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4511U - 一种制冷保温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保温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4511U
CN210654511U CN201920734311.9U CN201920734311U CN210654511U CN 210654511 U CN210654511 U CN 210654511U CN 201920734311 U CN201920734311 U CN 201920734311U CN 210654511 U CN210654511 U CN 21065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reservation
cavity
refriger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43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n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n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n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n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43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保温盒,包括制冷保温盒主体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制冷片、冷端吸热器和热端散热器,所述制冷保温盒主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热端散热器相连;中间基座,所述中间基座分别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中件基座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内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支撑肋,由保温体、保温腔、上壳体、下壳体、中间座和半导体制冷器组成的制冷保温盒主体,整体结构紧凑、所有部件布局合理,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保温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存储的物料提供特殊环境的便携式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制冷保温盒。
背景技术
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现代药品大多是冷藏药品。部分医药需要在较低的环境中进行储存,例如胰岛素,胰岛素为在低温储存的常用药剂,目前,胰岛素在携带时,常常因为存放温度过高造成药剂失活,影响患者使用。再比如,皮肤烧伤后,临床上一般会使用一些生物敷料和细胞因子喷洒创面,进而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但含有上述生物敷料和细胞因子的药物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才能保证其活性和药效,否则会造成药物失效甚至产生一些有害成分。而在某些特殊或应急环境下,需要携带上述含有生物敷料和细胞因子的药物进行救援,由于缺乏相应的冷藏环境,导致上述药物难以携带和保存,进而影响应急救治。
现有便携式低温保存药物的技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冰块等低温辅料与药物同置于一个保温装置体内,另一种是体积较大的依赖于汽车电源或者便携电源的电子制冷冰箱(制冷体位于冰箱侧面或者底部,一旦断电,制冷散热体立即开始加热冰箱内部),而两种技术采用的保温结构均为泡沫隔层保温技术,在环境温度超过摄氏20度以上时,温差变化小于十度的保温效果仅为六小时左右,如携带需低温存放的药物,由于便携性要求,保温装置体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泡沫隔层保温效果更差,给医患外出携带药物带来极大不便。体积大、保温差、制冷/散热结构不合理构成了现有技术的三大缺陷,同时还有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制冷/散热结构布局合理的制冷保温盒,能够方便的存储需要低温保存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保温盒,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制冷片、冷端吸热器和热端散热器;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上表面,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热端散热器相连,并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孔;中间基座,所述中间基座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并分别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下表面,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中间基座形成第二容腔。
可选的,保温腔,所述保温腔设于所述第二容腔内,所述冷端吸热器与所述保温腔相连并悬垂于所述保温腔内;保温体,用于容纳需要制冷保温的物料,所述保温体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并与所述保温腔密封。
可选的,所述保温腔包括对接的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所述冷端吸热器悬垂于所述第一保温腔内,所述第二保温腔内设有隔热垫。
可选的,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定位支撑肋,所述定位支撑肋可以起到支撑、定位保温体在第二容腔中的位置的作用,所述定位支撑肋包括弧形边,所述弧形边的弧度与所述保温体的外表面适配。
可选的,所述定位支撑肋呈上下对称分布,使得第二容腔中部形成通道。
可选的,所述保温腔外部设有定位凸。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保温腔内侧,用于监测保温腔内的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一个涵道风扇,所述涵道风扇包括涵道和位于所述涵道内的吸气/排气风扇;或者,所述上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涵道风扇,其中一个涵道风扇为吸气/排气风扇,其他涵道风扇为排气/吸气风扇。
可选的,还包括电源腔,所述电源腔内设有充电电池,所述制冷保温盒与所述电源腔可拆卸的电性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PCB电路板、电源接口、显示屏、控制按键和警报信号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保温体、保温腔、上壳体、下壳体、中间座和半导体制冷器组成的制冷保温盒主体,整体结构紧凑、所有部件布局合理,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半导体制冷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上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保温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装入真空保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电源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设”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2,本实施提供的制冷保温盒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连接上、下壳体(1、2)的中间基座3。上、下壳体(1、2)均为向内凹进形成的内凹的容腔。上、下壳体(1、2)分别形成有第一容腔4 和第二容腔5,并分别与中间基座3通过超声波焊接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下壳体(1、2)还可以采用与中间基座3螺纹紧固、螺栓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焊接、粘结一体成形等其他常见的技术工艺制作。
本实施提供的制冷保温盒的制冷核心采用半导体制冷器6,包括制冷片7、冷端吸热器8、热端散热器 9、导热垫10和隔热垫39。半导体制冷片7是利用珀尔帖效应运作的,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和b构成的闭合回路时,回路中的两个接点,一个吸收热量,另外一个放出热量。半导体制冷片 7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金属导体、绝缘陶瓷片构成。当半导体制冷片7通以直流电时,在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上面的接头处,电流从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接头处温度降低并从外界吸热,成为冷端。在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下面的接头处,电流从P型半导体流向N型半导体,接头处温度升高并向外界放热,成为热端。冷端设有冷端吸热器8,热端设有热端散热器9。
冷端吸热器8和热端散热器9相对于半导体制冷片7在位置上大体呈上、下分布,在半导体制冷片7 的四周还分布有包围式隔热垫39,以尽量减少冷端和热端的接触热传导。优选的,冷端吸热器8和热端散热器9可采用多齿形散热鳍片组或矩形肋片散热片,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效率较高,散热性能较好。多齿形散热鳍片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的鳍片,鳍片竖直设置,优选的,两两相邻的鳍片之间的间隙为1毫米。半导体制冷器6可在散热系统的散热流动下,对热端散热器9进行散热。半导体制冷器6 不管采用任何一种设计方式,都必须使热端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若热端散热不好则制冷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强化热端散热尤为必要。传统的空气自然对流散热方式,换热系数较低,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获得更好的制冷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系统,实现强迫流动散热。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冷散热系统,优选的,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涵道风扇,分别为第一涵道风扇12和第二涵道风扇13,每个涵道风扇均包括大体上外方内圆的涵道11,以及位于涵道11内部的风扇(图中未示出),由于风扇扇叶端部受涵道11围合限制,冲击噪声减小,诱导阻力减少,因而可以获得较高的风力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涵道风扇的数量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通过采用更多风扇,加强风力作用、加速散热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涵道风扇的位置分布,也可以适应制冷保温盒主体结构的设计,采用垂直叠设的方式等,以形成加速散热的流道。
优选的,在涵道11外边缘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倒角,同时将外表面设计为矩形或者方形以适应制冷保温盒内部空间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涵道11也可以采用圆形设计,在不影响空气流道散热情况下的其他形状涵道11也应当理解为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等同方案内。
第一涵道风扇12采用吸气风扇并在第一涵道风扇12的端部表面形成吸气口15,第二涵道风扇13采用排气风扇并在第二涵道风扇13的端部表面形成排气口14,通过风扇叶片排列的不同,控制吸气、排气的方向。第一涵道风扇12和第二涵道风扇13的吸气和排气形成强制流动通道,加速气流在上壳体1形成的第一容腔4内的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两个涵道风扇均采用吸气风扇或者排气风扇,通过风扇风力作用加速第一容腔4内的空气流动以达到加快散热效果也是完全可行的。
参见图4,在上壳体1表面分布有若干分区排布的散热孔,优选的,在第一涵道风扇12和第二涵道风扇1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与涵道风扇位置对应的、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区散热孔16、在上壳体1的前后侧表面分别设置沿上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区散热孔17,在上壳体1的两侧端部表面分别设置连接上、侧两个表面的第三区散热孔18,在上壳体1的其他空白位置还设置有大小不等的第四区散热孔19,以增加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渠道。例如,第一区散热孔16负责高速排气,第二、第三、第四区散热孔(17、18、 19)负责辅助进气并抑制紊流减少气流阻力,或者第一区散热孔16负责快速进气,第二、第三、第四区散热孔(17、18、19)负责辅助排气并抑制紊流减少气流阻力,从而提高流速和风冷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散热孔位置分布、大小形状设置的不同,分别承担排气或者进气。
上壳体1形成的第一容腔4可用于容纳涵道风扇,并与涵道风扇一起构成了风冷散热系统。外部气流通过上壳体1上的若干分区排布的散热孔进入第一容腔4,并进一步通过第一涵道风扇12的吸力抵达散热片的上表面,在第二涵道风扇13的排气推力作用下,发生强迫流动,快速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并通过上壳体1上的若干分区排布的散热孔排出,完成整个风冷散热系统动态的风冷散热工作。
上壳体1内部还设有若干等分排布的支撑柱20,支撑柱20呈中空圆柱体,内置螺钉与中间基座3紧固装配,支撑柱20之间或者上壳体1的主要支撑面上还设有用于加强第一容腔4强度的加强筋21,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容腔4变形对风冷散热通路造成的影响。
上壳体1内设有电源接口,如DC-In接口22,可为制冷保温盒提供外部电源接口。上壳体1一端设有斜面部23,斜面部23形成的容腔用于容纳显示屏24、控制按键25、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等电控设备,方便使用时查看/控制,显示屏24安装于安装台26上并通过粘贴或者螺钉紧固等方式固定于斜面部23内侧,安装台26上还设有控制按键25等。
优选的,热端散热器9采用沿中间基座3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设置于涵道风扇的下部、中间基座 3的上方,加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散热面积。冷端吸热器8采用异形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半导体制冷保温箱采用直接接触吸热的方式,而是通过吸热保温系统,连接整个内胆金属层,可悬垂的直接伸入制冷保温腔内部,通过冷端吸热气8上的连接端81与保温腔体的容纳槽31直接相连,其余部位悬空,不与需要保温腔体直接接触,从而制冷效率不再受腔体热传导的制约,从而提高了制冷效率。
参见图6~7,中间基座3为一异形环状框架,用于支撑和连接上、下壳体(1、2)以及半导体制冷器 7等部件设备。中间基座3形成有可部分容纳吸热保温系统的容纳空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热保温系统,包括对接固定的两个保温腔,分别为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第一保温腔27内部中空、第二保温腔28内部填充有隔热垫39,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对接固定、形成可以容纳冷端吸热器8 的制冷保温腔体。
第一保温腔27口部设有螺纹,螺纹设于背离第一保温腔27和保温腔28的对接处的一端,用于与保温体紧固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超声波焊接或者螺纹紧固、插接等其他常见的可拆卸方式相连,也可以将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设计为一个共同腔体,将冷端吸热器8的连接端81悬垂于保温腔后再一体成型铸造。
第二保温腔28包括中心槽41和至少部分环绕中心槽41的环形槽42,中心槽41的开口朝向与第一保温腔27的对接方向,中心槽41的底面形成保温腔的部分后表面,环形槽42的开口方向与中心槽41相反,环形槽42的底面形成第二保温腔28与第一保温腔27的对接面。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槽42部分环绕中心槽41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槽42还可以全部包围中心槽41的外侧。第二保温腔28上设有三个品字形分布的柱体,第一保温腔27的对应位置设有孔槽,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通过柱体与孔槽插接,并配合螺丝紧固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柱体和孔槽的数量、位置也可以应地制宜的选择,例如在第二保温腔28上设置孔槽,在第一保温腔27上设置柱体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还可以在对接区设置黏胶区,黏胶区采用阶梯型的凹槽或者环形槽设置,在凹槽或者环形槽中添加粘着剂,使得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通过黏胶粘贴固定,粘贴固定的同时还更利于第一保温腔 27和第二保温腔28之间的绝热,减少热传导。
为了防止保温体的口部与热源发生直接接触,在第二保温腔28的间隙处、第二保温腔28的中心槽41 中、第二保温腔28的环形槽42中均分别设置有隔热垫39,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注入隔热泡沫等方式在上述几个部位设置隔热垫39。
为了便于安装固定,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外部分别设有定位凸36,定位凸36与中间基座 3相连或者相抵,起到对第一保温腔27和第二保温腔28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和支撑作用。
第一保温腔27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置区29,第二保温腔28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容置区30。第一容置区29和第二容置区30的位置对应,对接连成可容纳半导体制冷片7等的容置区。第二容置区30朝向第一容置区29的一侧向下延伸有可以容纳冷端吸热器8的连接端81的容纳槽31,优选的,容纳槽31形状设置为鳍片状槽,便于与连接端81的适配。容纳槽31的端部位于第一容置区29和第二容置区30对接处,使得冷端吸热器8通过容纳槽31悬垂式直接伸入保温腔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31的位置还可以开设在第一容置区29一侧或者第二容置区30的一侧,或者在第二保温腔28的端部等其他位置,只需保证容纳槽31可以容纳冷端吸热器8的连接端81插入并悬垂入保温体内即可。
由于圆柱体是仅次于球体的高效保温形状体,具有表面积相对最小,容积相对最大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与外界的热传导接触面积,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为了减少保温体材料内部的热传导,将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的壳体外部采用不锈钢镜面抛光工艺,最大限度反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照射,减少热辐射对保温体的加热效应。使用时,将装有需要冷藏保温的物品放入真空圆柱形保温体 35中,将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开口处通过第一保温腔27口部螺纹旋转拧紧,并沿定位支撑肋形成的通道推入第二容腔5中固定,使得冷端吸热器8悬空置于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内胆开口处,不再受壳体热传导制约,直接对杯内存放的物品制冷保温,极大提高制冷效率。在口部采用螺纹旋转密封结构,比开合式门盖密封效率更高,保温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温体35和保温腔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插接并通过弹性件如弹簧等顶紧,或者其他常见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只需保证保温体35与保温腔连接后的密封性即可。
参见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保温盒由食品级塑料材质构成支撑结构,用于形成风冷散热系统的风道以及吸热保温系统的支撑固定主体,同时兼设有温控显示电路系统的容纳单元。中间基座3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涵道风扇12、第二涵道风扇13,配合上壳体1形成了风冷散热系统;中间基座3的下方一侧连接有第一保温腔27、第二保温腔28,将冷端吸热器8采用悬垂式直接深入保温体的开口内部形成了吸热保温系统;第二容腔5内,中间基座3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还等分排布有若干定位支撑肋37,用于支撑和定位保温体35。优选的,定位支撑肋37采用三角形设计,包括两直角边和弧形斜边,两直角边与中间座内侧相连或者相抵,斜边采用弧形设计,斜边与直角边的接触处分别为弧形过渡,弧形边38的弧度与保温体35的外表面弧度适配,保证保温体35可沿定位支撑肋37的弧形斜边推入,并定位保证推入方向的准确与保温体35在第二容腔5内的放置稳固。优选的,定位支撑肋37设计为上下对称分布,间隙并排排列,上侧排布有8个定位支撑肋37,下侧排布有8个定位支撑肋37,上下位置对应,保证定位支撑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支撑肋37的具体形状还可以采用圆环形、凸起形等其他多边形形状,定为支撑肋37 的位置、数量设置也可以采用更密集或者更松散的排列方式,只需保证保温体35在第二容腔5中的稳定即可。定位支撑肋37呈上、下分布,中部形成通道43,由于冷端易产生冷凝水、不易清洗,操作者可沿通道方便擦拭冷凝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空腔结构辅助定位支撑肋37形成第二容腔5可以阻隔保温体35与外界的热传导。为了降低保温体内胆的热传导,尽量减小外界热量对内胆中温度的影响,还可以在保温体内表面涂镀银膜,镀银膜可以反射辐射热,有效阻止外部的热传导。
参见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保温盒还包括外设的电源腔,电源腔内设有电池34和电路板35。电源腔与制冷保温盒主体通过卡扣32结构可拆卸的相连。卡扣32结构包括呈品字形分布的卡凸和卡槽,制冷保温盒一侧和电源腔的对应侧分别设有卡凸和卡槽,通过卡扣32结构可拆卸的相连。制冷保温盒一侧和电源腔的对应侧还分别设有电触点33,保证二者的电性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快拆结构,如弹片与插接结构组成的快拆结构、弹簧和卡钩组成的快拆结构,或者其他插接、卡榫等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测温传感器采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非接触式或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保温体35采用真空圆柱形保温杯,材质选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或高硼硅玻璃等,且采用侧壁双层、底部单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侧壁留有空间,该空间为真空设置,同时侧壁的两端采用食品级硅胶密封圈密封设置,增加保温效果。集成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103RBT6的芯片,显示屏24优选采用LCD128464液晶显示屏。
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保温的物料装入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横放保温体35,将真空圆柱形保温体35从第二容腔5的口部中沿定位支撑肋37形成的通道推入,并通过螺纹旋转拧紧,然后通过电源插头连接外部电源,或者通过电源开关直接启动电池供电,启动制冷保温。此时半导体制冷器6开始工作,同时显示屏24上实时显示真空圆柱体形保温体内部温度,同时如果出现工作状态异常,警报信号模块提示问题信号。
以上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制冷片、冷端吸热器和热端散热器;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上表面,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热端散热器相连,并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孔;
中间基座,所述中间基座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并分别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所述制冷保温盒的至少部分下表面,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中间基座形成第二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腔,所述保温腔设于所述第二容腔内,所述冷端吸热器与所述保温腔相连并悬垂于所述保温腔内;
保温体,用于容纳需要制冷保温的物料,所述保温体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并与所述保温腔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包括对接的第一保温腔和第二保温腔,所述冷端吸热器悬垂于所述第一保温腔内,所述第二保温腔内设有隔热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定位支撑肋,所述定位支撑肋包括弧形边,所述弧形边的弧度与所述保温体的外表面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肋呈上下对称分布,使得第二容腔中部形成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外部设有定位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保温腔内侧,用于监测保温腔内的环境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一个涵道风扇,所述涵道风扇包括涵道和位于所述涵道内的吸气/排气风扇;或者,所述上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涵道风扇,其中一个涵道风扇为吸气/排气风扇,其他涵道风扇为排气/吸气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腔,所述电源腔内设有充电电池,所述制冷保温盒与所述电源腔可拆卸的电性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保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电路板、电源接口、显示屏、控制按键和警报信号模块。
CN201920734311.9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制冷保温盒 Active CN21065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4311.9U CN210654511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制冷保温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4311.9U CN210654511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制冷保温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4511U true CN21065451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4311.9U Active CN210654511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制冷保温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45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746A (zh) * 2019-05-21 2020-11-17 浙江云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保温盒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746A (zh) * 2019-05-21 2020-11-17 浙江云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保温盒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2746A (zh) 一种制冷保温盒及使用方法
US4581898A (en) Small thermoelectric cooler
CN210654511U (zh) 一种制冷保温盒
CN210220336U (zh) 一种用于制冷保温盒的风冷散热系统及制冷保温盒
CN210107838U (zh) 一种用于制冷保温盒的吸热保温系统及制冷保温盒
KR101949960B1 (ko) 마스크팩 냉온장치
CN111947369A (zh) 一种用于制冷保温盒的风冷散热系统及制冷保温盒
CN111947370A (zh) 一种用于制冷保温盒的吸热保温系统及制冷保温盒
CN111043813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设备
CN208478518U (zh) 电池冷却循环机构
CN212437662U (zh) 一种制冷加热饭盒
CN1098035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CN210054206U (zh) 一种宠物起居用冷暖模块及具有冷暖模块的宠物窝
CN211608297U (zh) 一种降温手套
CN209314206U (zh)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CN214778003U (zh) 医药品储存盒
CN219178116U (zh) 一种药物制冷杯
KR0126016Y1 (ko) 베개
CN215077311U (zh) 一种显示图像文字信息的容器
CN215274976U (zh) 便于组装的胰岛素笔携带装置
CN218979416U (zh) 一种头部降温装置
CN216637525U (zh) 便携式冷藏药箱
CN216897900U (zh) 便携式金属块冷藏器
CN218884371U (zh) 美妆冰箱
CN214370667U (zh) 一种便携式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