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8245U -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8245U
CN210598245U CN201920627532.6U CN201920627532U CN210598245U CN 210598245 U CN210598245 U CN 210598245U CN 201920627532 U CN201920627532 U CN 201920627532U CN 210598245 U CN210598245 U CN 21059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plate
unit box
box building
modula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75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玉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275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属于盒子建筑体技术领域。所述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包括: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立柱与若干第一衔接块一一对应,第一立柱朝向第一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衔接块朝向第一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固定设置围板,它与模块支撑板为可折叠板,屋顶面设有太阳能板发电供模块盒子空间功能自用,第三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立柱,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单体之间也可衔接,即可无限扩大盒子空间载体。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便于运输和组装以及采用太阳新能源发电供给。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盒子建筑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是由套型模块组成,其套型模块可由标准模块和可变模块组成。在对套型的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较大的结构空间满足多个并联度高的功能空间的要求,通过设计集成与灵活布置功能模块的方法,建立标准模块(如起居室+卧室的组合等)。可变模块为补充模块,平面尺寸相对自由,可根据项目需求定制,便于调整尺寸进行多样化组合(厨房+门厅的组合等)。可变模块与标准模块组合成完整的套型模块。
目前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大致分为固定式与移动式,箱型盒子和模块化拼装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组装和运输均比较复杂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组装和运输均比较复杂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包括:房顶装置、支撑装置及容置装置;所述房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及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若干围板及若干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所述第一立柱,若干所述第一立柱与若干所述第一衔接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立柱朝向所述第一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衔接块朝向所述第一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围板;所述容置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板、若干隔板及若干第二立柱;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所述第二衔接块,若干所述第二立柱与若干所述第二衔接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立柱朝向所述第二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衔接块朝向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可转动式地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接触;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可转动式地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围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围绕成蓄电空间;所述蓄电空间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若干所述凹槽与若干所述隔板一一对应,所述隔板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隔板中的一个隔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门;所述门的一侧与所述隔板可转动式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第二立柱及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均包括:若干连接板;若干所述连接板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式地连接。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连接板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所述第一衔接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衔接块;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
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板铰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遮挡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立柱与若干第一衔接块一一对应,第一立柱朝向第一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衔接块朝向第一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固定设置围板,所以,当要组装时,直接将第一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将第一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即可,当要运输时,直接将第一支撑板由第一立柱上吊起即可,由于第三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立柱,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三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衔接块,若干第二立柱与若干第二衔接块一一对应,第二立柱朝向第二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衔接块朝向第二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设置隔板,所以,当要组装时,直接将第二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将第二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即可,当要运输时,直接将第二支撑板由第二立柱上吊起即可,便于运输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的第一支撑板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支撑板的收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的遮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的凹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的隔板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隔板的收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包括:房顶装置1、支撑装置2及容置装置3。
房顶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及遮挡机构1-2。
遮挡机构1-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的上方,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1-3。
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板2-1、若干围板2-2及若干第一立柱2-3。
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一立柱2-3,若干第一立柱2-3与若干第一衔接块1-3一一对应,第一立柱2-3。朝向第一衔接块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衔接块1-3朝向第一立柱2-3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立柱2-3之间固定设置围板2-2。
容置装置3包括:第三支撑板3-1、若干隔板3-2及若干第二立柱3-3。
第三支撑板3-1朝向第二支撑板2-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立柱2-3,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三支撑板3-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衔接块2-4,若干第二立柱3-3与若干第二衔接块2-4一一对应,第二立柱3-3朝向第二衔接块2-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衔接块2-4朝向第二立柱3-3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3-3之间固定设置隔板3-2。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遮挡机构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2的上方,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1-3,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一立柱2-3,若干第一立柱2-3与若干第一衔接块1-3一一对应,第一立柱2-3朝向第一衔接块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衔接块1-3朝向第一立柱2-3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立柱2-3之间固定设置围板2-2,所以,当要组装时,直接将第一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将第一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即可,当要运输时,直接将第一支撑板1-1由第一立柱2-3上吊起即可,由于第三支撑板3-1朝向第二支撑板2-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立柱2-3,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三支撑板3-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衔接块2-4,若干第二立柱3-3与若干第二衔接块2-4一一对应,第二立柱3-3朝向第二衔接块2-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衔接块2-4朝向第二立柱3-3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3-3之间固定设置隔板3-2,所以,当要组装时,直接将第二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将第二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即可,当要运输时,直接将第二支撑板2-3由第二立柱3-3上吊起即可,便于运输和组装。
参见图4,具体地,遮挡机构1-2包括:第一顶板1-21、第二顶板1-22及支撑柱1-23。
支撑柱1-23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23的第一端可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
第一顶板1-2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侧可转动式地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板1-2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侧铰接。第一顶板1-21的第二端与支撑柱1-23的第二端接触。
第二顶板1-2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二侧可转动式地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顶板1-2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二侧铰接。第二顶板1-22的第二端与支撑柱1-23的第二端接触。支撑板1-1的第一侧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二侧相对。
第一顶板1-21的第二端与第二顶板1-22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板1-21的第二端与第二顶板1-22的第二端铰接。
第一顶板1-21及第二顶板1-22背离第一支撑板1-1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4。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板1-21及第二顶板1-22背离第一支撑板1-1的表面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4。
若干围板2-2在第二支撑板2-1上围绕成蓄电空间;蓄电空间内固定设置有蓄电池5。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空间内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蓄电池5。蓄电池5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上。蓄电池5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上,蓄电池5与太阳能板4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5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板4连接。太阳能板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传递给蓄电池5,使用清洁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见图5,具体地,第三支撑板3-1朝向第二支撑板2-1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凹槽6,凹槽6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3-3之间。
若干凹槽6与若干隔板3-2一一对应,隔板3-2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凹槽6内。
若干隔板3-2中的一个隔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门3-4。门3-4的一侧与隔板3-2可转动式地连接,便于人的进出。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门3-4的一侧可与隔板3-2铰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门3-4的一侧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合页等与隔板3-2可转动式地连接。
参见图6-7,其中,隔板3-2为折叠板,隔板3-2由若干围板组成,若干围板中每两个相邻的围板可转动式地连接。若干围板形成四边形结构。每两个相邻的围板铰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相邻的围板还可以通过合页可转动式地连接
围板2-2通过硅胶与第一立柱2-3及第二支撑板2-1固定连接;隔板3-2通过硅胶与第二立柱3-3及第三支撑板3-1固定连接,保证各个部件之间无缝连接。
参见图2-3,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2-1及第三支撑板3-1均包括:若干连接板1-11。
若干连接板1-11中每两个相邻的连接板可转动式地连接。
若干连接板1-11形成四边形结构。
第一支撑板1-1的拐角处固定设置第一衔接块1-3;第二支撑板2-1的拐角处固定设置第一立柱2-3及第二衔接块2-4;第三支撑板3-1的拐角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立柱3-3。
其中,第一立柱2-3与第二衔接块2-4相背。
每两个相邻的连接板1-11铰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相邻的连接板1-11还可以通过合页可转动式地连接。
为了更清楚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当要组装时,将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2-1及第三支撑板3-1的若干连接板1-11展开。
将支撑柱1-23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第一顶板1-2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侧铰接,第一顶板1-21的第二端与支撑柱1-23的第二端接触,第二顶板1-2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二侧铰接,第二顶板1-22的第二端与支撑柱1-23的第二端接触,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侧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二侧相对,支撑柱1-23支撑第一顶板1-21及第二顶板1-22,使第一顶板1-21与第二顶板1-22成倒V型。在第一顶板1-21及第二顶板1-22背离第一支撑板1-1的表面上固定设置太阳能板4,若干围板2-2在第二支撑板2-1上围绕成蓄电空间,围板2-2通过硅胶与第一立柱2-3及第二支撑板2-1固定连接,保证各个部件之间无缝连接,蓄电空间内固定设置有蓄电池5,蓄电池5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上,可以避免蓄电池5受到外界干扰。蓄电池5与太阳能板4连接,太阳能板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传递给蓄电池5,使用清洁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1-3,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一支撑板1-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一立柱2-3,若干第一立柱2-3与若干第一衔接块1-3一一对应,第一立柱2-3朝向第一衔接块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衔接块1-3朝向第一立柱2-3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立柱2-3之间固定设置围板2-2。
直接将第一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将第一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即可,定位准确,安装方便。
第三支撑板3-1朝向第二支撑板2-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立柱2-3,第二支撑板2-1朝向第三支撑板3-1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衔接块2-4,若干第二立柱3-3与若干第二衔接块2-4一一对应,第二立柱3-3朝向第二衔接块2-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衔接块2-4朝向第二立柱3-3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3-3之间固定设置隔板3-2,第三支撑板3-1朝向第二支撑板2-1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凹槽6,凹槽6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立柱3-3之间,若干凹槽6与若干隔板3-2一一对应,隔板3-2可插入相对应的凹槽6内,使若干隔板3-2围绕成容置空间。隔板3-2通过硅胶与第二立柱3-3及第三支撑板3-1固定连接,保证各个部件之间无缝连接。
直接将第二凸起对准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将第二凸起插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即可,定位准确,安装方便。
当要运输时,吊起第一支撑板1-1,使第一凸起脱离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将第一支撑板1-1的若干连接板1-11收拢,同时带动第一顶板1-21与第二顶板1-22收拢,节约空间,便于运输。
吊起第二支撑板2-1,使第二凸起脱离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同时,将第二支撑板2-1上的蓄电池5及围板2-2拆卸下来,将第二支撑板2-1的若干连接板收拢,节约空间,便于运输。
将隔板3-2、凹槽6及第二立柱3-3由第三支撑板3-1上拆卸下,将第三支撑板3-1的若干连接板收拢,节约空间,便于运输。
同时,若干隔板3-2中的一个隔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门3-4。门3-4的一侧与隔板3-2可转动式地连接,便于人的进出。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房顶装置、支撑装置及容置装置;
所述房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及遮挡机构;
所述遮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衔接块;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若干围板及若干第一立柱;
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所述第一立柱,若干所述第一立柱与若干所述第一衔接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立柱朝向所述第一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衔接块朝向所述第一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围板;
所述容置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板、若干隔板及若干第二立柱;
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边沿处固定设置若干第二衔接块,若干所述第二立柱与若干所述第二衔接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立柱朝向所述第二衔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衔接块朝向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凸起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所述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可转动式地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接触;
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可转动式地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相对;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式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围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围绕成蓄电空间;
所述蓄电空间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若干所述凹槽与若干所述隔板一一对应,所述隔板可拆卸式地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隔板中的一个隔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门;
所述门的一侧与所述隔板可转动式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第二立柱及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均包括:若干连接板;
若干所述连接板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式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连接板形成四边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所述第一衔接块;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衔接块;
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拐角处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板铰接。
CN201920627532.6U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Active CN21059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7532.6U CN210598245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7532.6U CN210598245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8245U true CN21059824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7532.6U Active CN210598245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8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15396A1 (en) Solar energy base-body structure
KR20180071119A (ko) 태양광 발전 패널을 구비한 단위 랙
JP3938435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付パネル状構造体
CN210598245U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盒子建筑
JP4550527B2 (ja) 折り畳み式太陽電池装置及び非常用電源システム
CN214384070U (zh) 一种阳光房
CN214798282U (zh) 便于拆装的高低压配电柜防护结构
CN215053949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体系
CN212486442U (zh) 一种折叠式光储装置
CN211429240U (zh) 一种可折叠展开式太阳能电池板装置
CN109194269B (zh) 一种折叠扇形板的机构
CN214117009U (zh) 一种新型滑动防震盒子建筑
CN217537323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太阳能简易活动板房
CN21587130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夹持框架
CN216564999U (zh) 光伏设备
CN220629246U (zh)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支撑架
CN212956991U (zh) 一种轻钢骨架可移动的绿色环保型板房
CN218757966U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型箱房
CN216252623U (zh) 一种便携拼装式双轴追日发电装置
CN220234562U (zh) 一种可以折叠的光伏支架
CN213115007U (zh) 一种易拆卸安装的活动板房
CN220107848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光伏板
CN219499265U (zh) 一种折叠免安装光伏板
CN219351637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移动电源
CN221042717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