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6580U - 一种检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6580U
CN210626580U CN201921340972.XU CN201921340972U CN210626580U CN 210626580 U CN210626580 U CN 210626580U CN 201921340972 U CN201921340972 U CN 201921340972U CN 210626580 U CN210626580 U CN 210626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ode
switch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09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uy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u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uy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u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409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6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6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6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装置,涉及出厂检验领域。该检验装置包括:负载、第一负载切换模块和第二负载切换模块。该检验装置工作原理:以第一负载切换模块为例:当第四开关打开时第一三极管截止,外部高压同时加载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上;当第四开关闭合时第一三极管导通,外部高压只加载在第一负载上;通过打开与闭合第四开关控制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所加负载的变化。该检验装置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实现负载切换模块的小电压对检验装置内部高电压负载的切换控制,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压电的机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箱存在漏电击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测试负载集成于该检验装置内部,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切换负载值,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厂检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测试装置多为低压大电流测试模式,测试电压为200V及以下直流电,且负载切换采用拨动开关进行切换。拨动开关属于机械式转换机制,在切换拨动开关时电源处于工作状态。若测试电压为600V及以上直流电的高压低电流产品,测试装置箱会带有高压电,拨动开关直接连接高压电,则有漏电击伤操作人员的风险。因此,现有的测试装置箱存在漏电击伤操作人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验装置,解决了测试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检验装置,包括:接线端子、第一开关、电压表、模式切换开关、负载、负载切换模块和电流表;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红色端子和黑色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被测装置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电压表的正极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电压表的负极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负载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和第四负载;
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模式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表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表的负极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负载切换模块包括: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和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
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电源、第四开关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和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电源、第五开关和第四电源;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电流表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表的正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负载和第六负载;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负载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负载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九负载;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九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九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七负载和第八负载;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负载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八负载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二极管和第十负载;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十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十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三电源和所述第四电源均为250伏特以下的电源。
可选的,所述电压表和所述电流表均采用外接电源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装置,包括:接线端子、第一开关、电压表、模式切换开关、负载、负载切换模块和电流表。该检验装置工作原理:以第一负载切换模块为例:当第四开关打开时,第一发光二极管侧没有电流通过,第一光敏三极管侧截止,第一三极管截止,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同时加载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上;当第四开关闭合时第一发光二极管侧有电流通过,第一光敏三极管导通,第一三极管导通,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只加载在第一负载上,第二负载被短路;通过打开与闭合第四开关控制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所加负载的变化。该检验装置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实现负载切换模块的小电压对检验装置内部高电压负载的切换控制,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压电的机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箱存在漏电击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测试负载集成于该检验装置内部,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切换负载值,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检验装置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检验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红色端子;2、黑色端子;3、电压表;4、电流表;5、装置外壳;6、面板区;7、主控板元件区;8、电气隔离区域;9、电源开关;KEY1、第一开关;R1、第一负载;R2、第二负载;R3、第三负载;R4、第四负载;KEY2、第二开关;KEY3、第三开关;D1、第一二极管;Q1、第一三极管;U1、第一光电耦合器;S1、第一电源;KEY4、第四开关;S2、第二电源;P1、第一光敏三极管;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R9、第九负载;R5、第五负载;R6、第六负载;Q2、第二三极管;U2、第二光电耦合器;S3、第三电源;KEY5、第五开关;S4、第四电源;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R10、第十负载;P2、第二光敏三极管;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R7、第七负载;R8、第八负载;POW1、输出电源模块;220VAC-L、220VAC-L端口;220VAC-N、220VAC-N端口;5V、5伏电源端口;5VGND、5伏接地电源端口;12V、12伏电源端口;12VGND、12伏接地电源端口;J1、第一测试点;J2、第二测试点;J3、第三测试点;J4、第四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验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检验装置的电路图。参见图1,该检验装置包括:接线端子、第一开关KEY1、电压表3、模式切换开关、负载、负载切换模块和电流表4。
接线端子包括:红色端子1和黑色端子2;接线端子用于连接被测装置电源的输出端。
第一开关KEY1的一端与红色端子1电连接,第一开关KEY1的另一端与黑色端子2电连接。
电压表3的正极与红色端子1电连接,电压表3的负极与黑色端子2电连接。电压表3采用高精度电子数码管进行显示,电压表3的体积更小巧,有利于使用者观察显示的数字的变化。
负载包括:第一负载R1、第二负载R2、第三负载R3和第四负载R4。第一负载R1、第二负载R2、第三负载R3和第四负载R4的负载值根据被测装置额定输出功率计算得到,同时第一负载R1的负载值为:电压表的电压值为额定电压时被测装置的30%负载;第二负载R2负载值为:电压表的电压值为额定电压时被测装置的20%负载;第三负载R3为:电流表的电流值为额定电流时被测装置的30%负载;第四负载R4为:电流表的电流值为额定电流时被测装置的20%负载。
第一负载R1的第二端与第二负载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负载R3的第二端与第四负载R4的第一端电连接。
模式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开关KEY2和第三开关KEY3。
第二开关KEY2的一端与红色端子1电连接,第二开关KEY2的另一端与第一负载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KEY2用于接通第一负载R1、第二负载R2和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检测被测装置处于电压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电压模式为当第二开关KEY2导通后电压表的电压值为额定电压。
第三开关KEY3的一端与红色端子1电连接,第三开关KEY3的另一端与第三负载R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开关KEY3用于接通第三负载R3、第四负载R4和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检测被测装置处于电流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电流模式为当第三开关KEY3导通后电流表的电流值为额定电流。
电流表4的正极分别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电流表4的负极与黑色端子2电连接。电流表4采用高精度电子数码管进行显示,电压表3的体积更小巧,有利于使用者观察显示的数字的变化。
检验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型号可选1N4007。
电流表4的正极通过第一二极管D1分别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流表4的正极电连接。
负载切换模块包括: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和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
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一电源S1、第四开关KEY4和第二电源S2;第一光电耦合器U1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P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型号可选PC817,用于电气隔离传递信号。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负载R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用于对第一三极管Q1进行耐压保护,型号可选1N4007。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三二极管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负载R2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九负载R9。第二二极管用于对第一光电耦合器U1进行耐压保护,型号可选1N4007。第九负载为2千欧姆的电阻。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二极管与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九负载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第九负载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S1电连接。
第一光敏三极管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负载R5和第六负载R6。第五负载和第六负载均为2千欧姆的电阻。
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负载与第一电源S1的正极电连接。
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六负载与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电连接。第四开关采用船形开关。
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三电源S3、第五开关KEY5和第四电源S4;第二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P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型号可选PC817,用于电气隔离传递信号。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负载R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的型号可选1N4007。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四二极管与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负载R4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5和第十负载R10。第五二极管的型号可选1N4007。第十负载为2千欧姆的电阻。
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二极管与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十负载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第十负载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第二光敏三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七负载R7和第八负载R8。第七负载和第八负载均为2千欧姆的电阻。
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负载与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八负载与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第五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五开关采用船形开关。
第一电源S1、第二电源、第三电源和第四电源均为250伏特以下的电源。
检验装置还包括:输出电源模块POW1,输出电源模块用于提供隔离控制所需的电压。输出电源模块采用双路隔离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电源模块包括:220VAC-L端口220VAC-L、220VAC-N端口220VAC-N、5伏电源端口5V、5伏接地电源端口5VGND、12伏电源端口12V和12伏接地电源端口12VGND。220VAC-L端口用于连接220伏交流电的零线,220VAC-N端口用于连接220伏交流电的火线。5伏电源端口用于输出5伏直流电,12伏电源端口用于输出12伏直流电。220VAC-L端口和220VAC-N端口通过电源开关9与220伏交流电的零线和火线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和第四电源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电源和第三电源分别连接输出电源模块的12伏电源端口,第一电源用于给第五负载提供12伏电源;第三电源用于给第七负载提供12伏电源。
第二电源和第四电源分别连接输出电源模块的5伏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用于给第六负载提供5伏电源;第四电源用于给第八负载提供5伏电源。
电压表3和电流表4均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电压表3和电流表4的供电端口的正极均连接输出电源模块的12伏电源端口;电压表3和电流表4的供电端口的负极均连接输出电源模块的12伏接地电源端口。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检验装置的结构图,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检验装置还包括:装置外壳5。装置外壳5连接地线。
接线端子、第一开关KEY1、电压表3、模式切换开关、负载、负载切换模块、电流表4和输出电源模块均安装于装置外壳5的一侧。
接线端子、第一开关KEY1、电压表3、模式切换开关和电流表4安装于装置外壳5的面板区6,负载切换模块安装于装置外壳5的主控板元件区7。其中,第一光电耦合器U1和第二光电耦合器安装于主控板元件区7的电气隔离区域8。
现有的模式转换机制为机械式,机械式转换机制为30%负载—>空载—>50%负载。在机械式转换机制的转换过程中会有瞬间空载情况出现,会对电源反馈系统造成冲击,提高产品不良率;同时转换过程有电火花产生,转换器件容易氧化,进而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影响转换器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检验装置将机械式改为电子式,通过打开与闭合第四开关或第五开关将30%负载转换为50%负载,避免了瞬间空载情况的出现,防止对电源反馈系统造成冲击;同时电子式模式转换机制不需用手动插拔连接线,减少了插拔连接线的操作流程,又降低了插拔时高压电对人的安全风险。表1为电子开关耐压1000V时电压输出要求:
表1:
Figure BDA0002170927070000101
Figure BDA0002170927070000111
上表中,Min表示最小值,Typ表示典型值,Max表示最大值;ID表示连续放电电流,VGS表示栅极-源极的电压,VDS表示漏极-源极的电压,Max rating表示最大额定值,Tc表示管壳温度,f表示频率,VDD表示正电压,RG表示栅极外接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检验装置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安装于装置外壳的同一侧,不使用外接电压表和电流表,减少了检验装置的占位面积;同时减少了外接导线数量,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压表采用高精度电子数码管进行显示,提高了显示精度,有利于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减少等待时间,及时准确判断电源的工作状态。使用电子式电流表替代指针式电流表,量程范围更宽,采用高精度电子数码管进行显示提高了显示精度,避免了指针式电流表由于观察位置不同造成的误差。高集成的电压表和电流表使检验员观察被测装置电源的输出值十分便捷,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该检验装置仅包括被测装置与接线端口的2根的外部连线,减少了装置占用面积,操作简便,也降低了误操作(插错孔)的可能性。
现有测试装置的负载切换控制开关进行切换时被测试装置电源处于工作输出状态,测试装置带有高压电,切换开关直接连接高压电,操作人员有被电击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检验装置的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二光电耦合器,避免了现有测试装置直接控制方式中漏电对人体造成损伤;光电耦合器具有2500VAC的隔离能力:通过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从而间接控制三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通断,杜绝了大电压对操作人员误电击的可能性,提升了检验装置的安全性。另外负载切换模块采用电子开关,电流不流过机械开关,可以保证开关的长期稳定工作,更符合工艺对被测装置电源的检测目的。
本实用新型检验装置的第二二极管对第一光电耦合器进行耐压保护,第三二极管对第一三极管的耐压保护,利用了第一三极管的特性实现了小电压小电流对大电压大电流的控制;同理第五二极管对第二光电耦合器进行耐压保护,第四二极管对第二三极管的耐压保护,利用了第二三极管的特性实现了小电压小电流对大电压大电流的控制;还保证了控制元器件的安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实现第二负载与第一三极管并联后与第一负载串联,保证在负载切换时不出现空载的情况;同理通过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实现第四负载与第二三极管并联后与第三负载串联,保证在负载切换时不出现空载的情况。
该检验装置工作原理:
第一负载切换模块:当第四开关打开时,第一发光二极管侧没有电流通过,第一光敏三极管侧截止,第一三极管截止,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同时加载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上;当第四开关闭合时,第一发光二极管侧有电流通过,第一光敏三极管导通,第一三极管导通,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只加载在第一负载上,第二负载被短路;通过打开与闭合第四开关控制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所加负载的变化。
第二负载切换模块:当第五开关打开时,第二发光二极管侧没有电流通过,第二光敏三极管侧截止,第二三极管截止,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同时加载在第三负载和第四负载上;当第五开关闭合时,第二发光二极管侧有电流通过,第二光敏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导通,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只加载在第三负载上,第四负载被短路;通过打开与闭合第五开关控制接线端子的外部高压所加负载的变化。
该检验装置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实现负载切换模块的小电压对检验装置内部高电压负载的切换控制,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压电的机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箱存在漏电击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测试负载集成于该检验装置内部,通过负载切换模块切换负载值,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的一键切换负载值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对检验装置进行出厂检测的方法:
(1)对输出电源模块进行5伏电压检测:第一测试点J1的第一端电连接5伏电源端口,第一测试点J1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表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测试点J1的第一端,电压表的负极电连接第一测试点J1的第二端;当电压表的电压值为5伏时,检验装置的电压正常,检验装置可以出厂。
(2)对输出电源模块进行12伏电压检测:第二测试点J2的第一端电连接12伏电源端口,第二测试点J2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表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测试点J2的第一端,电压表的负极电连接第二测试点J2的第二端;当电压表的电压值为12伏时,检验装置的电压正常,检验装置可以出厂。
(3)对第四开关KEY4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1进行调试:第三测试点J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S2电连接,第三测试点J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压表的正极电连接第三测试点J3的第一端,电压表的负极电连接第三测试点J3的第二端;当第四开关KEY4闭合时,电压表显示电压值,第四开关KEY4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1接通正常,检验装置可以出厂。
(4)对第五开关KEY5和第二光电耦合器U2进行调试:第四测试点J4的第一端与第四电源S4电连接,第四测试点J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压表的正极电连接第四测试点J4的第一端,电压表的负极电连接第四测试点J4的第二端;当第五开关KEY5闭合时,电压表显示电压值,第五开关KEY5和第二光电耦合器U2接通正常,检验装置可以出厂。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第一开关、电压表、模式切换开关、负载、负载切换模块和电流表;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红色端子和黑色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被测装置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电压表的正极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电压表的负极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负载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和第四负载;
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模式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红色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表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表的负极与所述黑色端子电连接;
所述负载切换模块包括: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和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
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电源、第四开关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和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电源、第五开关和第四电源;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电流表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表的正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负载和第六负载;
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负载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负载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九负载;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九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九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七负载和第八负载;
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负载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八负载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五二极管和第十负载;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第十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十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切换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三电源和所述第四电源均为250伏特以下的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表和所述电流表均采用外接电源供电。
CN201921340972.XU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检验装置 Active CN210626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0972.XU CN210626580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检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0972.XU CN210626580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检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6580U true CN210626580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0972.XU Active CN210626580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检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6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8286U (zh) 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204666788U (zh) 一种继电器校验座
CN103472357B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
CN102508485A (zh) 用于半物理模拟试验的信号检测及故障模拟装置
CN201035088Y (zh) 一种用于测试主变套管ct极性的装置
CN216013591U (zh) 一种多功能手车开关控制回路测试仪
CN210626580U (zh) 一种检验装置
CN112285447A (zh) 一种开关抽屉测试电路和测试设备
CN205643590U (zh) 一种多芯电缆故障检测器
CN103163419A (zh) 电缆芯校对和变压器跳闸出口校对用指示器及校对方法
CN106019193B (zh) 一种绝缘耐压及接地阻抗测试仪的一体点检装置
CN210051878U (zh) Bms线束检测电路
CN112394242A (zh) 一种检验装置
CN218585226U (zh) 一种方舱电站控制柜检测装置
CN211826149U (zh) 一种用于列车设备电源装置的测试平台
CN220357237U (zh) 一二次融合电压互感器运行时接线检测装置
CN210982617U (zh) 一种开关抽屉测试电路和测试设备
CN211061652U (zh) 一种便携式高压开关机械特性试验功能箱
CN209486220U (zh) 一种电缆导通绝缘测试系统
CN207516486U (zh) 一种用于减少二次电缆线芯核对时间的装置
CN108549044B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绝缘选线试验仪
CN211453927U (zh) 一种便携式后台监测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校验仪
CN110618335B (zh) 一种电力用多功能保护检测压板装置
CN213715399U (zh) 一种zn28真空断路器检修用辅助装置
CN204758739U (zh) 一种直流回路故障查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