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9658U - 减震组件 - Google Patents

减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9658U
CN210659658U CN201920843519.4U CN201920843519U CN210659658U CN 210659658 U CN210659658 U CN 210659658U CN 201920843519 U CN201920843519 U CN 201920843519U CN 210659658 U CN210659658 U CN 21065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locking
length
teeth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35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羽成
杨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35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9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组件,包括基座、调节销和空心的橡胶顶盖,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与所述橡胶顶盖连接,所述调节销的底端设有第一长度调节部,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配合的第二长度调节部,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沿所述调节销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和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相对长度方向位置调整到位后,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能够通过锁止机构进行锁止,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侵入量调节件,所述侵入量调节件插入到所述橡胶顶盖中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侵入量调节件的底端与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调节长度和侵入量。

Description

减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件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急闭时,由于关闭惯性过大容易导致钣金件如背门侵入量过大,从而引起钣金件和侧围干涉,出现钣金件掉漆的现象。为应对该问题,需要管控钣金件的侵入量,避免钣金件与侧围干涉。由于钣金件建付性和安装要求,不能通过增加减震橡胶块的整体长度来控制钣金件的侵入量。而且技术文件中对减震块反力也有要求,也不能简单将橡胶顶盖做成实心。在安装钣金件橡胶块时,对于减震块的调节长度通常有精确的要求,作业员需要感知到准确的长度调整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调节长度和侵入量的减震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调节长度和侵入量的减震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震组件,包括基座、调节销和空心的橡胶顶盖,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与所述橡胶顶盖连接,所述调节销的底端设有第一长度调节部,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配合的第二长度调节部,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沿所述调节销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和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相对长度方向位置调整到位后,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能够通过锁止机构进行锁止,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侵入量调节件,所述侵入量调节件插入到所述橡胶顶盖中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侵入量调节件的底端与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圆柱形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从上往下穿入所述橡胶顶盖,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调节螺钉,所述橡胶顶盖的中心设有内螺帽,所述调节螺钉从上往上插入所述内螺帽中,并与所述内螺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橡胶调节螺钉,所述橡胶调节螺钉从上往下穿入所述橡胶顶盖,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的顶面为橡胶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为沿所述调节销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凸齿,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为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凹齿;
长度调节时,所述调节凸齿与所述调节凹齿配合并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内壁为圆筒形;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销的底端的第一锁止部,所述基座的内壁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配合时用于在所述调节销长度方向上锁止所述调节销与所述基座;
所述第一锁止部为形成在相邻所述调节凸齿之间的锁止凹齿,所述第二锁止部位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沿圆周方向的相邻处,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的多排锁止凸齿和位于相邻所述锁止凸齿之间的配合凹齿,所述配合凹齿与所述调节凹齿对接,并且所述配合凹齿的最大内径等于所述调节凹齿的最大内径;
当转动所述调节销使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在所述调节销长度方向上锁止时,所述调节凸齿与所述配合凹齿配合,所述锁止凹齿与所述锁止凸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凹齿的排数少于所述配合凹齿的排数,所述配合凹齿沿长度方向的上下侧均超过所述调节凹齿。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凸齿和所述调节凹齿的纵截面均为三角齿形。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齿和所述锁止凹齿的纵截面均为直齿形。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凸齿和锁止凹齿有两组,分别对称形成在所述调节销的两侧;
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均有两组,沿所述基座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长度调节部与第二长度调节部的配合,能够实现调节销相对于基座沿长度方向的调节,通过设置侵入量调节件,可实现车门关闭时,控制钣金的最大侵入量,从而避免对应钣金件侵入量过大,带来钣金件关闭能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钣金件与侧围面差超规格等二次不良问题、钣金件关闭困难或者车辆钣金件和侧围之间间隙不满足外观设计的间距要求问题。并且不需要改修减震块结构或者变更密封条状态如添加泡管等方式来对应钣金件急闭课题的问题,结果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基座的一剖视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基座的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基座的一剖视面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基座的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调节销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钣金件减震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基座1 调节销2 橡胶顶盖3
侵入量调节件4 调节凹齿11 第二锁止部12
调节凸齿21 锁止凹齿22 凹盘23
内螺帽31 橡胶涂层41 锁止凸齿121
配合凹齿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1-6和图11-1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减震组件,包括基座1、调节销2和空心的橡胶顶盖3,调节销2的顶端与橡胶顶盖3连接,调节销2的底端设有第一长度调节部,基座1的内壁设有与第一长度调节部配合的第二长度调节部,第一长度调节部能够相对于第二长度调节部沿调节销2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一长度调节部和第二长度调节部相对位置调整到位后,基座1和调节销2能够通过锁止机构进行锁止,背门减震组件还包括侵入量调节件4,侵入量调节件4插入到橡胶顶盖3中并与橡胶顶盖3螺纹连接用于调节侵入量调节件4的底端与调节销2的顶端之间的距离A。
其中,锁止机构可以是设置于基座1和调节销2两者本身上相互配合的卡槽或螺纹等结构,也可以是两者之外的结构,如可贯穿两者的插销或可套在基座外的紧固环之类的结构。
其中,长度方向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
当需要调节长度时,可将调节销2沿长度方向插拔,使得第一长度调节部与第二长度调节部相对移动。调整调节销插入、拔出量,可以实现长度调节量的精确控制。
当调节到合适的长度后,停止移动调节销2,通过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配合实现调节销2与基座1的锁定。背门减震组件的长度调节完成。
具体为,如图2所示,调节销2的顶端设置有凹盘23,侵入量调节件4的底端至少部分插入到凹盘23中。侵入量调节件4的底端与调节销2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A,A即如图2中所示侵入量调节件4的底面与调节销2的凹盘23的底面之间沿长度方向的距离,也就是允许的钣金件的最大侵入量。当钣金件受到作用力时,钣金件会抵至橡胶顶盖3上,引起橡胶顶盖3压缩变形,并且随橡胶顶盖3的压缩变形方向移动,侵入量调节件4的底端有可能抵至凹盘23的底面,此时,由于设置由硬质材料,例如:硬质塑料PA66-GF30、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刚度较高的非金属材料等制成的侵入量调节件4,钣金件将不能进一步沿压缩变形方向移动,即橡胶顶盖3与凹盘23的底面间距B达到最小值,钣金件受作用力(如:车门关闭、发动机盖关闭时),控制钣金的最大侵入量,从而避免对应钣金侵入量过大,带来钣金件关闭能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钣金件与侧围面差超规格等二次不良问题、钣金件关闭困难或者钣金件和侧围之间间隙不满足外观设计的间距要求问题。并且不需要改修减震块结构或者变更密封条状态如添加泡管等方式来对应钣金件急闭课题的问题,结果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好。
由于不同钣金结构不同,带来的结果是在钣金件急闭时钣金件的允许的侵入量也是不一致的,如果设计的时候就将最大侵入量设计成特定值,比如说满足某一车型的车门关闭需求,但是却不一定满足其他车辆的要求。本申请通过调节侵入量调节件4与调节销2的凹盘23的底面之间的距离A,即可调节距离B的最小值,从而控制钣金件的最大侵入量,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具体在实际应用到车型时,参照相应的试验标准以指定的急闭力或者关闭速度进行测试,得出钣金件不侵入过量而与侧围碰撞时的B值,B值减掉未变形状态的L1和L2的值就是对应的该车型的最大允许侵入量A值,其中L1是调节销顶部凹盘的厚度,L2是侵入量调节块的高度。
其中,实施例一中,侵入量调节件4为圆柱形的调节块,调节块从上往下穿入橡胶顶盖3,并与橡胶顶盖3螺纹连接。
其中,调节块的顶面可以突出于橡胶顶盖3的顶面,也可以与橡胶顶盖3的顶面平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调节块的顶面为橡胶涂层41。侵入量调节块4本身可以是硬质塑料制成,顶面为橡胶涂层41,与车门钣金碰撞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防止产生噪音。
本实施例中,基座1和调节销2可由硬质塑料制成;
橡胶顶盖3由橡胶制成,基座1可以安装在钣金件上或侧围上,优选安装于钣金件上,钣金件与橡胶顶盖3触碰时,橡胶顶盖3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安装时,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对调节销2进行调节,使得钣金件减震组件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长度调节部为沿调节销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凸齿21,如图3-6所示,第二长度调节部为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凹齿11;
长度调节时,调节凸齿21与调节凹齿11配合并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调节销2插入到基座1中时,调节凸齿21与调节凹齿11配合,调节凸齿21的突出结构插入到调节凹齿11的凹陷结构中。由于调节凸齿21和调节凹齿11均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
当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销2时,同一排的调节凸齿21与调节凹齿11错开,调节凸齿21与上一排或下一排的调节凹齿11配合。每拔出一个齿会响一声,作业员可以感知长度调整量。
进一步地,基座1的内壁为圆筒形;
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调节销2的底端的第一锁止部,基座1的内壁的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配合时用于在调节销2长度方向上锁止调节销2与基座1。
如图12所示,第一锁止部为形成在相邻调节凸齿21之间的锁止凹齿22。如图3-6所示,第二锁止部12位于调节凹齿11沿圆周方向的相邻处,第二锁止部12包括沿基座的长度方向的多排锁止凸齿121和位于相邻锁止凸齿121之间的配合凹齿122,配合凹齿122与调节凹齿11对接,并且配合凹齿122的最大内径等于调节凹齿11的最大内径;
当转动调节销2使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在所述调节销长度方向上锁止时,调节凸齿21转动到与配合凹齿122配合,锁止凹齿22与锁止凸齿121配合。
具体为,如图12所示,锁止凹齿22为形成在相邻的调节凸齿21之间的深槽。本实施例中,调节凸齿21的纵截面为三角齿,锁止凹齿22从三角齿的齿根处向内开槽形成的直齿。
如图3-4所示,基座1的内壁为圆筒形,第二长度调节部(即调节凹齿11)和第二锁止部12沿圆周方向分布在基座1的内壁上。
其中,调节凹齿11与调节凸齿21配合时,调节销2上的锁止凹齿22不与第二锁止部12配合。此时通过相对移动调节凹齿11与调节凸齿21,可以实现长度调节。
由于第二锁止部12位于调节凹齿11的圆周方向的相邻处。当需要锁止调节销2时,将调节销2旋转90度。使得调节销2的调节凸齿21和锁止凹齿22一起朝向第二锁止部12转动。
如图4所示,第二锁止部12包括锁止凸齿121和配合凹齿122。其中,配合凹齿122的纵截面也为三角齿形,与调节凹齿11的形状相同,并且与每排调节凹齿11一一对接。锁止凸齿121从配合凹齿122的最高处向内突出的直齿。当转动调节销2时,调节凸齿21从调节凹齿11滑入到配合凹齿122中,调节凸齿21与配合凹齿122配合。此时,锁止凸齿121插入到调节销2的锁止凹齿22中,由于锁止凸齿121插入的深度较深,实现对调节销2的锁定,调节销2不能再沿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调节销2与基座1在调节销2长度方向上的锁止方式简单,较现有在基座1和调节销2下端采用插销式锁止方式,减少材料、开模成本、可锁止的位置更灵活。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调节凹齿11的排数少于配合凹齿122的排数,配合凹齿122沿长度方向的上下侧均超过调节凹齿11。
其中,调节销2上的调节凸齿21的排数也大于调节凹齿11的排数。由于调节销2会相对于基座1沿长度方向移动,因此较少排数调节凹齿11能够与至少部分调节凸齿21配合。
锁止凸齿121的排数与锁止凹齿22的排数基本相同,增加了锁止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12所示,锁止凸齿121和锁止凹齿22的纵截面均为直齿形。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12所示,调节凸齿21和调节凹齿11的纵截面均为三角齿形。
进一步地,如图11-12所示,调节凸齿21和锁止凹齿22有两组,分别对称形成在调节销2的两侧;
如图3-6所示,第二长度调节部和第二锁止部12均有两组,沿基座1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调节销2旋转90度,能够实现锁止模式或长度调节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调节凸齿21和锁止凹齿22可以只有一组,形成在调节销2的部分圆周面上,对应的第二长度调节部和第二锁止部12也只有一组。
可选地,调节凸齿21和锁止凹齿22还可以有三组,对应的第二长度调节部和第二锁止部12也有三组,调节销2旋转60度,可以实现锁止模式或长度调节模式的切换。
实施例一中,如图5-6所示,锁止凸齿12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中,配合凹齿122仍然为圆弧形,与调节凹齿11对接。锁止凸齿121向内凸出的深度不同。随着调节销2的转动,当调节销2转动到90度时,锁止凸齿121与锁止凹齿22之间的干涉量最大。
实施例二:
如图7-10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锁止凸齿12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即锁止凸齿121的凸起的深度基本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侵入量调节件4为调节螺钉,橡胶顶盖3的中心设有内螺帽31,调节螺钉从下往上插入内螺帽31中,并与内螺帽31螺纹连接。
其中,内螺帽31也由橡胶制成。调节螺钉位于橡胶顶盖3的内部。调节螺钉可以由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
实施例四:
如图14所示,侵入量调节件4为橡胶调节螺钉,橡胶调节螺钉从上往下穿入橡胶顶盖3,并与橡胶顶盖3螺纹连接。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橡胶调节螺钉全部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组件用于汽车的背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减震组件不限于仅能用于背门,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调节最大侵入量的车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减震组件,包括基座、调节销和空心的橡胶顶盖,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与所述橡胶顶盖连接,所述调节销的底端设有第一长度调节部,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配合的第二长度调节部,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沿所述调节销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和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相对长度方向位置调整到位后,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能够通过锁止机构进行锁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侵入量调节件,所述侵入量调节件插入到所述橡胶顶盖中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侵入量调节件的底端与所述调节销的顶端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圆柱形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从上往下穿入所述橡胶顶盖,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调节螺钉,所述橡胶顶盖的中心设有内螺帽,所述调节螺钉从上往上插入所述内螺帽中,并与所述内螺帽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侵入量调节件为橡胶调节螺钉,所述橡胶调节螺钉从上往下穿入所述橡胶顶盖,并与所述橡胶顶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侵入量调节件的顶面为橡胶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为沿所述调节销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凸齿,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为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排的调节凹齿;
长度调节时,所述调节凸齿与所述调节凹齿配合并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的内壁为圆筒形;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销的底端的第一锁止部,所述基座的内壁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配合时用于在所述调节销长度方向上锁止所述调节销与所述基座;
所述第一锁止部为形成在相邻所述调节凸齿之间的锁止凹齿,所述第二锁止部位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沿圆周方向的相邻处,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的多排锁止凸齿和位于相邻所述锁止凸齿之间的配合凹齿,所述配合凹齿与所述调节凹齿对接,并且所述配合凹齿的最大内径等于所述调节凹齿的最大内径;
当转动所述调节销使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销在所述调节销长度方向上锁止时,所述调节凸齿与所述配合凹齿配合,所述锁止凹齿与所述锁止凸齿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凹齿的排数少于所述配合凹齿的排数,所述配合凹齿沿长度方向的上下侧均超过所述调节凹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凸齿和所述调节凹齿的纵截面均为三角齿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齿和所述锁止凹齿的纵截面均为直齿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凸齿和锁止凹齿有两组,分别对称形成在所述调节销的两侧;
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均有两组,沿所述基座的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CN201920843519.4U 2019-06-05 2019-06-05 减震组件 Active CN21065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3519.4U CN210659658U (zh) 2019-06-05 2019-06-05 减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3519.4U CN210659658U (zh) 2019-06-05 2019-06-05 减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9658U true CN21065965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3519.4U Active CN210659658U (zh) 2019-06-05 2019-06-05 减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9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369A (zh) * 2022-06-30 2022-09-3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缓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369A (zh) * 2022-06-30 2022-09-3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缓冲装置
CN115126369B (zh) * 2022-06-30 2024-07-0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0025112B4 (de)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EP2531380B1 (de) Energieabsorptionssystem
US9726206B2 (en) Method of attaching an object to a panel with an adjustable tower stud assembly
US8753055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wo components
US6095576A (en) Door latch striker
CN210659658U (zh) 减震组件
EP1275802B1 (en) Door latch striker
EP1853135B1 (de) Regalsystem
US20040049882A1 (en) Door arrester
US7850229B2 (en) Structure of side sill garnish for closure stopper
CN107091024A (zh) 铰链
US11560104B2 (en) Spring clip
CN111173367A (zh) 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
DE102018125724A1 (de) Abstandshalteranordnung
DE10062275A1 (de) Türfeststeller
US6106037A (en) Door latch striker
CN106523791A (zh) 车用管线安装管夹
US20200238798A1 (en) Energy Absorber for Vehicle Doors
EP2739807B1 (de) Beschlagsystem zum führen einer verschlussklappe eines möbelstücks
DE102007020730A1 (de) Pendeltür mit Selbstschließscharnier
DE102017203417A1 (de) Gurtaufroller mit einem geräuschgedämpften Beschleunigungssensor
US20060277720A1 (en) Hinge having fixedly engaged hinge means
WO2007124840A1 (de) Lenk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DE102009017806A1 (de) Befestigungselement
US11912415B2 (en) Rotatable insert for aircraft seat 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