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3074U -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3074U
CN210613074U CN201921389692.8U CN201921389692U CN210613074U CN 210613074 U CN210613074 U CN 210613074U CN 201921389692 U CN201921389692 U CN 201921389692U CN 210613074 U CN210613074 U CN 210613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ank
dry
sleev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96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奇伟
刘爽
张志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96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3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3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30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上下一体化构成的罐身部分和罐尾部分,且罐身呈立方体状,罐尾呈圆弧形,所述罐体底部通过四个支腿支撑,所述罐体底部中间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罐体右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罐门,所述罐门底部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罐体表面贴合,所述罐体左侧固定有加料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整个设备通过离心的方式将废水进行干湿分离,利用过滤筒上的网孔将废水内的残渣过滤,并将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抽气泵通入到过滤筒内,不仅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电机热量的积聚,也充分利用该热量将过滤筒中的残渣烘干,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废水也会越来越多,很多餐厨废水内会含有大量的杂质,包括菜叶、油水等食物,在对废水处理时,废水中的这些残渣需要对其进行干湿分离过滤,而现有的分离装置结构单一,无法充分将其分离,在过滤完成后,残渣表面仍会含有大量的水分,干湿分离的效果较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干湿分离较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干湿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上下一体化构成的罐身部分和罐尾部分,且罐身呈立方体状,罐尾呈圆弧形,所述罐体底部通过四个支腿支撑,所述罐体底部中间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罐体右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罐门,所述罐门底部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罐体表面贴合,所述罐体左侧固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伸入到罐体内部,所述罐体顶部固定有顶盒,所述顶盒侧面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上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顶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倒置固定于罐体顶部,所述电机的转轴插入到罐体内,且与旋转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杆上套有套筒,所述套筒侧面通过导气管与抽气泵连接,所述抽气泵固定顶盒底部,并于顶盒底部的导气口连通,所述旋转杆下端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过滤筒顶部呈开口状,过滤筒的筒身与底板均设置有网孔,在过滤筒中间圆心处设置有卡圈,所述卡圈与过滤筒之间通过三个连接杆连接,所述旋转杆插入到卡圈内,并通过卡圈侧面的紧固螺丝将旋转杆卡紧固定,所述旋转杆内部镂空,所述旋转杆上半部分设置有一个进气孔,所述旋转杆下半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套筒套于旋转杆上半部分,进气孔设置于套筒内,多个透气孔设置于过滤筒内。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加料管呈弯折状,加料管前一段向下倾斜,后一段垂直设置在过滤筒上方。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套筒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位于套筒上下个筒口处,并与筒口卡合固定,旋转杆贯穿套筒,并与两个轴承内圈卡合固定。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罐门上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罐门与所述罐体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紧固螺丝与所述卡圈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轴承采用密封轴承,密封轴承包括轴承本体与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盖于轴承两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整个设备操作简单且实用,通过电机带动过滤筒转动,以离心的方式将废水进行干湿分离,利用过滤筒上的网孔将废水内的残渣过滤,分离后残渣残留在过滤筒内,而废水则从排料管排出。
2、该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在电机工作的过程中,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抽气泵通入到过滤筒内,配合转动的过滤筒,使得旋转杆透气孔端的排出的热量形成热风,利用该热量将过滤筒中的残渣烘干,不仅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了电机热量的积聚,充分利用现有冗余资源。
3、该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在分离完成后,可打开罐门,将过滤筒拆卸下,将过滤筒内分离后的残渣倒出,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顶盒;3、电机;4、通气口;5、防尘网;6、导气口;7、抽气泵;8、导气管;9、罐门;10、旋转杆;11、把手;12、密封圈;13、套筒;14、加料管;15、过滤筒;16、支腿;17、排料管;18、阀门;19、卡圈;20、底板;21、连接杆;22、透气孔;23、紧固螺丝;24、进气孔;2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上下一体化构成的罐身部分和罐尾部分,且罐身呈立方体状,罐尾呈圆弧形,所述罐体1底部通过四个支腿16支撑,所述罐体1底部中间连通有排料管17,所述排料管17上安装有阀门18,所述罐体1右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罐门9,所述罐门9底部固定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与罐体1表面贴合,所述罐体1左侧固定有加料管14,所述加料管14伸入到罐体1内部,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有顶盒2,所述顶盒2侧面开设有通气口4,所述通气口4上安装有防尘网5,所述顶盒2内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倒置固定于罐体1顶部,所述电机3的转轴插入到罐体1内,且与旋转杆10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杆10上套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侧面通过导气管8与抽气泵7连接,所述抽气泵7固定顶盒2底部,并于顶盒2底部的导气口6连通,所述旋转杆10下端设置有过滤筒15,所述过滤筒15底部固定有底板20,所述过滤筒15顶部呈开口状,过滤筒15的筒身与底板20均设置有网孔,在过滤筒15中间圆心处设置有卡圈19,所述卡圈19与过滤筒15之间通过三个连接杆21连接,所述旋转杆10插入到卡圈19内,并通过卡圈19侧面的紧固螺丝23将旋转杆10卡紧固定,所述旋转杆10内部镂空,所述旋转杆10上半部分设置有一个进气孔24,所述旋转杆10下半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所述套筒13套于旋转杆10上半部分,进气孔24设置于套筒13内,多个透气孔22设置于过滤筒15内。
如图1所示,所述加料管14呈弯折状,加料管14前一段向下倾斜,后一段垂直设置在过滤筒15上方,在通入废水时,废水能够沿着倾斜的加料管14流入到过滤筒15内,所述罐门9上安装有把手11,便于打开罐门9,所述罐门9与所述罐体1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13包括两个轴承25,两个轴承25分别位于套筒13上下个筒口处,并与筒口卡合固定,旋转杆10贯穿套筒13,并与两个轴承25内圈卡合固定,在电机3带动旋转杆10旋转时,套筒13处于静止状态,而旋转杆10能够在轴承25内圈转动,所述轴承25采用密封轴承,密封轴承包括轴承本体与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盖于轴承25两侧,两个密封轴承能够起到对套筒13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保证热量能够通过进气孔进入到旋转杆内。
如图3所示,所述紧固螺丝23与所述卡圈19通过螺纹连接,可拧松紧固螺丝23将过滤筒15从旋转杆10上拆下。
所述电机3采用Y80M1-2型号。
所述抽气泵7采用FUJ-PCV型号。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性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废水从加料管14通入到罐体1内,废水经过加料管14流入到过滤筒15中,通过过滤筒15表面的网孔将废水过滤,同时通过电机3带动旋转杆10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筒15转动,过滤筒15高速转动,使过滤筒15中的残渣与液体离心分离,打开阀门18将分离后的液体排出,进行后续废水处理操作,而残渣积聚在过滤筒15中,利用旋转的过滤筒15将其甩干。在电机3工作过程中,电机3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顶盒2中(为了避免顶盒2内出现负压状态,通过设置通气口4让顶盒2与外界接通,保证气压相同),通过抽气泵7将顶盒2内的空气抽入到套筒13内,从套筒13中的进气孔24进入到旋转杆10内,并从旋转杆10底部的透气孔22内发出,对过滤筒15内的残渣进行干燥,将残渣上残留的水分吹干,待到吹干后且废水排出后,可打开罐门9,拧松紧固螺丝23,将过滤筒15从旋转杆10上取下,将过滤筒15内的杂质倒出即可,便于下次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整个设备操作简单且实用,通过电机3带动过滤筒15转动,以离心的方式将废水进行干湿分离,利用过滤筒15上的网孔将废水内的残渣过滤,分离后残渣残留在过滤筒15内,而废水则从排料管17排出;在电机3工作的过程中,电机3产生的热量通过抽气泵7通入到过滤筒15内,配合转动的过滤筒15,使得旋转杆10透气孔22端的排出的热量形成热风,利用该热量将过滤筒15中的残渣烘干,不仅将电机3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了电机3热量的积聚,充分利用现有冗余资源;在分离完成后,可打开罐门9,将过滤筒15拆卸下,将过滤筒15内分离后的残渣倒出,便于下次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上下一体化构成的罐身部分和罐尾部分,且罐身呈立方体状,罐尾呈圆弧形,所述罐体(1)底部通过四个支腿(16)支撑,所述罐体(1)底部中间连通有排料管(17),所述排料管(17)上安装有阀门(18),所述罐体(1)右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罐门(9),所述罐门(9)底部固定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与罐体(1)表面贴合,所述罐体(1)左侧固定有加料管(14),所述加料管(14)伸入到罐体(1)内部,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有顶盒(2),所述顶盒(2)侧面开设有通气口(4),所述通气口(4)上安装有防尘网(5),所述顶盒(2)内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倒置固定于罐体(1)顶部,所述电机(3)的转轴插入到罐体(1)内,且与旋转杆(10)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杆(10)上套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侧面通过导气管(8)与抽气泵(7)连接,所述抽气泵(7)固定顶盒(2)底部,并于顶盒(2)底部的导气口(6)连通,所述旋转杆(10)下端设置有过滤筒(15),所述过滤筒(15)底部固定有底板(20),所述过滤筒(15)顶部呈开口状,过滤筒(15)的筒身与底板(20)均设置有网孔,在过滤筒(15)中间圆心处设置有卡圈(19),所述卡圈(19)与过滤筒(15)之间通过三个连接杆(21)连接,所述旋转杆(10)插入到卡圈(19)内,并通过卡圈(19)侧面的紧固螺丝(23)将旋转杆(10)卡紧固定,所述旋转杆(10)内部镂空,所述旋转杆(10)上半部分设置有一个进气孔(24),所述旋转杆(10)下半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所述套筒(13)套于旋转杆(10)上半部分,进气孔(24)设置于套筒(13)内,多个透气孔(22)设置于过滤筒(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14)呈弯折状,加料管(14)前一段向下倾斜,后一段垂直设置在过滤筒(15)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包括两个轴承(25),两个轴承(25)分别位于套筒(13)上下个筒口处,并与筒口卡合固定,旋转杆(10)贯穿套筒(13),并与两个轴承(25)内圈卡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9)上安装有把手(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9)与所述罐体(1)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丝(23)与所述卡圈(19)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5)采用密封轴承,密封轴承包括轴承本体与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盖于轴承(25)两侧。
CN201921389692.8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3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692.8U CN21061307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692.8U CN21061307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3074U true CN210613074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969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3074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3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9699A (zh) * 2021-06-08 2021-08-06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9699A (zh) * 2021-06-08 2021-08-06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0116U (zh) 一种便于污泥脱水的设备
CN210186455U (zh) 一种自动化中药材提取及浓缩系统
CN208047970U (zh) 一种具有预分离功能的大豆种子清洗装置
CN112474570B (zh) 一种中药材清洗脱水生产线
CN210613074U (zh)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用干湿分离装置
CN208205661U (zh) 一种循环式的塑料颗粒的干燥装置
CN211170618U (zh) 精炼茶油生产提纯系统
CN208671493U (zh) 一种新型雨伞甩干装置
CN209636373U (zh) 一种羽绒服制作使用的鸭绒清洗仪器
CN208370909U (zh) 一种烟叶清洗烘干装置
CN209768034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除尘的电子通信设备
CN204656384U (zh) 建筑材料搅拌混合处理装置
CN208139747U (zh) 一种鱼饲料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07413905U (zh) 一种茶叶清洗设备
CN21455567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循环式洗药机
CN209849434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药机
CN212451261U (zh) 一种土豆淀粉的提取装置
CN208846909U (zh) 一种锆英砂烘干螺旋送料装置
CN208840067U (zh) 一种药材清洗装置
CN209541349U (zh) 一种鸡精生产线烘干粉尘回收存料罐
CN213599788U (zh) 一种对塑料粒子整体脱水烘干的筒式烘料机
CN204996750U (zh) 一种实用型瓜蒌洗籽机
CN214865700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药材清洗除杂装置
CN211048337U (zh) 一种花生红衣去除装置
CN213549591U (zh) 一种板栗收获后快速除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