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2882U -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2882U
CN210602882U CN201921665027.7U CN201921665027U CN210602882U CN 210602882 U CN210602882 U CN 210602882U CN 201921665027 U CN201921665027 U CN 201921665027U CN 210602882 U CN210602882 U CN 210602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ipe
heat exchange
water tank
exchange water
tai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50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立
黄宝剑
黄德斌
黄春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Tiandong Jinxin Rare Met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iandong Jinxin Rare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iandong Jinxin Rare Met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iandong Jinxin Rare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50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2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2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2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一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前、后设置有两层格栅网,在两层所述格栅网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左端具有进液口,右端具有出液口,所述盘管在靠近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置处均安装有球阀,在前侧的所述格栅网的外部位置处装配有两台以上的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后端面贴合所述格栅网;本产品可以循环利用电解尾液,实现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尾液在回收时,需要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采用一个开放式的散热槽,将电解尾液排放至散热槽内,再通过风冷的方式实现冷却。但是风冷的方式,会将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吹入至电解尾液中,导致电解尾液中的颗粒物含量超标,造成电解尾液的效能变差。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电解尾液,实现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电解尾液,实现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一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前、后设置有两层格栅网,在两层所述格栅网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左端具有进液口,右端具有出液口,所述盘管在靠近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置处均安装有球阀,在前侧的所述格栅网的外部位置处装配有两台以上的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后端面贴合所述格栅网。
优选地,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安装有一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表面螺丝固定有一个箱盖,所述换热水箱的与所述框架之间螺丝固定,所述换热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换热水箱和所述箱盖组合后形成穿过所述盘管的孔,在所述孔的孔壁处设置有环形槽,在盘管上装配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盘管之间过盈配合后形成密封,密封圈装配在环形槽内,并且与所述环形槽之间过盈配合;箱盖和换热水箱的衔接位置处打胶后形成密封;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盘管多次穿过所述换热水箱,利用换热水箱流通冷却水,利用冷却水对换热水箱进行降温,进而对通过盘管进行降温,使得通过盘管的电解尾液的温度下降。
优选地,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多块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横向设置,所述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内壁之间贴合,所述挡水板的表面均布有穿过冷却水用的通孔;挡水板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水流,如果不设置挡水板,水直接从进水管处向上喷出,然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其与盘管的接触时间较短,无法实现有效换热。而采用了挡水板后,水需要穿过挡水板表面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冷却水的分流,使得盘管可以得到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率。
优选地,所述盘管采用铜管,厚度为0.85mm~1.25mm;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
优选地,所述格栅网采用铜丝网。
优选地,所述冷风机的功率为50~150W。
本产品中,通过盘管可以增加电解尾液的通行时间,电解尾液在通过盘管时,通过冷风机实现对盘管的降温,电解尾液与盘管换热,盘管的温度通过冷风机降低,进而实现电解尾液的降温。整个降温过程,电解尾液均是处于封闭的状态下,避免造成电解尾液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下实现电解尾液的降温,通过所设置的格栅网,可以减少灰尘等颗粒物对盘管的附着,避免影响盘管与冷风的换热,本产品的换热更加的安全,有效保护电解尾液,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框架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换热水箱的主视图;
图4为换热水箱的侧视图;
图5为挡水板的俯视图;
图6为盘管与密封圈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一框架1,在所述框架1的内部前、后设置有两层格栅网2,格栅网的网孔尺寸为200~300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00目的格栅网,在两层所述格栅网2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盘管3,盘管位于两层格栅网2之间,盘管的两端均位于框架1的外部,所述盘管3的左端具有进液口301,右端具有出液口302,所述盘管3在靠近所述进液口301和所述出液口302位置处均安装有球阀303,在前侧的所述格栅网2的外部位置处装配有2台冷风机4,所述冷风机4的后端面贴合所述格栅网2。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框架1的内侧安装有一换热水箱5,所述换热水箱5的表面螺丝固定有一个箱盖6,所述换热水箱5的与所述框架1之间螺丝固定,所述换热水箱5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501,下端设置有进水管502,所述换热水箱5和所述箱盖6组合后形成穿过所述盘管3的孔7,在所述孔7的孔壁处设置有环形槽701,在盘管3上装配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与盘管3之间过盈配合后形成密封,密封圈8装配在环形槽701内,并且与所述环形槽701之间过盈配合;箱盖和换热水箱的衔接位置处打胶后形成密封;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盘管多次穿过所述换热水箱,利用换热水箱流通冷却水,利用冷却水对换热水箱进行降温,进而对通过盘管进行降温,使得通过盘管的电解尾液的温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换热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多块挡水板511,所述挡水板511横向设置,所述挡水板511的两端与所述换热水箱5的内壁之间贴合,所述挡水板511的表面均布有穿过冷却水用的通孔512;挡水板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水流,如果不设置挡水板,水直接从进水管处向上喷出,然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其与盘管的接触时间较短,无法实现有效换热。而采用了挡水板后,水需要穿过挡水板表面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冷却水的分流,使得盘管可以得到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率。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盘管3采用铜管,厚度为0.85mm~1.25mm;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格栅网2采用铜丝网。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冷风机4的功率为100W。
本产品中,通过盘管可以增加电解尾液的通行时间,电解尾液在通过盘管时,通过冷风机实现对盘管的降温,电解尾液与盘管换热,盘管的温度通过冷风机降低,进而实现电解尾液的降温。整个降温过程,电解尾液均是处于封闭的状态下,避免造成电解尾液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下实现电解尾液的降温,通过所设置的格栅网,可以减少灰尘等颗粒物对盘管的附着,避免影响盘管与冷风的换热,本产品的换热更加的安全,有效保护电解尾液,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前、后设置有两层格栅网,在两层所述格栅网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左端具有进液口,右端具有出液口,所述盘管在靠近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置处均安装有球阀,在前侧的所述格栅网的外部位置处装配有两台以上的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后端面贴合所述格栅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安装有一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表面螺丝固定有一个箱盖,所述换热水箱的与所述框架之间螺丝固定,所述换热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换热水箱和所述箱盖组合后形成穿过所述盘管的孔,在所述孔的孔壁处设置有环形槽,在盘管上装配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盘管之间过盈配合后形成密封,密封圈装配在环形槽内,并且与所述环形槽之间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多块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横向设置,所述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内壁之间贴合,所述挡水板的表面均布有穿过冷却水用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采用铜管,厚度为0.85mm~1.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采用铜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的功率为50~150W。
CN201921665027.7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Active CN210602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5027.7U CN210602882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5027.7U CN210602882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2882U true CN21060288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2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5027.7U Active CN210602882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2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7849B (zh) 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
CN105702647A (zh) 一种实现高负荷cpu强化散热功能的纳米喷雾装置及其方法
CN210602882U (zh) 一种用于电解尾液的快速降温装置
CN109383321B (zh) 一种具有内循环式散热结构的充电桩
CN209659866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辅助装置
CN204694126U (zh) 一种板式空冷器
CN203772097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水冷块
CN201365188Y (zh) 一种全密闭水冷型金属表面处理用整流电源装置
CN203604345U (zh) 一种冷却器
CN205081380U (zh) 室外水冷式可散热弱电箱
CN209371839U (zh) 一种具有漏水报警功能的散热器
CN105177276B (zh) 金属件淬、回火介质热交换冷却水全自动冷却控制系统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211455778U (zh) 一种高度集成水冷压铸箱体
CN208778082U (zh) 铝制管带式散热器
CN209170236U (zh) 一种开环水冷式调压整流器
CN208300193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08891123U (zh) 液冷散热器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03203457U (zh) 空冷器钢铝复合管板
CN206247908U (zh) 一种铸铝复合金属换热装置
CN208564737U (zh) 一种汽车用水温感应器
CN215187969U (zh) 一种水冷板
CN220393944U (zh) 一种稀土金属电解炉盖板及稀土金属电解系统
CN208707167U (zh)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CN212082104U (zh) 一种四流程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