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3989U - 物料增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增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3989U
CN210583989U CN201921285804.5U CN201921285804U CN210583989U CN 210583989 U CN210583989 U CN 210583989U CN 201921285804 U CN201921285804 U CN 201921285804U CN 210583989 U CN210583989 U CN 210583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ening
pipeline
inlet
outle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58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奇
杨辉
程传伟
苗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58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3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3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3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增浓装置,包括壳体和增浓管道,其中,壳体具有容纳腔、且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增浓管道设置在容纳腔内并连通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增浓管道上开设有过滤孔,当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流经增浓管道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过滤孔渗出,以实现对物料的增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增浓装置需要使用动力设备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从而导致物料增浓装置进行增浓作业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物料增浓的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物料增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增浓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在固液混合物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将固液混合物中的一部分液体分离出去,以降低固液混合物中的液体的含量,从而间接提高了固体在固液混合物中的占比,进而实现对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的增浓。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离心机、压滤机或者浆液增浓器等动力设备来实现对物料的增浓,但是,现有的物料增浓装置需要使用动力设备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动力设备需要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使其运转,才能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导致增浓作业消耗大量的电能,提高了物料增浓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增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增浓装置需要使用动力设备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从而导致物料增浓装置进行增浓作业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物料增浓的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增浓装置,包括壳体和增浓管道,其中,壳体具有容纳腔、且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增浓管道设置在容纳腔内并连通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增浓管道上开设有过滤孔,当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流经增浓管道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过滤孔渗出,以实现对物料的增浓。
进一步地,增浓管道以螺旋状在容纳腔内盘绕延伸,或增浓管道以蛇形状在容纳腔内弯曲延伸。
进一步地,增浓管道的过流面积由物料入口至物料出口的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增浓管道包括多段子管道,各子管道的过流面积不同,且相邻两段子管道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孔为多个,多个过滤孔沿增浓管道的延伸方向和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过滤孔的孔径由物料入口至物料出口的方向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增浓管道为金属质硬管或塑料制软管。
进一步地,物料入口在壳体上的位置高于物料出口在壳体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入口法兰与壳体连接并位于物料入口处,出口法兰与壳体连接并位于物料出口处。
进一步地,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排液法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排液口,排液口位于壳体的底部,排液法兰与壳体连接并位于排液口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开设有过滤孔的增浓管道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并使增浓管道连通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这样,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从物料入口进入增浓管道内,物料在流经增浓管道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过滤孔渗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料中的液相的含量,间接提高了固相在物料中的占比,最终实现对物料的有效增浓。
本申请提供的物料增浓装置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仅需要使物料以流动的方式经过增浓管道便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增浓作业,也就是说,在物料增浓装置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的过程中,不需要提供耗能过大的动力设备,从而有利于降低对物料增浓的能耗,降低了物料增浓作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物料增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容纳腔;111、物料入口;112、物料出口;20、增浓管道;21、子管道;30、入口法兰;40、出口法兰;50、排液法兰;12、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增浓装置需要使用动力设备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从而导致物料增浓装置进行增浓作业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物料增浓的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增浓装置。
如图1所示,物料增浓装置包括壳体10和增浓管道20,其中,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且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物料入口111和物料出口112;增浓管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并连通物料入口111和物料出口112,增浓管道20上开设有过滤孔,当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过滤孔渗出,以实现对物料的增浓。
通过将开设有过滤孔的增浓管道2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并使增浓管道20连通物料入口111和物料出口112,这样,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从物料入口111进入增浓管道20内,物料在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过滤孔渗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料中的液相的含量,间接提高了固相在物料中的占比,最终实现对物料的有效增浓。
本申请提供的物料增浓装置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仅需要使物料以流动的方式经过增浓管道20便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增浓作业,也就是说,在物料增浓装置对物料进行增浓作业的过程中,不需要提供耗能过大的动力设备,从而有利于降低对物料增浓的能耗,降低了物料增浓作业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增浓管道20以蛇形状在容纳腔11内弯曲延伸。这样,提高了容纳腔11的空间利用率,有效地确保了增浓管道20在有限容积的容纳腔11内具有较长的过滤长度,确保了对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中的液相顺利从增浓管道20中分离;此外,蛇形状的增浓管道20没有直角弯,有利于物料的顺畅流动,避免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提升了物料增浓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增浓管道20以螺旋状在容纳腔11内盘绕延伸。以螺旋状在容纳腔11内盘绕延伸的增浓管道20能够进一步确保增浓管道20具有足够的过滤长度,同样确保了对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中的液相顺利从增浓管道20中分离;同样地,螺旋状的增浓管道20没有直角弯,有利于物料的顺畅流动,避免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提升了物料增浓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不仅如此,本申请的上述增浓管道20的设置方式既可以是螺旋状从上至下分层分布,也可以是蛇形状从上至下分层分布,有利于物料增浓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物料的流速只要满足不低于0.5m/s的要求,便可保证物料在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不出现固相沉降堵塞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增浓管道20的过流面积由所述物料入口111至所述物料出口112的方向减小。
具体而言,在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随着物料中的一部分液相经过滤孔渗出,物料的浓度不断增大,降低了物料的流动性,导致物料的流速下降,致使物料在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固相沉降堵塞的现象,为了避免在物料增浓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将增浓管道20的过流面积设置成由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结构形式,这样,在流经增浓管道20的物料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物料的流速,确保物料的流速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避免物料因其流速下降而出现固相沉降堵塞的现象,从而实现物料增浓装置对物料的连续输送增浓。
如图1所示,可选地,增浓管道20包括多段子管道21,各子管道21的过流面积不同,且相邻两段子管道21之间固定连接。这样,物料从物料入口111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物料的浓度不断增大,通过将增浓管道20设置成包括多段子管道21的结构形式,同时,各子管道21的过流面积不同,在物料流经各子管道21时,确保其流速能够被及时提高,避免因物料的流速下降而出现固相沉降堵塞的现象;此外,相邻两段子管道21之间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增浓管道20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增浓管道2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物料在相邻两段子管道21的连接处发生泄漏现象。
可选地,相邻两段子管道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法兰连接或者卡套连接。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孔为多个,多个过滤孔沿增浓管道20的延伸方向和径向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将多个过滤孔均匀地设置在增浓管道20的整个管道上,便于物料中的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过滤孔处并由过滤孔渗出;此外,在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便于物料依次经过增浓管道20上的过滤孔,确保物料中的液相随物料的流动依次由过滤孔渗出,从而实现对物料的连续输送增浓,提高了物料增浓装置的实用性。
可选地,增浓管道20的管径大于等于10mm,过滤孔的数量大于等于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针对固相中具有不同粒径颗粒的物料以及不同物料的特性,需要选用不同的过滤孔孔径的增浓管道20和不同过流面积的增浓管道20,既能够确保固相中的颗粒不会从过滤孔渗出,还能够确保物料能够达到设计流速,以避免物料中的固相出现沉降堵塞的现象。
在物料流经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考虑到物料中的液相的含量不断降低,将增浓管道20的管径缩小,以保持物料的流速,避免固相的物料在增浓管道20的管道内堆积,增浓管道20的管径缩小后,各子管道21的过流面积减小,为了与增浓管道20的过滤速度相匹配,需对过滤孔的孔径和数量进行优化即过滤层的型号优化,当增浓管道20的管径缩小时,其过滤速度变慢,根据工况条件对多个过滤孔的孔径进行了合理地优化,使得多个过滤孔的孔径由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依次增大。
可选地,在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上的彼此相邻的两个过滤孔之间的距离由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上依次减小;这样,过滤孔的分布密度由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有利于提高物料增浓装置对物料的增浓效果。当然,如果原有的增浓管道20的型号能够满足流速的要求,则仍可采用原有型号的增浓管道20。
可选地,增浓管道20为金属质硬管,这样,金属质硬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延长了增浓管道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增浓管道20为塑料制软管,这样,塑料制软管的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塑料制软管的密度小,有利于物料增浓装置的轻量化;塑料制软管的可塑性高,便于增浓管道20的加工成型。
如图1所示,物料入口111在壳体10上的位置高于物料出口112在壳体10上的位置。这样,便于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流经增浓管道20,降低了物料增浓装置的工作耗能。
如图1所示,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入口法兰30和出口法兰40,入口法兰30与壳体10连接并位于物料入口111处,出口法兰40与壳体10连接并位于物料出口112处。这样,通过采用入口法兰30和出口法兰40的设置便于物料增浓装置的物料入口111和物料出口112与外部管件连接,提升了物料增浓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1所示,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排液法兰50,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排液口12,排液口12位于壳体10的底部,排液法兰50与壳体10连接并位于排液口12处。排液口12位于壳体10的底部,有利于被过滤分流进入容纳腔11内的液相自动向排液口12处汇聚,并便于从排液口12处排出;排液法兰50的设置,有利于在排液口12处连接外部管件,提升了物料增浓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可选地,增浓管道20的各子管道21的过流面积由物料入口111至物料出口112的方向逐渐减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且所述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物料入口(111)和物料出口(112);
增浓管道(20),所述增浓管道(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并连通所述物料入口(111)和所述物料出口(112),所述增浓管道(20)上开设有过滤孔,当由固液混合物形成的物料流经所述增浓管道(20)的过程中,一部分液相经由所述过滤孔渗出,以实现对所述物料的增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浓管道(20)以螺旋状在所述容纳腔(11)内盘绕延伸,或所述增浓管道(20)以蛇形状在所述容纳腔(11)内弯曲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浓管道(20)的过流面积由所述物料入口(111)至所述物料出口(112)的方向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浓管道(20)包括多段子管道(21),各所述子管道(21)的过流面积不同,且相邻两段所述子管道(2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孔沿所述增浓管道(20)的延伸方向和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孔的孔径由所述物料入口(111)至所述物料出口(112)的方向依次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浓管道(20)为金属质硬管或塑料制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入口(111)在所述壳体(10)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物料出口(112)在所述壳体(10)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入口法兰(30)和出口法兰(40),所述入口法兰(3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并位于所述物料入口(111)处,所述出口法兰(4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并位于所述物料出口(112)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增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增浓装置还包括排液法兰(50),所述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排液法兰(5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并位于所述排液口(12)处。
CN201921285804.5U 2019-08-07 2019-08-07 物料增浓装置 Active CN210583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804.5U CN210583989U (zh) 2019-08-07 2019-08-07 物料增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804.5U CN210583989U (zh) 2019-08-07 2019-08-07 物料增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3989U true CN21058398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1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5804.5U Active CN210583989U (zh) 2019-08-07 2019-08-07 物料增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3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3989U (zh) 物料增浓装置
CN104093477B (zh) 水处理用膜组件单元
CN214811705U (zh) 一种双通道多级过滤上料装置
CN201308860Y (zh) 流体中磁性颗粒的回收装置
CN205019795U (zh) 砂滤池
CN206219359U (zh) 除污系统
CN114769004A (zh) 一种基于摩擦荷电原理的工程污油高效过滤装置
CN207811425U (zh) 一种过滤器
CN108091911A (zh) 一种带循环过滤系统的金属空气燃料液流电池
CN211158850U (zh) 一种具有过滤杂质功能的pvdf45度弯头
CN206045587U (zh) 改良的真空净油机循环冷凝装置
CN206738260U (zh) 一种化工泵过滤装置
CN206735930U (zh) 一种雨水过滤一体机
CN212024937U (zh) 一种可二次循环的水处理设备
CN218579664U (zh) 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生产装置及设备
CN20686784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沉淀装置
CN20676766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渣分离装置
CN201346426Y (zh) 污油滤清回收使用装置
CN214019537U (zh) 一种水泵用过滤器
CN214990742U (zh) 一种化工用新型废液处理装置
CN106110757B (zh) 改良的真空净油机循环冷凝装置
CN207655437U (zh) 锂离子电池浆料输送系统
CN202427232U (zh) 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污水净化器
CN207576038U (zh) 一种用于钨粉或碳化钨粉的粉尘回收装置
CN212347963U (zh) 一种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