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1091U - 一种石墨烯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1091U
CN210611091U CN202020621494.6U CN202020621494U CN210611091U CN 210611091 U CN210611091 U CN 210611091U CN 202020621494 U CN202020621494 U CN 202020621494U CN 210611091 U CN210611091 U CN 210611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woven fabric
fabric layer
graphen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14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欢
唐磊
鲁明
吴立琼
陈平绪
叶南飚
袁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14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1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1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1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烯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左挂耳、右挂耳、鼻梁筋、下部密封件;口罩主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鼻梁筋设置在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下部密封件的底部与口罩主体的底部内侧连接,下部密封件的左端与口罩主体的左端连接,下部密封件的右端与口罩主体的右端连接,下部密封件顶部远离口罩主体。通过采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兼具阻隔性和透气性,且通过设置有鼻梁筋以及下部密封件,使得佩戴者呼吸的空间会很好的被过滤,保证了佩戴者呼吸空气的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英语:respirator或mask)一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多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现有的口罩,例如医用口罩等,其最外层采用的是无功能无纺布(也即一般普通的无纺布),这种无纺布不具有功能性,且隔离效果差,而口罩的阻隔性是由中间的熔喷布阻隔层贡献的,提高阻隔性主要通过增强熔喷布阻隔层的密度或厚度来实现,但是这样会影响透气性,也即这样改善阻隔性的技术不能兼具透气性的优势。
由此,现在需要有一种新结构的口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口罩,通过在口罩的最外层采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由于石墨烯改性无纺布本身的较强阻隔性,可以在熔喷布过滤层相同的情况下,兼具阻隔性和透气性,且进一步的,通过鼻梁筋以及下部密封件的设置,保证了对佩戴者口鼻部的密封,使得佩戴者呼吸的空气会很好的被过滤,保证了佩戴者呼吸空气的清洁。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口罩,包括:口罩主体、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左侧的左挂耳、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右侧的右挂耳、鼻梁筋、下部密封件;所述左挂耳与所述右挂耳相对所述口罩主体对称分布;所述口罩主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所述鼻梁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底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底部内侧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左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左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右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顶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熔喷布过滤层设置有多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熔喷布过滤层设置有2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挂耳与所述右挂耳均包括弹性挂绳;所述弹性挂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下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柔性导管,所述左挂耳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且套设在所述左挂耳上的所述柔性导管可沿所述左挂耳滑动;所述右挂耳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且套设在所述右挂耳上的所述柔性导管可沿所述右挂耳滑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管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按压固定件,以在被按压到底时固定在所套设的左挂耳或右挂耳上,实现所在柔性导管相对所述左挂耳或所述右挂耳的固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固定件为由金属片围绕成的金属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鼻梁筋为长条形金属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软垫;所述密封软垫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顶部内侧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软垫为长条形硅胶垫或长条形海绵垫。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口罩,包括:口罩主体、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左侧的左挂耳、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右侧的右挂耳、鼻梁筋、下部密封件;所述左挂耳与所述右挂耳相对所述口罩主体对称分布;所述口罩主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所述鼻梁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底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底部内侧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左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左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右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顶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通过在口罩的最外层采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由于石墨烯改性无纺布本身的较强阻隔性,可以在熔喷布过滤层相同的情况下,兼具阻隔性和透气性,且还通过鼻梁筋以及下部密封件的设置,保证了对佩戴者口鼻部的密封,使得佩戴者呼吸的空气会很好的被过滤,保证了佩戴者呼吸空气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口罩主体的多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口罩主体;
11-第一无纺布层;12-熔喷布过滤层;13-第二无纺布层;
2-左挂耳;3-右挂耳;
4-鼻梁筋;5-下部密封件;
6-柔性导管;61-按压固定件;
7-密封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口罩,如图1-6所示,包括:口罩主体1、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左侧的左挂耳2、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右侧的右挂耳3、鼻梁筋4、下部密封件5;所述左挂耳2与所述右挂耳3相对所述口罩主体1对称分布;所述口罩主体1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11、熔喷布过滤层12、第二无纺布层13;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所述鼻梁筋4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3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底部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底部内侧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左端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左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右端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顶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1。
具体的,通过在口罩的最外层采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由于石墨烯改性无纺布本身的较强阻隔性,使得可以在熔喷布过滤层12相同(层数相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口罩兼具阻隔性和透气性。具体的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可以是在聚烯烃和聚酯中共混石墨烯进一步纺丝成的纤维制备而成,其具有浅灰色外观,具体的厚度可以为在例如0.01-0.05mm之间,具体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置。
口罩主体1在佩戴时可以覆盖住佩戴者的口鼻,进一步的还可以覆盖住佩戴者的下巴,以此提升密封性。且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通过设置有鼻梁筋4,在口罩被佩戴者佩戴时,可以通过按压鼻梁筋4,使之更加贴合鼻梁处,增加密封性,此外,口罩主体1的内侧底部还设置有下部密封件5,基于下部密封件5具体的结构设计,其底部与口罩主体1的内侧底部连接,下部密封件5两端分别与口罩主体1的两端连接,且下部密封件5的顶部远离口罩主体1,在被佩戴时,下部密封件5可以更加紧密贴合佩戴者的下巴,保证了对佩戴者口鼻部的密封,使得佩戴者呼吸的空气会很好的被过滤,保证了佩戴者呼吸空气的清洁。
具体的,经过本方案的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应外侧采用普通无纺布的口罩)进行测试对比,具体的,对比包括通气阻力测试对比,通气阻力测试是基于GB2626-2006来进行的,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样品 呼气阻力(Pa)/85L/min 吸气阻力(Pa)/85L/min
实施例1 117 152
对比例1 118 153
对比还包括滤效测试对比,具体的滤效测试是基于GB2626-2006进行的,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KN95类型口罩 效率/%
实施例1 99.98
对比例1 98.95
对比还包括舒适度评估对比,具体的舒适度评估是基于GB/T 23465-2009进行的,在该舒适度评估对比中,随机选择受试者10名(其中包括5名男性与5名女性),受试者对其佩戴口罩的舒适度进行主观评价,其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呼吸通畅性得分平均值
实施例1 5分
对比例1 3分
由上述3个表可知,本方案实施例1与对比例1之间在通气阻力以及滤效方面差异很小,而舒适度方面,本方案的实施例1则显著高于对比例1。
进一步的,在本方案中,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所述熔喷布过滤层12可以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熔喷布过滤层12设置可以有2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适配不同佩戴者,所述左挂耳2与所述右挂耳3均包括弹性挂绳;所述弹性挂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的下部。以此,通过弹性挂绳的伸缩性,可以适配一定范围内的佩戴者,且基于其弹力,还可以起到固定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挂耳挂在耳朵上的舒适性,如图2、4、5、6所示,本方案还可以包括:柔性导管6,所述左挂耳2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6,且套设在所述左挂耳2上的所述柔性导管6可沿所述左挂耳2滑动;所述右挂耳2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6,且套设在所述右挂耳3上的所述柔性导管6可沿所述右挂耳3滑动。具体的,通过柔性导管6的设置,且不同的柔性导管6分别套设在左挂耳2与右挂耳3上,当需要将口罩通过挂耳与耳朵固定时,可以调整柔性导管6的位置,使得柔性导管6与耳朵连接,以此减轻对耳朵的压迫感,保证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4、5、6所示,为了能更好的固定柔性导管6到左挂耳2或右挂耳3上,所述柔性导管6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按压固定件61,以在被按压到底时固定在所套设的左挂耳2或右挂耳3上,实现所述柔性导管6相对所述左挂耳2或所述右挂耳3的固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固定件61为由金属片围绕成的金属环。具体的,例如可以为铁质薄片所形成的金属环,或者铜质薄片所形成的金属环,基于挤压操作,该金属环可以紧固在左挂耳2或右挂耳3上,以此固定住按压固定件61所固定连接的柔性导管6。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鼻梁筋4为长条形金属片。具体的,例如可以为长条形铁片或长条形铝片或长条形铜片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本方案还可以包括:密封软垫7;所述密封软垫7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顶部内侧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密封软垫7可以为长条形硅胶垫或长条形海绵垫。以此,当鼻梁筋4被按压到鼻梁上时,可以通过密封软垫7起到缓冲的作用,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密封性。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左侧的左挂耳2、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1右侧的右挂耳3、鼻梁筋4、下部密封件5;所述左挂耳2与所述右挂耳3相对所述口罩主体1对称分布;所述口罩主体1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11、熔喷布过滤层12、第二无纺布层13;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所述鼻梁筋4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1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3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底部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底部内侧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左端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左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的右端与所述口罩主体1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5顶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1。通过在口罩的最外层采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由于石墨烯改性无纺布本身的较强阻隔性,可以在熔喷布过滤层12相同的情况下,兼具阻隔性和透气性,且进一步的,通过鼻梁筋4以及下部密封件5的设置,保证了对佩戴者口鼻部的密封,使得佩戴者呼吸的空气会很好的被过滤,保证了佩戴者呼吸空气的清洁。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左侧的左挂耳、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右侧的右挂耳、鼻梁筋、下部密封件;所述左挂耳与所述右挂耳相对所述口罩主体对称分布;所述口罩主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为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层;所述鼻梁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之间且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底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底部内侧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左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左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的右端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部密封件顶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还包括:柔性导管,所述左挂耳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且套设在所述左挂耳上的所述柔性导管可沿所述左挂耳滑动;所述右挂耳上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柔性导管,且套设在所述右挂耳上的所述柔性导管可沿所述右挂耳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布过滤层设置有多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布过滤层设置有2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挂耳与所述右挂耳均包括弹性挂绳;所述弹性挂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管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按压固定件,以在被按压到底时固定在所套设的左挂耳或右挂耳上,实现所在柔性导管相对所述左挂耳或所述右挂耳的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固定件为由金属片围绕成的金属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筋为长条形金属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软垫;所述密封软垫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顶部内侧对应佩戴者鼻梁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软垫为长条形硅胶垫或长条形海绵垫。
CN202020621494.6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石墨烯口罩 Active CN210611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1494.6U CN210611091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石墨烯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1494.6U CN210611091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石墨烯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1091U true CN21061109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1494.6U Active CN210611091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石墨烯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1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2861A (zh) * 2020-10-12 2021-03-19 苏州冠洁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碳和铜的复合纳米粒子在熔喷无纺材料中的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2861A (zh) * 2020-10-12 2021-03-19 苏州冠洁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碳和铜的复合纳米粒子在熔喷无纺材料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92729Y1 (ko) 탈부착이 가능한 마스크 필터 고정 프레임
CN111227383A (zh) 一种透明口罩
CN210611091U (zh) 一种石墨烯口罩
WO2021212830A1 (zh) 一种呼吸保护装置
CN210611090U (zh) 一种多层口罩
CN111789328A (zh) 一种杯型中空防护口罩及制备方法
CN211024872U (zh) 一种呼吸保护装置
JP3230429U (ja) マスク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マスク
CN212280004U (zh) 防护口罩
CN212065765U (zh) 医用防护口罩
CN209898343U (zh) 一种防雾霾海绵口罩
CN207590117U (zh) 一种外科手术衣
CN214802560U (zh) 一种呼吸分离式口罩
CN213045309U (zh) 一种口罩
CN213247046U (zh) 一种口罩用鼻夹
CN219845151U (zh) 一种防摩擦防护口罩
CN220756639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kn95口罩
CN214179243U (zh) 一种贴合度高的口罩
CN213432659U (zh) 一种新型护目防疫口罩
CN211960986U (zh) 一种高过滤低阻力防雾霾口罩
CN110897230A (zh) 一种过滤口罩
CN211747147U (zh) 无耳带口罩
CN214710572U (zh) 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
CN208259084U (zh) 一种降低呼吸阻力的口罩
CN213720098U (zh) 一种可调节吊绳松紧的医用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3

Address after: 510000 No.33 Kefeng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INGF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KINGFA SCI. &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33 Kefeng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INGFA SCI. &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