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0690U -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0690U
CN210640690U CN201921817134.7U CN201921817134U CN210640690U CN 210640690 U CN210640690 U CN 210640690U CN 201921817134 U CN201921817134 U CN 201921817134U CN 210640690 U CN210640690 U CN 210640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witch
module
supply system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1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鹏
管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bei Wanli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171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0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0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0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供电模块由1路供电模块、1路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构成,塑壳开关包括塑壳开关1、塑壳开关2、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四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三充两电式可选择性供电的不停电供电系统,塑壳开关1的输入端与1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塑壳开关2的输入端与2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并联后同时与备用供电模块连接,塑壳开关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供电选择控制系统。有效的避免大范围的断电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备用供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供电供能源系统方面领域,主要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步发展的同时,当前对与用电的方面尤为重视,尤其是变电站和日常供电方面,要求也慢慢变高,电压也逐渐增加,客户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变压站的供电使用中,需要对大量的用户进行供电,但是根据原有的供电系统可知,原有的供电系统都是属与单一方式和单一线路供电,难以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供电情况进行供电,尤其是在个别电路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甚至是断电的情况,会导致用户大范围的断电,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原有的供电系统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备用电供电,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供电的长时间的间断性和不及时,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通过对原有的供电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四组塑壳开关控制两路用电和一路备用电构成三充两电供电系统,既能够实现两路用电的独立供电,同时又能够及时的对断电电路进行及时备用供电,有效的避免大范围的断电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采用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对塑壳开关的通断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备用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备用供电不及时的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危险程度,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通过对原有的供电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四组塑壳开关控制两路用电和一路备用电构成三充两电供电系统,既能够实现两路用电的独立供电,同时又能够及时的对断电电路进行及时备用供电,有效的避免大范围的断电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采用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对塑壳开关的通断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备用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备用供电不及时的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危险程度。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包括塑壳开关和供电模块,所述的供电模块由1路供电模块、2路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构成,所述的塑壳开关包括塑壳开关1、塑壳开关2、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四组所述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三充两电式可选择性供电的不停电供电系统,所述的塑壳开关1的输入端与1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塑壳开关2的输入端与2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并联后同时与备用供电模块连接,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3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1的输入端连接,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2的输入端连接,且塑壳开关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供电选择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包括电流信息采集模块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4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1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3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的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通过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采集分别通过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对4组塑壳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供电系统对应及时供电。
优选地,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报警装置,能够在备用供电模块不正常时进行及时报警,以保证抢修人员及时抢修处理。
优选地,所述的开关控制器采用的是顶紧推动杆,所述的顶紧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顶紧推动杆另一端直接与塑壳开关的推动把手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器对塑壳开关的通断连接,能够有效的实现供电系统的无人化和智能化程度,有效的减少人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使用的备用发电装置,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备用电源模块通过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连接,以控制备用电源模块工作和启动的时间,能够有效的及时开启供电,避免供电间断和大范围内停电状况。
优选地,所述的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之间设有电子互锁装置,通过电子互锁装置能够使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实现独立工作,避免相互牵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四组塑壳开关控制两路用电和一路备用电构成三充两电供电系统,既能够实现两路用电的独立供电,同时又能够及时的对断电电路进行及时备用供电,有效的避免大范围的断电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同时采用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对塑壳开关的通断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备用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备用供电不及时的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危险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保护电路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包括塑壳开关和供电模块,所述的供电模块由1路供电模块、2路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构成,所述的塑壳开关包括塑壳开关1、塑壳开关2、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四组所述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三充两电式可选择性供电的不停电供电系统,所述的塑壳开关1的输入端与1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塑壳开关2的输入端与2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并联后同时与备用供电模块连接,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 3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1的输入端连接,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2的输入端连接,且塑壳开关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供电选择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包括电流信息采集模块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4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1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3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的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通过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采集分别通过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对4组塑壳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供电系统对应及时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报警装置,能够在备用供电模块不正常时进行及时报警,以保证抢修人员及时抢修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控制器采用的是顶紧推动杆,所述的顶紧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顶紧推动杆另一端直接与塑壳开关的推动把手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器对塑壳开关的通断连接,能够有效的实现供电系统的无人化和智能化程度,有效的减少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使用的备用发电装置,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备用电源模块通过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连接,以控制备用电源模块工作和启动的时间,能够有效的及时开启供电,避免供电间断和大范围内停电状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之间设有电子互锁装置,通过电子互锁装置能够使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实现独立工作,避免相互牵制。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包括塑壳开关和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块由1路供电模块、2路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构成,所述的塑壳开关包括塑壳开关1、塑壳开关2、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四组所述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三充两电式可选择性供电的不停电供电系统,所述的塑壳开关1的输入端与1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塑壳开关2的输入端与2路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塑壳开关3和塑壳开关4并联后同时与备用供电模块连接,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3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1的输入端连接,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用户用电2的输入端连接,且塑壳开关与供电模块之间设置供电选择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选择控制系统包括电流信息采集模块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4组塑壳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1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1和塑壳开关3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的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塑壳开关2和塑壳开关4上的开关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报警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器采用的是顶紧推动杆,所述的顶紧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顶紧推动杆另一端直接与塑壳开关的推动把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使用的备用发电装置,所述的备用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路控制器和2路控制器之间设有电子互锁装置。
CN201921817134.7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Active CN210640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134.7U CN210640690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134.7U CN210640690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0690U true CN210640690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134.7U Active CN210640690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0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8405U (zh) 一种带漏电保护的直流供电系统
CN104682431A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自启动方法及其自启动系统
CN202142994U (zh) 供电装置
CN204243884U (zh) 用于配电终端的电源装置
CN201994722U (zh) 一种微机型直流屏
CN205070589U (zh) 一种多功能ac/dc变换装置
CN203760864U (zh) 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配网自动化柱上开关柜
CN2927458Y (zh)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模组
CN108288860A (zh) 一种新型储能电站
CN205829286U (zh) 一种变电站应急照明系统
CN210640690U (zh) 一种110kv交流进线柜的交流不停电供电系统
CN104300575A (zh) 一种结合储能电池的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1374584Y (zh) 满足103规约的变电站专用ups
CN204441905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自启动系统
CN103368249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供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4776A (zh) 智能配电房电源系统
CN204068421U (zh) 一种交直流操作电源装置
CN201904643U (zh) 基于燃料电池的家用/工业用应急电源系统
CN201436761U (zh) 具有电池自动检测功能的ups
CN206340972U (zh) 一种可实现在线扩容的直流电源系统
CN205212498U (zh) 一种太阳能交流直流两用智能储能供电系统
CN201039050Y (zh)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转换保护器
CN217282363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站用变电系统
CN201563001U (zh) 一种变电站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供电控制装置
CN2781426Y (zh) 主负载控制式电源开关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7

Address after: 235000 201, building 1, Huaihai Road South and Zhahe Road East, Xiangshan District, Huaib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ibei Wanli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35000 room 402, unit 1, building 2, xiaqingyuan, modern garden, No. 177, Renmin Middle Road, Xiangshan District, Huaib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ng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