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8772U -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8772U
CN210618772U CN201921652657.0U CN201921652657U CN210618772U CN 210618772 U CN210618772 U CN 210618772U CN 201921652657 U CN201921652657 U CN 201921652657U CN 210618772 U CN210618772 U CN 210618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lining
box bod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26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秋佳
梁奕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26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8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8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8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该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包括内衬结构以及用于容纳内衬结构的盒体结构;内衬结构包括内衬底板和弹性薄膜,弹性薄膜位于内衬底板的表面一侧,以与内衬底板的表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容纳空间;盒体结构包括两个关于内衬底板对称的盒体组件,两个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一一对应连接于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二侧边;每个盒体组件能够折叠形成具有开口且开口相对的盒体。折叠伸缩组件折叠,将内衬结构收缩于两个盒体内,两个盒体扣合,完成产品包装;当将两个盒体分开,折叠伸缩组件伸展,内衬结构展示于两个盒体之间,可以展示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产品包装中的薄膜纸卡包装一般采用纸卡与弹性薄膜组合的形式,具体包装方式为将产品放置于纸卡上,弹性薄膜的一端粘贴于产品一侧的纸卡上,弹性薄膜的另一端越过产品再粘贴于纸卡上,通过弹性薄膜的弹性压紧产品于纸卡上,完成产品的包装。
常见的,这种薄膜纸卡包装具有内衬、包装盒一体式,也有二者分离式。不论哪种结构,都仅能满足基本的包装防护功能,并不具备场景化展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在满足基本的包装防护功能前提下还能提高产品展示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包括:内衬结构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内衬结构的盒体结构;
所述内衬结构包括内衬底板和弹性薄膜,其中,所述内衬底板为四边形结构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一侧边分别连接有内衬侧板;所述弹性薄膜位于所述内衬底板的表面一侧,且所述弹性薄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衬侧板连接,以与所述内衬底板的表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内衬侧板能够向远离所述内衬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与所述内衬底板的背面贴合;
所述盒体结构包括两个关于所述内衬底板对称的盒体组件,两个所述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二侧边;每个所述盒体组件能够折叠形成具有开口且开口相对的盒体。
可以看出,上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中的内衬结构通过内衬底板与弹性薄膜将产品稳稳固定,为产品提供良好的缓冲和防护作用;而盒体结构中的两个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与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二侧边连接,每个盒体组件都能折叠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盒体,由于折叠伸缩组件的折叠或展开能够起到伸缩效果,折叠伸缩组件折叠,将内衬结构收缩于两个盒体内,两个盒体扣合,完成产品包装;当将两个盒体分开,折叠伸缩组件伸展,内衬结构展示于两个盒体之间,可以展示产品;上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产品展示结合到包装结构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通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可选地,每个所述盒体组件包括盒体底板,所述盒体底板朝向所述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盒体底板背离所述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分别相对所述盒体底板向背离所述盒体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盒体底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盒体底板的一侧与所述折叠伸缩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其余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可分别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侧板朝向所述折叠伸缩组件的侧边连接有第一副板,所述第一副板可相对所述连接侧板向背离所述连接侧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所述连接侧板的背面;
每个所述连接侧板朝向所述盒体底板的侧边连接有第二副板,所述第二副板可相对所述连接侧板向背离所述连接侧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连接侧板。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盒体底板侧边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插板;
两个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当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所述盒体底板向远离所述盒体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盒体底板,所述插板可插入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二副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副板背离所述连接侧板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二副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连接凸起配合插入的插口。
可选地,每个所述折叠伸缩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背离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侧边用于连接所述内衬结构,所述第二折叠板背离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侧边用于连接所述盒体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内衬底板向背离所述内衬底板的背面折叠以垂直于所述内衬底板,所述第二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面贴合,所述第二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折叠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折叠板背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弹性薄膜上设置有多个拉伸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薄膜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所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展开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g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包装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处于展示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处于展示状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包装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薄膜纸板包装的底部强度较低,对于缓冲要求较高的产品无法起到良好的缓冲支撑效果,存在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加强包装结构底板的强度,进而增强对产品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包括内衬组件和弹性薄膜,二者配合组成纸板-薄膜包装结构。
参照图1所示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的展开平面图,包括内衬结构以及用于容纳该内衬结构的盒体结构;其中,上述内衬结构包括有内衬底板11和弹性薄膜12,此处的内衬底板11为四边形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如图1所示,在内衬底板11的两个第一侧边分别连接有内衬侧板111,这两个内衬侧板111可沿内衬底板11的第一侧边向远离内衬底板1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与内衬底板11的背面贴合,提高内衬底板11的支撑作用。
上述弹性薄膜12位于内衬底板11表面一侧,且弹性薄膜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内衬侧板111连接,弹性薄膜12可以与内衬底板11的表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容纳空间。当两个内衬侧板111相对内衬底板11折叠到内衬底板11的背面一侧,位于内衬底板111表面一侧的弹性薄膜12随两个内衬侧板111的翻折而被拉伸,其弹性势能使得弹性薄膜12会施加给位于弹性薄膜12与内衬底板11表面之间的产品更大的压力,从而将产品稳定的卡在弹性薄膜12与内衬底板11之间,为产品提供更好的缓冲以及防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前提设定如图1所示的内衬底板11的正面为内衬底板11的表面,其图1所示正面相反的一面为内衬底板11的背面。此外,图1中所示的其他结构的正面也即其表面,对应的,其他结构在图1所示的正面相反的一面为其结构的背面。
关于盒体结构,具体包括两个关于内衬底板11对称的盒体组件,这两个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一一对应连接于上述内衬底板11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边,并且,每个盒体组件能够折叠形成具有开口的盒体,当两个盒体组件分别折叠形成两个盒体,两个盒体分为位于内衬结构的两侧,且两个盒体开口相对。当连接于盒体与内衬底板11之间的折叠伸缩组件伸长,两个盒体远离内衬结构使得内衬结构外露,当连接于盒体与内衬底板11之间的折叠伸缩组件伸长缩短,两个盒体靠近至两个盒体开口对接,两个盒体之间形成一空间使得内衬组件可容纳于该空间内。
可以看出,上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中的内衬结构通过内衬底板11与弹性薄膜12将产品稳稳固定,为产品提供良好的缓冲和防护作用;而盒体结构中的两个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与内衬底板11的两个第二侧边连接,每个盒体组件都能折叠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盒体,由于折叠伸缩组件的折叠或展开能够起到伸缩效果,折叠伸缩组件折叠,将内衬结构收缩于两个盒体内,两个盒体扣合,完成产品包装;当将两个盒体分开,折叠伸缩组件伸展,内衬结构展示与两个盒体之间,可以展示产品;上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产品展示结合到包装结构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通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地,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的展开平面图中,每个盒体组件能够折叠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立方体盒体,该盒体组件包括盒体底板21,此处的盒体底板21相当于整个盒体的底面;盒体底板21朝向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2,盒体底板21背离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相对;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可分别相对盒体底板21向背离盒体底板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盒体底板21。
上述第一连接板22背离盒体底板21的一侧与折叠伸缩组件连接,第一连接板22其余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连接侧板221,两个连接侧板221可分别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背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当第一连接板22相对盒体底板21向远离盒体底板21表面的方向折叠后垂直于盒体底板21,两个连接侧板221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背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则两个连接侧板221也垂直于盒体底板21且任一个连接侧板221位于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之间,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相当于整个盒体垂直于底面的两个侧面,而两个连接侧板221相当于整个盒体垂直于底面的另外两个侧面。
进一步地,每个连接侧板221朝向折叠伸缩组件的侧边连接有第一副板222,第一副板222可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背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于连接侧板221的背面;当连接侧板221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背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第一副板222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背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于连接侧板221的背面,此时第一副板222与连接侧板221形成双层的结构,当然第一副板222也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
并且,每个连接侧板221朝向盒体底板21的侧边连接有第二副板223,第二副板223可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背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连接侧板221。当连接侧板221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背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第二副板223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背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连接侧板221,此时第二副板223贴合与盒体底板21的背面。
为了进一步增加盒体的连接稳固性,第一副板222背离连接侧板221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凸起M,连接侧板221与第二副板223之间形成有用于连接凸起M配合插入的插口N。当第一副板222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背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于连接侧板221的背面,上述连接凸起M插入连接侧板221与第二副板223之间的插口N内实现限位固定。
对应地,沿第二连接板23用于连接盒体底板21的侧边的延伸方向,第二连接板23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插板231;两个插板231可相对第二连接板23向背离第二连接板23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3;
当第二连接板23相对盒体底板21向远离盒体底板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盒体底板21,第二连接板23上的插板231可以插入对应设置的连接侧板221与第二副板223之间,完成盒体的折叠组合。
关于设置于内衬结构与盒体组件之间的折叠伸缩组件,每个折叠伸缩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板31和第二折叠板32,其中,第一折叠板31背离第二折叠板32的侧边用于连接内衬结构的内衬底板11的第二侧边,而第二折叠板32背离第一折叠板31的侧边则用于连接盒体结构的第一连接板22背离盒体底板21的侧边,第一折叠板31可相对第二折叠板32折叠。
具体地,第一折叠板31能够相对内衬底板11向背离内衬底板11的背面折叠以垂直于内衬底板11,第二折叠板32能够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背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第二折叠板32能够相对第一折叠板31向背离第一折叠板31背面的方向折叠。通过第一折叠板31和第二折叠板32相对内衬结构、盒体组件的折叠或展开,即能实现产品的包装与展示。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的展开平面图,在图1结构的基础上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的包装过程做以详细介绍。首先,提供一如图1所示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首先将两个内衬侧板111分别沿内衬底板11的内衬侧板111向远离内衬底板11薄膜的方向折叠以与内衬底板11的背面贴合,然后折叠其中一个盒体组件以形成一个盒体,如图2a至图2e示出了其中一个盒体组件折叠的过程,第一折叠板31相对内衬底板11向远离内衬底板11背面的方向折叠使第一折叠板31垂直于内衬底板11,第二折叠板32相对第一折叠板31向远离第一折叠板31背面的方向折叠使得第二折叠板32垂直于第一折叠板31,此时,第二折叠板32平行于内衬底板11,同时,第一连接板22相对第二折叠板32向远离第二折叠板32表面的方向折叠使得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折叠板32贴合,得到如图2a所示的结构;并且,在图2a所示的结构状态中,每个连接侧板221上的第一副板222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远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连接侧板221的背面,得到如图2b所示的第一副板222与连接侧板221的双层结构;然后将连接侧板221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同时,第二副板223随连接侧板221的折叠也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得到如图2b所示的结构;接着,第二副板223相对连接侧板221向远离连接侧板2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连接侧板221,得到如图2c所示的结构;盒体底板21相对第一连接板22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2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2,此时,第二副板223与盒体底板21的背面贴合,得到如图2d所示的结构;同时,如图2d所示,第二连接板23相对盒体底板21向远离盒体底板21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盒体底板21,同时,第二连接板23两侧的插板231插入第一副板222与连接侧板221之间的间隙中,一个盒体折叠完成,得到如图2e所示的结构,由图2e可见,内衬结构的一半隐藏于该完成的盒体内。按照上述折叠方式折叠另一个盒体组件得到另一个盒体,如图3所示的另一个盒体即将完成折叠时的状态,将图2f中的插板231插入第一副板222与连接侧板221之间间隙中之后,使两个盒体对接合拢即可得到如图2g所示的结构。可以看出,内衬结构被两个盒体完全容纳。如果需要将内衬结构展示,只需要将两个对接的盒体分开,如图3或图4所示,折叠伸缩组件被拉伸展开。在图4所示的展开结构中,将产品A置入内衬底板11与弹性薄膜12之间,得到如图5所示的结构,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包装。
当产品在运输转运等无需展示的状态中,两个盒体对接合拢,对产品起到稳定固定作用的内衬结构和折叠伸缩组件容纳于两个盒体内,起到良好的包装缓冲效果;当产品需要场景式展示,将两个盒体分开并相对远离彼此,折叠伸缩组件被拉伸展开至内衬结构暴露于两个盒体之间,实现产品的展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薄膜12的拉伸紧固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薄膜12上设置有多个拉伸孔结构,当弹性薄膜12在拉伸时,上述拉伸孔结构在拉力作用下会呈现相对弹性薄膜12所在平面一定的凹凸状态,增大弹性薄膜12的粗糙度,加强对产品的卡紧固定效果。
并且,弹性薄膜12沿其中一个内衬侧板111指向另一个内衬侧板111的方向的长度需要根据待包装产品的大小规格以及性状限定,优选地,在该方向上,弹性薄膜12的长度只要大于内衬底板11的长度即可,可以小于或等于其中一个内衬侧板111、内衬底板11和另一个内衬侧板111的长度之和。此外,弹性薄膜122的宽度不做限定,根据包装需要选择。
本实施例中弹性薄膜12可以选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的优点,能够为产品提供更好的紧固效果。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设置于盒体内,能够为产品提供良好的固定防护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结构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内衬结构的盒体结构;
所述内衬结构包括内衬底板和弹性薄膜,其中,所述内衬底板为四边形结构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一侧边分别连接有内衬侧板;所述弹性薄膜位于所述内衬底板的表面一侧,且所述弹性薄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衬侧板连接,以与所述内衬底板的表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内衬侧板能够向远离所述内衬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与所述内衬底板的背面贴合;
所述盒体结构包括两个关于所述内衬底板对称的盒体组件,两个所述盒体组件分别通过折叠伸缩组件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内衬底板的两个第二侧边;每个所述盒体组件能够折叠形成具有开口且开口相对的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盒体组件包括盒体底板,所述盒体底板朝向所述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盒体底板背离所述内衬结构的侧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分别相对所述盒体底板向背离所述盒体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盒体底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盒体底板的一侧与所述折叠伸缩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其余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可分别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侧板朝向所述折叠伸缩组件的侧边连接有第一副板,所述第一副板可相对所述连接侧板向背离所述连接侧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所述连接侧板的背面;
每个所述连接侧板朝向所述盒体底板的侧边连接有第二副板,所述第二副板可相对所述连接侧板向背离所述连接侧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连接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盒体底板侧边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连接有插板;
两个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当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所述盒体底板向远离所述盒体底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垂直于所述盒体底板,所述插板可插入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二副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板背离所述连接侧板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二副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连接凸起配合插入的插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叠伸缩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背离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侧边用于连接所述内衬结构,所述第二折叠板背离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侧边用于连接所述盒体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内衬底板向背离所述内衬底板的背面折叠以垂直于所述内衬底板,所述第二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表面的方向折叠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面贴合,所述第二折叠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折叠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折叠板背面的方向折叠以贴合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上设置有多个拉伸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9.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所述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
CN201921652657.0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Active CN210618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657.0U CN21061877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657.0U CN21061877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8772U true CN210618772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2657.0U Active CN21061877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87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069A (zh) * 2022-09-19 2022-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薄膜包装方法
CN115709837A (zh) * 2023-01-09 2023-02-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盒
CN116374410A (zh) * 2023-04-07 2023-07-04 苏州市星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抽拉包装盒的折板及抽拉包装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069A (zh) * 2022-09-19 2022-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薄膜包装方法
CN115231069B (zh) * 2022-09-19 2022-12-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薄膜包装方法
CN115709837A (zh) * 2023-01-09 2023-02-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盒
CN115709837B (zh) * 2023-01-09 2023-04-0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盒
CN116374410A (zh) * 2023-04-07 2023-07-04 苏州市星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抽拉包装盒的折板及抽拉包装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8772U (zh) 一种可抽拉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210618770U (zh) 薄膜防护包装内衬、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
US8590188B2 (en) Information presenting device
CN104200753A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HU227027B1 (en) Support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unit with at least one display surface
US20110315754A1 (en) Foldable paper box
CN107352111B (zh) 一种旋转开箱折纸包装结构
CA2977595C (en) Folding box
KR920702205A (ko) 여행용 짐가방
CN211167783U (zh) 一种一体式双层薄膜防护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110271734A (zh) 一种高强度、耐压包装盒
KR20010013179A (ko) 폴더
CN206719726U (zh) 一种折叠箱
CN101468738B (zh) 缓冲托架
CN110386319B (zh)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56411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包装盒
US20160111031A1 (en) Portable presentation and/or display apparatus
CN216581539U (zh) 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
CN217321117U (zh) 一种可折叠的蜂窝板箱
CN215304596U (zh) 一种阶梯式展示架
CN210162415U (zh) 纸盒及储物装置
CN220363605U (zh) 缓冲纸卡及缓冲包装箱
CN220375307U (zh) 一种高强度折叠一体化三面纸护角
CN219524535U (zh) 信封盒
CN217049792U (zh) 一种用于蜂窝板箱的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