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6837U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6837U CN210626837U CN201921928137.8U CN201921928137U CN210626837U CN 210626837 U CN210626837 U CN 210626837U CN 201921928137 U CN201921928137 U CN 201921928137U CN 210626837 U CN210626837 U CN 210626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module
- type backlight
- direct type
- display devic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以及扩散板。所述反射片上设有LED封装支架,所述LED封装支架内封装有LED以及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片的四周依据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光强分布曲线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通过采用发光角度超广(发光角度大于160°)的反射式透镜,并且反射片的四周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四周的光线更加的均匀,从而解决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画面MURA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现有的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较差,存在中间亮度较四周亮度强的问题,使得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画面MURA严重,严重影响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发光不均匀,使得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画面MURA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以及扩散板,所述反射片上设有LED封装支架,所述LED封装支架内封装有LED以及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片的四周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LED封装支架的杯口的直径为2.0mm-2.3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反射片的挺度大于1.2MN*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反射片的光泽度小于50。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22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支撑柱,所述扩散板支撑柱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0.5mm-2.0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反射片的表面涂布粒子。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反射片的表面形成有压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扩散板上设有扩散片,或所述扩散板上设有扩散片与复合膜的组合结构,或所述扩散板上设有贴合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以及扩散板。所述反射片上设有LED封装支架,所述LED封装支架内封装有LED以及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片的四周依据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光强分布曲线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通过采用发光角度超广(发光角度大于160°)的反射式透镜,并且反射片的四周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四周的光线更加的均匀,从而解决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画面MURA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LED封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反射片10、倾斜面11、扩散板20、扩散片30、背板40、LED封装支架50、杯口51、扩散板支撑柱60以及边框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10以及扩散板20。
所述反射片10上设有LED封装支架50,所述LED封装支架50内封装有LED以及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片10的四周依据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光强分布曲线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11,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θ大于160°(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θ为165°)。所述LED封装支架的杯口51朝向所述扩散板20。
通过采用发光角度超广(发光角度θ大于160°)的反射式透镜,并且反射片10的四周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11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四周的光线更加的均匀,从而解决了显示装置四周的显示画面MURA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LED封装支架50的杯口51的直径为2.0mm-2.3mm,可更好的配合LED以及反射式透镜的发光效果。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封装支架50的杯口51的直径为2.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封装支架50的杯口51的直径为2.1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封装支架50的杯口51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片10的挺度大于1.2MN*m,可使得反射片10安装在直下式背光模组内不易发生变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0的挺度为1.25MN*m。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反射片10的挺度采用弯曲度测试仪测试,在测试时,弯曲度测试仪的测试仪角度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片10的光泽度小于50,可使得反射片10具有良好漫反射效果,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内的光线更加的均匀。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0的光泽度为45。需要说明的是,反射片10的光泽度的测试标准:ASTM D245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0的表面涂布粒子,以降低所述反射片10的光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0的表面形成有压纹,以降低所述反射片10的光泽度。
进一步地,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22mm。OD即混光距离,是指扩散板20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的PCB板的距离。目前大部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为28mm或者35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22mm,可使得显示装置更加的厚度更小,实现轻薄设计。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为22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支撑柱60,所述扩散板支撑柱60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0.5mm-2.0mm,可以减少扩散板20的活动间隙,降低磨花问题。同时,降低扩散板支撑柱60的高度,还可避免扩散板支撑柱60折弯导致的模组品味问题。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支撑柱60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0.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支撑柱60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1.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支撑柱60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2.0mm。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20上设有扩散片30。扩散片30可使得光扩散的更加均匀。
或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20上设有扩散片与复合膜的组合结构。扩散片与复合膜的组合结构包括如扩散片+复合膜+扩散片、复合膜+复合膜+扩散片以及复合膜+扩散片等组合方式。其中,组合结构的最上层为扩散片。
或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20上设有贴合膜。贴合膜能够达到与上述扩散片与复合膜的组合结构相同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边框70以及背板40等结构,以上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以上实施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除了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实现显示装置基本功能的其它结构,以上显示装置的其它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以及扩散板,所述反射片上设有LED封装支架,所述LED封装支架内封装有LED以及反射式透镜,所述反射片的四周向上翘起形成倾斜面,所述反射式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封装支架的杯口的直径为2.0mm-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挺度大于1.2M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光泽度小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2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支撑柱,所述扩散板支撑柱的高度较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OD小0.5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表面涂布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表面形成有压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上设有扩散片,或所述扩散板上设有扩散片与复合膜的组合结构,或所述扩散板上设有贴合膜。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28137.8U CN210626837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28137.8U CN210626837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6837U true CN210626837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6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28137.8U Active CN210626837U (zh) | 2019-11-07 | 2019-11-07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68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7163A (zh) * | 2020-08-20 | 2020-11-06 |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搭配透镜实现超低od的背光模组装置 |
CN113917737A (zh) * | 2021-12-13 | 2022-01-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反射纸、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11-07 CN CN201921928137.8U patent/CN2106268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7163A (zh) * | 2020-08-20 | 2020-11-06 |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搭配透镜实现超低od的背光模组装置 |
CN113917737A (zh) * | 2021-12-13 | 2022-01-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反射纸、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3109197A1 (zh) * | 2021-12-13 | 2023-06-2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反射纸、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907441A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0492119C (zh) | 直下式背光模块 | |
CN102901000A (zh) |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 |
US842687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US20140029242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0626837U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20147213A1 (zh) | 支撑结构、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 | |
CN103115283B (zh) | 背光单元、使用其的显示器以及包括其的照明系统 | |
KR20190054398A (ko) |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3727493A (zh) | 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832313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20130257704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110070603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2980101A (zh) |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
US20060203347A1 (en) | Light reflection-diffusion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KR100977272B1 (ko) | 광확산 입자를 포함하는 도광판 | |
US20190331965A1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 |
US11327351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shielding layer covering a gap | |
CN101344683B (zh) | 显示器装置 | |
EP2549308A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KR20150034933A (ko) | 바텀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 |
CN103574401A (zh) |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948144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 |
KR20100038684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영상표시장치 | |
JP2014063760A (ja)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