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2979U -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2979U
CN210602979U CN201920939481.0U CN201920939481U CN210602979U CN 210602979 U CN210602979 U CN 210602979U CN 201920939481 U CN201920939481 U CN 201920939481U CN 210602979 U CN210602979 U CN 210602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rod
concave part
inner rod
po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94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连江
陈玲
徐建航
沈明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9394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2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7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包括手柄、手握杆和抓捕机构,手握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的前端套装内杆;手柄与外杆的末端连接,抓捕机构与内杆的前端连接;抓捕机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夹板靠近右夹板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凹陷部,左夹板远离右夹板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凹陷部;右夹板靠近左夹板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三凹陷部,右夹板远离左夹板一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凹陷部;内杆上设有驱动机构,以使得抓捕机构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第一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的内壁上均设有气囊,第二凹陷部和第四凹陷部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为气囊充气的泵气机构。本实用新型约束能力强,安全性好,使用起来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执法人员在制服持械歹徒时常采用警用捕捉网或警用钢叉,然而警用捕捉网和警用钢叉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警用捕捉网对抓捕环境的要求较高、投放难度较大,警用钢叉很难限制歹徒的行动,歹徒很容易从钢叉中脱身逃走,实用性太低。
为解决警用捕捉网或警用钢叉所存在的不足,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警用抓捕器,例如,公开号为CN202836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器,该警用抓捕器锁拷机构中的单向齿装置为装设在转轴上的棘轮,并在主锁架上装设有用于向棘轮施加转动扭矩以使两个锁凶臂相对张开的棘轮弹簧,在使用时,棘轮棘爪起到单向锁止的效果,并能够保证时时单向啮合配合,从而在保证本实用新型工作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难度。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警用抓捕器仅靠主锁架与锁凶臂配合锁住歹徒,限制面较小,限制能力弱;歹徒的手、脚或腰部被锁住之后,主锁架与锁凶臂之间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歹徒的手、脚或腰部仍能够在主锁架与锁凶臂之间进行小范围的活动,不能完全终止其反抗,被锁住的歹徒仍有可能会对执法人员造成伤害,执法人员受到伤害后很有可能导致抓捕行动失败;
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警用抓捕器属于纯机械结构,没有配带任何电气,在抓捕过程需要进行机械操作,使用不便,难以实现快速抓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包括手柄、手握杆和抓捕机构,所述手握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的前端套装所述内杆,所述内杆可在所述外杆内伸缩;所述手柄与所述外杆的末端连接,所述抓捕机构与所述内杆的前端连接;
所述抓捕机构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的末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右夹板的末端铰接,所述内杆的前端与所述左夹板的末端连接;所述左夹板靠近所述右夹板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左夹板远离所述右夹板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右夹板靠近所述左夹板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三凹陷部,所述右夹板远离所述左夹板一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大于所述第四凹陷部;
所述内杆上设有驱动机构,以使得所述抓捕机构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的内壁上均设有气囊,所述第二凹陷部和第四凹陷部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泵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杆、微型空气压缩机、冲击气缸和蓄电池,所述冲击气缸包括相互配合的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内杆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的前端与所述缸筒的末端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缸筒连通,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右夹板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所述内杆外侧,所述蓄电池设在所述内杆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气机构包括壳体、端盖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上的发热体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的末端端设有弹簧定位珠,所述外杆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弹簧定位珠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上设有限压阀和排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当歹徒的手、腿或腰部被限制在第一凹陷部与第三凹陷部之间时,执法人员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微型空气压缩机启动,右夹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迅速地向左夹板靠拢,左夹板与右夹板配合锁住歹徒,与现有抓捕器相比,左夹板与右夹板的约束面更大,约束效果更好,执法人员在实施抓捕工作时更加安全,抓捕的成功率相应提升;当左夹板的自由端与右夹板的自由端撞在一起时,泵气机构往气囊内泵入气体,气囊迅速膨胀,歹徒的手、腿或腰部的活动空间再次受限,无法再对执法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好。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抓捕机构靠驱动机构驱动,而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属于电气驱动机构,在实施抓捕工作时无需繁琐的机械操作,只需采用控制开关控制即可,使用起来方便省力,可实现快速抓捕,抓捕成功率高。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内侧的气囊不仅可以限制歹徒的行动,还可以减少抓捕时对歹徒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抓捕机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气缸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手柄;2、手握杆;21、外杆;22、内杆;23、弹簧定位珠;24、定位孔;25、控制开关;3、抓捕机构;31、左夹板;311、第一凹陷部;312、第二凹陷部;32、右夹板;321、第三凹陷部;322、第四凹陷部;33、气囊;331、限压阀;332、排气阀;34、泵气机构;341、壳体;342、端盖;343、导气管;344、点火器;35、铰链;36、连接座;41、支撑杆;42、微型空气压缩机;43、冲击气缸;431、缸筒;432、活塞杆;433、转轴;4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手柄1、手握杆2和抓捕机构3,手握杆2包括外杆21和内杆22,外杆21的前端套装内杆22,内杆22可在外杆21内伸缩;手柄1与外杆21的末端连接,抓捕机构3与内杆22的前端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内杆22的末端端设有弹簧定位珠23,外杆21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弹簧定位珠23配合的定位孔24,方便对手握杆2的长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更广。
其中,抓捕机构3包括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左夹板31的末端通过铰链35与右夹板32的末端铰接,内杆22的前端与左夹板31的末端固定连接;左夹板31靠近右夹板32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凹陷部311,左夹板31远离右夹板32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凹陷部312,第一凹陷部311大于第二凹陷部312;右夹板32靠近左夹板31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三凹陷部321,右夹板32远离左夹板31一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凹陷部322,第三凹陷部321大于第四凹陷部322。具体来说,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采用钢材制成,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在保证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强度的同时又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的截面形状均为前端小、末端大的S形,当左夹板31与右夹板32配合锁住歹徒时,歹徒的手、脚或腰部被锁在第一凹陷部311与第三凹陷部321之间。
内杆22上设有驱动机构,以使得抓捕机构3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杆41、微型空气压缩机42、冲击气缸43和蓄电池44,冲击气缸43包括相互配合的缸筒431和活塞杆432,支撑杆41的一端与内杆22连接,支撑杆41与内杆22相互垂直,支撑杆41的另一端与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末端转动连接,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前端与缸筒431的末端连接,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出气口与缸筒431连通,活塞杆432的前端与右夹板32转动连接,微型空气压缩机42与蓄电池44电连,微型空气压缩机42与蓄电池44之间的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25。
具体地,所述控制开关25设在内杆22外侧,蓄电池44设在内杆22内部;执法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暴抓捕器进行抓捕时,一手握住手握杆2末端的手柄1,一手于控制开关25位置处握住内杆22,当犯罪分子的手、腿或腰部被限制在第一凹陷部311与第三凹陷部321之间时,方便开启控制开关25,结构合理,使用起来方便省力。右夹板32的外侧设有连接座36,连接座36与铰链35同向设置,活塞杆432的前端设有与连接座36配合的转轴433,当活塞杆432向右夹板32一侧移动时,连接座36在外力驱动下绕转轴433的轴心转动,连接座36带动右夹板32以铰链35为支点转动。
当歹徒的手、腿或腰部被限制在第一凹陷部311与第三凹陷部321之间时,执法人员通过控制开关25控制微型空气压缩机42开始工作,微型空气压缩机42将压缩空气后的空气压入冲击气缸43的缸筒431,以驱动冲击气缸43的活塞杆432向右夹板32一侧运动,右夹板32在活塞杆432的驱动下迅速地向左夹板31一侧靠拢,左夹板31与右夹板32配合锁住歹徒,与现有抓捕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左夹板31与右夹板32的约束面更大,约束效果更好,执法人员在实施抓捕工作时更加安全,抓捕行动的成功率相应提升。
第一凹陷部311和第三凹陷部321的内壁上均设有气囊33,第二凹陷部312和第四凹陷部322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为气囊33充气的泵气机构34。
其中,泵气机构34包括壳体341、端盖342和设在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端盖342与壳体341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壳体341上设有与气囊33连通的导气管343。当然,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也可换成硝酸铵固体粉末,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在抓捕行动之前装入壳体341;具体来说,所述端盖342与壳体341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方便对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进行清理或更换。
当右夹板32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迅速地向左夹板31靠拢时,第二凹陷部312位置处的左夹板31内壁与第四凹陷部322位置处的右夹板32内壁撞在一起,抓捕机构3闭合,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分解生成大量气体,气囊33迅速膨胀,气囊33对歹徒的手、腿或腰部形成挤压,歹徒的活动空间再次受限,无法再对执法人员造成伤害。
优选地,壳体341外侧设有点火器344,点火器344上的发热体伸入壳体341内部,点火器344与控制开关25电连。若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未分解时,执法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25控制点火器344点燃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保证气囊33能够顺利充气。
优选地,所述气囊33上设有限压阀331和排气阀332。当气囊33内的气压过大时,限压阀331自动开启,避免气囊33被撑破,抓捕完成后通过排气阀332排出气囊33内的气体,将气囊33压扁,以备下次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包括手柄(1)、手握杆(2)和抓捕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2)包括外杆(21)和内杆(22),所述外杆(21)的前端套装所述内杆(22),所述内杆(22)可在所述外杆(21)内伸缩;所述手柄(1)与所述外杆(21)的末端连接,所述抓捕机构(3)与所述内杆(22)的前端连接;
所述抓捕机构(3)包括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所述左夹板(31)的末端通过铰链(35)与所述右夹板(32)的末端铰接,所述内杆(22)的前端与所述左夹板(31)的末端连接;所述左夹板(31)靠近所述右夹板(32)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凹陷部(311),所述左夹板(31)远离所述右夹板(32)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凹陷部(312),所述第一凹陷部(311)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312);所述右夹板(32)靠近所述左夹板(31)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三凹陷部(321),所述右夹板(32)远离所述左夹板(31)一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凹陷部(322),所述第三凹陷部(321)大于所述第四凹陷部(322);
所述内杆(22)上设有驱动机构,以使得所述抓捕机构(3)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凹陷部(311)和第三凹陷部(321)的内壁上均设有气囊(33),所述第二凹陷部(312)和第四凹陷部(322)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为所述气囊(33)充气的泵气机构(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杆(41)、微型空气压缩机(42)、冲击气缸(43)和蓄电池(44),所述冲击气缸(43)包括相互配合的缸筒(431)和活塞杆(432),所述支撑杆(41)的一端与所述内杆(22)连接,所述支撑杆(41)与所述内杆(22)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前端与所述缸筒(431)的末端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42)的出气口与所述缸筒(431)连通,所述活塞杆(432)的前端与所述右夹板(32)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42)与所述蓄电池(44)电连,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42)与所述蓄电池(44)之间的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25)设在所述内杆(22)外侧,所述蓄电池(44)设在所述内杆(2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气机构(34)包括壳体(341)、端盖(342)和设在所述壳体(341)内的叠氮化钠固体粉末或硝酸铵固体粉末,所述端盖(342)与所述壳体(341)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341)上设有与所述气囊(33)连通的导气管(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41)外侧设有点火器(344),所述点火器(344)上的发热体伸入所述壳体(341)内部,所述点火器(344)与所述控制开关(25)电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2)的末端端设有弹簧定位珠(23),所述外杆(21)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弹簧定位珠(23)配合的定位孔(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3)上设有限压阀(331)和排气阀(332)。
CN201920939481.0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02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9481.0U CN21060297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9481.0U CN21060297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2979U true CN21060297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2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948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0297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29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712B (zh) * 2019-06-21 2024-01-30 昆明学院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712B (zh) * 2019-06-21 2024-01-30 昆明学院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2979U (zh)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CN109532744B (zh) 一种落水逃生车窗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汽车
CN201618340U (zh) 便携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
CN202947532U (zh) 一种可多次压气储能的气枪动力装置
US8935839B2 (en) Ballistic enhanced battering ram
US20190224825A1 (en) Gas spring and impacting and driving apparatus with gas spring
CN110260712B (zh) 一种警用防暴抓捕器
CN215003259U (zh) 一种炸药测试间抗爆门安全连锁装置
CN109436341B (zh) 降落伞弹射装置及无人机
CN110761831A (zh) 一种用于矿井作业的逃生装置
CN217697728U (zh) 非储压灭火器
CN112610126A (zh) 一种可防止室内起火高温变形无法开启的防盗门
CN214308366U (zh) 一种警用气压式发射束缚绳枪
US5892344A (en) Police doorpost clamp
CN105783614A (zh) 一种机械计时式投掷弹
CN213443044U (zh) 海上远距离急救设施
CN105620412A (zh) 汽车落水快速自救开窗主动安全装置
CN213021208U (zh) 发射器
CN214173107U (zh) 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
CN215136151U (zh) 一种一键启动式逃生缓降器
CN114082116B (zh) 一种快速救援剪刀
CN217046605U (zh) 一种开关机构及火药动力快速救援剪刀
CN210051228U (zh) 警用抓捕装置
CN110207543A (zh) 一种擒拿器
CN214010108U (zh) 一种催泪喷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