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5903U -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5903U
CN210645903U CN201920779748.4U CN201920779748U CN210645903U CN 210645903 U CN210645903 U CN 210645903U CN 201920779748 U CN201920779748 U CN 201920779748U CN 210645903 U CN210645903 U CN 210645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embrane
water outlet
cylindrical shell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97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 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 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 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 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97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5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5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5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包括筒状外壳和膜管过滤组件,膜管过滤组件在筒状外壳内通长绕筒状外壳中央轴平行设置;所述的筒状外壳的侧壁的上与下位置分别设有清水出口和进水口,筒状外壳的下底端和上端面中央分别设有冲洗口和浓水出口,筒状外壳的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的管芯均密闭,而冲洗口会连接到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管芯密闭的上部;所有膜管在上端面处设有一个选择密封面,选择密封面的结构如下:所有管芯的侧柱面均密封连接在一体,在选择密封面伸出的所有管芯的中央轴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选择密封平面的中央设有孔道与浓水出口连接;上端所有管芯的中央出水清水汇集腔接到清水出口处,清水出口处与浓水出口互不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过滤组件,尤其涉及水处理领域中的微滤、纳滤或反渗透膜过滤组件。
背景技术
管式膜亦称膜管,与片式膜比较过滤效率高,易于安装的反冲,可用于大量制备污水纳滤或反渗透处理膜过滤组件。
膜片式结构现有的膜过滤组件已经有所公开,如CN 105771666 A膜过滤组件,包括外壳、芯轴、过滤结构、上盖组件、下盖组件,上盖组件设置于芯轴的上端,下盖组件设置于芯轴的下端,过滤结构套接在芯轴上并通过紧固结构轴向压紧于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之间,外壳设置在过滤结构的外部并分别连接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其中,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上百张沿芯轴的轴向依次套接在芯轴上的导流盘和膜片,在每相邻的两张导流盘之间安装有一张膜片;各导流盘包括导流盘本体和设置在导流盘本体上用于与芯轴配合的第一中心孔以及偏离该第一中心孔的第一导流通道,各导流盘本体的侧面上还设有容纳对应膜片的环形导流腔,各环形导流腔与对应的第一导流通道导通;各膜片包括膜片本体和设置在膜片本体上用于与芯轴配合的第二中心孔以及偏离该第二中心孔的第二导流通道,各膜片本体包括上膜片、下膜片和位于上膜片与下膜片之间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二中心孔导通;各上膜片与对应的环形导流腔的内周沿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各下膜片与对应的环形导流腔的内周沿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结构;所述芯轴管状结构,芯轴上设有将各膜片的第二中心孔与芯轴的管腔导通的通孔,这些通孔、管腔以及各膜片的空腔和第二中心孔构成净液输送流路,所述芯轴上端设有与净液输送流路导通的净液输出口;各导流盘的第一导流通道与各膜片的第二导流通道依次连通构成原液输送流路,在上盖组件上设有原液输出口,在上盖组件或下盖组件上设有原液输入口,外壳内设有将原液输出口与原液输送流路的输出端导通的第一通道以及将原液输入口与原液输送流路的输入端导通的第二通道。
然而,随着管式膜过滤组件的基础上提高其过滤效率。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一是增大膜片的直径,二是增加导流片及膜片的数量。但是,若增大膜片的直径将导致单个膜过滤组件的占地面积相应增大,从而导致在有限的场合内膜过滤组件的安装和使用数量减少;若增加导流片及膜片的数量,对芯轴的强度要求更高,按常规方式需要加粗芯轴的直径或将芯轴设计成双层结构,导致芯轴外径显著增大,从而减小膜片的有效过滤面积,另外,增加导流片及膜片的数量也对各膜片与对应导流盘之间的密封性有更高要求。
另一值得改进的是,现有组件在冲洗时不能观察到膜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率较高的膜过滤组件,便于安装和采用中空轴结构的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能方便进行反冲洗,并能进行一定范围的浓水流量调节,采用膜管过滤元件,并能够密排过滤膜管,相同体积的过滤器能够容纳更多的过滤元件,且为柱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结构,能观察到膜的状况的组件。便于安装与观察,提供一种过滤效率较高的膜过滤组件,便于安装和采用中空轴结构的过滤组件,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环保等领域,其依靠筛分原理实现对物料的分离提纯。工业上膜分离技术常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例如催化剂的回收,废水处理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包括筒状外壳和膜管过滤组件,膜管过滤组件在筒状外壳内通长绕筒状外壳中央轴平行设置;所述的筒状外壳的侧壁的上与下位置分别设有清水出口和进水口,筒状外壳的下底端和上端面中央分别设有冲洗口和浓水出口,筒状外壳的底端进水口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的管芯与侧壁均密闭,而冲洗口会连接到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管芯密闭的上部;所有膜管在上端面处设有一个选择密封面,选择密封面的结构如下:所有管芯的侧柱面(如穿管板或密封胶面)均密封连接在一体,在选择密封面伸出的所有管芯的中央轴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选择密封平面的中央设有孔道与浓水出口连接;上端所有管芯的中央出水清水汇集腔接到清水出口处,清水出口处与浓水出口互不连通。
管式膜的结构是直径是0.8-2mm芯管,中空的直径0.1-0.6mm芯管,筒状外壳的长度与管式膜的长度相同且同轴。管式膜密排在筒体内,但筒的中央留有中空管,与进水口连通。
中空管为进水的通道,进水直接通过中空管作用于膜管;
筒的中央留有中空管,与进水口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错流膜过滤组件在组件轴向上填装多组膜管,通过组件的设计,使所有膜管处于并联状态,从而在相同过滤器直径下大幅增加膜管数量,提高料液处理量,是一种应用于高流量高压力的错流膜过滤组件。为了获得相同的过滤面积,采用常规方法将所有膜管单级并联安装,该方法制作的过滤器直径较大,高压工作条件下,对过滤器外壳壁厚要求较高;如果将过滤器多级串联安装,该方法组件直径可以大大减小,但过滤过程由于流体流动产生沿程阻力,使得后级过滤器的压力要小于前级过滤器,影响其渗透量。故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相同过滤面积下有效减小了整个组件的直径,节省了空间,而且在相同使用压力下,可以选用更薄的材质制作组件外壳,节约了成本;另外所有膜管均处在同一压力条件下,渗透液量更为均匀。本实用新型的错流膜过滤组件结构合理紧凑,制作简便,单位过滤面积成本更低,适合于工业化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明结构,能观察到膜的状况的组件。提高安装的效率,也便于运行时的观察,及时决定冲洗,冲洗时能观察到膜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错流膜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错流膜过滤组件的左视图;
其中出水端头1、出水孔2、浓水和反洗水气水出口3、筒即外壳4、进水口5、下端头6、管式膜或膜管7、膜管柱壁间8、堵板9、中轴10、进水孔11、筋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膜过滤组件,包括出水端头1、出水孔2、浓水和反洗水气水出口3、筒即外壳4、进水口5、下端头6、膜管7、膜管柱壁间8、堵板9、中轴管10、进水孔11、筋板12。筒即外壳为圆柱形,轴线处设有中轴管10本实用新型用平行于圆筒轴线的筋板12将圆柱体分隔为6个部分,筋板12的位置基本上为对横截面圆的六等分,也可为其它数字的等分。每个部分密排膜管7,如图2所示,出水端头1和下端头6为圆柱套的结构位于外壳的上下两端,出水孔2设在出水端头的侧壁;且所有膜管在上端面处设有一个选择密封面的上部。
选择密封面的结构如下:所有管芯的侧柱面:如采用穿管板或密封胶面,穿管板的结构如下,板上设有供所有膜管穿过的小孔,小孔与膜管壁是紧紧贴合的,或贴合面再用胶粘接;密封胶面指膜管柱侧面均用胶密封连接在一体,但芯部(中空管)是通畅的;在选择密封面伸出的所有管芯的中央轴芯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选择密封平面的中央设有孔道(与中央轴芯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不连通)与浓水出口或冲洗、反吹口直线连接;上端所有管芯的中央出水清水汇集腔接到清水出口处,清水出口处与浓水或冲洗、反吹口出口互不连通;正常过滤时,浓水或冲洗、反吹口不开放,或此口上留有一流量阀少量控制出水。
进水口5、下端头6处具有如下结构:筒状外壳的底端进水口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的管芯与侧壁均密闭,即此处为一密封面,中轴管10与进水口导通,而冲洗口会连接到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管芯密闭的上部;中轴管10被一凹状堵板9堵住,但堵板上均匀设有进口孔,进水孔的水流到所有膜管的外壁。再从膜管的芯渗出过滤清水。
至少出水端头1、下端头6之一(或二者)为透明结构设计,筒即外壳4也可以采用透明结构设计,注塑或挤塑时采用PC材料较好,也可以采用PET材料。
虽然,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有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可对设计、构造和/或操作的细节做出许多变形。这并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筒状外壳和膜管过滤组件,膜管过滤组件在筒状外壳内通长绕筒状外壳中央轴平行设置;所述的筒状外壳的侧壁的上与下位置分别设有清水出口和进水口,筒状外壳的下底端和上端面中央分别设有冲洗口和浓水出口,筒状外壳的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的管芯均密闭,而冲洗口会连接到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管芯密闭的上部;所有膜管在上端面处设有一个选择密封面,选择密封面的结构如下:所有管芯的侧柱面均密封连接在一体,在选择密封面伸出的所有管芯的中央轴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选择密封平面的中央设有孔道与浓水出口连接;上端所有管芯的中央出水清水汇集腔接到清水出口处,清水出口处与浓水出口互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管式膜的结构是直径是0.8-2mm芯管,中空的直径0.1-0.6 mm芯管,筒状外壳的长度与管式膜的长度相同且同轴;管式膜密排在筒体内,筒的中央留有中空管,与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中空管为进水的通道,进水直接通过中空管作用于膜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筒的中央留有中空管,与进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筒即外壳为圆柱形,轴线处设有中轴管;用平行于圆筒轴线的筋板将圆柱体分隔为6个部分,筋板的位置对横截面圆的六等分,所有膜管在上端面处设有一个选择密封面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选择密封面的结构如下:所有管芯的侧柱面:采用穿管板或密封胶面,穿管板的结构如下,板上设有供所有膜管穿过的小孔,小孔与膜管壁是紧紧贴合的,或贴合面再用胶粘接;密封胶面指膜管柱侧面均用胶密封连接在一体,但芯部是通畅的;在选择密封面伸出的所有管芯的中央轴芯出水口汇接到清水出口,选择密封平面的中央设有孔道与浓水出口或冲洗、反吹口直线连接;上端所有管芯的中央出水清水汇集腔接到清水出口处,清水出口处与浓水或冲洗、反吹口出口互不连通;正常过滤时,浓水或冲洗、反吹口不开放,或此口上留有一流量阀少量控制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进水口、下端头处具有如下结构:筒状外壳的底端进水口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的管芯与侧壁均密闭,即此处为一密封面,中轴管与进水口导通,而冲洗口连接到底端的膜管过滤组件的所有膜管管芯密闭的上部;中轴管被一凹状堵板堵住,堵板上均匀设有进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5、7之一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至少出水端头、下端头之一为透明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7之一所述的管式膜过滤组件,其特征是,筒即外壳为透明结构。
CN201920779748.4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Active CN210645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748.4U CN21064590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748.4U CN21064590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5903U true CN21064590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9748.4U Active CN21064590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5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54371B1 (en) Improved microporous membrane filtration assembly
EP0610323B1 (en) Multiple bundle permeator
JPH11290660A (ja) 異物が混合する流動媒体を分離するための分離装置
US6190557B1 (en) Spiral wound type membrane element, running method and washing method thereof
JPH11267476A (ja) 異物が混合する流動媒体を分離するための分離装置
CN211677194U (zh) 一种高通量膜元件、膜组件及膜系统
CN210645903U (zh) 一种管式膜过滤组件
CN218890387U (zh) 中空黑晶纤维膜过滤组件
CN218924322U (zh) 中空纤维膜组件
EP2213363B1 (en) Hollow fibre filtration device
CN201020345Y (zh) 浸入式柱状中空纤维膜组件
AU2002236864B2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 cassette
CN110813092A (zh) 一种高通量膜元件、膜组件及膜系统
CN115414792A (zh) 中空黑晶纤维膜过滤组件及过滤方法
CN215506365U (zh) 中空纤维膜滤芯
AU2002236864A1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 cassette
CN112870795A (zh) 一种新型可再生过滤元件
CN112125354B (zh) 一种多滤芯净水装置
CN214635455U (zh) 一种深度分离渗透液组分的管式膜组件
CN210001670U (zh)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CN104906853B (zh) 多通道滤芯
CN210885549U (zh) 一种环保用过滤膜组件
CN217220954U (zh) 一种卷式超滤膜元件
CN219279700U (zh) 一种过滤机用的自带密封结构的滤片
CN217431003U (zh) 用于过滤水的陶瓷过滤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