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6064U -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6064U
CN210606064U CN201921167284.8U CN201921167284U CN210606064U CN 210606064 U CN210606064 U CN 210606064U CN 201921167284 U CN201921167284 U CN 201921167284U CN 210606064 U CN210606064 U CN 210606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module
input terminal
fire alarm
out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72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岑
黄志华
李子强
宋永保
刘红恩
张安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he Defens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he Defens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he Defens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he Defens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72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6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6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6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包括:CAN总线网络、上拉电源模块和多个探测器;每一个探测器包括: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处理芯片和存储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连接处理芯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均连接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还分别通过电阻接地;多个探测器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与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等电位连接;上拉电源模块连接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本实用新型中,前一个探测器可通过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将编码信息传递给后一个探测器,后一个探测器通过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进入编码状态并在前一个探测器的编码基础上进行编码延续。

Description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火灾探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一辆电动客车通常有6~12个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内需要安装一个火灾报警探测器。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编号必须与电池箱编号一一对应,即1号探测器必须安装在1号电池箱内,2号探测器必须安装在2号电池箱内,以此内推。未来出现探测器预报电池故障或火情时,可以准确定位出现问题的电池箱号,便于对电池箱的维护管理。但由于目前探测器的安装均由人工操作,存在低效率、高错号率等问题,可能对以后的维护和定位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包括:CAN总线网络、上拉电源模块和多个探测器;
每一个探测器包括: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处理芯片和存储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连接处理芯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均连接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还分别通过电阻接地;
多个探测器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与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等电位连接;上拉电源模块连接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
各探测器的处理芯片均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连接。
优选的,各探测器中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连接的接地电阻阻值均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与处理芯片连接。
优选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光电烟雾传感器、CO电化学传感器和数字型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光耦隔离模块采用FODM2705R2。
优选的,处理芯片采用STM32单片机。
优选的,存储模块采用EEPROM芯片AT24C02
优选的,还包括供电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与各处理芯片连接。
优选的,供电电源模块还连接上拉电源模块。
优选的,电源供电模块采用LM22676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结合处理芯片自动编码的功能和处理芯片检测并控制相连接的端子电平的功能,通过改进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随着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而变化,使得前一个探测器可通过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将编码信息传递给后一个探测器,后一个探测器通过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进入编码状态并在前一个探测器的编码基础上进行编码延续。
本实用新型中,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由上拉电源模块提供高电平,从而将第1个探测器与其他探测器区分开,方便了探测器编号的初始识别。第1个探测器编号完成后,通过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前一个探测器的编号基础上对后一个探测器进行识别和编号,实现了多个探测器的顺序编号。
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识别探测器,高效并精确;通过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带动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从而实现在前一个探测器编号的基础上对后一个探测器进行编号,保证了探测器编号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并保证了探测器编号与其排序的一致性。如此,在探测器的排序与电池箱排序一致的前提下,可保证探测器编号与其所在电池箱编号的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结构图。
图示:out为输出端子,in为输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包括:CAN总线网络、上拉电源模块和多个探测器。
每一个探测器包括: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处理芯片和存储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连接处理芯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均连接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还分别通过电阻接地。
结合现有技术,处理芯片可控制输出端子的电平,同时还可检测输入端子的电平。例如,处理芯片可在输入端子实现为高电平时生成编号并存储到存储芯片中,然后在编号生成后控制输出端子实现为高电平。
本实施方式中,处理芯片采用STM32单片机,存储模块采用EEPROM芯片AT24C02,光耦隔离模块采用FODM2705R2。光耦隔离模块的设置,保证了处理芯片在控制各探测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和检测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时的信号隔离,从而降低信号串扰的风险,提高处理芯片信号输出和检测的安全与精确。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探测器顺序排列。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探测器安装在多个电池箱中,即每一个电池箱中分别安装有一个探测器。
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与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等电位连接。如此,可保证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的电平与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平同步变化。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处理芯片自动编码的功能和处理芯片检测并控制相连接的端子电平的功能,通过改进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随着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使得前一个探测器可通过输出端子的电平变化将编码信息传递给后一个探测器,后一个探测器通过输入端子的电平变化进入编码状态并在前一个探测器的编码基础上进行编码延续。
上拉电源模块连接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如此,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随着上拉电源模块的开关而实现高低电平,以便通过上拉电源模块的开关控制对第1个探测器进行识别。
各探测器的处理芯片均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在充分利用处理芯片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对探测器之间连接关系的改进,可实现以下编码功能。
当上拉电源模块打开,第1个探测器的处理芯片获取输入端子的高电平,该处理芯片生成编号r+1并存储到对应的存储模块中。如此,便完成了排列顺序上第1个探测器的编号。
每当第i个探测器的处理芯片生成编号r+i,则控制对应的输出端子实现为高电平,同时实现为高电平的输入端子对应的处理芯片生成编号r+i+1并存储到存储到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且每当第i个探测器的处理芯片生成编号r+i,则第i-1个探测器的处理芯片控制对应的输出端子结束高电平,从而拉低第i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以避免存在多个实现为高电平的输入端子,影响探测器编码。1≦i≦n-1,n为探测器总数量。
各探测器的处理芯片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从而可使得为编号的探测器实时获知编号占用情况,以方便探测器顺序编号。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探测器的即时编码,探测器安装时可不管出厂编号从而随意安装,等上电自动编号完成后,探测器与电池箱序号一一对应。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各探测器中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连接的接地电阻阻值均相同,以方便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平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与处理芯片连接。处理芯片用于将传感器检测数据与对应的探测器编号封装后发送出去,以实现对其安装环境的探测。具体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光电烟雾传感器、CO电化学传感器和数字型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还包括供电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与各处理芯片连接,用于供电。具体实施时,供电电源模块还连接上拉电源模块,上拉电源模块用于在供电电源模块供电时拉高相连接的输入端子电平。如此,供电电源模块工作即系统上电后,由上拉电源模块的供电输出带动第1个探测器自动编码,从而通过相邻探测器之间的电平同步变化,实现了整个探测器编号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具体的,电源供电模块采用LM22676芯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AN总线网络、上拉电源模块和多个探测器;
每一个探测器包括: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处理芯片和存储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连接处理芯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均连接光耦隔离模块,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还分别通过电阻接地;
多个探测器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探测器中,前一个探测器的输出端子与后一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等电位连接;上拉电源模块连接第1个探测器的输入端子;
各探测器的处理芯片均通过CAN总线网络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探测器中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连接的接地电阻阻值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与处理芯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模块包括光电烟雾传感器、CO电化学传感器和数字型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光耦隔离模块采用FODM2705R2。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处理芯片采用STM32单片机。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模块采用EEPROM芯片AT24C0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与各处理芯片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电电源模块还连接上拉电源模块。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供电模块采用LM22676芯片。
CN201921167284.8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Active CN210606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7284.8U CN21060606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7284.8U CN21060606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6064U true CN210606064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2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7284.8U Active CN21060606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6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8594A (zh) * 2019-07-23 2019-11-08 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8594A (zh) * 2019-07-23 2019-11-08 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8552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remot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detection and/or measurement of the quanity of combustible gas in an atmosphere
EP0039624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65147A (zh) 低压用户电能表串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711553A (zh) 一种二总线通信和供电mcu系统
CN210606064U (zh)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编码系统
CN107478995A (zh) 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的自动编码方法
CN103869204A (zh) 电缆芯线对线器
CN111983389A (zh) 一种用于多芯电缆对线及故障检测装置
CN109980308A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276632A (zh)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995472B (zh) 一种支持多种通信接口方式的现场维护设备检定装置
CN202583387U (zh) 电缆芯线对线器
CN209070716U (zh) 一种工具管理系统
CN210660218U (zh) 一种井下带有应急光通信功能的传感器
CN203658872U (zh) 泳池温度和液位监控和报警仪
CN206348635U (zh) 水处理监控系统
CN103117804B (zh) 一种电力电缆检测装置与采集装置之间的多通道通信方法
CN110456691A (zh) 一种悬式绝缘子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12514776U (zh) 一种具有恶性负载识别和控制功能的智能电表
CN206016860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平台传输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CN212909560U (zh) 一种总线传感器
CN212933734U (zh) 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智慧电气安全探测报警装置及系统
CN111115157B (zh) 煤矿胶带运输机急停闭锁开关位置自动设置方法
CN203414788U (zh) 一种新型非现场一体化无线监管装置
CN110572791B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