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0400U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0400U CN210620400U CN201921397575.6U CN201921397575U CN210620400U CN 210620400 U CN210620400 U CN 210620400U CN 201921397575 U CN201921397575 U CN 201921397575U CN 210620400 U CN210620400 U CN 2106204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 rotating shaft
- river
- channel
- fl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90 prim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1 wate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包括翻板坝和挡流板;若干挡流板交替设置于河道两侧的侧壁,形成蛇形水流通道;流入蛇形水流通道的河道,以及流出蛇形水流通道的河道内均设有翻板坝;每一挡流板均包括挡流板主体和挡流板转轴;每一挡流板主体与相应的侧壁之间均籍由相应的挡流板转轴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挡流板转轴的下端均设有挡流板驱动装置,并籍由相应挡流板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每一翻板坝均包括钢制翻板和翻板转轴;每一钢制翻板与相应的河道的底部之间籍由相应的翻板转轴形成铰链连接;每一翻板转轴的一端均设有翻板驱动装置,并籍由相应翻板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使河道内水体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且在丰水期能够保证水流畅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的举措,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点。
河道是城市水系的骨干,河道生态环境对于城市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影响,黑臭河道治理也是近年来的重中之重。
目前黑臭河道的控源截污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通过拆违、截污、养殖取缔等工程或管理措施,部分水体已解决黑臭问题,而进入水质提升的阶段。随着控源截污工作的完成,黑臭基本消除,而如何进一步提升水质便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水生态构建技术提升河道水质。而保证河道中常年有水,是确保河道水体生态系统问题的保障。一些地区采用多级堰坝进行逐段蓄水,使水面饱满不断流,增加生态景观效果。通过与水生态系统的结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水质。
然而一些河段线型笔直,一头一尾用堰坝隔段后,水流沿河道线型直线溢流入下一河段,没有保证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与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等充分接触,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若参考污水处理厂工艺,在河道中设置挡流板,虽然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但在行洪排涝使也存在风险。
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需要实现水质净化和保证行洪排涝顺畅两者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实现的目的是解决河道在枯水期的蓄水和自净能力不足的问题,使河道内水体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且在丰水期能够保证水流畅通,保证行洪排涝顺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包括翻板坝和挡流板。
其中,若干所述挡流板交替设置于河道两侧的侧壁,形成蛇形水流通道;
流入所述蛇形水流通道的所述河道,以及流出所述蛇形水流通道的所述河道内均设有所述翻板坝;
每一所述挡流板均包括挡流板主体和挡流板转轴;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与相应的所述侧壁之间均籍由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所述挡流板转轴的下端均设有挡流板驱动装置,并籍由相应所述挡流板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每一所述翻板坝均包括钢制翻板和翻板转轴;每一所述钢制翻板与相应的所述河道的底部之间籍由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所述翻板转轴的一端均设有翻板驱动装置,并籍由相应所述翻板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优选的,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均为薄壁式的填料石笼,迎水面采用钢丝网,背水面为不透水金属板。
更优选的,位于所述河道同一个侧壁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挡流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河道宽度;每一所述挡流板的宽度均为所述河道宽度的0.7倍;所述翻板坝与距离最近的所述挡流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河道宽度的0.3倍。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的厚度为20至30厘米,高度为1至2米,宽度为2至4米。
优选的,每一所述挡流板下端,靠近所述河道中心的位置,均设有挡流板固定销;所述河道的所述底部对应每一所述挡流板固定销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更优选的,所述每一所述挡流板固定销均为电控插销。
优选的,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垂直的加强横杆;所述加强横杆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固定。
优选的,每一所述钢制翻板上端,靠近所述河道两侧侧壁的位置,均设有翻板固定销;所述河道两侧的侧壁对应每一所述有翻板固定销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更优选的,所述每一所述翻板固定销均为电控插销。
优选的,每一所述钢制翻板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垂直的加强竖杆;所述加强竖杆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影响河道正常的行洪排涝,并且操作简单,可实现同时启闭钢制翻板坝与挡流板,各个挡流板启闭顺序经计算机模拟,挡板之间不会碰撞。
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流板石笼内的碎石、砾石等填料的作用,增加水中微生物附着空间,形成生物膜,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简单有效,调控过程快速安全且灵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翻板坝和挡流板旋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处于丰水期的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挡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翻板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包括翻板坝1和挡流板2。
其中,若干挡流板2交替设置于河道9两侧的侧壁91,形成蛇形水流通道;
流入蛇形水流通道的河道9,以及流出蛇形水流通道的河道9内均设有翻板坝1;
每一挡流板2均包括挡流板主体21和挡流板转轴22;每一挡流板主体21 与相应的侧壁91之间均籍由相应的挡流板转轴22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挡流板转轴22的下端均设有挡流板驱动装置23,并籍由相应挡流板驱动装置23驱动旋转;
每一翻板坝1均包括钢制翻板11和翻板转轴12;每一钢制翻板11与相应的河道9的底部92之间籍由相应的翻板转轴12形成铰链连接;每一翻板转轴 12的一端均设有翻板驱动装置13,并籍由相应翻板驱动装置13驱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采用可控制旋转的若干挡流板2在河道9内形成人造蛇形水流通道,在枯水期增加水体的的停留时间,以解决河道在枯水期的蓄水和自净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在丰水期可以通过旋转挡流板2的方式将蛇形水流通道切换成直线水流通道,保证水流畅通,保证行洪排涝顺畅。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挡流板主体21均为薄壁式的填料石笼,迎水面采用钢丝网,背水面为不透水金属板。
在某些实施例中,位于河道9同一个侧壁91的两个相邻的挡流板2之间的间距为河道宽度;每一挡流板2的宽度均为河道9宽度的0.7倍;翻板坝1 与距离最近的挡流板2之间的间距为河道9宽度的0.3倍。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挡流板主体21的厚度为20至30厘米,高度为1 至2米,宽度为2至4米。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挡流板2下端,靠近河道9中心的位置,均设有挡流板固定销24;河道9的底部92对应每一挡流板固定销24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挡流板固定销24均为电控插销。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挡流板主体21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挡流板转轴22垂直的加强横杆25;加强横杆25一端与相应的挡流板转轴22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钢制翻板11上端,靠近河道9两侧侧壁91的位置,均设有翻板固定销14;河道9两侧的侧壁91对应每一有翻板固定销14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翻板固定销14均为电控插销。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钢制翻板11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翻板转轴12 垂直的加强竖杆15;加强竖杆15一端与相应的翻板转轴12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所有挡流板2的转动均统一通过控制柜控制,在发出转动信号后,首先,所有的挡流板固定销24拔出,然后所有的挡流板驱动装置23 控制挡流板2旋转至所需位置,再次放下挡流板固定销24对挡流板2进行固定。
翻板坝1的控制过程和挡流板2相同,仅仅是将旋转轴由竖直变成水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包括翻板坝(1)和挡流板(2);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挡流板(2)交替设置于河道(9)两侧的侧壁(91),形成蛇形水流通道;
流入所述蛇形水流通道的所述河道(9),以及流出所述蛇形水流通道的所述河道(9)内均设有所述翻板坝(1);
每一所述挡流板(2)均包括挡流板主体(21)和挡流板转轴(22);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21)与相应的所述侧壁(91)之间均籍由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22)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所述挡流板转轴(22)的下端均设有挡流板驱动装置(23),并籍由相应所述挡流板驱动装置(23)驱动旋转;
每一所述翻板坝(1)均包括钢制翻板(11)和翻板转轴(12);每一所述钢制翻板(11)与相应的所述河道(9)的底部(92)之间籍由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12)形成铰链连接;每一所述翻板转轴(12)的一端均设有翻板驱动装置(13),并籍由相应所述翻板驱动装置(13)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21)均为薄壁式的填料石笼,迎水面采用钢丝网,背水面为不透水金属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河道(9)同一个侧壁(91)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挡流板(2)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河道宽度;每一所述挡流板(2)的宽度均为所述河道(9)宽度的0.7倍;所述翻板坝(1)与距离最近的所述挡流板(2)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河道(9)宽度的0.3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21)的厚度为20至30厘米,高度为1至2米,宽度为2至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板(2)下端,靠近所述河道(9)中心的位置,均设有挡流板固定销(24);所述河道(9)的所述底部(92)对应每一所述挡流板固定销(24)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所述挡流板固定销(24)均为电控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板主体(21)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22)垂直的加强横杆(25);所述加强横杆(25)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挡流板转轴(22)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制翻板(11)上端,靠近所述河道(9)两侧侧壁(91)的位置,均设有翻板固定销(14);所述河道(9)两侧的侧壁(91)对应每一所述有翻板固定销(14)均设有相配的固定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所述翻板固定销(14)均为电控插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挡流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制翻板(11)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12)垂直的加强竖杆(15);所述加强竖杆(15)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翻板转轴(12)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7575.6U CN210620400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7575.6U CN210620400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0400U true CN210620400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50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9757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20400U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04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2107A (zh) * | 2019-08-27 | 2019-10-25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
2019
- 2019-08-27 CN CN201921397575.6U patent/CN21062040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2107A (zh) * | 2019-08-27 | 2019-10-25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CN110372107B (zh) * | 2019-08-27 | 2024-05-03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72107B (zh)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
CN204151144U (zh) | 改善河道水质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
CN101045585B (zh) | 一种河流面源污染的旁置生物净化方法 | |
CN101948213B (zh) | 无动力城市内河污染治理系统 | |
CN102219304B (zh) | 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 | |
CN108130886B (zh) | 发电防波堤 | |
CN102976546A (zh) | 一种旁路离线河流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 | |
CN107055941A (zh) |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应用该河道生态治理系统进行河道治理的方法 | |
CN210620400U (zh) | 河道挡流导流装置 | |
CN104817184A (zh) | 可反洗垂直流人工潜流湿地 | |
CN103011497A (zh) | 可反冲洗组合式农田面源污染截流净化系统 | |
CN210684629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水利治理用液压翻板坝 | |
CN202936287U (zh) | 一种可反冲洗组合式农田面源污染截流净化系统 | |
CN216457087U (zh) | 一种沉砂池结构 | |
KR200418822Y1 (ko) | 수력발전 장치 | |
CN201986589U (zh) | 中层取水防钉螺拦网 | |
CN102139994B (zh) | 城镇污水厂达标尾水水质强化净化方法 | |
CN204607698U (zh) | 可反洗垂直流人工潜流湿地 | |
KR20070093225A (ko) | 수력발전 방법 및 장치 | |
CN211312446U (zh) | 水利水电工程用的拦螺墙及钉螺沉降池 | |
CN204151145U (zh) | 一种多级生态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 |
CN103114565A (zh) | 适用于斜坡急流河道引流发电的截流引水系统及水电站 | |
CN206467118U (zh) |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 | |
CN202323893U (zh) | 一种可密集建造的水利发电站 | |
CN112726772A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湿塘系统及其净化雨水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