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2717U -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 Google Patents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2717U
CN210612717U CN201920496302.0U CN201920496302U CN210612717U CN 210612717 U CN210612717 U CN 210612717U CN 201920496302 U CN201920496302 U CN 201920496302U CN 210612717 U CN210612717 U CN 210612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net
vent
ventilation
joi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63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丹
邢华第
韩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Cisco Safe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Cisco Safe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Cisco Safe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Cisco Safe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63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2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2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27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包括:接头本体、下阀门架、阻尼组件及格筛。接头本体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固定在接头本体的上端;下阀门架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的与接头本体连通;格筛固定在接头本体内侧的下阀门架下方;格筛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通孔;阻尼组件固定在接头本体内侧下阀门架与格筛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通过阻尼组件和格筛对呼吸气流温和的阻尼作用,明显的降低了噪音,实现了良好的降音效果,并且供气量大,调试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背景技术
空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界大气完全隔绝的呼吸保护器,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化工单位、军事设施、地下工程及矿山等领域。由于火灾、毒气泄漏、瓦斯爆炸等产生有害气体时,现场人员通过氧器呼吸器实现对自身呼吸系统的保护。空气呼吸器使用的过程中,呼吸系统与外界隔绝,仪器与人体呼吸系统形成内部循环,由高压气瓶提供空气。现有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由阀体和设置在其内部的风帽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很大、气流不稳、供气量小,严重影响了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气流不稳,供气量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包括:接头本体、下阀门架、阻尼组件及格筛;
所述接头本体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
所述下阀门架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的上端;所述下阀门架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下阀门架的与所述接头本体连通;
所述格筛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内侧的所述下阀门架下方;所述格筛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通孔;
所述阻尼组件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内侧所述下阀门架与所述格筛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网及第二通气网;
所述第一通气网向对固定在所述第二通气网的上方;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网包括:第一上通气网及第一下通气网;
所述第一上通气网复合在所述第一下通气网的上方;
所述第一上通气网及所述第一下通气网上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第一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网包括:第二上通气网及第二下通气网;
所述第二上通气网复合在所述第二下通气网的上方;
所述第二上通气网及所述第二下通气网上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二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第二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网及所述第二通气网为钢丝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压圈;所述第一压圈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压圈固定在所述下阀门架与所述第一通气网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压圈;所述第二压圈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压圈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圈和所述第二压圈为塑料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接头本体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固定在接头本体的上端;下阀门架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的与接头本体连通;格筛固定在接头本体内侧的下阀门架下方;格筛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通孔;阻尼组件固定在接头本体内侧下阀门架与格筛之间。通过阻尼组件和格筛对呼吸气流温和的阻尼作用,明显的降低了噪音,实现了良好的降音效果、平稳气流、并且供气量大,调试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气流不稳、供气量小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包括:接头本体5、下阀门架1、阻尼组件及格筛4。接头本体5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1固定在接头本体5的上端;下阀门架1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1的与接头本体5连通。格筛4固定在接头本体5内侧的下阀门架1下方;格筛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氧气流通的通孔。阻尼组件固定在接头本体5内侧下阀门架1与格筛4之间。通过阻尼组件和格筛对呼吸气流温和的阻尼作用,用于降低噪音、平稳气流、增加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网6及第二通气网7。第一通气网6向对固定在第二通气网7的上方;第一通气网6与第二通气网7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用于气体的缓冲。第一通气网6与第二通气网7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通气网6括:第一上通气网及第一下通气网。第一上通气网复合在第一下通气网的上方;第一上通气网及第一下通气网上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一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第一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一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不相对设置)。第一通气网6包括:第二上通气网及第二下通气网。第二上通气网复合在第二下通气网的上方。第二上通气网及第二下通气网上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二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二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第二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二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不相对设置)。第一通气网6及第二通气网7为钢丝网。其中,第一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一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第二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第二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使得经过第一通气网6和第二通气网7的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实现对气体的阻尼作用,从而降低了气体流动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还包括:第一压圈2及第二压圈3。其中,第一压圈2及第二压圈3为环形结构;第一压圈2固定在下阀门架1与第一通气网6之间。第二压圈3固定在第一通气网6与第二通气网7之间。具体的,第一压圈2及第二压圈3采用塑料圈。第一压圈2用于增加下阀门架1与第一通气网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压圈3用于增加第一通气网6与第二通气网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将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的下阀门架1安装到供气阀上,使用者将面罩戴好后,将关闭状态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插入面罩接口内,然后打开空气呼吸器,经减压后的中压气流进入中压导管、供气阀。深吸一口气将供气阀打开,使用者便可正常呼吸,通过阻尼组件和格筛4对呼吸气流温和的阻尼作用,用于降低噪音、平稳气流、增加气流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接头本体5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1固定在接头本体5的上端;下阀门架1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下阀门架1的与接头本体5连通;格筛4固定在接头本体5内侧的下阀门架1下方;格筛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氧气流通的通孔;阻尼组件固定在接头本体5内侧下阀门架1与格筛4之间。通过阻尼组件和格筛对呼吸气流温和的阻尼作用,明显的降低了噪音,实现了良好的降音效果,并且供气量大,调试简单快捷。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下阀门架、阻尼组件及格筛;
所述接头本体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
所述下阀门架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的上端;所述下阀门架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下阀门架的与所述接头本体连通;
所述格筛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内侧的所述下阀门架下方;所述格筛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氧气流通的通孔;
所述阻尼组件固定在所述接头本体内侧所述下阀门架与所述格筛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网及第二通气网;
所述第一通气网向对固定在所述第二通气网的上方;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网包括:第一上通气网及第一下通气网;
所述第一上通气网复合在所述第一下通气网的上方;
所述第一上通气网及所述第一下通气网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第一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网包括:第二上通气网及第二下通气网;
所述第二上通气网复合在所述第二下通气网的上方;
所述第二上通气网及所述第二下通气网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二上通气网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第二下通气网上的通气孔错位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网及所述第二通气网为钢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圈;所述第一压圈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压圈固定在所述下阀门架与所述第一通气网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圈;所述第二压圈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压圈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气网与所述第二通气网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圈和所述第二压圈为橡胶圈。
CN201920496302.0U 2019-04-12 2019-04-12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12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6302.0U CN210612717U (zh) 2019-04-12 2019-04-12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6302.0U CN210612717U (zh) 2019-04-12 2019-04-12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2717U true CN210612717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630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12717U (zh) 2019-04-12 2019-04-12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2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9381A (zh) * 2019-04-12 2019-07-12 辽宁思科安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9381A (zh) * 2019-04-12 2019-07-12 辽宁思科安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CN109999381B (zh) * 2019-04-12 2024-02-13 辽宁思科安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9423U (zh) 一种带有全封闭式波纹管呼吸阀的双向防护口罩
CN208097149U (zh) 一种多重过滤尘肺病防护面罩
CN210612717U (zh)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CN109999381B (zh) 空气呼吸器供气阀接头
CN207286474U (zh) 一种全面罩的呼吸主体装置
CN105595465A (zh) 一种空气幕防护口罩
CN2737399Y (zh) 防风、防毒半面罩
CN209137803U (zh) 一种空气呼吸器
CN212700134U (zh) 一种多功能防毒面具
CN104096327A (zh) 防颗粒物呼吸装置
CN103182152B (zh) 应急救援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N212590433U (zh) 一种口罩支架
CN210144941U (zh) 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
CN103203081B (zh) 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
CN212038659U (zh) 人工喷涂作业用正压式呼吸防毒防护装置
CN208660177U (zh) 一种盾构带压进仓吸氧面罩
CN203169857U (zh) 应急救援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N112999789A (zh) 应用于封闭式防护服正压呼吸系统的分子膜气体净化方法
CN218391912U (zh) 一种低呼气阻力面罩
CN212593572U (zh) 一种3d打印医用防毒面具
CN104056373A (zh) 一种呼吸防护系统
CN203886045U (zh)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装置
CN212187379U (zh) 一种重症医学类用呼吸器
CN213252665U (zh) 一种应急救援的供气系统
CN202844403U (zh) 一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