槽一65和导槽二68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66和第二接口67相连,所述阀芯63右上侧中设有连通槽613,且连通槽613与第三接口614和第四接口615相连,所述阀芯63下侧中设有横向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所述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左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66和第二接口67中相连,所述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右侧分别与对应的第四接口615和第三接口614中相连;所述电磁铁612固定连接在阀体61底部,所述电磁铁612上侧伸缩端与阀芯63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电磁铁612为伸缩式电磁铁;所述换热管路5呈蛇形设置在房屋主体1的墙体中;所述太阳能热水器7的上水口处设有自动进水阀;所述过滤器11为循环水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夏天使用时,首先启动循环泵10将水箱13中的水依次通过连接管12和过滤器11输送给换热管路5对房屋主体1的墙体进行降温,而后吸热后循环水依次通过第三接口614、连通槽613、第四接口615和回流管4回流到水箱13中进行循环利用,由于这里水箱13预埋在地面中深处,从而确保了水箱13处于恒温状态下,同时设置的外换热板14和外换热板15能够加快地下冷水对水箱13的循环水的冷却效果,也就提高了夏天制令的效果,而冬天时,首先启动循环泵10将水箱13中的水依次通过连接管12和过滤器11输送给换热管路5对房屋主体1的墙体进行加热,同时给电磁铁612通电伸长驱使阀芯63整体上移,而后加热后循环水再依次通过第三接口614、连通孔二611和上水管8进入到太阳能热水器7中进行加热,同时太阳能热水器7的热水通过出水管9、第一接口66、连通孔一610、第四接口615和回流管4回流到水箱13中进行循环加热利用,从而提高了循环制热的效果,设置的转换阀6,能够根据需要将太阳能热水器7串联到循环水路中进行使用,而不需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7时其可以单独使用,也就是上水时自来水依次通过进水管69、导槽二68和上水管8进入到太阳能热水器7中进行加热,而使用时热水依次通过出水管9、导槽一65和用水管64输出进行使用,也就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包括房屋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2)、太阳能电板(3)、回流管(4)、换热管路(5)、转换阀(6)、太阳能热水器(7)、上水管(8)、出水管(9)、循环泵(10)、过滤器(11)、连接管(12)、水箱(13)、外换热板(14)和内换热板(15);
所述房屋主体(1)外侧面设有保温层(2),所述房屋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热水器(7);
所述保温层(2)外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3);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7)上设有上水管(8)和出水管(9);
所述上水管(8)和出水管(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转换阀(6)的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相连接;
所述回流管(4)和换热管路(5)均设有房屋主体(1)的墙体中,所述回流管(4)和换热管路(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转换阀(6)的第四接口和第三接口相连接;
所述换热管路(5)的入口与循环泵(10)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循环泵(10)下侧入口通过过滤器(11)和连接管(12)与水箱(13)内部左下侧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0)的电源端通过温控开关与太阳能电板(3)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水箱(13)设在地面中,所述水箱(13)外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外换热板(14),所述水箱(13)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内换热板(15);
所述回流管(4)下侧出口与水箱(13)内部右上侧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6)具体结构包括阀体(61)、阀腔(62)、阀芯(63)、用水管(64)、导槽一(65)、第一接口(66)、第二接口(67)、导槽二(68)、进水管(69)、连通孔一(610)、连通孔二(611)、电磁铁(612)、连通槽(613)、第三接口(614)和第四接口(615);
所述阀腔(62)设在阀体(61)内部,所述阀腔(62)中竖向活动连接有阀芯(63),所述阀腔(62)左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一接口(66),所述阀腔(62)左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二接口(67),所述阀腔(62)左后侧中央上侧开口与用水管(64)相连接,所述阀腔(62)左后侧中央下侧开口与进水管(69)相连接,所述阀腔(62)右侧中央上侧中设有第四接口(615),所述阀腔(62)右侧中央下侧中设有第三接口(614);
所述阀芯(63)左上侧中设有导槽一(65)和导槽二(68),且导槽一(65)和导槽二(68)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66)和第二接口(67)相连,所述阀芯(63)右上侧中设有连通槽(613),且连通槽(613)与第三接口(614)和第四接口(615)相连,所述阀芯(63)下侧中设有横向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
所述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左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66)和第二接口(67)中相连,所述连通孔一(610)和连通孔二(611)右侧分别与对应的第四接口(615)和第三接口(614)中相连;
所述电磁铁(612)固定连接在阀体(61)底部,所述电磁铁(612)上侧伸缩端与阀芯(63)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612)为伸缩式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5)呈蛇形设置在房屋主体(1)的墙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水器(7)的上水口处设有自动进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1)为循环水过滤器。
CN201921123826.1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3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3826.1U CN210663415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3826.1U CN210663415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3415U true CN21066341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38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3415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3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6266B (zh) 多功能热管式光伏光热热水采暖系统及供暖方法
CN110762664B (zh) 一种基于pvt结合跨季节蓄热和露点蒸发冷却的装置、空调
CN210663415U (zh) 一种太阳能墙内水循环系统
CN110657697B (zh) 一种谷电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482664A (zh) 一种新型低能耗太阳能低温热水器
CN204665740U (zh) 太阳能光伏水泵供暖制冷系统
CN218645643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1463063U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03657063U (zh) 集中集热分散储热太阳能热水系统防反向加热装置
CN206222677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1407829Y (zh) 分体式整体内循环太阳能热水器
CN214094699U (zh) 一种北方寒地太阳能供暖控制系统
CN205261723U (zh) 一种太阳能加热地板装置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2835536U (zh) 一种燃气热水采暖装置及系统
CN220750424U (zh) 一种太阳能屋顶聚能系统
CN210663416U (zh) 一种平贴式太阳能墙
CN210014432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供地暖装置
CN203011001U (zh) 太阳能热泵三联供系统
CN215295087U (zh) 一种太阳能、地暖、加热炉结合的换热系统
CN205191897U (zh) 光波加热双能源电热水器
CN203024298U (zh) 一种家用冷热空调系统
CN202204044U (zh) 高效节能热互补式新型换散热水器
CN204254712U (zh) 一种推挽变容热水蓄存装置
CN220453772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耦合跨季节埋管蓄热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