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8317U -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8317U
CN210658317U CN201921385847.0U CN201921385847U CN210658317U CN 210658317 U CN210658317 U CN 210658317U CN 201921385847 U CN201921385847 U CN 201921385847U CN 210658317 U CN210658317 U CN 21065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wall
wall structur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linking bridg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58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帅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iudun Intelligent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iudun Intelligent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083708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0658317(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iudun Intelligent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iudun Intelligent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58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设于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上,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地基和地下连续墙结构上浇筑有混凝土结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均设于混凝土结构中。本实用新型能增加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出现凹陷而导致立体车库无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结构被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可利用的地上空间越来越少,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既有建筑的现有使用空间不足,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在地下工程建设中,一般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虽然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工程直接成本低廉、施工过程可控度高等优势,但是目前也存在显著不足:一是明挖法施工对既有设施的保护成本较高,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导致工程间接成本和辅助工期大幅增加;二是明挖法施工对城市正常运行影响极大。工程影响范围内的交通道路、排水管网、水电煤气等既有设施,不可避免受到干扰;三是明挖法施工对市容环境影响极大。整个施工过程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对市容环境的影响极大。有鉴于此,探索开发深层地下空间的开挖新工艺新方法势在必行。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工程的基坑开挖大都是顺作法,逐层开挖,逐层支撑,通常适用基坑开挖较浅,对于开挖较深基坑,这种方法存在施工周期较长,技术可靠性不强,工艺明显落后等缺点。逆作法施工是地下空间开发成本最经济,技术最可靠的方法,由于逆作法施工的一些细小的技术问题没解决,导致逆作法施工的优势不明显。
现有技术为了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成本低的地下空间逆作法施工时的支护结构,中国专利于2016.12.28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逆作法施工短段井壁浇筑结构(申请号:CN201621463906.8)的实用新型专利。但是该浇筑结构的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四周的地基承载力较差,易影响后续立体车库的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能增加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出现凹陷而导致立体车库无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结构被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设于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上,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地基和地下连续墙结构上浇筑有混凝土结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均设于混凝土结构中。本实用新型能增加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出现凹陷而导致立体车库无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结构被破坏。
进一步,第一连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分段施工的主体结构,相邻两个主体结构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钢管,第二连接支架和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可根据地基所需施工的面积对第一连接支架分段施工,便于控制第一连接支架的施工质量,再通过第一连接钢管又将分段施工的主体结构连接成整体,符合第一连接支架的施工要求。
进一步,主体结构包括浇筑在地基上的混凝土底座和设于混凝土底座中的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竖直方向焊接有第一钢柱,第一钢柱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钢管焊接固定,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第一钢柱,便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钢管焊接固定,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钢管交叉设于混凝土结构中,可增加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混凝土底座的顶部设有混凝土凸块,连接座设于混凝土凸块中,使得混凝土底座具有足够空间放置连接座,增加连接座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稳定性,使得连接座符合第一钢柱和第一支撑杆的施工要求。
进一步,第二连接支架包括竖直方向设于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的预留槽中的第二钢柱,第二钢柱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的第一支撑杆焊接固定,方便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成整体的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使得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和地基产生作用,当浇筑混凝土结构后,混凝土结构和地下连续墙结构连接成整体,起到对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地基和地下连续墙结构上浇筑混凝土结构,避免出现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出现凹陷现象。
由于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在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上设置第一连接支架,在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设置第二连接支架,并将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成整体的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使得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和地基产生作用,当浇筑混凝土结构后,混凝土结构和地下连续墙结构连接成整体,起到对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保护的效果,且增加了混凝土结构的自身强度,能增加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出现凹陷而导致立体车库无法正常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底座和连接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连续墙结构;2-第一连接支架;3-第二连接支架;4-混凝土结构;5-主体结构;6-第一连接钢管;7-地基;8-混凝土底座;9-连接座;10-第一钢柱;11-第一支撑杆;12-混凝土凸块;13-第二钢柱;14-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1和第一连接支架2,第一连接支架2设于地下连续墙结构1外侧的地基7上。地下连续墙结构1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支架3,第二连接支架3和第一连接支架2固定连接,地基7和地下连续墙结构1上浇筑有混凝土结构4,第一连接支架2和第二连接支架3均设于混凝土结构4中。
第一连接支架2包括至少两个分段施工的主体结构5,相邻两个主体结构5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钢管6,第二连接支架3和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5固定连接。可根据地基7所需施工的面积对第一连接支架2分段施工,便于控制第一连接支架2的施工质量,再通过第一连接钢管6又将分段施工的主体结构5连接成整体,符合第一连接支架2的施工要求。
主体结构5包括浇筑在地基7上的混凝土底座8和设于混凝土底座8中的连接座9,连接座9的顶部竖直方向焊接有第一钢柱10,第一钢柱10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一连接钢管6焊接固定,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5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连接支架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第一钢柱10,便于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一连接钢管6焊接固定,使得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一连接钢管6交叉设于混凝土结构4中,可增加混凝土结构4自身的承载能力。混凝土底座8的顶部设有混凝土凸块12,连接座9设于混凝土凸块12中,使得混凝土底座8具有足够空间放置连接座9,增加连接座9设置在混凝土底座8上的稳定性,使得连接座9符合第一钢柱10和第一支撑杆11的施工要求。
第二连接支架3包括竖直方向设于地下连续墙结构1顶部的预留槽中的第二钢柱13,第二钢柱13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二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4和处于最外侧的主体结构5的第一支撑杆11焊接固定,方便第二连接支架3和第一连接支架2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成整体的第二连接支架3和第一连接支架2使得地下连续墙结构1的顶部和地基7产生作用,当浇筑混凝土结构4后,混凝土结构4和地下连续墙结构1连接成整体,起到对地下连续墙结构1顶部保护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结构外侧的地基上,所述地下连续墙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地基和所述地下连续墙结构上浇筑有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均设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分段施工的主体结构,相邻两个所述主体结构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钢管,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和处于最外侧的所述主体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浇筑在所述地基上的混凝土底座和设于所述混凝土底座中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竖直方向焊接有第一钢柱,所述第一钢柱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焊接固定,处于最外侧的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的顶部设有混凝土凸块,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混凝土凸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竖直方向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结构顶部的预留槽中的第二钢柱,所述第二钢柱的顶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处于最外侧的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焊接固定。
CN201921385847.0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Active CN21065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5847.0U CN21065831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5847.0U CN21065831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8317U true CN21065831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5847.0U Active CN210658317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8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5151A (zh) 预制混凝土立柱与承台的钢混组合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6149768B (zh) 一种围护桩结合冠梁的地下结构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12723U (zh) 一种多层水平连梁双排桩及地下管廊整体式结构
CN105064397A (zh) 一种在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基础上扩挖车站的明挖施工方法
CN105240024A (zh) 一种平行盾构法扩建施工地铁车站的方法
CN105089670B (zh) 一种在并行区间盾构隧道基础上扩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法
CN109469204A (zh) 基于叠合梁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658317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逆作法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07489284B (zh) 地下室局部新增深层地下车库的施工方法
CN105240023A (zh) 一种曲线顶管支护结构扩建盾构施工地铁车站的方法
CN203475439U (zh) 基于预制地墙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法中的专用预制地墙
CN112681376A (zh) 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施工方法
CN212175797U (zh) 一种大跨度地下空间深基坑支护系统
CN210315099U (zh) 一种多功能城市高架桥梁结构
CN112575789A (zh) 斜拉式空间桁架基坑内支撑体系
CN205475257U (zh) 一种用于加深开挖的复合桩锚支护结构
CN208734343U (zh) 一种带有临时中隔柱支撑的车站隧道开挖结构
CN216275721U (zh) 留土反压斜拉撑组合式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6275791U (zh) 一种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架
CN205421276U (zh) 一种支护基坑侧壁的异型双排桩
CN205934994U (zh) 一种围护桩结合冠梁的地下结构的抗浮结构
CN109339510A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地下立井式停车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941552U (zh) 一种平行盾构法扩建施工的地铁车站
CN205776160U (zh) 一种地下连接墙结构
CN204509922U (zh) 下穿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