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0813U -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0813U
CN210640813U CN201921171319.5U CN201921171319U CN210640813U CN 210640813 U CN210640813 U CN 210640813U CN 201921171319 U CN201921171319 U CN 201921171319U CN 210640813 U CN210640813 U CN 210640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voltage inverter
connection structure
power engineering
inver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13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i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irport Smart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irport Smart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Airport Smart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13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0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0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0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电压逆变器本体,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两端顶面通过合页铰接有上端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合页与电压逆变器本体铰接,当需要进行接线时,拆除安装螺栓,打开上端盖和下端盖,即可进行接线,将线摆在穿线孔中,关闭上端盖和下端盖,顶部密封垫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上端盖和下端盖与电压逆变器本体之间的缝隙,同时底面密封垫变形,密封上端盖和下端盖以及电线与穿线孔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上端盖和下端盖内部,避免接线处因进水发生短路,同时不下雨时避免灰尘进入,防止接线处堆积大量灰尘而引起连接不畅,保护了接线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
配电箱中的逆变器安装在室内,相对方便安装,也能得到充分保护,但是室外安装的逆变器,由于长期受到日晒雨淋,接口处往往会沾染较多灰尘或者直接进水短路,导致接触不畅或者出现跳闸事故,需要频繁进行维修,不仅浪费了工作人员时间,也给用户带来不便,同时,传统的电压逆变器一般安装在较为平整的安装板上,当附近只有电线杆或者挑杆时,传统的电压逆变器不方便进行安装,还需要先安装固定架,再进行安装,安装较为麻烦,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电压逆变器本体,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两端顶面通过合页铰接有上端盖,且电压逆变器本体两端底面对应上端盖位置通过合页铰接有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一端底面开设有穿线孔,所述下端盖一端底面对应上端盖开设的穿线孔位置同样开设有穿线孔,且下端盖表面开设的穿线孔和上端盖开设的穿线孔对接后为圆形,所述上端盖顶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且上端盖底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并且底面密封垫覆盖上端盖开设的穿线孔内边缘,所述下端盖底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且下端盖顶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并且底面密封垫覆盖下端盖开设的穿线孔内边缘,所述上端盖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下端盖内部对应安装螺栓位置竖向固定连接有套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螺栓与套筒内壁螺纹连接,且安装螺栓和套筒对应设置有多个,并且安装螺栓长度大于上端盖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两侧底面固定连接有扎带,且扎带为锯齿形尼龙扎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扎带表面对应开设有扎带孔,且扎带孔孔径匹配市面上常见螺栓标准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两侧底面位于扎带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扎带长度不小于30cm,所述扎带孔间距不大于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穿线孔内径等于穿设的电线直径,所述底面密封垫厚度不小于0.5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部密封垫厚度不小于0.5cm,且顶部密封垫延伸至上端盖和电压逆变器本体之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合页与电压逆变器本体铰接,并通过安装螺栓和套筒固定,当需要进行接线时,拆除安装螺栓,打开上端盖和下端盖,即可进行接线,接线完成后,将线摆在穿线孔中,关闭上端盖和下端盖,顶部密封垫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上端盖和下端盖与电压逆变器本体之间的缝隙,同时,底面密封垫变形,密封上端盖和下端盖以及电线与穿线孔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上端盖和下端盖内部,避免接线处因进水发生短路,同时,不下雨时避免灰尘进入,防止接线处堆积大量灰尘而引起连接不畅,保护了接线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扎带和固定螺栓孔,扎带可将本装置安装在柱状固定物上,比如电线杆或者挑杆表面,固定好扎带后,可通过扎带表面开设的扎带孔穿入固定螺栓,进一步将扎带与柱状固定物进行固定,防止滑移,避免位置移动而带来的接触不良,同时,固定螺栓孔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固定螺栓将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当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时,打开扎带,平铺到平面固定物上,使用固定螺栓穿过扎带孔进行固定,进一步固定本装置,确保本装置位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电压逆变器本体;2、上端盖;3、安装螺栓;4、合页;5、扎带;6、扎带孔;7、顶部密封垫;8、穿线孔;9、底面密封垫;10、套筒;11、下端盖;12、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电压逆变器本体1,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端顶面通过合页4铰接有上端盖2,上端盖2截面尺寸大于电压逆变器本体1截面尺寸,且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端底面对应上端盖2位置通过合页4铰接有下端盖11,上端盖2高度大于下端盖11高度,上端盖2一端底面开设有穿线孔8,下端盖11一端底面对应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位置同样开设有穿线孔8,且下端盖11表面开设的穿线孔8和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对接后为圆形,上端盖2顶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7,且上端盖2底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9,并且底面密封垫9覆盖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内边缘,下端盖11底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7,且下端盖11顶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9,并且底面密封垫9覆盖下端盖11开设的穿线孔8内边缘,上端盖2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3,下端盖11内部对应安装螺栓3位置竖向固定连接有套筒10,当需要进行接线时,拆除安装螺栓3,打开上端盖2的下端盖11,即可进行接线,接线完成后,将线摆在穿线孔8中,关闭上端盖2和下端盖11,顶部密封垫7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上端盖2和下端盖11与电压逆变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同时,底面密封垫9变形,密封上端盖2和下端盖11以及电线与穿线孔8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上端盖2和下端盖11内部,避免接线处因进水发生短路,同时,不下雨时避免灰尘进入,防止接线处堆积大量灰尘而引起连接不畅,保护了接线处安全。
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安装螺栓3与套筒10内壁螺纹连接,且安装螺栓3和套筒10对应设置有多个,并且安装螺栓3长度大于上端盖2厚度,通过安装螺栓3与套筒10内壁螺纹连接,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安装螺栓3持续进入套筒10内部,可挤压底面密封垫9。
实施例三: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侧底面固定连接有扎带5,且扎带5为锯齿形尼龙扎带,锯齿形尼龙扎带结构较为常见,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扎带5可将本装置安装在柱状固定物上,比如电线杆或者挑杆表面,方便在没有安装平面下安装。
实施例四:参照图1所示,扎带5表面对应开设有扎带孔6,且扎带孔6孔径匹配市面上常见螺栓标准径,方便使用螺栓固定,固定好扎带5后,可通过扎带5表面开设的扎带孔6穿入固定螺栓,进一步将扎带5与柱状固定物进行固定,防止滑移,避免位置移动而带来的电路连接接触不良。
实施例五:参照图1和图2所示,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侧底面位于扎带5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孔12,固定螺栓孔12内部可穿入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孔1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固定螺栓将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当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时,打开扎带5,平铺到平面固定物上,使用固定螺栓穿过扎带孔6进行固定,进一步固定本装置,确保本装置位置稳定。
实施例六:参照图1所示,扎带5长度不小于30cm,保证扎带5能包裹住电线杆,使本装置能正常固定在柱状或者杆状固定物上,扎带孔6间距不大于2cm,方便扎带孔6之间对接,便于固定螺栓插入。
实施例七:参照图3所示,穿线孔8内径等于穿设的电线直径,穿线孔8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底面密封垫9厚度不小于0.5cm,能充分挤压变形,提高密封性。
实施例八:参照图2所示,顶部密封垫7厚度不小于0.5cm,且顶部密封垫7延伸至上端盖2和电压逆变器本体1之间,顶部密封垫7厚度相对于传统密封垫厚度较大,能充分变形,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接线时,拆除安装螺栓3,打开上端盖2的下端盖11,即可进行接线,接线完成后,将线摆在穿线孔8中,关闭上端盖2和下端盖11,顶部密封垫7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上端盖2和下端盖11与电压逆变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同时,底面密封垫9变形,密封上端盖2和下端盖11以及电线与穿线孔8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上端盖2和下端盖11内部,避免接线处因进水发生短路,同时,不下雨时避免灰尘进入,防止接线处堆积大量灰尘而引起连接不畅,保护了接线处安全,同时,扎带5可将本装置安装在柱状固定物上,比如电线杆或者挑杆表面,方便在没有安装平面下安装,固定好扎带5后,可通过扎带5表面开设的扎带孔6穿入固定螺栓,进一步将扎带5与柱状固定物进行固定,防止滑移,避免位置移动而带来的电路连接接触不良,固定螺栓孔1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固定螺栓将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当本装置安装在平面固定物上时,打开扎带5,平铺到平面固定物上,使用固定螺栓穿过扎带孔6进行固定,进一步固定本装置,确保本装置位置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电压逆变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端顶面通过合页(4)铰接有上端盖(2),且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端底面对应上端盖(2)位置通过合页(4)铰接有下端盖(11),所述上端盖(2)一端底面开设有穿线孔(8),所述下端盖(11)一端底面对应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位置同样开设有穿线孔(8),且下端盖(11)表面开设的穿线孔(8)和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对接后为圆形,所述上端盖(2)顶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7),且上端盖(2)底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9),并且底面密封垫(9)覆盖上端盖(2)开设的穿线孔(8)内边缘,所述下端盖(11)底面粘贴有顶部密封垫(7),且下端盖(11)顶面粘贴有底面密封垫(9),并且底面密封垫(9)覆盖下端盖(11)开设的穿线孔(8)内边缘,所述上端盖(2)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3),所述下端盖(11)内部对应安装螺栓(3)位置竖向固定连接有套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栓(3)与套筒(10)内壁螺纹连接,且安装螺栓(3)和套筒(10)对应设置有多个,并且安装螺栓(3)长度大于上端盖(2)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侧底面固定连接有扎带(5),且扎带(5)为锯齿形尼龙扎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5)表面对应开设有扎带孔(6),且扎带孔(6)孔径匹配市面上常见螺栓标准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器本体(1)两侧底面位于扎带(5)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5)长度不小于30cm,所述扎带孔(6)间距不大于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8)内径等于穿设的电线直径,所述底面密封垫(9)厚度不小于0.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密封垫(7)厚度不小于0.5cm,且顶部密封垫(7)延伸至上端盖(2)和电压逆变器本体(1)之间。
CN201921171319.5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640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1319.5U CN21064081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1319.5U CN21064081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0813U true CN210640813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1319.5U Active CN210640813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0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0813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压逆变器的连接结构
CN202735382U (zh) 室外防雨电表箱
CN207700562U (zh) 光伏屋面排水系统
CN215804093U (zh) 光伏一体化幕墙下悬外开开启窗
CN210267048U (zh) 一种易组装的太阳能路灯
CN211397148U (zh) 窗框安装节点
CN209767088U (zh) 一种预制墙板预留电气管接头
CN205610539U (zh) 光伏板安装组件
CN2126767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临时用电力保护装置
CN218645496U (zh) 一种集成光伏发电储能功能的一体化led路灯
CN213341121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智能化变电箱
CN21112168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室内环境检测一体机
CN2527617Y (zh) 光电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05336214U (zh) 光伏发电系统
CN218541789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隔离护栏
CN220692931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检修的起重电机接线盒总成
CN213460999U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配电网络接线盒结构
CN215419276U (zh) 一种自移式防渗室外配电柜
CN215949143U (zh) 一种公路桥梁工程用降噪防护围栏
CN214028235U (zh) 一种电瓶车充电桩用接口防水装置
CN220440336U (zh) 一种彩钢瓦屋面光伏电缆通道
CN210608345U (zh) 自动扶梯集线盒
CN220790363U (zh) 一种全玻璃幕墙的雨棚安装结构
CN217811897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水电墙板
CN208257367U (zh) 一种避雷带支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431700 east of West Ring Road (south of Xionghe Avenue), Tianm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ianShi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room 401-402, Zhongchuang building, No. 2, DARUI Road, Guandong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airport Smart Gri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