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1795U -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1795U
CN210621795U CN201920934373.4U CN201920934373U CN210621795U CN 210621795 U CN210621795 U CN 210621795U CN 201920934373 U CN201920934373 U CN 201920934373U CN 210621795 U CN210621795 U CN 210621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water
suction
s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43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翔
沈培发
朱荣
王晓庆
刘传伟
石金金
鄢永恒
林娟
卓月荣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a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a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a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a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43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1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1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1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包括船体、循环水箱、金属吸泥管、吸泥软管、吸泥座和储泥罐,所述船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泥罐,所述储泥罐的顶部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部底端的一侧竖直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的循环水箱内部底端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隔板另一侧的循环水箱内侧壁相对应两侧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置处的循环水箱顶部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吸泥管与吸泥座之间连接有吸泥软管,并在吸泥座与吸泥软管上的法兰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杆和活动杆,可以便于吸泥座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便于调整高度,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河道底泥进行清理,且避免吸泥座摆动影响吸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背景技术
淤泥指的是在静水和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含有机质的细粒土,沉积淤泥不仅会使得湖泊变浅,从而使得有效的养殖水体相应减少,大大降低湖泊鱼虾的产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沉积的淤泥使得湖泊生态系统的耗氧量相对增加,容易造成湖泊出现缺氧状态,同时因为沉积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加速湖泊的缺氧程度,有机物如果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包括氨、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气体等等,轻则会使湖泊生物的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重则可能直接引起湖泊生物的中毒发硬,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死亡,水底淤泥中还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和致病生物,如果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大量的繁殖,极易引起湖泊生态的病症暴发,从而给湖泊资源造成较大损失。
目前,现有的底泥治理船大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利用绞头对河道底泥进行松动后利用污泥泵将河道底泥抽出,但由于河道底部地理情况不便于观察,不同位置处底泥厚度不一,而绞吸式挖泥船抽取淤泥深度固定,容易使抽泥管道与河道底部之间产生碰撞损坏,且若河道底泥中掺杂较大石块,容易使绞头损坏,增大治理成本,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底泥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底泥治理船大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利用绞头对河道底泥进行松动后利用污泥泵将河道底泥抽出,但由于河道底部地理情况不便于观察,不同位置处底泥厚度不一,而绞吸式挖泥船抽取淤泥深度固定,容易使抽泥管道与河道底部之间产生碰撞损坏,且若河道底泥中掺杂较大石块,容易使绞头损坏,增大治理成本,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底泥进行清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包括船体、循环水箱、金属吸泥管、吸泥软管、吸泥座和储泥罐,所述船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泥罐,所述储泥罐的顶部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部底端的一侧竖直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的循环水箱内部底端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隔板另一侧的循环水箱内侧壁相对应两侧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置处的循环水箱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循环水箱内部两侧的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顶端延伸至开口位置处并设有把手,所述活性炭过滤网远离隔板一端的循环水箱内部底端设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所述船体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的船体外侧壁上固定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入端连接有金属吸泥管,所述污泥泵输出端连接的管道延伸至储泥罐的内部,所述金属吸泥管远离污泥泵的一端连接有吸泥软管,所述吸泥软管与金属吸泥管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吸泥软管远离金属吸泥管的一端连接有吸泥座,所述吸泥软管外侧的法兰底部对称焊接有一对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法兰一端的外侧皆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设有与滑杆相配合的活动槽,且活动杆远离滑杆的一端与吸泥座的顶部相焊接,所述吸泥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泥口,所述吸泥口与吸泥软管相连通,所述吸泥口外侧的吸泥座内部设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位置处的吸泥座内部底端一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气泵上方的吸泥座内侧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吸泥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囊,所述输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与气囊相连接,所述吸泥座底部的边缘位置处焊接有环形布液管,所述环形布液管的底部均匀倾斜向内布置有喷头,且出水软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与环形布液管相连通,所述吸泥座上方的活动杆外侧壁上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吸水管,所述环形吸水管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水头,所述吸水头的底端皆延伸至支撑板下方并均匀布置在吸泥座的外侧,且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环形吸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开口一侧的循环水箱顶部铰接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吸水头上皆设有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出水软管与抽水管的外侧穿插有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通过在中空层的内部设有气泵,并在吸泥座的外侧设有气囊,不仅可以便于利用气泵输入气体进入气囊的内部,调整吸泥座的深度,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密度水域、不同深度的水底进行吸泥,且利用气囊增加了吸泥座外表面的光滑度,避免缠绕水草,利用气囊的防护性,避免吸泥座碰撞损坏,通过在循环水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可以便于利用活性炭过滤网对待经过高压水泵的水体进行过滤,减小水中杂质,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且便于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更换清理,提升使用效果,通过在循环水箱的内部设有隔板,可以利用隔板的高度使抽水泵抽取的水中较大杂质进行沉淀过滤,通过将出水软管与环形布液管相连通,并在环形布液管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倾斜向内布置有喷头,可以便于利用喷头产生的高压水柱对河道底泥进行冲刷,避免使用绞头增加使用成本,利用向内布置的喷头与中间位置处的吸泥口相配合,减小了冲刷过程中底泥向外侧的蔓延,提升底泥清理的效果,通过将吸水头布置在吸泥座的外侧,便于在利用吸水头进行抽水的过程中对冲刷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浑浊液体进行吸取,避免底泥清理过程中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及水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吸泥管与吸泥座之间连接有吸泥软管,并在吸泥座与吸泥软管上的法兰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杆和活动杆,可以便于吸泥座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便于调整高度,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河道底泥进行清理,且避免吸泥座摆动影响吸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泥座位置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箱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与活动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循环水箱;3、污泥泵;4、金属吸泥管;5、法兰;6、固定板;7、吸泥软管;8、滑杆;9、活动杆;10、环形吸水管;11、防护罩;12、吸泥座;13、喷头;14、环形布液管;15、气囊;16、出水软管;17、吸水头;18、支撑板;19、抽水管;20、防护套;21、储泥罐;22、吸泥口;23、中空层;24、气泵;25、输气管;26、控制器;27、抽水泵;28、活动槽;29、滑槽;30、开口;31、把手;32、盖体;33、高压水泵;34、活性炭过滤网;3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包括船体1、循环水箱2、金属吸泥管4、吸泥软管7、吸泥座12和储泥罐21,船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泥罐21,储泥罐21的顶部设有循环水箱2,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的一侧竖直焊接有隔板35,隔板35一侧的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设有抽水泵27,抽水泵27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19,隔板35另一侧的循环水箱2内侧壁相对应两侧皆设有滑槽29,滑槽29位置处的循环水箱2顶部设有开口30,开口30一侧的循环水箱2顶部铰接有盖体32,循环水箱2内部两侧的滑槽29之间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34,活性炭过滤网34的顶端延伸至开口30位置处并设有把手31,活性炭过滤网34远离隔板35一端的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设有高压水泵33,高压水泵33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16,出水软管16与抽水管19的外侧皆穿插有防护套20,船体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方的船体1外侧壁上固定有污泥泵3,污泥泵3的输入端连接有金属吸泥管4,污泥泵3输出端连接的管道延伸至储泥罐21的内部,金属吸泥管4远离污泥泵3的一端连接有吸泥软管7,吸泥软管7与金属吸泥管4之间通过法兰5相连接,吸泥软管7远离金属吸泥管4的一端连接有吸泥座12,吸泥软管7外侧的法兰5底部对称焊接有一对滑杆8,滑杆8远离法兰5一端的外侧皆套设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内部设有与滑杆8相配合的活动槽28,且活动杆9远离滑杆8的一端与吸泥座12的顶部相焊接,吸泥座12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泥口22,吸泥口22与吸泥软管7相连通,吸泥口22外侧的吸泥座12内部设有中空层23,中空层23位置处的吸泥座12内部底端一侧设有气泵24,气泵2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气管25,气泵24上方的吸泥座12内侧壁上设有控制器26,气泵2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6电连接,吸泥座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囊15,输气管25远离气泵24的一端与气囊15相连接,吸泥座12底部的边缘位置处焊接有环形布液管14,环形布液管14的底部均匀倾斜向内布置有喷头13,且出水软管16远离高压水泵33的一端与环形布液管14相连通,吸泥座12上方的活动杆9外侧壁上焊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吸水管10,环形吸水管10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水头17,吸水头17上皆设有防护罩11,吸水头17的底端皆延伸至支撑板18下方并均匀布置在吸泥座12的外侧,且抽水管19远离抽水泵27的一端与环形吸水管10相连通。
工作原理:在清理淤泥的过程中,利用船体1自身的电源对装置进行供电,人为操作船体,利用控制器26控制气泵24工作,控制气泵24的充气时间调整气泵24输入气囊15的空气,从而调整了吸泥座12的浮力大小,且在滑杆8与活动杆9的限制下,使吸泥座12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下活动,调整吸泥座12的高度,循环水箱2内部的抽水泵36工作,将吸泥座12外侧的河水依次通过吸水头17、环形吸水管10和抽水管19输送至循环水箱2内部,利用隔板35的高度使抽取水中较大的杂质可以沉淀过滤,漫过隔板35的水经过活性炭过滤网34进行过滤后,由高压水泵33抽取,经过出水软管16输送至环形布液管14的内部,并由喷头13喷出,对河床淤泥进行冲刷松动,污泥泵3通电工作,通过吸泥口22对冲刷松动的淤泥进行吸取,并将吸取的淤泥依次通过吸泥软管7和金属吸泥管4后进入储泥罐21内部,完成对淤泥的收集清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包括船体(1)、循环水箱(2)、金属吸泥管(4)、吸泥软管(7)、吸泥座(12)和储泥罐(2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泥罐(21),所述储泥罐(21)的顶部设有循环水箱(2),所述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的一侧竖直焊接有隔板(35),所述隔板(35)一侧的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设有抽水泵(27),所述抽水泵(27)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19),所述隔板(35)另一侧的循环水箱(2)内侧壁相对应两侧皆设有滑槽(29),所述滑槽(29)位置处的循环水箱(2)顶部设有开口(30),所述循环水箱(2)内部两侧的滑槽(29)之间滑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34),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4)的顶端延伸至开口(30)位置处并设有把手(31),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4)远离隔板(35)一端的循环水箱(2)内部底端设有高压水泵(33),所述高压水泵(33)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16),所述船体(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方的船体(1)外侧壁上固定有污泥泵(3),所述污泥泵(3)的输入端连接有金属吸泥管(4),所述污泥泵(3)输出端连接的管道延伸至储泥罐(21)的内部,所述金属吸泥管(4)远离污泥泵(3)的一端连接有吸泥软管(7),所述吸泥软管(7)与金属吸泥管(4)之间通过法兰(5)相连接,所述吸泥软管(7)远离金属吸泥管(4)的一端连接有吸泥座(12),所述吸泥软管(7)外侧的法兰(5)底部对称焊接有一对滑杆(8),所述滑杆(8)远离法兰(5)一端的外侧皆套设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内部设有与滑杆(8)相配合的活动槽(28),且活动杆(9)远离滑杆(8)的一端与吸泥座(12)的顶部相焊接,所述吸泥座(12)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泥口(22),所述吸泥口(22)与吸泥软管(7)相连通,所述吸泥口(22)外侧的吸泥座(12)内部设有中空层(23),所述中空层(23)位置处的吸泥座(12)内部底端一侧设有气泵(24),所述气泵(2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气管(25),所述气泵(24)上方的吸泥座(12)内侧壁上设有控制器(26),所述气泵(2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6)电连接,所述吸泥座(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囊(15),所述输气管(25)远离气泵(24)的一端与气囊(15)相连接,所述吸泥座(12)底部的边缘位置处焊接有环形布液管(14),所述环形布液管(14)的底部均匀倾斜向内布置有喷头(13),且出水软管(16)远离高压水泵(33)的一端与环形布液管(14)相连通,所述吸泥座(12)上方的活动杆(9)外侧壁上焊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吸水管(10),所述环形吸水管(10)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水头(17),所述吸水头(17)的底端皆延伸至支撑板(18)下方并均匀布置在吸泥座(12)的外侧,且抽水管(19)远离抽水泵(27)的一端与环形吸水管(1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0)一侧的循环水箱(2)顶部铰接有盖体(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头(17)上皆设有防护罩(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软管(16)与抽水管(19)的外侧穿插有防护套(20)。
CN201920934373.4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Active CN210621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373.4U CN210621795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373.4U CN210621795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1795U true CN210621795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4373.4U Active CN210621795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17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800A (zh) * 2022-06-16 2022-08-05 河南中原金太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施工后孔底自动清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800A (zh) * 2022-06-16 2022-08-05 河南中原金太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施工后孔底自动清理装置
CN114855800B (zh) * 2022-06-16 2023-12-12 河南中原金太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施工后孔底自动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0623A (zh) 一种河道污水原生态处理设备
CN210621795U (zh)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船
CN106186479A (zh) 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
CN101935108B (zh) 泡沫分离-充氧一体化设备
KR100750935B1 (ko) 선박을 이용한 적조제거시스템
CN106219913A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69653U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JP3662575B1 (ja) 水質浄化装置
CN112062296A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6069530U (zh) 一种河道污水原生态处理设备
CN205830772U (zh) 一种水净化利用禽蛋清洗设备
CN203467435U (zh) 一种旋流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109006648A (zh) 水体清污系统及其应用
CN211688447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质净化装置
CN211644889U (zh) 一种用于干湿交替水体净化处理的除藻装置
CN21055985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102923824A (zh)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体污染水体修复装置
CN210275580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的双轨吸污装置
CN208300724U (zh) 一种渔业养殖区
CN106745683A (zh) 一种模块化生物过滤箱
CN208434566U (zh) 曝气装置
KR200412858Y1 (ko) 선박을 이용한 적조제거시스템
CN21812640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15026252U (zh) 一种水处理用集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